正文

魏晉南北朝諸子學述略

中國文學研究(第30輯) 作者: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復旦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研究中心 主辦


魏晉南北朝諸子學述略

陳志平

[摘 要] 魏晉南北朝時期可以稱作諸子百家復興時期,不僅子書創(chuàng)作繁盛,子學批評也很發(fā)達,且對前代子書的研究著述也很豐富。此諸子學時期大體可分為三國、兩晉、南北朝三個階段,每個階段的諸子學各具特色。

[關(guān)鍵詞] 魏晉南北朝 諸子學 研究

宗白華曾指出漢末魏晉六朝是中國政治上最混亂、社會上最苦痛的時代,也是最富于藝術(shù)精神和哲學氣質(zhì)的一個時代,“只有這幾百年間是精神上的大解放,人格上思想上的大自由”,“這也是中國周秦諸子以后第二度的哲學時代”。這個偉大的哲學時代,自然少不了子學的參與。劉勰《文心雕龍·諸子》稱魏晉時期,諸子創(chuàng)作“作者間出”,作品“充箱照軫”。而至南北朝時期,子書創(chuàng)作勢頭雖稍減,但依然有人寫作,故顏之推批評道:“魏晉已來,所著諸子,理重事復,遞相模敩,猶屋下架屋,床上施床耳?!保ā额伿霞矣枴ば蛑隆罚?。可以說,魏晉南北朝時期是諸子百家的復興時期,頗值得關(guān)注。

一、魏晉南北朝子學的基本情況

魏晉時期,上至帝王,下至普通士人,均好子學。帝王如魏武帝曹操好法家、兵家之學,“攬申、商之法術(shù),該韓、白之奇策”(《三國志》卷一《武帝紀》史臣贊),并注《孫子》十三篇。魏文帝曹丕“博貫古今經(jīng)傳諸子百家之書”(《三國志》卷二《文帝紀》),創(chuàng)作子書《典論》,其《自敘》云:“余是以少誦《詩》《論》,及長而備歷《五經(jīng)》、四部,《史》、《漢》、諸子百家之言,靡不畢覽?!笔駶h先主劉備“不甚樂讀書”,臨終卻遺詔敕后主劉禪:“可讀《漢書》《禮記》,閑暇歷觀諸子及《六韜》《商君書》,益人意智。聞丞相為寫《申》《韓》《管子》《六韜》一通已畢,未送,道亡,可自更求聞達?!保ā度龂尽肪砣妒駮は戎鱾鳌罚﹨谴蟮蹖O權(quán)“博覽書傳歷史”,并勸呂蒙及蔣欽“宜急讀《孫子》《六韜》《左傳》《國語》及三史”(《三國志》卷四七《吳書·吳主傳》裴注引《吳書》)。孫權(quán)第六子景皇帝孫休亦“銳意于典籍,欲畢覽百家之言”(《三國志》卷四八《吳書·三嗣主傳·孫休》)。至于士人,亦多讀子書。如蜀漢李譔,“五經(jīng)、諸子,無不該覽,加博好技藝,算術(shù)、卜數(shù)、醫(yī)藥、弓弩、機械之巧,皆致思焉”(《三國志》卷四二《蜀書·李譔傳》)。吳國甘寧,“頗讀諸子”(《三國志》卷五五《吳書·甘寧傳》)。西晉鄭沖,“耽玩經(jīng)史,遂博究儒術(shù)及百家之言”(《晉書》卷三三《鄭沖傳》)?;矢χk“居貧,躬自稼穡,帶經(jīng)而農(nóng),遂博綜典籍百家之言”(《晉書》卷五一《皇甫謐傳》)。夏侯湛號“夏侯子”,自云:“頗窺《六經(jīng)》之文,覽百家之學。”“自三墳、五典、八索、九丘,圖緯六藝,及百家眾流,罔不探賾索隱,鉤深致遠。”(《晉書》卷五五《夏侯湛傳》)東晉葛洪自號“抱樸子”,并因以名書,且“抄《五經(jīng)》、《史》、《漢》、百家之言、方技雜事三百一十卷”(《晉書》卷七二《葛洪傳》)。徐廣,“世好學,至廣尤為精純,百家、數(shù)術(shù)無不研覽”(《晉書》卷八二《徐廣傳》)。杜夷,“博覽經(jīng)籍百家之書,算歷、圖緯靡不畢究”(《晉書》卷九一《儒林·杜夷傳》)。

南朝時,諸子學稍衰,但仍有不少學者研讀諸子。如劉宋王鎮(zhèn)惡,“頗讀諸子、兵書”(《宋書》卷四五《王鎮(zhèn)惡傳》)。何承天,“儒史百家,莫不該覽”(《宋書》卷六四《何承天傳》)。南齊竟陵王蕭子良,“移居雞籠山邸,集學士抄五經(jīng)、百家,依《皇覽》例為《四部要略》千卷”(《南齊書》卷四〇《武十七王·竟陵文宣王子良傳》)。蕭齊周颙,“泛涉百家,長于佛理”(《南齊書》卷四一《周颙傳》)。徐摛因創(chuàng)作宮體詩,被梁武帝質(zhì)問,“及見,應對明敏,辭義可觀,高祖意釋。因問五經(jīng)大義,次問歷代史及百家雜說,末論釋教,摛商較縱橫,應答如響”(《梁書》卷三〇《徐摛傳》)。伏挺,徐勉稱其“穿綜百家,佃漁六學”(《梁書》卷五〇《文學下·伏挺傳》)。庾詵,“幼聰警篤學,經(jīng)史百家,無不該綜,緯候書射,棋算機巧,并一時之絕”(《梁書》卷五一《處士·庾詵傳》)。陳朝孔奐,“好學,善屬文,經(jīng)史百家,莫不通涉”(《陳書》卷二一《孔奐傳》)。沈洙,“治三《禮》、《春秋左氏傳》。精識強記,五經(jīng)章句,諸子史書,問無不答”(《陳書》卷三三《儒林·沈洙傳》)。

此時期除南朝漢人愛讀子書,北方少數(shù)民族亦喜好諸子。如五胡十六國時前趙開國皇帝劉淵,乃匈奴人冒頓之后?!坝缀脤W,師事上黨崔游,習《毛詩》《京氏易》《馬氏尚書》,尤好《春秋左氏傳》《孫吳兵法》,略皆誦之,《史》、《漢》、諸子,無不綜覽”(《晉書》卷一〇一《載記·劉元海傳》)。劉淵第四子劉聰,“年十四,究通經(jīng)史,兼綜百家之言,孫、吳《兵法》靡不誦之”(《晉書》卷一〇二《載記·劉聰傳》)。北魏高祖孝文帝拓跋宏,“史傳百家,無不該涉。善談莊老,尤精釋義”(《魏書》卷七下《高祖孝文帝紀》)。而一些流落北方的漢人,家學不墜,亦讀諸子。如崔浩,“少好文學,博覽經(jīng)史,玄象陰陽,百家之言,無不關(guān)綜,研精于理,時人莫及”(《魏書》卷三五《崔浩傳》)。張普惠,“精于三《禮》,兼善《春秋》,百家之說,多所窺覽,諸儒稱之”(《魏書》卷七八《張普惠傳》)。李琰之,“善談經(jīng)史,百家無所不覽”(《魏書》卷八二《李琰之傳》)。常爽,“明習緯候,《五經(jīng)》、百家多所研綜”(《魏書》卷八四《儒林·常爽傳》)。溫子昇,“長乃博覽百家”(《魏書》卷八五《文苑·溫子昇傳》)。

甚者,方外之士亦好諸子。東晉以來,佛教興盛,僧人多精通老莊之學。如竺潛,“潛優(yōu)游講席三十余載,或暢方等,或釋老莊,投身北面者莫不內(nèi)外兼洽”(《高僧傳·竺潛》)。僧肇,“每以莊老為心要,嘗讀老子《道德章》”(《高僧傳·僧肇》)。釋慧遠,“博綜六藝,尤善老莊”,“嘗有客聽講難實相義,往復移時彌增疑昧,遠乃引《莊子》義為連類,于是惑者曉然”(《高僧傳·釋慧遠》)。劉宋時釋慧觀,“既妙善佛理,探究老莊”(《高僧傳·釋慧觀》)。南齊時釋慧芬,“及魏虜毀滅佛法,乃南歸京師?!瓡r御史中丞袁愍孫,常謂道人偏執(zhí),未足與議。乃命左右令候覓沙門,試欲語之,會得芬至。袁先問三乘、四諦之理,卻辯老、莊、儒、墨之要。芬既素善經(jīng)書,又音吐流便,自旦之夕,袁不能窮”。蕭梁時釋曇斐,“其方等深經(jīng)皆所綜達,老、莊、儒、墨頗亦披覽”(《高僧傳·釋曇斐》)。當時僧人多以佛理與《老子》《莊子》相互發(fā)明,佛學與子學互相激蕩影響。湯用彤指出:“因此而《般若》各家,蓋即不受老莊之影響,至少亦援用老莊之名辭?!?sup>又謂:“佛陀跋多羅在建業(yè)斗場寺,宋僧弼與寶林書云:‘斗場禪師,甚有大心,便是天竺王、何,風流人也?!确鸾潭U匠于輔嗣、平叔之風流,人士之所向可知?!?sup>此時佛教所討論的哲學問題,基本上是與玄學相通的,有時甚至援引玄學來回答。另外,當時佛教名僧的生活習俗、風度儀表舉止,亦與名士同,名僧名士合而為一。而子學發(fā)展亦因此又入新境。子書內(nèi)容中亦有討論佛學者,如張湛《列子注》以為《列子》“往往與佛經(jīng)相參,大歸同于老莊”。顏之推《顏氏家訓》在《歸心》和《終制》中,專門寫了自己的學佛體驗,表達自己的佛教思想,如《歸心》認為:“內(nèi)外兩教,本為一體,漸積為異,深淺不同。”同時,梁蕭子顯以九流與佛教教義相參,評議百家(見蕭子顯《南齊書》卷四五《高逸傳》“史臣曰”)。而佛教經(jīng)典的縝密體系和因明學,對劉勰《劉子》的體系結(jié)構(gòu)和論證方式亦頗有影響。

除誦讀子書外,魏晉南北朝時期還對前代子書展開了研究。魏晉以來,玄風盛行,《老子》《莊子》作為“三玄”中的兩種“經(jīng)典”,備受關(guān)注。據(jù)筆者統(tǒng)計,魏晉南北朝時期,有老學著作60余種,莊學著作30余種,另外墨家、名家、法家、縱橫家、雜家等均有人關(guān)注研究。

此時子書批評也十分興盛,其中既有對單部子書的批評,又有對諸子流派的評述。單一子書的批評多散見為某子所寫的序言中。如三國時無名氏《中論序》指出作者徐干“欲損世之有余,益俗之不足”,故著《中論》二十二篇,“闡弘大義,敷散道教,上求圣人之中,下救流俗之昏者”。此為推求作者為文之用心。而張湛《列子注序》則鉤玄提要,剖析了《列子》的主旨,認為“往往與佛經(jīng)相參,大歸同于老莊”。此則是張氏借注《列子》以表達自己的思想。

當然,此時也有以文章專論某子的。如阮籍撰有《老子贊》《通老論》《達莊論》。其《達莊論》敷衍莊周“齊禍福”“一死生”之旨,認為“彼六經(jīng)之言,分處之教也;莊周之云,致意之辭也”。東晉王坦之著《廢莊論》,以為莊子之道“識其一不識其二”,“其言詭譎,其義恢誕”,“莊子之利天下也少,害天下也多”,“雖可用于天下,不足以用天下人”。這些論述,不一定是《莊子》的本意,卻代表了當時的思想傾向和潮流,是莊學史和思想史上的重要資料。

而總論學派的著述此時也有,如諸葛亮的《四論·論諸子》、劉勰的《文心雕龍·諸子篇》和《劉子·九流篇》,另王弼的《老子指略例》、蕭繹的《金樓子》中亦有少量評述學派的文字。

魏晉南北朝時期被稱為是諸子百家復興的時代,主要原因還是此時創(chuàng)作了大量子書。據(jù)統(tǒng)計,此時創(chuàng)作的子書有210余部(不包括陰陽五行之書、醫(yī)書、兵書),著名者有曹丕《典論》、劉劭《人物志》、葛洪《抱樸子》、傅玄《傅子》、梁元帝蕭繹《金樓子》、劉勰《劉子》。從時代看,魏晉時期是子書創(chuàng)作最多的時期,共有子書140余部,南朝宋齊梁陳共50余部,北朝才20余部。可見所謂諸子復興時期主要指魏晉時期。進入劉宋以后,子學創(chuàng)作勢頭已經(jīng)衰減。而北朝文化之不如南方,從子書數(shù)量亦略可窺見。

從學派看,此時儒家和雜家類著作數(shù)量最多。漢末以來,儒學雖然衰微,但仍是社會的政治倫理支柱,人們學習的主要經(jīng)典也仍是儒家典籍,故其數(shù)量不少。但此時實際上很難找到純粹的儒家或其他學派學者,絕大部分學者實際上是“雜家”,即兼習好幾家的學說,而從著述體例上來說,此時多數(shù)子書著作“讕言兼存,瑣語必錄”,“體勢漫弱”,“類多依采”(《文心雕龍·諸子》),顯得博雜不純,故雜家數(shù)量最多,甚至超過儒家著作(雜家著作90余部,儒家70余部)。道家著作南朝比北朝多(南朝20余部,北朝2部),但比我們預期的似乎要少一些。魏晉以來玄學興盛,道家思想受到重視,但談玄實際是談《老》《莊》《易》,故注解研究三書的著作多,創(chuàng)作撰寫的道家著作并不多。法家、名家在三國時獨多,蓋因當時曹操以法家治國,主刑名之學,上有所好,下必從之,流風所及也。

二、魏晉南北朝子學發(fā)展歷程

魏晉南北朝的子學發(fā)展大致可以分為三國、兩晉、南北朝三個階段。

東漢末年,社會動蕩不安,中央大一統(tǒng)集權(quán)的王朝逐漸土崩瓦解,維護其統(tǒng)治的天人神學也日漸崩潰,而經(jīng)學變得迷信和繁瑣,造成了人們思想的無序和混亂,社會急需新的思想來解決現(xiàn)實政治問題。因此,不少學者和政治家就從古代的思想武庫中需求法寶,諸子百家開始復興了。

漢末曹操崛起于北方,主要依靠的是法家思想。曹氏出身于非儒家的寒族,本就對儒家思想缺少尊崇。而曹操性灑脫,多權(quán)謀,治國治軍均以法家為主,“攬申、商之法術(shù),該韓、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因其器”(《三國志》卷一《武帝紀》史臣陳壽評語)。建安元年,曹操接受謀臣荀彧建議,至洛陽奉迎天子都許,開啟了“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政治生涯。曹操之所以納荀彧之言,是因為天子乃天下共主,雖實力衰弱,然名號仍在,奉天子可以令不臣,師出有名。此即儒家所謂“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的名分觀的外顯和實際政治運用,而實質(zhì)卻是權(quán)臣以陰謀操弄天子,獨攬大權(quán),玩的還是外儒內(nèi)法的把戲。而法家主張賞罰分明,循名責實,故隨法家興起的還有名家。曹操《敕有司取士毋廢偏短令》曰:“夫有行之士,未必能進取;進取之士,未必能有行也。陳平豈篤行,蘇秦豈守信邪?而陳平定漢業(yè),蘇秦濟弱燕。由此言之,士有偏短,庸可廢乎?有司明思此義,則士無遺滯、官無廢業(yè)矣。”《舉賢勿拘品行令》云:“今天下得無有至德之人放在民間,及果勇不顧,臨敵力戰(zhàn);若文俗之吏,高才異質(zhì),或堪為將守;負污辱之名,見笑之行,或不仁不孝而有治國用兵之術(shù)。其各舉所知,勿有所遺?!辈懿偾蟛乓詫嶋H能力為主,講求名實相符,而不注重仁義忠孝等品德,這和傳統(tǒng)儒家以德為先有很大的不同,實際是名法思想的體現(xiàn)。故《文心雕龍·論說篇》云:“魏之初霸,術(shù)兼名法?!?/p>

延康元年(220),曹丕篡位,建立魏朝。為了鞏固政權(quán),拉攏人心,曹丕一改乃父以法家權(quán)謀治國的策略,輕刑罰,薄賦稅,禁復仇,禁淫祀,頗有道家曠達無為之氣。傅玄指出:“近者魏武好法術(shù),而天下貴刑名;魏文慕通遠,而天下賤守節(jié)?!保ā稌x書》卷四七《傅玄傳》載玄上書)此實則是統(tǒng)治者在依據(jù)時代變化不斷調(diào)整統(tǒng)治策略,嘗試選取不同的思想資源來為己所用,亦足以證明此時思想界的無序。

而另一方面,東漢中期以來,品評人物之風盛行,如汝南有“月旦評”(見《后漢書》卷九八《許劭傳》),核論臧否人倫,影響一時?!按?、靈之間,主荒政繆,國命委于閹寺,士子羞與為伍,故匹夫抗憤,處士橫議,遂乃激揚名聲,互相題拂,品核公卿,裁量執(zhí)政,婞直之風,于斯行矣。”(《后漢書》卷六七《黨錮列傳》)等而下者,以致標榜交游,各樹朋徒,務名背實,虛偽浮華?!皬臇|漢末期開始,有許多政論家感到求名的結(jié)果演成朋黨標榜,更演成虛偽的與無用的道德行為,所以如王符、仲長統(tǒng)、徐干等幾乎都有抑浮華、破朋黨的主張,希望以循名核實之法來澄清選舉?!薄翱傊龂鴷r期的政論家大抵屬于名家,而這種政論是綜合儒、法以研究名實關(guān)系的一種政治主張?!?sup>其后曹魏實行九品中正制,上承兩漢察舉制,以品第人物為要務,促使了曹丕《士操》、劉劭《人物志》、魏司空盧毓《九州島人士論》等品鑒人物的名家著作出現(xiàn)。

隨著社會漸趨穩(wěn)定,新興貴族亦日益腐化墮落,浮華不實,曹操時所實行尚法制、重考核、嚴刑峻法、循名責實的法家政策對他們來說反而成了桎梏,豪門士族和政治新貴均感到中央集權(quán)的君主專制限制了他們的勢力和自由。何晏、王弼以注釋前代典籍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學術(shù)觀點和政治訴求。《晉書》卷四三《王戎傳》附王衍傳載:“魏正始中,何晏、王弼等祖述《老》《莊》,立論以為:‘天地萬物皆以無為本。無也者,開物成務,無往不存者也。陰陽恃以化生,萬物恃以成形,賢者恃以成德,不肖恃以免身。故無之為用,無爵而貴矣?!苌踔刂!蓖蹂鲈献訉W說以入儒,想要重新端正倫理名分,以為“名教”是自然的必然產(chǎn)物:“樸,真也,真散則百行出?!ト艘蚱浞稚?,故為之立官長?!保ā独献印范苏伦ⅲ笆贾乒匍L,不可不立名分以定尊卑?!保ā独献印啡伦ⅲ┒鴮佬叹ǖ恼胃缮嫣岢鲋肛煟骸叭裟硕嗥浞ňW(wǎng),煩其刑罰,塞其徑路,攻其幽宅,則萬物失其自然,百姓喪其手足。鳥亂于上,魚亂于下?!保ā独献印匪木耪伦ⅲ┖侮?、王弼并不是將名教和自然對立,而是認為名教出于自然,故應習法自然,“不見天之使四時,而四時不忒;不見圣人使百姓,而百姓自服也”(王弼《周易·觀卦》注)。何晏、王弼兼綜儒、道,主張無為,實質(zhì)上主張大臣專權(quán)、人君拱默“無為”。

漢末至魏這一段時期,思想界在混亂無序中尋求治國的武器,先秦諸子百家的學說成了現(xiàn)成的選擇,故諸子學復興,活躍者為法家、名家、儒家和道家。諸家處于競爭互補之中,尤其是名、法二家,受到推崇。此時的諸子作品可以劉劭的《人物志》、曹丕的《典論》、桓范的《世要論》為代表。

劉劭的《人物志》是一部品鑒人物的著作,但它不像漢末那樣評論具體人物的才性高下,而是系統(tǒng)討論評論人物的標準和原則等問題。劉劭依照才性的不同,將人物分為“圣人”“兼才”“偏才”三類。又透過德、法、術(shù)等三個層面,依其偏向,分為十二流品,主張依其才性不同,擔任不同職官。顯然,此是循名責實的名法思想。劉劭認為,“圣人”的性是“中和”,“中和之質(zhì),必平淡無味”,故能“調(diào)和五材”“總達眾材”。具體說,劉劭所謂的“圣人”,其實就是儒家的堯舜等?!皠③恳环矫嫒酝瞥鐖蛩礊槭ト耍ト耸敲饕紫?、敘詩書、制禮樂,而行道德教化于天下者;另一方面又認為圣人中庸無為、無適無莫,其質(zhì)無名,中和平淡,是‘靜則閉嘿,泯之玄門;動則由恭,順之通路’者(《釋爭》)?!?sup>可見,劉劭的“圣人”是將儒家的圣人老莊化了?!度宋镏尽匪从吵龅氖钱敃r思想界儒、道、名、法合流的發(fā)展趨勢,而劉劭的思想是漢末思想向魏晉玄學過渡中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

曹丕的《典論》今僅《自敘》和《論文》比較完整,其他均為斷簡殘篇。此書篇目以兩字標題(嚴可均《全三國文》中輯本有《論太宗》《論孝武》《諸物相似亂者》,疑非本題),這是兩漢以來子書的標題通則,表明該書對前代典籍的繼承。然該書在寫法上,雖偶發(fā)議論,但多記歷史典故,雖每篇有固定主題,但全文更像是同一主題的故事集。此實開啟了子書創(chuàng)作的新途徑,即抄撮為書。后來梁元帝蕭繹撰《金樓子》,寫作方式即是模擬《典論》,至有類書之譏。而今所知首部類書即是曹丕組織劉劭、王象、桓范、韋誕、繆襲等編寫供其閱讀的《皇覽》,《典論》和《皇覽》二者之間似不無關(guān)聯(lián)。

桓范(?—249)之所以撰《世要論》,乃是要“闡弘大道,述明圣教,推演事義,盡極情類,記是貶非,以為法式”,使自己“不朽”,“奮名于百代之前,而流譽于千載之后,以其覽之者益,聞之者有覺故也”(《世要論·序作》)。該書具有明顯的法家氣質(zhì),如其認為“為君難”,“御踶嚙必煩轡銜,統(tǒng)庸臣必勞智慮”,主張君主以“七恕”“九慮”之道馭臣,“是以人君其所以濟輔群下,均養(yǎng)大小,審核真?zhèn)危疾熳儜B(tài),在于幽冥窈妙之中,割毫折芒纖微之間,非天下之至精,孰能盡于此哉!”(《為君難》)而臣下要忠順侍主,但忠順者往往遭受讒毀,故為臣“不易”。這些和先秦法家《韓非子》的思想接近,均主張以法術(shù)勢馭下,循名責實。但和《韓非子》純粹用刑法不同,桓范提出治國之道在于刑德:“夫治國之本有二,刑也,德也。二者相須而行,相待而成矣,天以陰、陽成歲,人以刑、德成治,故雖圣人為政,不能偏用也。”(《治本》)“明刑至于無刑,善殺至于無殺,此之謂矣。”“故亂刑之刑,刑以生刑;惡殺之殺,殺以致殺?!保ā对斝獭罚胺蛏眺薄⑸?、韓之徒,其能也,貴尚譎詐,務行苛克,廢禮義之教,任刑名之數(shù),不師古始,敗俗傷化,此則伊尹、周、邵之罪人也。然其尊君卑臣,富國強兵,守法持術(shù)。有可取焉?!保ā侗婺堋罚┬谭ú豢蓮U止,但其目的是為了達到“無刑”,刑與德不可偏廢。顯然,桓范的思想中也蘊含了不少儒家的政治理念,而這也體現(xiàn)在他的軍事思想中:“圣人之用兵也。將以利物,不以害物也。將以救亡,非以危存也。故不得已而用之耳?!保ā侗罚┏巳寮摇⒎?、兵家思想外,《世要論》中還體現(xiàn)出道家思想,如主張臣下“承上安下,則當遠威權(quán)之地,避嫌疑之分,知虧盈之數(shù),達止足之義”(《臣不易》),而“凡政之務,務在節(jié)事。事節(jié)于上,則民有余力于下;下有余力,則無爭訟之有乎民。民無爭訟,則政無為而治,教不言而行矣”(《政務》)。同時提出修身治國之要,“莫大于節(jié)欲”(《節(jié)欲》)??梢?,桓范試圖將儒、法、道、兵融為一體,共同作為曹魏政治實踐的思想指導。《世要論》非常典型地體現(xiàn)了三國時期思想界試圖融匯百家思想為治國方略的努力?;阜墩寄觊g任大司農(nóng),曾為曹爽謀劃,號稱“智囊”,其提出的這些政治主張和治國策略,絕非一般文士的泛泛而論,而是有其現(xiàn)實基礎(chǔ)和針對性的。故相較于《典論》,《世要論》是一部非常傳統(tǒng)的子書。

至魏末,司馬氏為篡權(quán),大肆誅殺士人,天下名士少有全者?!昂觾?nèi)司馬氏為地方上的豪族,儒家的信徒”,然其卻用權(quán)詐手段篡奪皇位,此與儒家之“忠義”相去甚遠,同時其以不孝誅殺士人,使孝悌亦為殺人利器。部分有識之士看透了司馬氏的把戲,從儒生變?yōu)榭裾摺⑨?,行為狂放不羈,“非湯、武而薄周、孔,越名教而任自然”(嵇康《與山巨源絕交書》),公然違背儒家倫理。如阮籍“重哀飲酒食肉于公座”,“嫂嘗歸寧,籍相見與別?;蜃I之,籍曰:‘禮豈為我設邪!’”(《晉書》卷四九《阮籍傳》)“劉伶恒縱酒放達,或脫衣裸形在屋中?!保ā妒勒f新語·任誕》)當時名士的種種放誕不羈行為,是在模擬莊子之逍遙避世,有托而逃,借此表示不與司馬氏合作。然阮籍天下至慎,發(fā)言玄遠,“將東漢末年黨錮名士具體指斥政治、表示天下是非的言論,一變而為完全抽象玄理的研究,遂開西晉以降清談的風派。然則,所謂清談,實始于郭泰,成于阮籍”。士人們內(nèi)心其實是矛盾痛苦的,阮籍“時率意獨駕,不由徑路,車跡所窮,輒慟哭而反”(《晉書》卷四九《阮籍傳》),無非是想排遣自己滿懷的苦楚。因為名教的虛偽性在此時暴露無遺,崇尚禮教的統(tǒng)治者其實是不信禮教、毀壞禮教的。而表面上毀壞禮教者,實則倒是因為太相信禮教。魯迅《魏晉風度及文章與藥及酒之關(guān)系》指出:“魏晉時所謂反對禮教的人,有許多大約也如此。他們倒是迂夫子,將禮教當作寶貝看待的。”故士人行為上狂放不羈,是以老莊自然與名教對抗。

后嵇康被殺,給士人以強烈的震動,“嵇中散既被誅,向子期舉郡計入洛,文王引進,問曰:‘聞君有箕山之志,何以在此?’對曰:‘巢、許狷介之士,不足多慕?!醮笞舌??!保ā妒勒f新語·言語》)陳寅恪認為:“向秀在嵇康被殺后,完全改節(jié)失圖,棄老莊之自然,尊周孔之名教”。司馬氏奪取政權(quán)后,需要有人為新的政權(quán)辯護,解決“名教”問題。向秀、郭象注釋的《莊子》著作就是在這種時代背景下產(chǎn)生的。向秀、郭象“企圖在理論上證明,名教與自然是一致的,政治本身就是天道的表現(xiàn)。自然與名教不僅不相互排斥,而且二者之間,也沒有高下的分別。相反的,他們以為只有通過實際的政治活動,才可以更圓滿地表現(xiàn)出自然(天道)來”。圣人之謂圣,不是其位尊或位卑,而是其心能保持內(nèi)在的平和,不因外物變化而搖曳動蕩,這才符合自然之道:“圣人常游外以弘內(nèi),無心以順有,故雖終日揮形,而神氣無變,俯仰萬機,而淡然自若。”(郭象《莊子·大宗師》注)故身居高位,其心可以與山林之人無異:“夫圣人雖在廟堂之上,然其心無異于山林之中,世豈識之哉!徒見其戴黃屋,佩玉璽,便謂足以纓紱其心矣;見其歷山川,同民事,便謂足以憔悴其神矣。豈知至至者之不虧哉!……處子者,不以外傷內(nèi)。”(郭象《莊子·逍遙游》注)此時不僅名教,連自然也成了維護統(tǒng)治的工具。故兩晉之際,玄學興盛,老莊之學不絕。干寶《晉紀總論》批評道:“學者以莊老為宗而黜六經(jīng),談者以虛薄為辯而賤名檢,行身者以放濁為通而狹節(jié)信,進仕者以茍得為貴而鄙居正,當官者以望空為高而笑勤恪?!薄段男牡颀垺っ髟姟酚性疲骸敖笃?,溺乎玄風,嗤笑徇務之志,崇盛忘機之談。”其《時序》亦曰:“自中朝貴玄,江左稱盛。因談余氣,流成文體。是以世極迍邅,而辭意夷泰,詩必柱下之旨歸,賦乃漆園之義疏?!薄端螘ぶx靈運傳論》則說:“有晉中興,玄風獨盛,為學窮于柱下,博物止乎七篇?!?/p>

此時的諸子著述以葛洪的《抱樸子》為代表?!侗阕印贩謨?nèi)、外篇,其內(nèi)篇《自序》云:“其內(nèi)篇言神仙方藥、鬼怪變化、養(yǎng)生延年、禳邪卻禍之事,屬道家。其外篇言人間得失、世事臧否,屬儒家?!备鸷榭梢酝瑫r著道家和儒家之論,此一說明漢以后諸子無派,即漢代以后諸子實際上無純粹學派之分,各家思想相互影響,作為某一本著作可能辨識其屬于某家,但作為個人,往往兼攝百家思想,故無法將其簡單的歸為某派。其二亦可證此時在人們的思想中,儒道思想并不是對立,而是可以相互補充的。《晉書》卷四九《阮籍傳》附阮瞻傳:“瞻,字千里。性清虛寡欲,自得于懷。讀書不甚研求,而默識其要,遇理而辯,辭不足而旨有余?!墒亲R者嘆其恬澹,不可榮辱矣。舉止灼然。見司徒王戎,戎問曰:‘圣人貴名教,老莊明自然,其旨同異?’瞻曰:‘將無同’。戎咨嗟良久,即命辟之。時人謂之‘三語掾’?!薄啊Z掾’之三語中,‘將無’二語是助詞,三語實僅‘同’之一語?!?sup>可見早在阮籍的時代,即有人將自然與名教統(tǒng)一起來,葛洪出入儒道,應該也是以為二者并無軒輊的。在《抱樸子》外篇中有《詰鮑篇》,是反駁鮑敬言的“無君論”的,云:“鮑生敬言好老、莊之書,治劇辯之言,以為‘古者無君勝于今世’。”鮑敬言的“無君論”實際上是阮籍言論的極端化,阮籍《大人先生傳》云:“蓋無君而庶物定,無臣而萬事理……君立而虐興,臣設而賊生。坐制禮法,束縛下民?!表槾怂悸吠蒲荩厝粚е隆盁o君論”。而葛洪反駁云:“乾坤定位,上下以形。遠取諸物,則天尊地卑,以著人倫之體。近取諸身,則元首股肱,以表君臣之序,降殺之軌,有自來矣。”所謂君臣人倫秩序,乃是自然秩序的模擬延伸,葛洪之論承接的是王弼“名教出于自然”的思路。葛洪又反駁鮑生“人君后宮三千,豈皆天意?谷帛積,則民饑寒矣”云:“王者妃妾之數(shù),圣人之所制也。圣人,與天地合其德者也。其德與天地合,豈徒異哉!”“元首股肱,躬耕以自給邪?”葛洪以為現(xiàn)存制度存在就是合理的,因為它是圣人制定的,是合乎“天意”的,是“自然”的,承續(xù)的是向秀、郭象以來在“名教即自然”的思路。故從整體思想上看,葛洪其實是延續(xù)了何晏、王弼、向秀、郭象一脈思想。

南北朝時期,諸子創(chuàng)作有衰減之勢。但此時子學仍有一些新的發(fā)展。一是玄學確立為官學,表明老子、莊子地位進一步提升。劉汝霖《東晉南北朝學術(shù)編年》宋文帝十五年戊寅(438)載:“宋立四學。”所謂四學即玄學、儒學、史學和文學。玄學立為官學,從而改變了漢代以來官學中儒學獨尊的格局,反映了當時思想文化領(lǐng)域?qū)W術(shù)思潮的實際變化。魏晉以來,子學即與玄學糾結(jié)在一起,玄學立為官學,意味著子學中的《老子》《莊子》研究進一步受到重視,其研究甚至有了官方的支持。而四學之中,玄學居于首要地位,亦表明其地位的尊崇。

二是佛學影響了諸子學的發(fā)展。如果說魏晉是子學和玄學的糾纏,南北朝則是子學和佛教的糾結(jié)。大致來說,佛學影響子學,首先是佛教義理對子學的滲透,如張湛以佛理解《列子》。其次是佛教因明學對子書結(jié)構(gòu)和論證方式的影響,如《劉子》中的推理論證。再次是佛教對子學批評的影響,如蕭子顯《南齊書·高逸傳》中以九流與佛理相較。蕭子顯站在佛教的立場上,對諸子百家進行了評判。首先,蕭子顯認為儒家之教、陰陽之教、法家之教、墨家之教、從橫之教、雜家之教、農(nóng)家之教、道家之教各有一長,然此“一長”均未脫佛教樊籠,佛教“以大苞小,無細不容”。甚者,佛教思想在各方面都超越了諸子各家。如墨家之教,以節(jié)儉、兼愛為宗,為救蒼生,“磨踵滅頂”,也不吝惜。而佛教為救眾生,可以“授子捐妻”,甚至割肉貿(mào)鷹。而陰陽之教在于觀測天時,而佛教“耳眼洞達,心智他通”,根本就不需要外在的觀察。故“道俗對校,真假將讎,釋理奧藏,無往而不有也”。蕭子顯一方面以佛教思想比附諸子之義,一方面又處處以佛教思想為優(yōu)。其次,蕭子顯認為諸子思想甚至儒家思想都是片面的,而唯有佛教思想是圓通的,所謂“刑名道墨,乖心異旨,儒者不學,無傷為儒;佛理玄曠,實智妙有,一物不知,不成圓圣”。其三,蕭子顯認為道教也不如佛教,因為道教雖倡導無為,但“絕圣棄智”,實則是有為,且俗人難以明白。而佛教“梯愚入圣”,引人向善,有跡可尋。蕭子顯純粹以佛教為基礎(chǔ),試圖兼容百家,顯然不太符合當時思想界的口味。至梁代時,王褒曾著《幼訓》主張三教兼修,“既崇周、孔之教,兼循老、釋之談”(《梁書》卷四一《王規(guī)傳》附王褒傳),凸顯了南北朝以來士人的典型深層精神結(jié)構(gòu),而《梁書》卷二五《徐勉傳》載勉“以孔、釋二教殊途同歸,撰《會林》五十卷”,也試圖融儒佛為一爐。南朝學者的這種努力這為唐代三教合流奠定了理論基礎(chǔ)。

三是博學之風刺激了諸子學的異變。南朝是一個“知識至上”的時代,博學之風盛行。此時士人的博學不同兩漢學者兼涉數(shù)家經(jīng)學的所謂綜博,而是遍及四部與各種雜學,如蕭梁庾詵,“幼聰警篤學,經(jīng)史百家,無不該綜,緯候書射,棋算機巧,并一時之絕”(《梁書》卷五一《庾詵傳》)。顧協(xié),“博極群書,于文字及禽獸草木尤稱精詳。撰《異姓苑》五卷,《瑣語》十卷,并行于世”(《梁書》卷三〇《顧協(xié)傳》)。陳代時顧野王,“長而遍觀經(jīng)史,精記嘿識,天文地理、著龜占候、蟲篆奇字,無所不通”(《陳書》卷三〇《顧野王傳》)。為顯示博學,上層社會喜隸事以相炫耀。隸事實始于南齊王儉,此后此風愈演愈烈,甚者梁武帝沈約君臣因隸事相互妒忌而產(chǎn)生矛盾。

博學之風亦影響了子書的撰寫,首先是子書撰寫中用典之風盛行,且喜將典故分門別類疊放,亦如同“隸事”。如《劉子·誡盈》:“故楚莊王功立而心懼,晉文公戰(zhàn)勝而色憂,非憎榮而惡勝,乃功大而心小,居安而念危也。夏禹一饋而七起,周公一沐而三握,食不遑飽,沐不及晞,非耐饑而樂勞,是能心急于接士,處于謙光也?!蔽闹携B用楚莊王、晉文公、夏禹、周公四人典故?!额伿霞矣枴っ銓W》:“魏武、袁遺,老而彌篤,此皆少學而至老不倦也。曾子七十乃學,名聞天下;荀卿五十,始來游學,猶為碩儒;公孫弘四十余,方讀《春秋》,以此遂登丞相;朱云亦四十,始學《易》《論語》;皇甫謐二十,始受《孝經(jīng)》《論語》:皆終成大儒,此并早迷而晚寤也?!贝藙t是將古人勤學的典故一一排列。其次,子書撰寫中出現(xiàn)了“抄書”之風。如梁元帝蕭繹的《金樓子》,前人譏諷為殆同書抄。其實《金樓子》是博學之風的產(chǎn)物:“諸子興于戰(zhàn)國,文集盛于二漢,至家家有制,人人有集。其美者足以敘情志,敦風俗;其弊者只以煩簡牘,疲后生。往者既積,來者未已。翹足志學,白首不遍?;蛭糁?,今反輕;今之所重,古之所賤。嗟我后生,博達之士,有能品藻異同,刪整蕪穢,使卷無瑕玷,覽無遺功,可謂學矣?!保ā督饦亲印ち⒀浴罚┦捓[是感覺文章太多,無法“覽無遺功”,故“品藻異同,刪整蕪穢”,編撰了《金樓子》。如此,子書發(fā)生“異變”,漸漸與后世文集、筆記相類。其三,博學之風刺激了類書的出現(xiàn),其中就包括摘抄子部的類書。如庾仲容、沈約均抄撰有《子抄》?!读簳肪砣濉垛字偃輦鳌罚骸爸偃莩訒怼!薄端鍟そ?jīng)籍志》:“《子抄》三十卷,梁黟令庾仲容撰。”“梁有《子抄》十五卷,沈約撰,亡。”《書林清話》卷二“書節(jié)抄本之始”條云:“古書無刻本,故一切出于手抄,或節(jié)其要以便流觀。如《隋志》所載梁庾仲容《子抄》。”

同時,由于博學的刺激,士人對知識的追求遠遠超過對現(xiàn)實的關(guān)切。此時的子書相較魏晉子書,往往缺乏一種時代感和現(xiàn)實性,譬如《劉子》一書,其作者之所以存在爭議,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全書竟然沒有一句提及時代或有明顯的時代特征描寫,作者似乎有意隱藏自己的時代和身份,以致后人全然不知其具體寫作背景。

同時,魏晉以來文章重視詞藻之風,也對子書產(chǎn)生了影響,使子書漸化為文集。劉咸炘認為:“天下之理少于詞,學者之修詞易于求理,故文集盛而諸子之風衰,若《金樓》之抄撮固無論矣,后世諸子之書,理不能過乎周、秦,徒能引申比類,衍而長之耳,《淮南》之于《呂覽》,蓋已非倫,然詞雖勝,理猶有獨得,王符、崔寔、仲長統(tǒng)、傅玄語多相襲,至于葛洪,而詞勝極矣。陸機之子書不傳于今,以肊度之,亦必詞勝可知也。文士長于記誦衍說而短于獨見深識,此雜家之所以漸流為文集也?!?sup>魏晉以來,文學進入了“自覺時代”,最終表現(xiàn)在對審美特性的自覺追求上,故而文章日益繁復,講求詞藻、對偶。如陸機《文賦》提出“詩賦欲麗”“詩緣情而綺靡,賦體物而瀏亮”“遣詞貴妍”等,均是對文學語言文辭美感的重視。這種風氣影響到子書創(chuàng)作,使子書不能在義理上超越周、秦,只能衍前人之成說,在文詞上雕琢求新,以致子書漸近文集。清代章學誠曾說:“子史衰而文集之體盛,著作衰而辭章之學興”(《文史通義·詩教上》)。文人將過多的心思放在了文詞上,缺乏對義理的探求,所以“自學問衰而流為記誦,著作衰而競為詞章”(章學誠《周書昌別傳》)。劉咸炘乃承章氏之說,繼續(xù)發(fā)揮道:“章先生謂諸子衰而文集盛,蓋謂專門變?yōu)榭傠s,詞勝而理乏也。諸子既衰,而子書變?yōu)殡s記,其所以變者,記載淆之也。諸子引事,皆以明理,《韓非·儲說》屬詞比事,亦云繁矣,而旨無旁出,非泛論雜抄,若史論、傳記、類書也。自揚雄《法言》始作史論,桓譚《新論》始記雜事,傅玄記載遂侵史職,《抱樸》詞藻,幾滅質(zhì)體,至于梁元《金樓》,遂成類書矣?!?sup>

文章的這種趨勢,和類書的發(fā)展同樣是相輔相成的。黃侃在《文心雕龍札記·比興三十六》中精彩論述了漢魏以來文章與類書間的關(guān)系,其說:“且夫文章之事,才學相資,才固為學之主,而學亦能使才增益。故彥和云:將贍才力,務在博見。然則學之為益,何止為才裨屬而已哉?然淺見者臨文而躊躇,博聞者裕之于平素,天資不充,益以強記,強記不足,助以抄撮,自《呂覽》《淮南》之書,虞初百家之說,要皆探取往書,以資博識。后世《類苑》《書抄》,則輸資于文士,效用于聞,以我搜輯之勤,祛人翻檢之劇,此類書所以日眾也?!?sup>魏文帝曹丕詔命編撰了第一部類書《皇覽》,此后《帝王集要》《壽光書苑》《類苑》《華林遍略》等類書相繼出現(xiàn),為文士創(chuàng)作考事征引、臨事取索提供了方便,而文章的重文藻,隸事之風,也促進了類書的編撰。

此時的諸子作品可以梁元帝蕭繹的《金樓子》和劉勰的《劉子》為代表。劉勰的《劉子》全書五十五篇,論及修身養(yǎng)性、人才舉用、農(nóng)事、教育、軍事等諸多方面,體系龐大而能彌綸群言,抉眾家之精華,自成一體,頗類似《呂氏春秋》《淮南子》。而差不多同時出現(xiàn)的《金樓子》雜采先秦至南朝眾多典籍精華,間出己意,內(nèi)容涉及古代的政治、軍事、哲學、歷史、文學等諸多方面,卻更像是后世的筆記??梢哉f梁元帝蕭繹的《金樓子》開啟了子書撰寫的新模式,而《劉子》則是傳統(tǒng)意義上最后一部子書,故明朱君復《諸子斟淑·劉子》說:“傳此《淮南》而后,子書絕響矣?!?sup>

結(jié) 語

我國古代諸子學的發(fā)展呈現(xiàn)出一波三折之勢,先秦諸子興起,百家爭鳴,盛極一時。至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shù),諸子之學發(fā)展勢頭減弱。漢末社會動蕩不安,儒學衰微,故魏晉以來子學復興,諸子創(chuàng)作和子書研究繁盛。隋唐以后天下一統(tǒng),儒學成為社會主流學說,子學再次衰微。此間子學發(fā)展雖不絕如縷,然終非思想和學術(shù)主流。晚清末年至民國時期,內(nèi)憂外患,子學再次復興。先秦、魏晉南北朝和晚清民國,可以說是子學發(fā)展的三個高峰,而從子學史的角度看,諸子興盛均是在社會動蕩不安的亂世,此現(xiàn)象是值得注意和思考的。

就魏晉南北朝子學而言,其興盛是由于漢末天人神學崩潰,儒學的社會影響力減損,思想界向先秦諸子尋求思想武器,故而魏晉之時,名、法、儒、墨、道、陰陽、縱橫諸家學說均有人研究,子學呈現(xiàn)出一片盎然生機。但此時子學的復興不是先秦子學的再現(xiàn),而是別具特色。

就此時子書的發(fā)展歷程來說,可謂是二水分流,各有千秋。魏晉南北朝的子學可以大致分為兩條路徑發(fā)展:其一是沿襲了傳統(tǒng)子學的發(fā)展路徑,尤其是《荀子》一脈的寫作模式,全書結(jié)構(gòu)完整、篇章間具有一定的邏輯性,此以《劉子》為代表。在本文中,我們將《劉子》定位為傳統(tǒng)子書寫作的最后一本著述,就是因為《劉子》作者在謀篇布局上進行了精心安排?!秳⒆印肺迨迤饵S氏日抄》卷五五轉(zhuǎn)唐袁孝政《劉子序》語:“且謂五十五篇,取五行生成之數(shù)”,楊明照《劉子理惑》說:“《尚書》分篇,義法列宿;《文心》定名,數(shù)彰大衍。寓意篇章,未為無例?!?sup>五十五乃天地之數(shù),《劉子》如此安排,當是有意為之。同時,一篇之類,觀點明確,論證清晰,頗類時下議論文。其二條路徑是新開創(chuàng)的子書寫作模式,即以《典論》《金樓子》為代表。抄撮經(jīng)史、諸子百家,雜記野史趣聞,儼然為后世筆記類書。然其不同于筆記類書有二,一是一篇之中主題明確,二是筆端有情,作者自己的形象、情感在文中時時出現(xiàn)。

值得注意的是,這兩種路徑的子書創(chuàng)作在魏晉南北朝時期的“知識至上”的時代背景下,又表現(xiàn)出共同的寫作特點,即博取眾書,抄撮為文。無論是《金樓子》還是《劉子》,對前人著作的抄寫引用比例都很高,影響了后世對其作品價值的評價。但從子書史的角度看,這種寫作模式是當時的共同傾向,頗有時代特點。

而從思想史的角度看,魏晉南北朝子書為思想史日益確立了儒道互補的模式。劉咸炘《舊書別錄·魏晉六朝諸子》曾大致描述了魏晉南北朝子書的發(fā)展狀況,云:“上起漢末,下至于隋,諸子書著錄于《隋志》儒、道、雜三家中者多,雖十九不傳,馬氏所輯佚文亦見大略,今略論之。《隋志》分隸于三類者,實多未當,如儒家之袁準《正書》,雜家之裴夷《新論》,體實相類,蔡洪《化清經(jīng)》、夏侯湛《新論》,旨實宗道,梅氏《新論》且以阮籍為莊周以來命世大儒,乃皆入儒家,蓋漢以來儒家旨益泛濫,雜家又無宗旨,而魏晉間儒者大氐兼尚老、莊,故其出入不明了也?!?sup>《隋志·經(jīng)籍志·子部》之所以儒、道、雜三類多分隸未當,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在于魏晉南北朝時期子書思想傾向的復雜性。很多子書作者雖為儒生,思想中卻又有很濃厚的道家色彩。如諸葛亮,“在做人方面用儒——‘竭股肱之力,效忠貞之節(jié),繼之以死’”,“在身心修養(yǎng)用道——‘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杜夷,入《晉書·儒林傳》,本傳載其“世以儒學稱”,但其性格“恬泊”,“操尚貞素”,著《杜氏幽求新書》,今雖不傳,而《太平御覽》卷四〇三引《杜氏幽求子》曰:“蓋道清淡以無為為家,恬虛寂靜,弘廣多包,豈非圣人所宅乎!”顯然杜夷是推崇道家的,而《杜氏幽求新書》著錄于《隋書·經(jīng)籍志·子部》“道家類”就不足為奇了。又如徐苗,亦入《晉書·儒林傳》,本傳載其“與弟賈就博士濟南宋鈞受業(yè),遂為儒宗”,其既撰有《五經(jīng)同異評》,“又依道家著《玄微論》”。像諸葛亮、杜夷、徐苗這樣出入儒道的“雜家”在魏晉南北朝絕非少數(shù),故羅庸指出:“子書至六朝已無顯著家數(shù)色彩?!?sup>據(jù)統(tǒng)計可知,此時確實又以儒、道、雜三類子書數(shù)量為最多,實際上魏晉南北朝時期雖然諸子百家復興,而思想的主流則是儒道,且最終形成了儒道互補的思想框架,深遠地影響了中華民族。

[作者簡介] 陳志平,文學博士,黃岡師范學院文學院教授。

  1. 本文系國家社科基金項目“魏晉南北朝諸子學史”(項目批準號:15BZW060)的階段性成果。
  2. 宗白華《美學與意境》,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183—184頁。
  3. 佛教徒援引老莊思想來解釋佛經(jīng)的方法被稱為“格義”,據(jù)傳最初創(chuàng)于東晉名僧笙法雅?!陡呱畟鳌肪硭摹渡ㄑ拧罚骸皶r依門徒并世典有功未善佛理,雅乃與康法朗等以經(jīng)中事數(shù)擬配外書,為生解之例,謂之格義?!?/li>
  4. 湯用彤《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第172、297頁。
  5. 湯用彤《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第172、297頁。
  6. 參許抗生等《魏晉玄學史》,西安: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社,1989年,第451—452頁。
  7. 《顏氏家訓》雖多題“北齊黃門侍郎顏之推撰”,實際此書作于開皇中。參王利器《顏氏家訓集注·敘解》,北京:中華書局,2014年。
  8. 內(nèi)教即佛教,外教指儒學。晉釋道安有《二教論》。
  9. 如陸德明《經(jīng)典釋文》中即列有《老子》和《莊子》。
  10. 如創(chuàng)作《金樓子》的梁元帝蕭繹,自小即讀《孝經(jīng)》《論語》《毛詩》等。《金樓子·后妃篇》云:“及在幼學,親承慈訓。初受《孝經(jīng)》《正覽》《論語》《毛詩》?!?/li>
  11. 唐長孺《九品中正制度試釋》,收《魏晉南北朝史論叢》,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87頁。
  12. 陳寅恪指出:“名教或以名為教,依魏晉人的解釋,即以官長君臣之義為教。這是入世求仕的人所宜奉行的東西。主張遵行名教,入世求仕,與主張崇尚自然,避世不仕,適相違反?!比f繩楠《陳寅恪魏晉南北朝史講演錄》,合肥:黃山書社,1987年,第51頁。
  13. 湯一介《郭象與魏晉玄學》(修訂本),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第25頁。
  14. 《金樓子》除寫作方式受到了《典論》影響,標題也承襲了《典論》,如均是二字標題,二者均有《終制》篇。
  15. 萬繩楠《陳寅恪魏晉南北朝史講演錄》,第1、55頁。
  16. 萬繩楠《陳寅恪魏晉南北朝史講演錄》,第1、55頁。
  17. 萬繩楠《陳寅恪魏晉南北朝史講演錄》,第54、51頁。
  18. 湯用彤、任繼愈《魏晉玄學中的社會政治思想略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6年,第37頁。
  19. 萬繩楠《陳寅恪魏晉南北朝史講演錄》,第54、51頁。
  20. 劉汝霖《東晉南北朝學術(shù)編年》,上海:上海書店,1992年,第197頁。四學所立時間,《宋書》卷六六《何尚之傳》、《南史》卷二《宋本紀·文帝》、唐許嵩《建康實錄》卷十二《太祖文皇帝》記載略有差異。
  21. 參王葆玹《正始玄學》,濟南:齊魯書社,1987年,第4—5頁。
  22. 胡寶國《知識至上的南朝學風》,《文史》2009年第4期。
  23. 《梁書》卷一三《沈約傳》:“約嘗侍宴,值豫州獻栗,徑寸半,帝奇之,問曰:‘栗事多少?’與約各疏所憶,少帝三事。出謂人曰:‘此公護前,不讓即羞死?!钡垡云溲圆贿d,欲抵其罪,徐勉固諫乃止?!?/li>
  24. 參[日]興膳宏著,戴燕譯《梁元帝蕭繹的生涯和〈金樓子〉》,收《異域之眼——興膳宏中國古典論集》,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6年。
  25. 《劉子》作者,或以為劉勰,或以為劉晝。詳參《劉子作者考辨·劉子與文心雕龍》,林其錟、陳鳳金《劉子集?!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
  26. 黃曙輝編校《劉咸炘學術(shù)論集·子學編》,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年,第459、458頁。
  27. 黃曙輝編?!秳⑾虨詫W術(shù)論集·子學編》,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年,第459、458頁。
  28. 參黃侃《文心雕龍札記·比興三十六》,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188頁。
  29. 朱君復《諸子斟淑說》二卷,《叢書集成續(xù)編》第76冊,第13頁。
  30. 清中葉,部分士人為避文字之禍,埋首故紙堆,整理古代典籍,其中也包括子書。然在筆者看來,此時的諸子研究多為文字???,版本梳理,極少涉及思想,故并非諸子復興之時。
  31. 楊明照《劉子理惑》,《劉子校注》前附,成都:巴蜀書社,1987年,第3頁。
  32. 金景芳認為“‘大衍之數(shù)五十’有脫文,當作‘大衍之數(shù)五十有五’,脫‘有五’二字”。參金景芳《學易四種》,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7年,第59頁。但三國時王弼注“大衍之數(shù)五十,其用四十有九”,就說:“演天地之數(shù)所賴者五十也,其用四十有九,則其一不用也?!?/li>
  33. 黃曙輝編?!秳⑾虨詫W術(shù)論集·子學編》,第460—461頁。
  34. 《劉季高文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第34—35頁。
  35. 羅庸《習坎庸言》,北京:新星出版社,2015年,第49—50頁。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