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942年9月2日 星期三

安妮日記 作者:[德] 安妮·弗蘭克 著,高年生 譯


1942年9月2日 星期三

親愛的吉蒂:

范丹先生和太太大吵了一架。這種事我還從來沒有見過,因為父母親決不會這樣大聲對嚷。起因是微不足道的。是啊,每人都任性而為。

彼得當(dāng)然很為難,他夾在中間。但是再也沒有人把他當(dāng)一回事,因為他非常嬌氣而且又懶散。昨天他急壞了,因為他的舌頭全腫了。但這種罕見的現(xiàn)象來得快,去得也快。今天他圍上一條厚厚的圍巾,說他脖子僵硬。另外,這位先生還喊腰痛。心疼、腎疼和肺疼也是他的家常便飯。他是個真正的疑病患者?。ㄊ沁@么說的,沒錯吧?)

媽媽和范丹太太相處得不太好。惹事的原因是很多的。舉一個小例子,范丹太太現(xiàn)在從我們共用的衣柜里把她的床單全拿走,只剩下三條。當(dāng)然她以為母親的衣物全家都可以用。等她看到媽媽如法炮制時,她一定會大吃一驚。

還有,吃飯用她的餐具而沒有用我們的,這使她十分生氣。她老是想弄清楚我們的盤子放在什么地方,卻不知道這些就近在眼前,放在閣樓上一大堆奧培克塔廣告材料后面的紙箱里。我們藏匿多久,她都找不到這些盤子,這樣也好!我老是不走運。昨天我就打碎了范丹太太的一個湯盤。

“啊,”她怒氣沖沖地大叫,“小心一些!我就剩下這一個啦?!?/p>

(吉蒂,請注意,兩位女士在這里都說一口極其糟糕的荷蘭語。我對男士們不敢妄加評論,他們會很生氣。你要是能聽到那種急促的語氣,一定會大笑。我們已經(jīng)不再理會它,因為糾正也沒用。不過我寫到母親或范丹太太時不會原話照錄,而是用正確的荷蘭語。)

上星期,我們單調(diào)的生活有一次小小的中斷,起因是一本關(guān)于女人的書和彼得。你要知道,凡是克萊曼先生給我們借來的書,瑪戈特和彼得幾乎都可以看,但是這本關(guān)于女性題材的特殊的書大人卻不愿給他看。這就勾起了彼得的好奇心。這本書里會有什么禁止的東西呢?他趁他母親在樓下聊天的時候把書偷走,帶到頂樓上去。一連兩天都沒有事。范丹太太早已發(fā)覺此事,但沒有說什么,直到范丹先生發(fā)現(xiàn)真相。他十分生氣,把書從彼得處拿走,以為事情就此了結(jié)。但是他對他兒子的好奇心估計不足。彼得并沒有因為父親的果斷態(tài)度而不知所措。他想辦法把這本不光是有趣的書讀完。

在這期間,范丹太太問過媽媽對這件事的看法。媽媽認(rèn)為這本書不宜給瑪戈特看,但對其他大多數(shù)書則并不反對。

“瑪戈特和彼得有很大的不同,”媽媽說,“第一,瑪戈特是女孩,女孩總是比男孩成熟些。第二,瑪戈特已讀過更多嚴(yán)肅的書,不會去找那些對她已不再禁止的東西。第三,她的智力和文化程度也高得多,畢竟她上過四年中學(xué)?!?/p>

范丹太太表示同意,但她認(rèn)為,讓年輕人讀那些寫給成年人看的書原則上是不對的。

此時彼得看準(zhǔn)了一個無人注意那本書或他的時機。晚上七點半,全家都在樓下私人辦公室收聽廣播,他拿起他的寶書跑上頂樓。他應(yīng)當(dāng)八點半下來,可是看得入迷,竟然忘了時間。他剛走下閣樓的樓梯,他父親走了進(jìn)來。結(jié)果怎樣,可想而知。一記耳光,重重一擊,猛地一推,那本書飛到桌子上,彼得上了頂樓。

到了吃飯時間,情況就是這樣。彼得待在樓上。沒有人理他,讓他餓肚子上床。我們繼續(xù)吃飯,快樂地聊天。突然一聲刺耳的口哨。我們放下叉子,臉都嚇白了,你望我,我望你。接著從煙囪里傳來彼得的聲音:“別以為我會下來!”

范丹先生跳了起來,他的餐巾掉到地上,臉漲得通紅,大聲喊道:“夠啦!”

爸爸擔(dān)心出事,抓住他的胳膊,兩人一起上了閣樓。經(jīng)過一番反抗和蹬踢,彼得終于回到他自己的房間。門關(guān)上了。我們繼續(xù)吃飯。

范丹太太想給寶貝兒子留一個黃油面包,可范丹先生堅決不準(zhǔn)。“他要是不馬上認(rèn)錯,就得睡閣樓。”

我們表示反對,認(rèn)為罰他不吃飯已經(jīng)夠了。因為要是他受了涼,連大夫都無法請。

彼得沒有認(rèn)錯,又回到頂樓上去。范丹先生不再去管他,但是第二天早上,他看到彼得還是在自己床上睡的。七點鐘彼得又上了閣樓,不過在父親的好言相勸后下了樓。

有三天之久,人們板著面孔,憋著氣不說話,之后一切又恢復(fù)正常。

安妮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