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是沈太太
還是康先生寫的那個“五部分37章”。第六章,他擬題為“第一個守護天使”。
這“第一個”,從時間節(jié)點來說,應當是康培七周歲以前。
康海山和鄒陵的小兒子康培,出生時不算問題孩兒,6.7磅的體重也不會讓人大驚小怪。但媽媽發(fā)現(xiàn)他吃奶很慢,吃后大口吐奶,甚至從鼻子嘴巴一起噴出奶來,每次喂他要用一個多鐘頭,吃完奶過一兩個小時仍會噴奶出來……媽媽告訴醫(yī)生,醫(yī)生才仔細聽診,發(fā)現(xiàn)孩子心臟有雜音,必須到大醫(yī)院做進一步檢查。
于是,嬰兒康培被診斷為四級法洛四聯(lián)癥。
醫(yī)生說,這種病人在醫(yī)學史上最多只能活到兩歲。
依靠醫(yī)院,是人類有知識有文化的病孩父母唯一的選擇。
從此,康海山夫妻倆一個帶大兒子康容,一個陪小兒子康培,家庭生態(tài)步入無奈但也算明智的軌道。鄒陵是朝九晚五上班族,康容的成長可以隨媽媽的正常而正常;康海山乃一介電腦工程師,也許在時間和精力上更適合晚上去醫(yī)院陪護。自1977年4月起,他就和讓人提心吊膽的康培,結(jié)下了生死對子。
過了一年,康培一盎司一盎司地長了一磅,醫(yī)生覺得也許可以給他動手術(shù)了。紐約市的心臟醫(yī)療學術(shù)水平,從五十年代至今一直居世界前沿,并且這里的心臟醫(yī)療專家肩負全世界心臟病各種指標的制定。然而,經(jīng)四方打聽,居然有位醫(yī)生告訴孩子父母:“康培的心臟嚴重畸形,開刀的風險大過不開刀?!?/p>
糾結(jié),掙扎??剂孔罱K,康氏夫婦決定不動手術(shù)了,一切聽天由命。
早已作古的沈太太要是知道康培活成了今天的樣子,她得有多高興!
回家養(yǎng)著,白天家里總得有人啊。為康培請保姆的廣告招來了一個連自己的孩子也沒帶過的鄰居,矮矮的個子,一口上海話,但她就住在樓下,刮風下雨照舊可來。誰也沒想到,就是這位不起眼的沈太太,把個小貓大小的孩子從鬼門關(guān)拉了回來!
“后來我上學了,沈太太還每天盯著看我,一直目送我進學校?!笨蹬嘤浀募毠?jié)與他父母跟我講的各有角度。
康先生說,付給沈太太的那一點點費用,都叫她拿去買燕窩、銀耳、人參、海參喂康培了。鄒陵講得更生動:我這輩子大概只吃過一兩次燕窩,可連話都說不成句的培,總是喊著要吃“義烏義烏”。原來,沈太太給予康培王宮貴族般的待遇,甚至連上廁所都抱著他,還讓他學會了上海版的“燕窩燕窩”。
沈太太還在嗎?
接過康先生送來的兩本家庭畫冊,我想找到這位活菩薩的照片。
康培有句很美國的口頭語——“這不公平”。假如記錄康培世界的一本書,漏掉他生命中第一個守護天使,心里最過意不去的,將首先是他。
可是沒有找到。
康先生怕我著急,問是不是要打電話讓鄒陵在紐約找一下,我沒同意?!凹热蝗艘牙先?,照片也不一定找得到,回頭我和鄒陵一起從你們家的老相冊里翻翻看。”
他走出我的房間,好像要去打通一切關(guān)節(jié),滿足我的需要。
這家人的感恩心很重。但我已經(jīng)把康先生麻煩得太狠了,我不敢讓他放下工作,把我當“高干”來“三陪”??墒牵蹬嗖煌鈫为毢臀伊奶?。
或許是他覺得缺了父親這個拐棍,交流達不到理想狀態(tài)??跉夂軤攤兊乃?,一再對我說,楊阿姨,希望你這次來,不僅僅是為我,也不僅僅是寫一本書,最好你能把了解美國、旅游觀光、會友散心幾件事放到一起做,這樣我會很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