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致澄弟溫弟沅弟季弟(九月初五日)

曾國藩家書 作者:(清)曾國藩


致澄弟溫弟沅弟季弟(九月初五日)

澄侯、溫甫、子植、季洪四弟足下:

最近京城家中大人小孩都平安。我的癬病又微微復發(fā),所幸沒有大礙,聽之任之就好。湖南科舉發(fā)榜,我們家鄉(xiāng)居然一個人都沒考中。沅弟信中說溫弟的文章典麗堂皇,卻也被壓下來了。不知道我的弟弟們將來科舉功名究竟會是怎樣?從祖宗的積德和父親、叔父的居心立行來看,弟弟們應(yīng)該可以有好報。弟弟們現(xiàn)在年華正盛,即使是在一次科舉中稍稍耽誤,也不是一下子就失去時機。只是哥哥我近年來事情一天比一天多,精神一天天損耗,經(jīng)常盼望弟弟中有后起的,長住在京城,為我助一臂之力。而且希望幾位弟弟分擔此種重任,我也能稍微休息一下。竟一件事都不能實現(xiàn),讓我心里面無依無靠的!

植弟今年一病,百事荒廢;在考場中又罹患眼病,自然是難以考好。溫弟的天賦本來是在弟弟們中最高的,唯獨牢騷太多,性情太懶惰。之前在京城,不喜歡看書,又不寫文章,我心里面就很憂慮。最近聽說回家以后,也還是像以前一樣愛發(fā)牢騷,有時候幾個月都不提筆寫文章。我們家之所以沒人能繼起,其他幾位弟弟還可以稍微寬容其責任,溫弟卻實在是自暴自棄,不能總是歸咎于命運。我曾經(jīng)見過朋友里面牢騷太多的人,之后一定會情緒壓抑受到阻塞,像吳檀臺、凌荻舟這些人,數(shù)不勝數(shù)。因為無緣無故埋怨上天,上天一定不會應(yīng)許;無緣無故埋怨他人,他人一定不會服氣。天人感應(yīng)的道理,是自然而然的。溫弟現(xiàn)在所處的境遇,是讀書人中最順利的,卻動不動牢騷滿腹,百般不如意,實在是我不能理解的。以后一定要努力除去此病,把吳檀臺、凌荻舟當作眼前的教訓。但凡遇到牢騷要發(fā)作的時候,就反躬自問:我到底有什么不滿意以至于蓄積了這樣的不平之氣?猛然內(nèi)省,斷然棄去。心平氣和、謙遜有度,不僅可以早早獲得功名,而且養(yǎng)成這樣的和氣,可以消減病患。萬望溫弟再三細想,不要把我的話當成是老生常談,認為不值一笑。

王曉林先生(名稙)在江西當欽差,昨天有旨意命令他代理江西巡撫。我代理刑部,恐怕要到明年才能卸職了。袁漱六昨天又生了一個女兒。一共四個女兒,已經(jīng)夭折了兩個?,F(xiàn)又失去了哥哥,又失去了弟弟,又一個差事也沒有,窮翰林真是難當啊。黃麓西由江蘇引見入京,完全不是昔日剛中進士時候的氣象了,居然有經(jīng)世濟民的才干。王衡臣在閏月初九引見,任用他為知縣,之后在月底搬家到下洼一座廟中,竟然在九月初二晚上無故猝死。前一天晚上和同住的文任吾談到夜里二更,第二天早飯時,奇怪他還沒有起床,開門一看,已經(jīng)死了。生與死的道理,好人的這種報應(yīng),真不可解。

家鄉(xiāng)勸捐彌補虧空的事情,我之前已經(jīng)有信說了,萬萬不可勉強勒索攤派。我們縣的虧空,一半是由于官員,一半是由于書吏,百姓卻是無辜的。向來書吏中飽私囊,上則吃官,下則吃民。名義上是包征包解,其實到了征收的時候,就會把百姓當成魚肉吞噬;到了解送的時候,就會把官員當作招引獵物的雉雞擺弄。官員從書吏手中索要錢糧,就像從虎狼口中索要食物。再四請求,卻終究不肯吐出來。之所以積累成巨額虧空,并非真是由于百姓欠稅,也不是因為官員中飽私囊。今年父親大人商量定下糧餉之事,一下子破除了從前包征包解的陋習,實在是官民兩利,不利的只有書吏而已。即便是父親大人面見總督請求留下朱公,也造福于一縣不小。弟弟們都應(yīng)該極力幫助父親大人辦成這件事。只是捐銀補虧空這事不應(yīng)操之過急,要人人都愿意捐款才可以,要是稍有勒索攤派,那急公好義的事情反而成了害民之舉。將來可能會反過來變成書吏的借口,一定會串通劣紳,仍然回到包征包解的老路子上去,萬萬不可不預(yù)防。

梁侍御那里的二百兩銀子,這個月內(nèi)一定送過去。凌家的二百兩也已經(jīng)兌付。舉人來兌付五七十兩銀子,為的是送給親戚使用,也一定不可以遲緩。但是京城家中最近非常艱難困窘,除此之外不能再兌付了??h令既然和我家商辦公事,自然不能不有所來往,但是弟弟們只要是做得到,就不要經(jīng)常出入官府。陶、李兩個人那里,等我寫信過去。本縣也難保沒有假借他人名字請托的,澄弟應(yīng)該預(yù)先告知我。寫得不詳盡,其余的之后再談。

兄國藩手草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