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打工巧遇打工妹

尷尬人生(下) 作者:袁占才 著


打工巧遇打工妹

今年春節(jié),遠在廣州打工的侄偕女友春回來結婚。春也是打工妹,家住貴州從江,侗族;雖然眉清目秀,但因個兒低,與挺拔、瀟灑的侄形成反差。貴州口音與我們差異很大,春說的話我們聽起來十分吃力,我們濃重的豫西方言她也聽不懂,侄就當了翻譯,譯給我們聽時用鄉(xiāng)音,譯給春聽有時用普通話,有時用粵語。兩人十分親昵,春伴著侄寸步不離,時刻用臂彎拐著侄的胳膊,像纏樹的藤。家人對他們的戀愛原是不支持的,勿說春個兒低,主要原因是春家在貴州,與河南遠隔千里,親戚往來諸多不便。但看他們粘乎的樣子,誰還能再說什么呢?

事實上,我們家的人是想讓侄娶同村姑娘蘭為妻的。蘭長得漂亮,個子高挑挑的,嘴又甜。蘭的父母通情達理。知根知底,都是鄉(xiāng)村的樸實人,婚姻成就,親鄰疊合,豈不好上加好。蘭對侄亦頗屬意。侄少年喪母。其父辛辛苦苦把他拉扯大,不幸前年也病逝,侄失去家庭的溫暖,早早肩起生活的重擔,只身前往南方打工。最初的日子里,侄與蘭三天一個電話,五日一封信件,很熱絡。侄并為蘭在廣州也找了一份工作,讓蘭也去打工,但蘭父母封建保守,堅執(zhí)不讓蘭去。漸漸的,侄電話少了,信也沒了,后便傳來侄與貴州姑娘好的消息,直到這次結伴返回舉行婚禮。這消息轟動了全村,鄰居們紛紛來家觀看,逗姑娘說話,想聽聽異鄉(xiāng)口音;春只看著侄笑,笑久了也說一兩句別人聽不懂的話。村人既稀奇學問不深、家境貧寒的侄施了什么手段,為鄉(xiāng)村引來遠方的姑娘,又遺憾姑娘容貌與蘭作比遜色幾許,私下議論侄娶了蘭豈不更為般配。

也是的,山野鄉(xiāng)村,幾無新聞發(fā)生。社會在發(fā)展,人們的通婚范圍理應逐步擴大,但偏偏村人一直喜歡嫁娶都在三五里內(nèi),甚而同村,越近越好;為的胳膊連腿腿連筋,相互幫忙,有個照應。粗略計,十年間,彈丸小村即有15對通婚。娶外省姑娘為妻,小村亙古只一例,娶的是四川女,由媒人引來,付了幾千元的介紹費。據(jù)說媒人原是意欲騙婚,但川女娘家住在深山,太窮,勞動強度又大,落在我們小村,自然條件好許多,于是就養(yǎng)兒育女,一心一意把日子過了下去。若論自由戀愛,娶親的路途之遙,當屬侄為最。

我曾私下問侄:蘭也不錯的,你怎么就中意了春?侄一直強調說:春對他好。并舉了很多例子予以證明。我明白,失去父母之愛,又遠在異鄉(xiāng),侄的那份孤獨和寂寞是難以排遣的;春也一樣,情竇初開,無所依傍,兩顆飄泊的心一經(jīng)碰撞,就如火如荼地燃燒起來,還哪管它家隔千山萬水?

不少人認為,愛情的產(chǎn)生不在遠近。交通的便捷,信息的靈動,使人們?nèi)拥艄P,靠一個大拇指溝通。但實際上,距離隔開了肌膚之親,患莫大焉,長期的離別會使干渴的心田枯萎,一旦有奇花異葩擠進來生長,很容易綻放。耳鬢廝磨,才能使情愛深厚持久。我理解侄的選擇。千里姻緣一線牽,牽的還是情。

在侄的婚禮上,我念了兩副自編的聯(lián)語,衷心地祝福他們。

一曰:

打工巧遇打工妹

幸福農(nóng)家幸福多

一曰:

南北聯(lián)姻大融合

中原喜開并蒂花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