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譯序

徒然草·方丈記 作者:(日)吉田兼好,鴨長明 著,王新禧 譯


譯序

在日本古典文學史上,《方丈記》、《徒然草》與《枕草子》因題材相近,內(nèi)容幽玄靜美、筆致清雅簡潔,故合稱日本古典隨筆三璧,代表了日本近古散文創(chuàng)作的最高成就。

不過,雖然三部作品在聲名、評價、藝術美等方面并駕齊驅(qū),但細加比較,仍可發(fā)現(xiàn)它們之間存在著大不同?!墩聿葑印纷鳛閷m廷女性的散文集,誕生于光鮮織錦、華麗燦爛的平安朝最盛期,文風綺麗、明快柔美,充滿著風花雪月。而《方丈記》與《徒然草》卻誕生于干戈戰(zhàn)亂、民不聊生的鐮倉初期及南北朝時期,禮崩樂壞、事不稽古,多災多難、人心惶惶。作者鴨長明和吉田兼好都有極好的漢學與和歌修養(yǎng),也都曾奉仕朝廷,其后皆失意出家。他們有著相近的人生道路和思想感悟,所處的時代背景又一樣地充滿苦難艱危,對現(xiàn)實的失望不滿、對內(nèi)心安寧的追求,令他們最終選擇了相同的歸宿:遠離塵囂、隱遁山野。而他們的作品,也自然而然地帶有隱士氣質(zhì),烙上了哲思批判、悲觀反省的印記,見解精辟、深邃警世。所以,《方丈記》與《徒然草》在精神內(nèi)核上是有別于《枕草子》的。如果說《枕草子》是貴族文學新形式的延伸,那么《方丈記》與《徒然草》就是隱士文學的濫觴與元典!

一、《方丈記》——無常是苦,隱逸最樂

《方丈記》的作者鴨長明,生于平安時代末期的1155年,是古日本著名的歌人、歌論家、隨筆作家,同時也是一位琵琶名手。他生于神官世家,小時候被寄居在祖母家,由祖母撫養(yǎng)長大。二十歲左右,父親與祖母相繼去世,了無牽掛的鴨長明棄家游學,開始專心研究和歌及樂曲。先是拜著名歌僧俊惠為師,鉆研歌道;隨后又師從大音樂家中原有安,學彈琵琶。因兩藝皆臻妙境,中年時受到后鳥羽上皇賞識,被任命為和歌所的“寄人”(負責選定、創(chuàng)作和歌的官員),從此活躍于宮廷及和歌界,作品被選入《千載和歌集》、《新古今和歌集》。

鴨長明出身平平,以非貴族身份而獲上皇提拔,參與敕撰和歌集的編輯,可說是破格的榮耀。他不僅長于和歌,而且熟稔漢詩漢文,有著厚實的漢文學修養(yǎng)和造詣,深得同時代文人公卿的欽仰。對他青眼有加的后鳥羽上皇,因他父祖皆是賀茂御祖神社的神官,便又推薦他出任下鴨神社神官,孰料遭到鴨長明同族的激烈反對,不能如愿。生逢源平爭霸的大亂世時代,又迭遇天災人禍,再加上家道中落、仕途失意,飽經(jīng)憂患的鴨長明心灰意冷,于五十歲時舍棄官祿、遁世出家,入大原山隱居,后遷至日野山,至死不出。

《方丈記》即是鴨長明隱匿日野山時,回憶生平際遇、敘述天地巨變、感慨人世無常的隨筆集。其成書于1212年,被譽為日本隱士文學之“白眉”(最高峰)!全書共十三節(jié),以簡潔嚴整的和漢混合文體寫成,筆意生動而富有感情,大致可分為兩部分。前半部分從感慨世事多艱、人生虛幻出發(fā),通過作者的耳聞目睹,生動寫實地描述了平安末期悲慘的“五大災厄”:大火、旋風、地震、遷都、饑荒。借社會的苦難揭示出人世無常、生存不易的道理。后半部分筆鋒一轉(zhuǎn),由社會現(xiàn)實轉(zhuǎn)向了隱居生活和內(nèi)心世界。先是自敘身世,接著書寫隱遁大原山,后又遷移日野山筑庵,以清雅的筆墨,記述了方丈之庵中閑寂的生活,同時表達自己內(nèi)心的矛盾與煩惱。到最后直率地坦露心扉,為能否安于清貧而自我深省。全書措辭佳美、渾然天成,結構巧妙、格調(diào)高逸,奠定了鴨長明“日本中世隱士文學鼻祖”的崇高地位。

作為一部流傳千古的名作,《方丈記》對日本的文學、歷史、思想等各方面都產(chǎn)生了極為深遠的影響。之所以如此,主因在于其貫穿始終的無常思想,與大和民族纖細感性的內(nèi)心世界高度契合,故而能引發(fā)日本人民長久的共鳴,并視之為萬代不易的文化瑰寶。

無常觀在日本人的精神領域中,占據(jù)著重要地位,并成為其文化發(fā)展的內(nèi)在動力之一。這與日本人所處的自然環(huán)境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日本列島四面臨海,遠離大陸,從遠古開始就不斷受到海嘯、地震、臺風等天災的侵襲。在此惡劣條件下,日本人自然產(chǎn)生了“生命無?!钡乃枷搿6湃毡静坏珵暮︻l仍,兼且戰(zhàn)禍不斷,特別是在鴨長明所處的平安末期,矛盾尖銳、沖突頻繁,源平相爭導致的連場兵戈,令人民飽受苦難。戰(zhàn)士血流盡、百姓淚流干,人們命如微露、禍福難料,內(nèi)心掙扎苦悶,卻又無可奈何,唯有將希望寄托在佛教的“空觀”與因果宿命論中,尋求解脫。

鴨長明半生顛沛,雖為著名歌人,又有上皇知遇之恩,但身處貴族社會向武士社會過渡的激蕩時代,天皇制衰落,武士階層暴起,社會動蕩不安,親身所經(jīng)歷的種種巨災大變及人禍紛爭,令他對人生苦短、諸行無常的認識尤其深刻。油然而生的幻滅感,促使他在作品中處處流露出無常思想和強烈的悲哀情緒。《方丈記》的開篇,他就以流水、泡沫來比擬世間萬象,指出一切事物的生成滅亡,都在瞬息變幻間。流水不歸、世無常態(tài),世事的不變只是暫時與相對的,變化無常才是永恒與絕對的。接著他又將人與宅邸,比作牽?;ㄉ系穆吨?,嘆息人生短暫、生命虛幻。這脆弱易變的無常之苦,是他時時都希望擺脫的夢魘。

然而看似平常的無常,卻蘊藏著無窮的力量。人人皆在無常中,誰又能輕易擺脫?于是鴨長明一面悲嘆自己生于末世,發(fā)出近乎絕望的呼號,一面又不停地在無常中尋出路、在變化中求新生。為此,他離開舊宅,遁入深山,匿居于山麓方丈小庵中,渴求在隱逸中找到幽靜之樂。這里有自然的山野風光、有靜僻的修行環(huán)境,更不乏真率的質(zhì)樸人情,鴨長明在此發(fā)思古之幽情、抒懷舊之蓄念,細細咀嚼著人生的況味。他以天地萬物為鄰、與琴書佛典為伴,怡然忘我,領悟到了生命的真諦。世俗的一切經(jīng)營和紛爭都已不在乎,一應物質(zhì)上的享受也都已不在意。自我放逐所得到的報酬,是蓑衣、拐杖、閑趣、佳景,以及“知己知世、無欲無往,但求寧靜,無愁最樂”的狀態(tài)和心境。終于,紅塵中的種種羈絆遠去了,精神上的真正自由來臨了。清亮的月色,照進了閑寂的方丈之庵,也照進了所有淡泊名利、笑任晴雨的心。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