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文壇風云錄 作者:黎之 著


40年代在重慶開始的對胡風的批判與延安的整風有關。

延安整風為開好“七大”,確立毛澤東的領袖地位和毛澤東思想的指導作用起了決定性作用,從此思想統(tǒng)一,步調(diào)一致,在抗日戰(zhàn)爭勝利后,又比較順利地取得解放戰(zhàn)爭的勝利,建立了新中國。但是,那次整風的負面作用及其對后來政治思想運動的不良影響是不能低估的。且不說整風后期的“搶救運動”,即使對當時一些高中級領導干部,也進行了不恰當?shù)呐u。如對當時從重慶回延安參加整風的周恩來就進行過“不公正地過火的批評”(《周恩來年譜》)。韓素音在《周恩來與他的世紀》中說:

“一位從事周恩來研究的人曾對我說:‘那時對周恩來的指控和人們在文化大革命中經(jīng)常聽到的話是一模一樣糟。’”“有人聲色俱厲地批判‘小資產(chǎn)階級個人主義、經(jīng)驗主義、主觀主義、自由主義和分裂活動’?!边@些“批評”必然涉及到周恩來在重慶聯(lián)系最多的文藝方面的問題。

在延安整風期間,中宣部于1943年10月22日《關于〈新華日報〉、〈群眾〉雜志的工作問題致董必武電》,批評了重慶文化工作中的問題。電文中指出:“現(xiàn)在《新華》、《群眾》未認真研究宣傳毛澤東同志思想,而發(fā)表許多自作聰明錯誤百出的東西,如××論民族形式,×××論生產(chǎn)力,×××論深刻等,是應該糾正的?!边@個電文發(fā)出的具體背景尚不十分清楚。電文中“××論民族形式”該是指胡風的《民族形式問題》。

林賢治在《胡風“集團”案:20世紀中國的政治事件和精神事件》一文中說:

毛澤東為什么偏偏選中胡風作為當時全力擊刺和解剖的主要對象呢?

思想的對立是最根本的。但是,如果胡風僅僅是一個空頭理論家,或可相安無事;致命的是,他的論文偏偏帶有挑戰(zhàn)性質(zhì)。一九三八年十月,毛澤東在中共中央全會的報告中提到一個“民族形式”問題,延安文化界即展開討論。遠在重慶的胡風,寫出《民族形式問題》的小冊子。強調(diào)“五四”傳統(tǒng),著重批判把“民族形式”還原為大眾化和通俗化。他提出反對“文化上文藝上的農(nóng)民主義”,“民粹主義的死尸”;而“中國老百姓所喜聞樂見的中國作風和中國氣派”,恰恰是毛澤東報告中所提倡的。

胡風在他的評論集《后記》中卻說:

我批評的中心對象是向林冰(即趙紀彬,一九○五年生于河南內(nèi)黃縣,一九八二年去世。哲學家,著有《中國哲學史》,曾任中共中央黨校教授。)他的《論語新探》和《孔子“和而不同”的思想來源及其矛盾調(diào)和論的邏輯歸宿》(一九六五年《哲學研究》第二期)引起毛澤東的注意。他的《關于孔子誅少正卯問題》曾在一九七三年“批林批孔”時大量印行。但同時也提到了和他對立的,和他的理論有聯(lián)系的一些人的論點,而且還提了名的。前面說過,我是把這次論爭當作人民內(nèi)部的文化思想問題,而不是當作政治上的對敵斗爭看待的,因此,非對兩方面采取平等的態(tài)度不可。否則,不能說服向林冰,尤其重要的是不能說服讀者群眾。雙方幾乎都是左翼作家,例如何其芳、艾思奇和陳伯達。特別是陳伯達,他當時在文化工作上擔負著主要的領導職務。為這,我受到了或明或暗的嚴重非難。

我不知道林文對胡文的轉述和胡文的挑戰(zhàn)指向是否符合胡風的原意。我想,當時胡風不一定把挑戰(zhàn)指向毛澤東。向林冰的觀點同毛澤東的觀點相去甚遠。毛澤東1938年10月在中共中央全會講話前,胡風在3月份出版的《七月》第十期上發(fā)表了毛澤東的《論魯迅》。這篇重要論文是1937年陜北公學第一期學員汪大漠的記錄稿。幾經(jīng)周折,轉到胡風手里,他立即以《毛澤東論魯迅》為題予以發(fā)表,使這篇重要著作得以保留,現(xiàn)已編入增訂版的《毛澤東論文藝》。同年5月,胡風又將第三集第一期《七月》寄給劉雪葦,請劉轉毛澤東。劉雪葦給毛寫信說:“漢口半月刊主編胡風先生寄來第三集第一期《七月》,囑分贈一本給你,現(xiàn)特轉上,祈查收?!泵珴蓶|收到后即回信說:

收到了,謝謝!

我已看了“座談紀要”,很歡喜。如有新的,請續(xù)寄我。

毛澤東 五月二十八日

當時《七月》先后發(fā)表了幾個“座談紀要”,如《抗戰(zhàn)以來的文藝活動動態(tài)和展望(座談紀要)》《現(xiàn)時文藝活動與〈七月〉(座談紀要)》《宣傳、文學、舊形式的利用(座談紀要)》等。毛“歡喜”的應是《現(xiàn)時文藝活動與〈七月〉(座談紀要)》這一篇。

從以上的材料可看到胡風對毛澤東的敬仰之情,同時得到毛澤東間接的回應。林賢治的文章中引用了胡風在1955年的話:“爭取做毛主席底下的一個小學生?!蔽蚁脒@應是真情的。同30年代魯迅說的“為著現(xiàn)在中國人的生存而流血者,我得引為同志,是自以為光榮”。這種感情是相通的。

1943年12月16日,董必武《關于檢查〈新華日報〉、〈群眾〉、〈中原〉刊物錯誤的問題致周恩來和中宣部電》,對喬冠華、陳家康等人的幾篇文章作了批評檢查。認為這些同志“之相同點是偏重感情,提倡感情生活,注意感覺,強調(diào)心的作用,認為五四運動之失敗,由于沒提倡人道主義,主張把人當人”。電文中列舉的有問題的文章中未提“民族形式”。電文中點到喬冠華,未提他的《方生未死之間》。喬的這篇文章當時在蔣管區(qū)青年中影響很大,可是知道它受到批評的人很少。據(jù)說當時有的大學中的黨組織把這篇文章當學習材料。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