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1919年,陳獨秀因在新世界撒《北京市民宣言》而被捕。胡適與李大釗聞訊,一夜無眠。天剛亮,胡適即趕到李大釗家,商量營救之策。不久,羅章龍也到李大釗家。他們商量的結(jié)果是:首先將陳獨秀被捕的消息盡快向社會披露,在全國造成強大輿論壓力;其次是借用學界力量,掀起“挽蔡救陳”的請愿活動。胡適提出由自己奔走安徽各界,為陳保釋說情,他甚至不惜赴湯蹈火向段祺瑞求情。
果然,招招見效,先是《晨報》和上海的《民國日報》《申報》等相繼報道了陳被捕的消息,頓時輿論大嘩,各界函電交馳,紛紛為陳辯白,呼請政府立即開釋。胡、李活動之后,安徽省長呂調(diào)元、廣東軍政府主席岑西林等也都站出來為陳說情,孫中山更是痛斥當局。段祺瑞無奈,只得重新任命蔡元培為北大校長,并開釋陳獨秀。
陳獨秀出獄后,胡適、李大釗召集《新青年》同人在飯店為他接風,蔡元培等來作陪。席間,陳獨秀、胡適、李大釗話并不多,但他們間的深厚友情,卻在相互的眼神里傳遞。又是在李大釗的護送下,化裝成鄉(xiāng)下人的陳獨秀坐騾車逃出北京,乘火車去天津,坐外國輪船到了上海。
能說明胡適與李大釗在政治思想上站在一起,并肩戰(zhàn)斗的事跡很多。就在胡適和李大釗關(guān)于“問題與主義”論爭之后的1920年8月1日,胡適與李大釗聯(lián)合蔣夢麟、陶孟和、王徴、張慰慈、高一涵等人在《晨報》上,共同發(fā)表《爭自由的宣言》,指出“沒有肯為自由而戰(zhàn)的人民,絕不會有真正的自由出現(xiàn)。這幾年來軍閥政黨膽敢這樣橫行,便是國民缺乏自由思想自由評判的真精神的表現(xiàn)”。故而專門宣傳,并提出四種最基本的自由:言論自由、出版自由、集會結(jié)社自由、書信秘密自由,政府不得在憲法之外另立種種限制。
1922年5月14日,胡適擬就《我們的政治主張》,得到李大釗的支持,蔡元培、陶行知、梁漱溟、湯爾和、陶孟和、丁文江等十六人贊同簽名,發(fā)表在《努力周報》第二號上。這是胡適談?wù)蔚牡谝黄恼?,也是他改良政治,建立“好政府”的第一個具體綱領(lǐng)。得到已成為共產(chǎn)黨主要領(lǐng)導人之一的李大釗的支持,說明胡適的政治主張與共產(chǎn)黨的政治綱領(lǐng)并不相悖。
1926年7月,胡適赴歐路過蘇俄,在莫斯科停留三天做了許多參觀,如參觀“國際文化關(guān)系會”、革命博物館、第一監(jiān)獄等,還訪晤了在那里的國民黨元老于右任及蔡和森諸人。他在給徐志摩、張慰慈等友人的信中,明確表達了他對蘇俄社會建設(shè)、教育改革等方面的欣賞。李大釗在被捕前,得知胡適對蘇俄的態(tài)度甚為高興,他對朋友說:“我們應(yīng)該寫信給適之,勸他仍舊從俄國回來,不要他往西走,打美國回來?!笨梢娎畲筢搶m的關(guān)心和希望。
胡適、李大釗的私交也很親密,胡適母親亡故時,經(jīng)濟上并不寬裕的李大釗贈賻儀。
李大釗被張作霖殺害后,胡適一直懷念這位好朋友,1934年1月2日,胡適冒著大雪,到京郊西山,去憑吊李大釗。李大釗上年安葬,葬后不久,夫人趙氏也病故,夫妻合葬,俱無碑碣。胡適淚眼滂沱,悲從中來,回去后,他即找到老友蔣夢麟,讓他為李大釗補立一碑。
其實,李大釗就義后,其家屬的撫恤事宜,全由胡適一手張羅籌辦,直到1932年北大重建后,胡適歷時五年,費盡心血,李大釗家屬撫恤之事,才有了圓滿的結(jié)果,不僅每月的款項有所增加,而且撫恤期限也得到延長。
1930年,《胡適文存》三集由亞東圖書館出版。胡適在扉頁題曰:“紀念四位最近失掉的朋友:李大釗先生、王國維先生、梁啟超先生、單不庵先生?!崩畲筢摫涣袨樗奈慌笥阎?,足見胡適一直在敬重懷念他的這位摯友。
四年后的1934年7月,胡適參加劉半農(nóng)追悼會時,竟還記著留下“守常慘死”的挽聯(lián)。
胡適的科學人生觀,雖然與馬克思主義的唯物史觀,并非沒有捍格與論爭,但他與共產(chǎn)黨人李大釗并肩戰(zhàn)斗,意外地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掃清了障礙。這就是胡適與李大釗友誼的堅實基礎(chǔ)。成就了中國文人志同道合的友誼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