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遼茲生平簡介
1803年 ??送袪枴ぐ剡|茲于1803年12月2日誕生于法國伊澤爾?。↙’Isère)格勒諾布爾(Grenoble)與維埃納(Vienne)之間的拉科特-圣安德烈市(La C?te-Saint-André)。他是一個古老的多菲內(La Dauphine)家族的后裔。父親路易·柏遼茲生于1776年,在此地以行醫(yī)謀生;母親瑪麗-安托瓦內特-約斯菲娜·馬米翁出身于律師之家;舅舅為公務人員,供職于拿破侖第一帝國。柏遼茲為長子。隨后,南希、阿黛爾、普羅斯佩爾分別于1805年、1813年和1820年出生。
1809年 柏遼茲到神學院學習。
1811年 神學院關閉,老柏遼茲決定親自督導兒子的學業(yè)。他請人教授柏遼茲長笛課及吉他課。
1815年 柏遼茲結識了17歲的埃絲黛爾·杜伯夫,初受愛情煎熬。
1816年 柏遼茲首次嘗試以多種旋律作曲。
1821年 柏遼茲在格勒諾布爾市通過中學會考,獲得學士文憑;隨后,奔赴巴黎開始醫(yī)科的學習。他在巴黎選修了文學課,并表現(xiàn)出了對音樂的濃厚興趣。
1822年 柏遼茲在巴黎音樂學院研究了格魯克(Gluck)的總譜,并到歌劇院聆聽了他的《伊菲姬妮在陶里德》
,決定將自己的一生奉獻給音樂事業(yè)。他被介紹給了勒絮爾(Lesueur),后者是皇家唱詩班的總監(jiān)和巴黎音樂學院教授,他給予了柏遼茲極大的鼓勵。
1823年 柏遼茲創(chuàng)作出其最早的一批作品,絕大部分已經散失。在《海盜船船長》中,他寫了幾篇關于音樂的文章。勒絮爾同意以個人名義請人為他的作品潤色和聲。
1824年 柏遼茲受到韋伯《自由射手》
的啟示,創(chuàng)作出他的第一部巨作:清唱劇《穿越紅?!罚ㄒ咽鳎⑾M?2月份公演。然而對該作品的唯一一次排練表明,他所付出的努力是徒勞的。
1825年 7月,柏遼茲的作品《莊嚴彌撒》在圣羅什教堂公演。1827年,作者親手將作品毀掉。這一年,作者參加了羅馬大獎賽,無功而返。家中傳來消息,威脅要斷絕他的生活來源。
1826年 柏遼茲于8月得以返回巴黎,并在巴黎音樂學院注冊,受教于雷哈。他在友人安貝爾·費朗所作詩文的基礎之上,將一場“偉大的英雄革命”譜寫成合唱,命名為《希臘革命》(已散失)。隨后,嘗試創(chuàng)作歌劇《宗教法官》。
1827年 家中再次斷絕其生活費用,柏遼茲為生計所迫,不得不加入“新穎”合唱隊,成為一名隊員。他創(chuàng)作了一部大合唱,并再次參加羅馬大獎賽,比賽命題為《被女祭司撕碎的俄耳浦斯》;再嘗敗績。隨后,他又創(chuàng)作了交響序曲《威弗利》。9月11日,他去觀看一個英格蘭劇團演出的《哈姆雷特》,對劇中飾演奧菲莉婭的女演員亨麗耶特·史密斯遜一見鐘情。后者在9月15日的演出中飾演《羅密歐與朱麗葉》的女主角。11月,柏遼茲在圣厄斯塔什教堂擔任指揮,再度演出其《莊嚴彌撒》。
1828年 3月,在巴黎音樂學院的首次音樂會上,柏遼茲受到貝多芬作品的啟示。5月26日,盡管遭到音樂學院院長凱魯比尼的反對,他最終仍得以在音樂學院禮堂舉辦個人作品演奏會,曲目有《威弗利》《宗教法官序曲》《希臘革命》,以及《莊嚴彌撒》中的《基督復活》,大獲成功。之后,柏遼茲以大合唱《埃爾米尼》獲羅馬大獎賽的二等獎。
1829年 柏遼茲進行了大量音樂創(chuàng)作:《浮士德的八個場景》(根據(jù)奈爾瓦爾的法文譯本);《九首愛爾蘭旋律》(以托馬斯·穆爾
的作品填詞);《幽靈的芭蕾》(為合唱隊及鋼琴譜寫的夜曲)。隨后,他又創(chuàng)作了大合唱《克婁巴特拉
之死》,并參加羅馬大獎賽,但該作品仍未能使他贏得大獎。柏遼茲再次舉辦音樂會,其曲目作者為貝多芬和柏遼茲自己。他從貝多芬的最后幾首四重奏中汲取了靈感。
1830年 柏遼茲沒能夠再次遇見史密斯遜,但聽到了關于自己的一些流言蜚語。不久,他與一個年輕的女鋼琴家卡米爾·莫克開始了戀愛,這或許是他一生之中的第一次戀愛實踐。這兩次戀愛共同構成他創(chuàng)作《幻想交響曲》的靈感,該作品于這年上半年完成。此外,他又將《馬賽曲》改編成管弦樂。8月21日,他的大合唱《沙達那帕魯斯》為他贏得了羅馬大獎賽的大獎。其后,他又根據(jù)莎士比亞戲劇《暴風雨》創(chuàng)作了合唱與樂隊的序曲;該曲于11月份公演。12月,《幻想交響曲》得到第一次演出,由哈貝內克
指揮——這使得柏遼茲成為一名偉大的浪漫派音樂家。李斯特因此對柏遼茲至為推崇,并成為他的朋友及其恒久的保護人。柏遼茲與卡米爾·莫克訂婚。
1831年 1月初,柏遼茲出行羅馬,住在美第奇家族的別墅。4月,一封來信宣布解除他的婚約:他的未婚妻已嫁普萊耶爾為妻。雖然他打算回到巴黎報仇雪恨,但后來還是停留在尼斯。自殺之念驟起,終難以實施,作罷?;氐搅_馬,創(chuàng)作了組曲《萊利奧》。該作品風格與《幻想交響曲》迥然不同,吸收了多篇以前寫過的作品。同一時期的作品還有《李爾王序曲》,或許還應包括他的另一部作品《海盜船船長序曲》的初稿。
1832年 5月,柏遼茲自意大利返回;12月在巴黎首演《萊利奧》。接著,他又推出新作《羅伯·羅依序曲》。12月9日,哈貝內克再次指揮柏遼茲作品音樂會,曲目有《幻想交響曲》和《萊利奧》。雨果、大仲馬、歐仁·蘇
、海涅、帕格尼尼及亨麗耶特·史密斯遜出席音樂會——幾天之后,柏遼茲將最終結識史密斯遜。
1833年 柏遼茲與亨麗耶特·史密斯遜訂婚。婚禮于11月舉行,李斯特與雅克·斯特蘭茲為證婚人。一對新人定居在蒙馬特爾高地。他們與肖邦、維尼、奧古斯特·巴爾比埃、歐仁·蘇及音樂理論家約瑟夫·道爾第格(此人成為柏遼茲一生之中最為忠誠的追隨者之一)建立起深厚的友誼。11月,李斯特、德爾瓦爾夫人、亨麗耶特及柏遼茲舉辦了“柏遼茲—史密斯遜”義演音樂會,但遭到慘敗。
1834年 8月14日,他的兒子路易·柏遼茲出生。嗣后,他又創(chuàng)作了交響曲《哈羅爾德在意大利》,于11月23日上演。該作品在其崇拜者當中獲得巨大成功,但在社會上并未引起強烈反響。
1835年 柏遼茲為《辯論報》撰寫連載專欄。這項工作使他按時獲得固定收入,但也迫使他必須定期完成,令他厭惡不止。李斯特創(chuàng)作并演奏了《??送袪枴ぐ剡|茲雙主題幻想曲》。之后,柏遼茲又根據(jù)貝朗瑞的詩歌創(chuàng)作了關于拿破侖之死的合唱曲《五月五日》。隨后,柏遼茲開始進行歌劇《本韋努托·切利尼》的創(chuàng)作。在德國,音樂家舒曼寫了一篇熱情洋溢的文章,盛贊《幻想交響曲》。
1837年 柏遼茲應官方之邀創(chuàng)作《安魂曲》,于12月5日在榮軍院演出,哈貝內克指揮。此時,亨麗耶特與柏遼茲之間爆發(fā)了家庭危機。亨麗耶特試圖重新開始演戲生涯的努力付諸東流。
1838年 柏遼茲完成了《本韋努托·切利尼》的創(chuàng)作,并于9月10日在巴黎歌劇院演出。作品只上演了四場,一敗涂地!12月,柏遼茲開了兩場音樂會。之后,帕格尼尼贈予他兩萬法郎(相當于1969年前后的十萬新法郎)。
1839年 柏遼茲的弟弟普羅斯佩爾去世。柏遼茲于2月被任命為巴黎音樂學院圖書館館長助理。由于帕格尼尼的贊助,他得以全心全意投入到一部新的、帶獨奏和合唱的交響曲《羅密歐與朱麗葉》的創(chuàng)作中去。這部作品于11月24日在音樂學院上演,由作者本人指揮。劇場爆滿,各路藝術家與作家云集于此,濟濟一堂。一次輝煌的成功!瓦格納此時也在巴黎,同樣沉醉于作品的藝術魅力之中。
1840年 柏遼茲應邀寫作《葬禮與凱旋交響曲》,以紀念1830年革命十周年。6月28日,在一次游行當中,音樂家們演奏了該作品的一些片斷——未獲成功。
1841年 瑪麗·雷西奧,一個平庸與心胸狹窄的歌唱演員,成為柏遼茲的情婦,引起了亨麗耶特的妒忌。柏遼茲請人演出了韋伯的歌劇《自由射手》,并將他的《邀舞》改編成管弦樂。此后,柏遼茲考慮根據(jù)斯克里伯的劇本及劉易斯
的《修道士》片斷,創(chuàng)作歌劇《哭泣的修女》。隨后,在戈蒂埃
填詞的基礎上,他又創(chuàng)作了人聲與鋼琴的六首旋律《夏夜》(晚些時候被改編成管弦樂)。
1842年 柏遼茲于9月到布魯塞爾旅行并舉辦音樂會;在隨后的法蘭西研究院院士的選舉中輸給了昂斯洛。12月,他與瑪麗·雷西奧前往比利時和德國。
1843年 在德國舉辦音樂會,在友人舒曼、門德爾松及瓦格納的熱情幫助下,獲得成功。5月末,他回到巴黎,發(fā)表論文《配器法》,并將《希臘教堂素歌》改編為四聲部合唱曲。
1844年 2月,柏遼茲請人演出《羅馬狂歡節(jié)》序曲,節(jié)選自歌劇《本韋努托·切利尼》的第二幕。8月,他發(fā)表了文學作品《德國、意大利音樂之旅》。之后,為巴黎博覽會創(chuàng)作《法國頌歌》——一次失敗的嘗試。接著,他又對《海盜船船長序曲》進行修改,重新命名為《尼斯之旅》。
1845年 1月,他在奧林匹克環(huán)形劇場舉辦音樂會。7月、8月,在馬賽與里昂相繼舉辦音樂會。柏遼茲隨后決定繼續(xù)《浮士德》的創(chuàng)作。10月,奔赴奧地利,在李斯特幫助下,于11月在維也納舉辦了音樂會。
1846年 1月,柏遼茲繼續(xù)其旅行,到達布拉格。2月,在布達佩斯,他指揮了《匈牙利進行曲》,整個音樂廳為之鼎沸。3月至4月,行至德國,柏遼茲進行《浮士德的沉淪》的創(chuàng)作。4月底,他回到巴黎。6月,為里爾車站的啟用典禮創(chuàng)作《鐵路之歌》。12月6日,《浮士德的沉淪》第一次上演,但遭到徹底失敗。柏遼茲曾將全部心血傾注于此。如今慘遭失敗,不免黯然神傷。
1847年 2月,柏遼茲借道比利時、德國,孤獨地踏上俄國之旅,他舉辦了多場音樂會,獲得極大成功。在圣彼得堡,他與一個年輕的俄羅斯女孩度過了一段短暫而浪漫的時光。此間,他完成了鋼琴伴奏歌曲《奧菲莉婭之死》及管弦樂《哈姆雷特葬禮進行曲》的初稿。7月,在柏林舉辦音樂會;同月,回到巴黎。9月,回到家鄉(xiāng)拉科特-圣安德烈市。11月,獨自前往倫敦。
1848年 柏遼茲對英國感到失望。1848年革命使他莫名惶恐。3月,決定寫《回憶錄》。4月,瑪麗·雷西奧與他會合。7月,回到巴黎,他的父親逝世。8月9日,他前往多菲內旅游。亨麗耶特受到了多次打擊,最終癱瘓失語。
1849年 1月至9月,柏遼茲從事《感恩贊》的創(chuàng)作。
1850年 《感恩贊》于5月在圣厄斯塔什教堂上演。11月,柏遼茲寫了多首鋼琴合唱曲,以及一首小合唱曲《牧羊人的訣別》?;蛟S是為了故弄玄虛,他將該作品題獻給17世紀的幻想音樂家皮埃爾·杜克雷。這部作品后來出現(xiàn)在《逃離埃及》之中。
1851年 3月,柏遼茲競選法蘭西藝術研究院院士,他沒有獲得一票,安布魯瓦茲·托瑪斯勝過涅德爾梅耶及巴東而當選。同月,雙合唱團與樂隊的《法蘭克人進行曲》上演。5月,柏遼茲在冬園舉辦兩場音樂會,之后前往倫敦。7月,從倫敦歸來。
1852年 2月至6月再次到倫敦游歷,舉辦六次音樂會。11月,與瑪麗·雷西奧前往魏瑪公國,李斯特在那里舉辦了柏遼茲音樂周,并在大公劇院請人上演了《本韋努托·切利尼》,獲得成功。12月,出版《管弦樂隊之夜》,該書獲得一定成功。
1853年 柏遼茲已囊中羞澀,被迫賣掉《浮士德的沉淪》的版權,得到700法郎(相當于今天的3500法郎)。5月至7月待在倫敦,《本韋努托·切利尼》演出失敗。8月至12月,游歷德國。
1854年 3月3日,亨麗耶特逝世。月末,他前往德國進行新一輪音樂巡演。5月回到巴黎。柏遼茲創(chuàng)作樂隊伴奏三重合唱曲《特里斯蒂亞》及一部清唱劇《基督的童年》,后者包括《逃離埃及》。這部作品在12月的演出中獲得成功。10月份,法蘭西研究院選舉克拉比松為院士。同月,柏遼茲與瑪麗·雷西奧結為連理。12月,創(chuàng)作大合唱曲《十二月十日》(后來更名為《帝國》﹝L’Impériale﹞)。
1855年 2月,到德國及魏瑪、哥特公國游歷。從那時起,柏遼茲計劃寫一部歌劇《特洛伊人》。3月,柏遼茲回到巴黎,生病,然后為了出席《基督的童年》的演出而奔赴布魯塞爾。5月至7月,在倫敦舉辦音樂會。11月,在工業(yè)宮為慶祝萬國博覽會而舉行音樂會。
1856年 2月,來到魏瑪。6月,雖歷經三次競選失利,仍參加法蘭西藝術研究院院士的角逐。柏遼茲所患的腸神經官能癥加重,他深受其苦,直至去世。此后,柏遼茲創(chuàng)作出《特洛伊人》的片斷。
1857年 8月,到普隆比埃爾療養(yǎng),隨后游歷于德國巴登,繼續(xù)從事《特洛伊人》的創(chuàng)作。
1858年 4月,完成《特洛伊人》。5月,完成《回憶錄》附言的寫作。8月到巴登旅行。
1859年 3月,出版《音樂的怪誕》一書。6月,在波爾多舉辦音樂節(jié)。9月至10月,為格魯克《奧菲歐》的上演而四處奔走。
1860年 1月,瓦格納在巴黎舉辦音樂會,遭到柏遼茲對其演出的嚴厲批評。2月,他的妹妹阿黛爾不幸去世。8月前往巴登。柏遼茲計劃根據(jù)莎士比亞喜劇《無事生非》創(chuàng)作喜歌劇《貝亞特麗斯與貝內迪克特》。
1861年 2月,柏遼茲完成《特洛伊人》。10月,實現(xiàn)了格魯克的歌劇《阿爾切斯特》的上演。
1862年 2月,完成《貝亞特麗斯與貝內迪克特》,于8月在巴登公演??上У氖?,它在作者有生之年未能在巴黎上演。6月,瑪麗·柏遼茲-雷西奧去世。柏遼茲與一個名為埃米莉的年輕女人發(fā)展了一段浪漫戀情。隨后,發(fā)表了其音樂評論合集《穿越歌聲》。
1863年 《特洛伊人》的上演遇到了困難。5月至6月,到斯特拉斯堡游歷。8月,到巴登作短期游歷。11月,《特洛伊人》第二部《特洛伊人在迦太基》上演,獲得一定成功。然而作品的第一部《特洛伊的陷落》在作者生前沒有上演。
1864年 8月,柏遼茲被授予榮譽軍團軍官稱號。9月,到達多菲內。柏遼茲與他的初戀情人恢復通信聯(lián)系。12月,他交付出版商《回憶錄》稿件;六個月后,作品完成印刷。
1865年 4月,柏遼茲前往圣埃納爾看望他的兒子路易,他是海軍軍官;8月,他在日內瓦見到埃斯黛爾,向她求婚,被后者拒絕。爾后,他途經格勒諾布爾及維納埃市返回巴黎。
1866年 柏遼茲忙于格魯克作品的演出,他使《阿爾米德》及《阿爾切斯特》得以上演。11月,他的朋友約瑟夫·道爾第格去世。12月,游歷奧地利。
1867年 1月,游歷科隆。6月底,柏遼茲聞悉兒子在哈瓦那死于黃熱病的消息。7月,他在音樂學院圖書館燒毀了一生中收到的所有信件及與之相關的照片和文章。8月,最后一次見到埃斯黛爾。11月,柏遼茲不顧患病之軀,奔赴俄羅斯。
1868年 2月,回到巴黎。3月,前往尼斯。而后發(fā)生了兩次腦溢血。7月,他的老友安貝爾·費朗去世。
1869年 3月8日,柏遼茲逝世。
1870年 遺著《回憶錄》出版。1878年發(fā)行第二版。1881年再版。
生命不過是浮光掠影,轉瞬即逝;是一個可憐的喜劇演員,于粉墨登場之際,在舞臺上舉手投足,傲氣四溢,然后便悄無聲息。這只是癡人說夢,雖充滿狂喜與暴怒,實則毫無意義。
——選自莎士比亞《麥克白》
- 格魯克:(Christoph Willibald von Gluck,1714—1787),德國作曲家,《伊菲姬妮在陶里德》的作者。他在巴黎居住多年,對歌劇進行了改革,旨在拋棄意大利歌劇的陳規(guī)陋習,發(fā)掘出歌劇的自然、淳樸及感人的特色。
- 《伊菲姬妮在陶里德》:伊菲姬妮是希臘神話中阿伽門農與克呂泰墨涅斯特拉之女。在其父出兵特洛伊時,曾將她殺死祭神。根據(jù)另一個傳說,女神將之用一頭牡鹿替換,到陶里斯擔當她的信使。
- 韋伯:(Carl Maria von Weber,1786—1826),德國作曲家,樂隊指揮,《自由射手》的作者,德國民族歌劇創(chuàng)始人之一
- 《自由射手》:韋伯所作三幕歌劇。又譯《魔彈射手》。
- 雷哈:(Auton Reicha,1770—1836)法籍捷克作曲家,音樂理論家,柏遼茲、李斯特的老師。
- 俄耳浦斯:(Orphée),希臘神話中擅彈豎琴的歌手。
- 奈爾瓦爾:(Gérard Labrunie Nerval,1805—1855),法國作家,是歌德作品《浮士德》的權威譯者。
- 托馬斯·穆爾:(Thomas Moore,1779—1852),愛爾蘭詩人。
- 克婁巴特拉:(Cléopatre),古埃及女王,于公元前51—公元前30年在位,在阿克巧姆戰(zhàn)敗后,以毒蛇自噬其身,自殺而死。在其之后,古埃及軍事王朝衰落下去。
- 沙達那帕魯斯:(Sardanapole),公元前7世紀亞述國王亞速巴尼查的希臘譯名,傳說其人生活窮奢極侈。
- 哈貝內克:(Francois Habeneck,1781—1849),法國小提琴家,指揮家,以演繹貝多芬作品著稱法國。
- 普萊耶爾:(Pleyel,1757—1831),法籍奧地利作曲家,于1807年在巴黎創(chuàng)建了鋼琴工廠;他寫了許多交響曲、協(xié)奏曲及四重奏。
- 羅伯·羅依:(Rob Roy,1671—1734),蘇格蘭山匪,以搶劫聞名。
- 歐仁·蘇:(Eungène Sue,1804—1857),法國作家,作品反映了法國底層人民生活,代表作《巴黎貧民》。
- 維尼:(Alfred comte de Vigny,1797—1863),法國浪漫主義作家。
- 哈羅爾德:恰爾德·哈羅爾德(Child Harold),英國著名作家拜倫的小說《恰爾德·哈羅爾德游記》中的主人公,曾參加過希臘革命,游歷歐洲各地。
- 貝朗瑞:(Pierre-Jean de Béranger,1780—1857),法國民歌作家,他的民歌將拿破侖時代的事件理想化,歌頌人民英雄,在群眾中具有廣泛的影響力。
- 斯克里伯:(Eugene Scvibe,1791—1861),法國劇作家。他的喜劇、歌劇題材取自他同時代資產階級的社會及精神的矛盾沖突。
- 劉易斯:(Lewis,1775—1818),英國小說家,他的作品《修道士》是英國哥特式小說的經典之一。
- 戈蒂埃:(Gautier,1811—1872),浪漫主義的積極參與者之一,以其歷史小說享有盛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