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緯
九天東方叫蒼天,南方叫炎天,西方叫浩天,北方叫玄天,東北叫旻天,西北叫幽天,西南叫朱天,東南叫陽天,中央叫鈞天。
三光指太陽、月亮、星星。
七政、七曜指太陽、月亮加上金、木、水、火、土五星。
七襄指日、月一天七次移動位置。
二十八宿分別是——東方七宿:角星(木蛟);亢星(金龍);氐星(土貉);房星(日兔);心星(月狐);尾星(火虎);箕星(水豹)。北方七宿:斗星(木獬[xiè]);牛星(金牛);女星(土蝠);虛星(日鼠);危星(月燕);室星(火豬);壁星(水貐[yǔ])。西方七宿:奎星(木狼);婁星(金狗);胃星(土雉);昴星(日雞);畢星(月烏);觜(zī)星(火猴);參星(水猿)。南方七宿:井星(木犴);鬼星(金羊);柳星(土獐);星星(日馬);張星(月鹿);翼星(火蛇);軫星(水蚓)。
分野角、亢、氐三個星宿在地面上對應(yīng)的國是鄭國,對應(yīng)的州是兗州。房、心兩星對應(yīng)的國是宋國,對應(yīng)的州是豫州。尾、箕兩個星對應(yīng)的國家是燕國,對應(yīng)的州是幽州。斗、牛、女三個星對應(yīng)的國是吳國,對應(yīng)的州是揚州;虛、危兩個星對應(yīng)的國是齊國,對應(yīng)的州是青州。室、壁兩個星對應(yīng)的國是衛(wèi)國,對應(yīng)的州是并州???、婁、胃三個星對應(yīng)的國是魯國,對應(yīng)的州是徐州。昴、畢兩個星對應(yīng)的國是魏國,對應(yīng)的州是冀州。觜、參兩個星對應(yīng)的國是趙國,對應(yīng)的州是益州。井、鬼兩個星對應(yīng)的國是秦國,對應(yīng)的州是雍州。柳、星、張三個星對應(yīng)的國是周國,對應(yīng)的州是三河州。翼、軫兩個星對應(yīng)的國是楚國,對應(yīng)的州是荊州。
納音五行五音與五行相配,可排列為:甲子乙丑海中金,丙寅丁卯爐中火,戊辰己巳大林木,庚午辛未路旁土,壬申癸酉劍鋒金,甲戌乙亥山頭火,丙子丁丑澗下水,戊寅己卯城頭土,庚辰辛巳金蠟金,壬午癸未楊柳木,甲申乙酉泉中水,丙戌丁亥屋上土,戊子己丑霹靂火,庚寅辛卯松柏木,壬辰癸巳長流水,甲午乙未沙中金,丙申丁酉山下火,戊戌己亥平地水,庚子辛丑壁上土,壬寅癸卯金箔金,甲辰乙巳覆燈火,丙午丁未天河水,戊申己酉大驛土,庚戌辛亥釵釧金,壬子癸丑桑柘木,甲寅乙卯大溪水,丙辰丁巳沙中土,戊午己未天上火,庚申辛酉石榴木,壬戌癸亥大海水。
天裂天裂是陽氣不足,而地震是陰氣過剩。
梁太清二年六月,天在西北裂開,裂縫長十尺,寬兩丈,光出如電,響聲如雷。
唐中和三年,浙西地區(qū)天上響起推磨之聲,天上無云卻下起了大雨。無形卻有聲音稱為妖鼓;無云卻下雨被稱為天泣。
憂天墜《列子》中說,古時候杞國有一個人經(jīng)常憂慮天會塌下來,自己的身體將無處可藏,憂慮到廢寢忘食的地步。用杞人憂天以比喻人憂慮太多。
三才天、地、人被稱為“三才”?;煦缰酰p清之氣上升為天,重渾之氣下降為地。天是陽,地是陰。而人承受陰陽之氣,生生不息,與天、地并列,所以叫“三才”。
回天天是皇帝的象征,回是改變皇帝的想法。唐太宗想修洛陽宮,張玄素進諫制止了這件事。魏徵說:“張公有回天之力。”
戴天《禮記》中說:君王和父親的仇人,要不共戴天。兄弟的仇人,不放兵器。朋友的仇人,不與他同處一國。
補天女媧氏曾煉石補天。
如天《資治通鑒》中說:堯帝像上天一樣仁慈,像神一樣的智慧;靠近他如同靠近一輪麗日,遠望他如同遠望一朵白云。
補天浴日之功宋代的趙鼎給皇帝上疏說:過去陛下派張浚出使川陜,當(dāng)時國力是現(xiàn)在的百倍,張浚有女媧補天和羲和浴日一樣的功勛,陛下也曾有河山帶礪的誓約,但最終張浚還是因為眾人的非議而被放逐。我沒有張浚那樣的大功,現(xiàn)在卻當(dāng)此重任,遠離朝廷,深恐別人對我的好惡與是非,又將塞滿您的耳目了。
二天東漢時,蘇章做冀州刺史,一次巡行郡縣,一位朋友當(dāng)清河太守,有貪贓枉法之事。蘇章到清河后,宴請朋友來敘舊歡飲。這位官員非常高興,說:“普通人頭上只有一個天,而我卻有兩重天?!碧K章說:“今天與老朋友飲酒,是私人的交情;明天到冀州辦案,是公家的法令?!庇谑蔷蛯λ婪ㄖ巫?。
焚香祝天后唐明宗在位時,常在宮中焚香拜天,說:“我只是一個異族人,因亂世被眾人推為皇帝,愿上天早降圣賢,來做天下百姓之主?!?/p>
威侮五行《資治通鑒》中說:夏啟為皇帝,有扈氏無道,威侮宇宙萬物,背棄天地人倫。夏啟出兵征討,在甘大戰(zhàn)一場,消滅了他。
五星會天《資治通鑒》中說:顓頊(zhuān xū)帝制作歷法,以春季第一個月為一年的開始。當(dāng)年的正月初一立春,五大行星在天上會合,經(jīng)過室宿星。
五星聚奎宋太祖乾德五年,五大行星聚集于奎星。當(dāng)初,竇儼與盧多遜、楊徽之在后周顯德年間同時任朝廷諫官。竇儼擅長推算星歷運程,他曾說:“丁卯年五大行星會聚集于奎星,從此天下太平。二位拾遺大人還能看見,我就看不到了?!?/p>
五星斗明明神宗萬歷四十七年,五大行星在東方爭斗。杜松、劉(tīng)在渾河及馬家寨等地全軍覆沒。
日 月
東隅,是日出的地方;桑榆,是日落的地方。太陽經(jīng)過扶桑,稱之為“及時”;太陽經(jīng)過細柳,稱之為“過時”。
龍《天文志》中說:太陽和月亮在龍
之尾相會。(“
”音“斗”。)
《廣雅》中說:日初升稱為“旭”,天剛亮稱為“晞(xī)”,日光溫暖稱為“煦”,日在中午稱為“亭午”,日處偏西稱為“dié)”,日在傍晚稱為“旰”,日將落山稱為“晡(bū)”。
《天官書》中說:太陽與月亮相互重疊,形成日食、月食。月亮運行在黃道上,太陽就被遮住,就發(fā)生日食。這是陰勝陽,是重大的天變。月亮在望,與太陽相沖,月亮進入暗影之中,就發(fā)生月食。這就是陽勝陰,是較輕的天變。圣人扶植陽氣而尊崇君王,說:“太陽,是君王之道?!睂τ谌帐?,嚴(yán)謹(jǐn)?shù)赜涗洸⒆鳛榫]。日食意味著君王德行有失,月食意味著政事有失。
日落九烏烏鴉最難射殺。一天射落九只烏鴉,是說后羿擅長射箭。后人以為后羿射下了九個太陽,是不對的。
向日取火陽燧是用銅做的,形狀如同鏡子,對著太陽就能生火,用艾絨去點就可以取火。
夸父追日《列子》中說:夸父不自量力,想要追趕太陽的影子,追到太陽降落的旸(yáng)谷,口渴難耐,于是趕往黃河去喝水,黃河的水不夠喝,他又準(zhǔn)備到北方去喝大澤的水,還沒有趕到大澤,就因為口渴而死。
魯戈返日魯陽公與韓國交戰(zhàn),戰(zhàn)爭激烈時,天快黑了,魯陽公操戈指向太陽,太陽往回退了三個星宿的位置。另:虞公與夏國交戰(zhàn),太陽快要落山了,虞公用劍指太陽,太陽退回沒有落下。
白虹貫日荊軻到秦國刺殺秦王,燕國太子丹在易水岸邊為他送別,真誠之心感動上天,有一道白虹橫貫麗日。
田夫獻曝《列子》中說:宋國的農(nóng)夫曬太陽,脊背溫暖,回去對妻子說:“曬太陽太舒服了,別人都不知道它的美妙,我把這個秘訣獻給咱們的君主,必定會得到重賞?!贝蠹叶夹λ?。
白駒過隙《魏豹傳》中說:人生易老,如白駒過隙。白駒,是太陽的影子。
黃棉襖冬天的太陽,有“黃棉襖”之稱。
薄蝕朒朓(tiǎo)薄,是指沒有光。蝕,是指虧缺的意思。每月初一在東方看到月亮叫“朒”,每月最后一天在西方看到月亮叫“朓”。(“朒”讀音“肉”,“朓”讀音“挑”。)
胐(fěi)未成明,魄始成魄每月初三月亮開始生出光明,每月十六月亮才會生魄。
翟天師后漢乾祐年間,翟天師曾經(jīng)有一次在江岸賞月,有人問:“月亮里有什么?”翟天師笑著說:“可以隨著我的手指看看。”一會兒看到半圓的月亮在半空中,里面瓊樓玉宇清晰可見。但幾次呼吸之間就再也看不到了。
尹思曾經(jīng)派兒子到月亮中去,月亮中有異物,就知道天下會有兵亂。
《淮南子》中說:太陽從旸谷出來,在咸池沐浴,拂過扶桑升起,這叫“晨明”。登上扶桑,開始出行,這叫“胐明”。到達曲阿,叫“朝明”。到達曾泉,叫“早食”。再到桑野,叫“晏食”。再到衡陽,叫“禺中”。到與昆吾相對的位置,叫“正中”。碰到鳥次,叫“小遷”。到達悲谷,叫“晡時”。再到女紀(jì),叫“大遷”。經(jīng)過虞淵,叫“高舂(chōng)”。停在連石,叫“下舂”。到達悲泉,讓羲和暫歇,讓駕車的六條龍休息,叫“懸車”??拷萑小包S昏”。沉入蒙谷,叫“定昏”。進入崦嵫(yān zī),經(jīng)過細柳到虞泉的岸邊,再從蒙谷的岸邊發(fā)散,把光影垂在樹巔,叫“桑榆”。
《漢書》中說:新垣平在漢文帝時給皇帝上書說:“太陽今天會兩次處在中天,我是通過占算知道的?!鄙赃^一會,太陽果然又回到中天的位置。
《釋名》中說:“月”是“闕”的意思,說的是月亮圓了又缺?!盎蕖笔恰盎摇钡囊馑?,說的是月亮在月末被遮擋而變灰,月光將盡的樣子?!八贰笔恰疤K”的意思,說的是月亮被遮擋后再次復(fù)蘇?!跋摇笔前朐碌姆Q呼,它的形狀一邊彎,一邊直,就像拉開的弦一樣?!巴笔菨M月的稱呼,指太陽在東邊,月亮在西邊,遙遙相望。
蟾蜍是月宮中的三足動物。王充在《論衡》中說:羿從西王母那里求得長生不死的藥,他的妻子嫦娥偷了藥后跑到月宮,就成了蟾蜍。
月桂《酉陽雜俎》中說:月中的桂樹高有五百丈,有人經(jīng)??撤ニ?,一砍出創(chuàng)口隨即就復(fù)合了。這個人姓吳名剛,西河人,學(xué)習(xí)仙術(shù)犯了過錯,被責(zé)罰在此砍桂樹。桂樹下面有一只玉兔在搗制靈藥。
愛日是說孩子愛父母,就應(yīng)當(dāng)像愛太陽一樣真誠。
日光摩蕩后周的皇帝派趙匡胤率領(lǐng)軍隊抵御遼國和北漢,癸卯那天從汴京出發(fā)。苗訓(xùn)擅長觀察天文,看到太陽之下又有一個太陽,有黑色的光圍著這個太陽很長時間,就指著對楚昭輔說:“這是天命啊。”當(dāng)天晚上,陳橋驛駐軍就發(fā)生了“黃袍加身”的事變。
日為太陽之精《廣雅》中說:陽氣的精華會向外發(fā)散,所以太陽會在白天明亮。羲和是為太陽駕馭的神仙。太陽中有金色的烏?!锻ㄨb》中說:太昊帝有圣人的形象,像日月那樣明朗。
日出而作堯帝時,有一位老人吃飽了鼓著肚子,一邊玩著擊壤的游戲一邊唱歌,唱的是:“太陽出來時勞作,太陽落山時候休息;自己打井喝水,自己種地吃飯。帝王對我有什么用呢?”
日亡乃亡夏桀曾說:“我擁有天下,像天空中有太陽;太陽消亡了,我才會滅亡!”
如冬夏之日夏日猛烈,冬日溫和。春秋時晉國大臣趙盾的為人,嚴(yán)厲而使人覺得可怕,所以將他比作夏日;他的父親趙衰的為人,溫和而可愛,所以將他比作冬日。
東隅桑榆馮異大敗赤眉軍,光武帝劉秀賜旨慰勞他說:“起初雖然在回溪收斂羽翼,但最終卻能在澠池振翅飛翔,可以說是‘失之東隅,收之桑榆’了。”
蜀犬吠日柳宗元說:庸、蜀一帶的南部,常有陰雨而罕有晴天,所以一出太陽,那里所有的狗就沖著太陽吠叫。
日食在晦漢朝建武七年三月末,發(fā)生日食,皇帝下詔令群臣給皇帝上書時不可以用“圣”字。鄭興上疏說:“近年來日食常常發(fā)生在月末。這種提前發(fā)生的日食,是因為月亮運行得太快了。太陽是君王的象征,月亮是臣子的象征。君王若過于嚴(yán)厲急迫,那么臣子處理事務(wù)也會過于嚴(yán)苛,就會導(dǎo)致月亮運行得太快?!碑?dāng)時皇帝勤于政事,但過于嚴(yán)厲與急迫,所以鄭興這樣上疏。
太陰《史記》中說:天地間陰氣的精華上升變?yōu)樵?。《淮南子》中說:為月亮御車的叫望舒,也叫纖阿,月亮中有只玉兔。
瑤光貫月《通鑒》中說:黃帝的兒子昌意娶了蜀山氏的女兒叫女樞,女樞看到瑤光貫月的祥瑞時,就在若水生下了顓頊高陽氏。
月食五星崇禎十一年四月己酉日的夜晚,火星離月亮只有七八寸,到拂曉還在逆行,尾星八次被月亮遮住,丁卯又退到尾星,慢慢地又到了心星。楊嗣昌上疏說:“古今的變異,月亮吞食五星的事史書上一直就有記錄,但也要觀察具體情形。漢光武帝建武二十三年,月亮吞食火星,第二年匈奴呼韓邪單于就在五原塞歸順。漢明帝永平二年,月亮吞食火星,而皇后馬氏德行冠于后宮,第二年畫了云臺二十八將的畫像。唐憲宗元和七年,月亮吞食火星,第二年發(fā)動戰(zhàn)爭,連年兵敗?,F(xiàn)在月亮又一次呑食火星,幸運的是還只在尾宿,內(nèi)對后宮不利,外對國家不利?;噬蠎?yīng)該勤修德行以求和諧,即便有災(zāi)難也一定不會成大害?!钡罹織钏貌脑挘哪暝氯清e的。
論月徐穉(zhì)九歲時,在月亮下玩耍,有人對他說:“要是月亮中沒有任何東西,會不會更明亮呢?”徐穉回答說:“不會。就像人眼中有瞳仁,若沒有肯定就不明亮?!?/p>
如月之初東漢的黃琬,祖父黃瓊?cè)翁?,一次向?qū)m中稟報日食的情況。太后問日食的程度,黃瓊說不知具體情況。黃琬時年七歲,正在身旁,就說:“為什么不說剩下部分的就像每月初一的月亮?”黃瓊很驚異,就用黃琬的說法來稟報。
賦初一夜月神童蘇福八歲時,寫了一首《初一夜月》詩,詩中說:“氣朔盈虛又一初,嫦娥底事半分無?卻于無處分明有,恰似先天《太極圖》?!?/p>
吳牛喘月《風(fēng)俗通》說:吳地的??嘤谌諘?,見到月亮以為是太陽,就嚇得喘息不止。
命詠新月明太祖朱元璋看到皇太孫頭頂?shù)娘B骨長偏了,就說他是“半邊月兒”。一天晚上,太子、太孫在一旁侍候,太祖讓大家寫歌頌新月的詩。懿文太子的詩句是:“昨夜嚴(yán)灘失釣鉤,何人移上碧云頭?雖然未得團圓相,也有清光遍九州?!碧珜O的詩句是:“誰將玉指甲,掐破碧天痕?影落江湖里,蛟龍未敢吞。”太祖說“未得團圓”“影落江湖”幾句都不是吉兆。
星
北斗七星第一顆星叫天樞,第二顆星叫天璇,第三顆星叫天璣,第四顆星叫天權(quán),第五顆星叫玉衡,第六顆星叫開陽,第七顆星叫瑤光。第一至第四顆為勺子頭,第五至第七顆為勺子柄,合起來就是一把勺子?!兜啦亟?jīng)》中說:北斗七星,一是貪狼,二是巨門,三是祿存,四是文曲,五是廉貞,六是武曲,七是破軍。勘風(fēng)水的人就用這套理論。
斗柄北斗星的柄在東邊,就是春天;柄在南邊,就是夏天;柄在西邊,就是秋天;柄在北邊,就是冬天。
《史記》中說:北斗星所在的中宮文昌星下的六顆星,兩兩相對,叫三能,也稱三臺。這些星的光亮一樣,象征君臣相和;不一樣,君臣就抵觸不和。
泰階六符泰階是指三臺。每臺有兩顆星,共有六顆星?!胺笔侵噶w星所應(yīng)驗的。三臺是上天的三個臺階?!读?jīng)》中說:泰階是上天的三個臺階。上階是天子,中階是諸侯、公卿、大夫,下階是士子和百姓。
景星它的形狀如同半個月亮,如果君王以無私之心教化天下,景星就會出現(xiàn)。
始影琯(guǎn)朗女星旁有一顆小星星,叫始影,女人在夏至晚等它出現(xiàn)時祭拜它,會得到上好的容顏。始影星的南邊,與它并排的一顆星叫琯朗,男人在冬至晚等它出現(xiàn)時祭拜它,會變得聰明智慧。
參商帝嚳(kù)高辛氏有兩個兒子,長子闕伯,次子沉實,他們互相爭斗。帝嚳就把長子遷到商丘,讓他主商星,晚上出現(xiàn);把次子遷到大夏,讓他主參星,白天出現(xiàn)。兩顆星永不相見。
長庚星就是太白金星,早晨在東方出現(xiàn),叫啟明星;晚上在西方出現(xiàn),叫長庚星。
太白經(jīng)天太白是陰星,白天應(yīng)當(dāng)看不到,白天出現(xiàn)就叫“經(jīng)天”,若有太白經(jīng)天,天下將陷入混亂,百姓就要換君主,這就叫“亂紀(jì)”,人民流離失所。
六符東漢應(yīng)劭說:“上階的上星是男子之主,下星是女子之主;中階的上星是朝廷的三公,下星是朝廷的卿大夫;下階的上星是士人,下星是百姓。三階若平列就天下太平,三階不平百姓就不能安寧,所以六星也叫六符?!?/p>
《晉志》中說:角星的兩顆叫天關(guān),中間是天門,里面就是天庭。太陽運行的黃道經(jīng)過這里,是七曜運行的軌道。左角的星為理,主管刑法;右角的星為將,主管軍事??盒怯兴念w,是天子的內(nèi)朝,主管天下禮法,也叫疏廟,還主管疾病和瘟疫。氐星有四顆,是上天之根,君王的寢宮,也是后妃的居所,如果有淫亂發(fā)生,氐星就會先動。房星有四顆,為明堂,就是天子頒布政令的屋子,叫四輔,也叫四表,中間是上天的大路,也是天關(guān),是太陽運行軌道所經(jīng)過的道路。七曜經(jīng)由上天的大路,那么天下就平安。還有天駟就是天馬,主管君王的車駕,也叫天廄,也主管開閉,是收藏之地。北面的小星叫鉤鈐,是房星的關(guān)鍵,也是天體的關(guān)鍵,當(dāng)它明亮而且接近房星時,就天下同心。心星有三顆,是天王最正之位。中間的星叫明堂,是天子的位置,就是大辰,主掌天下的獎罰。前邊一顆星是太子,后邊一顆星是庶子。尾星有九顆,是后宮的場所,也叫九子,如果顏色均勻明亮,大小銜接,后宮就長幼有序?;怯兴念w,也叫天津,是后宮和后妃的居所,一個叫天箕,主掌八方的風(fēng),只要日、月停在箕、東壁、翼時,大風(fēng)就會從北方吹起。還主掌語言。南斗有六顆星,也叫天廟,是丞相和太宰之位,適宜商量裁奪國政,褒獎、舉薦賢良,授予爵位和俸祿,又主管軍事。牽牛星有六顆,是天的關(guān)口與津梁,主掌犧牲供品。它北邊有兩顆星,一個叫即路,一個叫聚火。又有一說:上面的一顆星主掌道路,接下來的兩顆星主掌關(guān)口與津梁,其次的三顆星主管南越。須女星有四顆,是天上的少府,代表婦女,主掌織布、裁縫與婚嫁。虛星有兩顆,是統(tǒng)領(lǐng)百官的家畜,主掌里巷及廟堂祭祀,也主管死亡和喪事。危星有三顆,主管天府、天街的房屋,危星動就有破土動工的事。營室有兩顆星,是太廟天子的宮殿,主管建筑。東壁有兩顆星,主掌文章命脈,是天下收藏圖書的秘府。西方的奎星有十六顆,是上天收藏兵器的倉庫,主掌以武力來治理暴行的事。婁星有三顆,也是上天的牢獄,主掌園林、牧場及牲畜,用來供應(yīng)對天地的祭祀。胃星有三顆,是上天的廚房和收藏之地,是五谷的倉庫,又叫大梁,主管貯藏米谷的倉庫。昴(mǎo)星有七顆,是上天的耳目,主管西方,又叫旄頭,是胡人的星宿,又主掌喪事及刑獄。昴星、畢星之間是天街,是三光的道路,主管對關(guān)口與津梁的維護。畢星有八顆,形狀好像捕兔的畢網(wǎng),主掌邊疆的戰(zhàn)事和打獵,還主管刑罰。觜星有三顆,在參星的右邊,好像三足鼎一樣,主掌上天的關(guān)口,也是三軍的偵探。參星有七顆星,好像白獸的身體。中間有三顆星橫著排列,是三將軍。南方的東井星有八顆,是上天的南門,也是太陽運行要經(jīng)過之所,是上天的亭侯,主掌水利之類的事。鬼星有五顆,是上天的眼睛,主掌審查奸計與陰謀。中央有一顆星,叫“積尸”,這顆星閃爍或變暗就可能引來疾病。柳星有八顆,是上天的廚師,主管帝王膳食,調(diào)和五味。星星有七顆,又名“天都”,主掌衣服和彩繡。張星有六顆,主管珍奇寶物和宗廟祭祀所使用的物品和衣服,還有天廚的飲食和賞賜。翼星有二十二顆,是上天的樂府,又主管四夷的遠客,若此星明亮就表明禮樂興盛,那么四方的邊民就會臣服。軫星有四顆,是統(tǒng)領(lǐng)百官冢宰的輔助之臣,主掌車輛馬匹的使用,也主管風(fēng),有軍隊出入,都要向軫星占卜。
熒惑守心熒惑是指火星。守心,說的是火星經(jīng)過心度時停頓不前。宋景公時,遇上一次焚惑守心。宋景公問子韋這是什么預(yù)兆,子韋回答:“這是針對君王的災(zāi)禍,可轉(zhuǎn)移到宰相身上?!彼尉肮f:“宰相是我的輔弼重臣,不可以!”子韋又說:“那可以轉(zhuǎn)移給百姓?!彼尉肮f:“百姓要死了,我去做誰的君主呢!”子韋再說:“轉(zhuǎn)移給收成吧。”宋景公說:“發(fā)生饑荒百姓還是會餓死。”子韋說:“君主說了三遍仁德的話,火星一定會三次遷徙?!焙髞砉换鹦且屏巳撬薜奈恢?。
歲星就是木星。它所停留的國家有福,所對的國家有災(zāi)禍。福會帶來豐收,災(zāi)禍會帶來饑荒。還有一個說法:歲星所在的國家出兵打仗的話,必然會招致失敗。
彗星又叫長星,也叫欃(chán)槍。芒角四射的叫孛(bèi),芒角很長像掃帚一樣的叫彗,而特別長的叫蚩尤旗。
金星一月在天上移動一宮,木星一年移一宮,水星一月移一宮,火星兩月移一宮,土星二十八月移一宮。
客星犯牛斗有一個人住在海島上,每年八月都能看到有木筏漂到岸邊,于是他帶著糧食,坐上了木筏。來到一個地方,看見有女子在織布,她丈夫牽著牛去喝水。他就問:“這是什么地方?”那女子回答說:“你回去問嚴(yán)君平吧?!焙髞?,嚴(yán)君平告訴他說:“那一天有客星沖犯了牽牛星,恰好是你到的地方。”
問使者何日發(fā)漢和帝時,派兩個使者到蜀地微服私訪。李郃當(dāng)時為蜀地的一個郡候官,他拿出酒來招待兩個使者,問他們說:“你們來時,知道兩位欽差大臣什么時候出發(fā)嗎?”兩個使者非常驚異,問他怎么知道這件事。李郃說:“我觀天象見到有兩個使星來到益州。”李郃從此名聲大振。
五星奎聚宋乾德五年三月,五大行星聚集于奎宿。當(dāng)初,竇儼與盧多遜、楊徽之在后周朝顯德年間同為朝廷諫官,竇儼擅長星象預(yù)測,他曾說:“丁卯年五大行星會聚集于奎宿,從此天下太平。您二位拾遺大人還能看到,我是活不到那時了。”宋代呂中《宋大事記講義》中說“奎宿本是太平的預(yù)兆,而且實際上也重啟斯文之兆。本朝文治昌隆,那時已有征兆了。”
德星潁川的陳寔(shí)、荀淑一起率領(lǐng)子弟宴集一堂。太史官上奏說,看到天上的德星聚集在潁川,五百里內(nèi)必定有賢人聚會。
客星犯御座光武帝劉秀邀請嚴(yán)光到皇宮,論故舊之情,談了好多天,于是同榻而臥,嚴(yán)光把腳伸到光武帝的肚子上。第二天,太史官上奏,說有客星沖犯帝星,很危急。光武帝笑著說:“是我與老友嚴(yán)光同床而臥罷了?!?/p>
晨星劉禹錫曾說:“落落如晨星之相望?!笔钦f老朋友凋零,像早晨的星星一樣稀少。
望星星降何諷在書中發(fā)現(xiàn)一個發(fā)卷,半徑有四寸多,像一個圓環(huán)但找不到頭,把它用力扯斷,斷頭處往下滴水。有方士說:“這個東西名叫脈望,書蟲在蛀書時三次吃到‘神仙’字樣,就會變?yōu)槊}望。夜里拿著這個對著星空,從圓心望星宿,望見的星宿會立刻降落,可以向星宿求得仙丹服食?!?/p>
吞墜星五代的湯悅,從小聰明。一次看見有流星掉落水盤里,就捧起來吃了,于是文思日益清麗。在南唐做官,做到宰相。凡朝廷的詔書、制誥,都出自他的手筆。
上應(yīng)列宿漢代的館陶公主為兒子求郎官的職位,漢明帝沒答應(yīng),賜錢十萬緡(mín)以安慰。漢明帝對群臣說:“郎官對應(yīng)著天上的星宿,要治理方圓百里之地,如果是不稱職的人,人民就要受到他的禍害。”
文曲犯帝座明代的大臣景清是建文帝時的御史大夫,朱棣即位后,景清來朝侍候,朱棣對他頗有疑心。當(dāng)時觀星的人上奏說有文曲星沖犯帝星,而且事態(tài)緊急,文曲星顏色變紅。這天,景清穿著紅衣上朝。于是抓捕了景清,搜得他所藏的利劍,景清不屈而死,死后魂魄仍然時時顯靈。
星長竟天唐天祐二年,有顆彗星竟然橫貫天宇。宋徽宗崇寧五年,有顆芒角四射的彗星出現(xiàn)在西方,長度也橫貫天宇。明成化七年,彗星出現(xiàn)。正德元年,彗星再次出現(xiàn),參星、井星入侵太微星。萬歷四十六年,東方出現(xiàn)白色的氣流,長度橫貫天宇,占卜后知道是彗星,遼陽地震的報告接踵而至。天啟元年,土星逆向運行進入井宿。
星飛星隕宋徽宗元年正月初一,有流星從西南進入尾宿并到達尾宿的距星,它的光亮能照亮地面。這一晚,有紅色的氣體從東北升起,橫貫西方,中間生出兩股白色氣流,將要消失時,又有黑氣在旁。任伯雨說:“當(dāng)時正值孟春,卻有紅色的氣體出現(xiàn)在深夜的幽暗之中,從天道與人事來推斷,這是宮廷里有人謀逆的預(yù)兆。紅色氣體消散為白色,而白色象征刀兵,這是夷狄暗中起兵的預(yù)兆?!泵鞒苫?,有飛星如同流水,光芒照亮大地。正德元年,流星如雨。崇禎十七年,有星宿進入月亮中。占卜的結(jié)果是“國破君亡”。
風(fēng) 云
風(fēng)神又名封十八姨,又名馮異。
云神又名云將。
八風(fēng)指八節(jié)之風(fēng):立春條風(fēng)(宜赦免小過,釋放獄中滯留的犯人);春分明庶風(fēng)(宜核正封疆,修理田地);立夏清明風(fēng)(宜拿出錢物分與諸侯);夏至景風(fēng)(宜論功行賞);立秋涼風(fēng)(宜匯報收獲成果,祭祀四郊);秋分閶闔風(fēng)(宜解下懸掛的樂器,把琴瑟都收藏起來);立冬不周風(fēng)(宜修繕宮室,維護邊城);冬至廣漢風(fēng)(宜誅殺罪人)。
四時風(fēng)郎仁寶在《七修類稿》中說:春天的風(fēng)從下向上,紙鳶一類的風(fēng)箏因此可以飛起來;夏天的風(fēng)橫行空中,所以能聽到樹梢的風(fēng)聲;秋天的風(fēng)從上向下,樹葉因此而飄落;冬天的風(fēng)貼著大地飛行,所以大地發(fā)出吼聲并生出寒氣。
少女風(fēng)術(shù)士管輅(lù)路過清河,倪太守正在為天旱而擔(dān)憂。管輅說:“樹尖已有少女般的微風(fēng),樹間也有陽鳥在相互鳴叫,雨就要來了。”果然就像他說的那樣。
颶風(fēng)《嶺表錄》中說:颶風(fēng)多發(fā)生在初秋,發(fā)作時海潮四溢,俗語叫它為“颶母風(fēng)”。
石尤風(fēng)石家女嫁給姓尤的男子為妻。尤經(jīng)商遠行,妻子勸阻他,他不聽從。丈夫一去不回,石氏病得快要死了,說:“我恨自己沒能阻止丈夫遠行。以后有商人出門,我死后當(dāng)起大風(fēng)來阻擋他?!贝撕笤谕饴眯械娜擞龅侥骘L(fēng)都會說:“這是石尤風(fēng)啊。”
羊角風(fēng)《莊子》中說:“大鵬從北海起飛,遷徙到南海去,乘著羊角一樣的旋風(fēng)向上飛了九萬里?!彼未鯇幠觊g,武城刮起了羊角一樣的旋風(fēng),把樹木連根拔起,官府的屋子也被卷到云中,有人被卷到半空摔地而死。
《爾雅》中說:南風(fēng)叫“凱風(fēng)”,東風(fēng)叫“谷風(fēng)”,北風(fēng)叫“涼風(fēng)”,西風(fēng)叫“泰風(fēng)”。龍卷風(fēng)叫“頹”,旋風(fēng)叫“焱”。風(fēng)助威火勢叫“庉(tún)”。回風(fēng)叫“飄”。日出時的風(fēng)叫“暴”。風(fēng)雨交加叫“霾”。陰天的風(fēng)叫“曀(yì)”。猛風(fēng)叫“(liè)”,涼風(fēng)叫“飗”,微風(fēng)叫“
(biāo)”,小風(fēng)叫“颼”。
花信風(fēng)宋代徐師川的詩說:“一百五日寒食雨,二十四番花信風(fēng)。”《歲時記》中說:一個月有兩個節(jié)氣六個節(jié)候,從小寒到谷雨,共有四個月八個節(jié)氣二十四個節(jié)候,每個節(jié)候長五天,用應(yīng)花期而來的風(fēng)來對應(yīng)它。
泰山云《公羊傳》中說:泰山的云碰到石頭就會升起,許多微小的云氣聚合在一起,不一會兒雨就落遍天下。
卿云像云又不是云,像煙又不是煙,郁郁紛紛,蕭索重重,這就叫“慶云”。君王仁德澤被山陵,就會有卿云出現(xiàn)。《春秋繁露》中說:君主若勤修德行,就會有矞(yù)云出現(xiàn)。云有五色叫“卿”,有三色的叫“矞”。
沆瀣半夜里從北方升起的清氣,稱為“沆瀣”。
神瀵(fèn)《列子》中說:“神瀵”就是《易經(jīng)》所說的山澤氣相蒸,云興而為雨。陳希夷有詩說:“倏爾火輪煎地脈,愕然神瀵涌山椒。”
白云孤飛狄仁杰曾經(jīng)到并州任法掾,登太行山,看到有白云獨自瓢過,流淚說:“我的父母住在那白云下??!”
五色云宋代韓琦年僅二十就中了進士,在殿試揭曉唱名時,太史官上奏說:“天上出現(xiàn)了五色祥云?!焙髞眄n琦出將入相,成為一代名臣。
風(fēng)它是天地的使者,大地的呼吸,陰陽二氣激蕩就變成了風(fēng)?!堵迳褓x》中有“屏翳收風(fēng)”的句子?!捌留琛敝傅氖钦乒茱L(fēng)的風(fēng)神,又叫飛廉。飛廉,是神異的飛鳥,就是箕星。又有人說:“箕星主掌大氣,可以使之吹遍世界,能導(dǎo)致風(fēng)雨?!?/p>
風(fēng)霾明朝天啟年間,魏忠賢黨羽肆意荼毒人民,于是大風(fēng)、陰霾、大旱等各種災(zāi)害相繼而至,千里無人煙。京師發(fā)生地震,加上火災(zāi)焚燒,被地震壓死、燒死的人很多。崇禎十七年正月初一,又出現(xiàn)大風(fēng)和陰霾天氣。占卜的人說:“風(fēng)從乾卦起,預(yù)示有暴動?!焙髞泶筌娖瞥?。三月丙申日,大風(fēng)陰霾,白天如同黑夜。
風(fēng)木悲《春秋》中說:皋魚周游列國做官,回家時母親去世了。他哭著說:“樹欲靜而風(fēng)不息,子欲養(yǎng)而親不在?!闭f完就自殺而死。
歌南風(fēng)之詩舜帝彈著五弦琴,唱《南風(fēng)》之詩:“南風(fēng)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慍兮;南風(fēng)之時兮,可以阜吾民之財兮?!?/p>
占風(fēng)知赦漢代河內(nèi)的張成擅長用風(fēng)角之術(shù)預(yù)測吉兇。一次推算朝廷要有大赦了,就讓兒子殺人。司隸李膺督促緝捕歸案,很快就遇到大赦免罪。李膺氣憤異常,執(zhí)意按律把他處決了。
祭風(fēng)破操曹操在赤壁之戰(zhàn)時把艦船都連在一起,周瑜采用黃蓋火攻的計策。當(dāng)時隆冬沒有東南風(fēng),諸葛孔明建壇祈禱,東南風(fēng)應(yīng)期而至,于是大破曹兵。
云霞云是山川之氣。太陽旁邊的彩云叫霞,東西兩個方向的紅云也叫霞?!兑捉?jīng)》中說:“云從龍,風(fēng)從虎?!笨鬃诱f:“富貴于我如浮云?!?/p>
云出無心陶淵明詩句說:“云無心而出岫(xiù)?!?/p>
占云夏至、冬至、春分、秋分,可以通過云的顏色來推算一年的收成和水災(zāi)旱災(zāi)。
行云楚襄王在高唐游玩,夢見一個女子說:“我在巫山的南面,高丘的上面,早晨變云,晚上變雨。”到天明一看,果然像她說的一樣。
落霞王勃《滕王閣序》有“落霞與孤鶩齊飛”的句子。后來一個士子晚上宿于江中船上,聽到水中有人吟誦這一句,士子說:“為何不說‘落霞孤鶩齊飛,秋水長天一色’?”水下的鬼就消失了。
颶風(fēng)《嶺表錄》中說:颶風(fēng)多發(fā)生在初秋,風(fēng)一起則海潮洶涌,俗話叫“颶母風(fēng)”。明正德七年,流竄的賊寇劉大等人乘船到南通狼山,颶風(fēng)將船掀翻,賊寇全都淹死了。
雨
雨神雨神名叫漭滉(mǎng huàng)本郎。
雨師雨師名叫萍翳。
商羊舞齊國有一足鳥,在宮殿前起舞。齊侯就這事問孔子,孔子說:“這種鳥名叫商羊。童謠說:‘天將大雨,商羊鼓舞?!@是大雨的預(yù)兆?!惫幌缕鹆舜笥辍?/p>
石燕飛《湘州記》中說:零陵山有石燕,遇到風(fēng)雨天就飛舞,雨停后回到原處還原為石頭。
洗兵雨周武王討伐紂王,風(fēng)停了又開始下大雨。散宜生勸阻說:“這不是妖嗎?”武王說:“不是啊,是上天在為我們洗兵器?!?/p>
雨工唐代柳毅路過洞庭湖,看見有女子在路邊放羊,非常詫異,就問她。女子說:“這不是羊,是雨工和雷霆啊?!庇谑橇銥榕拥烬垖m送信。后來龍王將女兒嫁給柳毅為妻?,F(xiàn)在柳毅是洞庭湖神。
蜥蜴致雨關(guān)中求雨,要找蜥蜴十條,放在甕中,讓童男童女念咒語說:“蜥蜴蜥蜴,興云吐霧。致雨滂沱,放汝歸去?!彼未唐侥觊g用這個辦法求雨,每次都很靈驗。
在小春月內(nèi)的雨叫“液雨”。應(yīng)時的雨叫“澍雨”。雨雪交雜叫“雨汁”。
御史雨唐代平原有冤獄,天很久不下雨。顏真卿當(dāng)御史時,巡行各縣,重新斷案,平冤昭雪,立刻就下了雨,當(dāng)時人稱為“御史雨”。
隨車雨宋代陳戩在處州做知州,當(dāng)時正大旱,陳戩一下車,雨就打濕了雙腳,人們稱之為“隨車雨”。
三年不雨于公是漢代東??さ臎Q曹官,斷獄公平寬仁。海州一個孝順的兒媳,年輕守寡,沒有子女,婆婆想讓她再嫁,她不答應(yīng)。婆婆上吊自殺了。小姑誣告孝婦,官府把孝婦捕來審理,定罪。于公認(rèn)為是冤案,但太守還是判了她死刑,于是東海郡三年大旱。后來太守聽了于公的建議,步行去祭奠孝婦,天當(dāng)即就下雨了。
侍郎雨明正統(tǒng)九年,浙江臺州、寧波等府大旱很久,百姓多患疾病?;实叟啥Y部右侍郎王英帶著名香和布帛到南鎮(zhèn)去祭祀。王英到了紹興,立即下起了大雨,水深二尺。祭祀當(dāng)晚,雨停了,天上可以見星星。第二天,又下大雨,田野潤澤。人們都說:“這是‘侍郎雨’?!?/p>
雨雹如斗漢代的方儲官至太常,永元年間皇帝準(zhǔn)備郊祀,方儲認(rèn)為天象有變,應(yīng)該另選吉日,皇帝不聽。而這時風(fēng)和日麗,皇上郊祀回來,指責(zé)他有欺君之罪,鴆酒賜死。但一會兒,天降下斗一樣的冰雹,死者上千。皇帝叫人召喚方儲,但已經(jīng)來不及了。
冒雨剪韭郭林宗的朋友晚上拜訪,郭林宗冒雨去剪韭菜來做炊餅待客。杜甫詩中就有“夜雨剪春韭”的句子。
雨粟雨金錢倉頡造成漢字,天降粟米,有鬼在夜里哭泣。大禹時,天上下了三天金子。翁仲儒家里貧窮,上天給他下了十塊金子,就成為巨富之家。熊袞是非常孝順的人,他的父母死了,無錢下葬,他對著蒼天大哭,蒼天立刻下了十萬錢,讓他可以辦成喪禮。
雨《大戴經(jīng)》中說:天地間積攢陰氣,空氣一升溫就形成雨。冰雹,是下落的冰塊,在烈日下雨水溫度升高,而陰氣與它不相投合,就會轉(zhuǎn)變?yōu)楸ⅰ?/p>
畢星好雨月亮向西南運行進入畢宿,就多雨?!兑捉?jīng)》里說:“云行雨施,品物流形。”俗話也說:“雨下三天就叫做‘霖’?!毙∮杲小办@(mài)霂”,大雨叫“霶(pāng)霈”,時間太長的雨叫“霪(yín)雨”,也叫“天漏”。
禱雨商湯時七年大旱,太史占卜后說:“應(yīng)當(dāng)以人獻祭求雨。”商湯說:“我之所以求雨,是為了人民。如果以人獻祭求雨,就請以我獻祭吧?!庇谑驱S戒,剪發(fā)、剪指甲,坐白馬拉的沒有文飾的車,身插白茅,當(dāng)為祭品,在桑林之野祈禱,以六件事來自責(zé)說:“是我政事不節(jié)制嗎?是我讓人民流離無依嗎?是宮室太奢華嗎?是后宮女寵太多了嗎?是賄賂盛行嗎?是諂媚的人得勢了嗎?”話沒說完,天降大雨,綿延幾千里。
霖雨放宮人宋開寶五年,大雨導(dǎo)致黃河決口。太祖對宰相說:“大雨不停,是不是時政有失誤?我擔(dān)心是因為后宮的宮女太多了?!庇谑峭ㄖ髮m:“有愿回家的,報以實情?!币话賹m女,都得了很厚重的賞賜得以出宮。
上圖得雨宋神宗熙寧七年,天下大旱,饑荒,可官府征稅卻苛刻而急切,流亡的人民扶老攜幼,充塞道路,很多人身體瘦弱有病,衣不蔽體,有的人吃樹木的果實及草根充饑,身披枷鎖賣房子來抵官稅的累累不絕。監(jiān)安上門鄭俠就把看到的民情繪制成圖,快馬送給皇帝,說:“陛下若能親見小臣所畫的圖,并按小臣所說,一天之內(nèi)要是不下雨,請將我斬首,以此懲罰我的欺君之罪?!鄙褡诳磮D長嘆,夜不能寐。第二天,下令廢除新法里的十八條。百姓聽了都奔走相賀。這天,下了大雨,遠近的雨水都很充足。
商霖宋徽宗時,蔡京竊取大權(quán),朝廷內(nèi)外怨恨。張商英不阿附蔡京,被人稱為賢人,皇上因為他的威望讓他做了宰相。當(dāng)時天下大旱已久,天上出現(xiàn)彗星。張商英受命為相,當(dāng)晚,彗星就不見了。第二天,天降甘霖。皇上高興地寫了“商霖”二字賜給他。
兵道雨明代的蔡懋(mào)德以參政、兵備道的官位駐于真定。干旱太久,每寸土地都像燒焦一樣。蔡懋德一求雨,天就能下雨,他管轄的百姓爭相迎請他,所到之處都下雨,百姓歡呼說這是“兵道雨”。
大雹示警周孝王命令秦非子在汧(qiān)水和渭水之間養(yǎng)馬,馬繁衍很快,周孝王就封他為附庸的小國君主,食邑在秦地,讓他接續(xù)伯益之后。當(dāng)天就下起了大冰雹,他養(yǎng)的牛馬都被打死,長江和漢水也都凍結(jié)了。明天啟二年,大冰雹砸在屋子上,瓦片都被砸碎,莊稼多數(shù)受損。
雨血元順帝元統(tǒng)二年正月初一,汴梁城里下血雨,沾在衣服上都是紅的。
雷 電 虹霓
雷神名叫豐隆。
電神名叫缺列。
虹霓一名挈貳,一名天弓,一名蝃(dì dōng)。
雷候二月,雷神開始發(fā)聲,開始有閃電。冬眠的蟲子也都開始活動,從洞穴里出來。八月,雷神收聲,蟲子用土堵塞洞穴?!兑讉鳌分姓f:雷神從八月入地一百八十天。
聞雷造墓三國時王裒(póu)的父親王儀,因直言觸犯了司馬昭而被殺。王裒從此終身不面向西坐,以示不為晉朝臣子。他在墓旁小屋服喪時悲傷號哭,眼淚流到樹上,樹都枯死了。讀《詩經(jīng)》到“哀哀父母”一句時就不停哭泣,他的弟子們也不再讀《蓼莪(lù é)》這一篇。他母親在世時害怕雷聲,死后,每當(dāng)打雷,他都到母親墓前說:“兒子王裒在這里?!?/p>
霹靂破倚柱《世說新語》中說:夏侯玄曾靠著柱子讀書,當(dāng)時天降暴雨,霹靂擊破了他所靠的柱子,衣服被燒焦了,他卻神色不變,照樣讀書。跟《晉紀(jì)》所載諸葛誕的事跡相同。
照郊《帝王世紀(jì)》中說:神農(nóng)氏的后代少昊氏娶附寶為妻子,附寶看到明亮的閃電光繞著北斗樞星照亮郊野,便感應(yīng)而懷孕,二十個月后在壽丘生下黃帝。
雷電遽散《南唐書》中說:陸昭符是金陵人,開寶年間官任常州刺史。一天,他坐在衙門處理政事,忽然雷雨交加,閃電像金蛇一樣圍著書桌,官吏與兵卒都被震倒在地。而陸昭符神色自若,手扶著書桌喝斥,雷電隨即消散??吹揭粋€大鐵索,重有百斤,陸昭符從容地命令下屬抬著鐵索放入倉庫里。
赤虹孔子編撰《春秋》和《孝經(jīng)》。書成后,向上天報告。于是上天生起濃厚的白霧垂到地面,赤虹從天而降,變成一塊黃玉,有三尺長,上面刻有文字,孔子向天叩拜后領(lǐng)受了它。
天投蜺漢靈帝時,有黑色的氣流進入溫德殿里,像車蓋一樣大,飛翔很快,身上有五色,有頭,身長十多丈,形貌像龍?;噬蠁柌嚏?,蔡邕回答說:“這就是所謂的‘天投蜺’,若沒看到爪和尾巴,就不能稱之為龍?!辈⒄疾氛f:“天子內(nèi)受女色誘惑,外沒有忠臣,將會有戰(zhàn)爭發(fā)生?!?/p>
雷州雷州有個英靈岡,傳說雷就誕生在這里。《國史補》中說:雷州春夏多雷,秋天就藏在地下,形狀像豬,有人抓它來吃。有人把魚和這種豬肉一起吃,就會立刻打雷。另外,府城西南有雷公廟,每年村民們都造雷鼓雷車送入廟中。
感雷精《論衡》中說:子路是感應(yīng)雷精而出生的,所以喜歡生事。
雷神曹州的大湖中有雷神,龍身人臉,敲它的肚子會鳴叫?!妒酚洝分姓f:“舜漁于雷澤?!闭f的就是這里。
占虹霓詩彭友信因為貢舉到京師,遇到皇帝微服私訪?;实劭谡肌逗缒蕖吩姸湔f:“誰把青紅線兩條,和云和雨系天腰。”讓彭友信續(xù)下聯(lián),彭友信應(yīng)聲說:“玉皇昨夜鑾輿出,萬里長空駕彩橋。”皇上聽了大喜,問他籍貫,讓他第二天早上在竹橋等候,一起上朝。彭友信如約去了,等候了很久沒見人來,只好入朝?;噬险偎麊栐?,他據(jù)實稟報?;噬险f:“這個秀才有學(xué)問有德行。”于是任命為北平布政使。
雷神名雷是陰陽二氣沖突而產(chǎn)生的造物之神。另外,黔雷是天上主管造化的大神。電是雷的光,是陰陽相激而產(chǎn)生的光。霹靂是雷中激烈的部分。閃電又叫雷鞭。唐詩有“雷車電作鞭”的句子。另外電神又叫“列缺”?!端夹x》中有“列缺曄其照夜”。
律令《資暇錄》中說:“律令”是雷神身邊敏捷的小鬼,擅長奔跑,跟著雷神一起奔走,所以念符咒說:“急急如律令?!?/p>
阿香《搜神記》中說:漢代永和年間,有人夜宿路邊一個女子家。半夜聽到有小孩叫:“阿香,官府叫你推雷車?!彪S即就下起了雷雨。第二天看住宿之地,竟是一座新墳。
謝仙《國史》中說:大中祥符年間,岳州玉仙觀被雷火燒毀,只留一根柱子,有“謝仙火”三個字,倒過來刻在上邊。何仙姑說:“謝仙,屬于雷部,掌管火?!?/p>
雷震而生陳朝時,雷州姓陳的人獲得一枚巨型蛋,周長有一尺多,就拿了回去。忽然有一天,天上打雷,這枚蛋裂開,生出一個孩子,手上有“雷州”二字。長大以后,取名文玉,后來官至本州刺史,做了很多造福百姓的事。死后也很靈驗,百姓就立祠堂祭祀他。
霹靂斗高歡(東魏宰相)在行軍途中遇到雷雨,前邊有一所寺廟,讓手下薛孤延去探察。還沒走三十步,雷電就將寺廟燒著了,薛孤延大聲呼喊,繞寺廟奔走,大火才熄滅。等他回來時,胡子和頭發(fā)都燒焦了。
雷同《論語讖》中說:雷震之聲響徹百里,它的聲音都是一樣的,現(xiàn)在“雷同”這個詞是說言語符合,就好像聽同樣的雷聲一樣。
冬月必雷《隋書》中說:馬湖府西邊,皇帝征伐西南夷時經(jīng)過這里,在石頭上刻了“雷番山”三字。山里的草有毒,經(jīng)過的牲畜一定要罩住嘴,行人也必須緘默不語,如果有人大聲說話,哪怕是冬天也會有雷聲響起。
暴雷震死商朝武乙無道,制木偶,稱為天神。與木偶搏斗不勝,就把木偶砍了。還用皮袋裝滿血,用箭射,說是在射天。后來在涇河與渭河之間打獵,被暴雷震死。
假雷擊人《廣輿記》中說:鉛山有個人,平常喜歡鄰居的妻子某氏,挑逗不從。在某氏丈夫睡覺時,趁天降雷雨,此人就穿著花衣并戴上兩個翅膀,跳進鄰居家,用鐵椎把某氏的丈夫殺死了,然后跳躍而出。某氏以為她丈夫被雷擊了。等到服喪日過后,此人派媒人說親,某氏就改嫁給他,夫妻感情很好。一天,妻子翻檢箱子,看到那件花衣和兩個翅膀,覺得奇怪。此人笑著說:“當(dāng)年要不是這件衣服,怎么能娶你為妻呢!”于是說了事情經(jīng)過。某氏佯裝笑意。等丈夫出門,就抱著花衣到官府告狀,此人被依法處以絞刑。執(zhí)行絞刑那天,天上響起巨雷,此人身首異處,好像被肢解一樣。
虹霓虹,是蝃。陰氣起而陽氣敵不過就形成虹。又叫“絳”,就是“蠑
”?!对娊?jīng)》有“蝃
在東”的句子。霓,是彎曲的虹?!墩f文解字》說:“陰氣也?!蓖ㄗ鳌拔U”?!稘h書·天文志》中有“抱珥虹蜺”的話。又有人說雄的叫虹,雌的叫霓。沈約《郊居賦》中說“雌霓連蜷”,《西京賦》中也說“直
(dì)
以高居”。另外,虹霓早上在西晚上在東,在東天晴,在西天雨。
虹繞虹臨《通鑒》中說:太昊帝的母親踩到巨人的足跡,心中一動,虹就圍繞她,因而懷孕,在成紀(jì)生下太昊。少昊是黃帝的兒子,母親叫嫘(léi)祖,也是感應(yīng)到像虹一樣的大星降臨到華渚的祥瑞而生。
雪 霜
雪雪神名叫滕六。
霜霜神名叫青女。
滕六降雪唐代蕭志忠當(dāng)晉州刺史時,有一次準(zhǔn)備外出打獵,有砍柴的人看見一群野獸苦苦請求山神。山神說:“要是滕六神下一場雪,巽(xùn)二神刮一場風(fēng),那么刺史大人就不會出來打獵了。”天沒有亮?xí)r,風(fēng)雪大作,蕭志忠果然沒法打獵了。
霙(yīng)《韓詩外傳》中說:“凡是草木的花都是五瓣,只有雪花是六瓣。這是陰氣最盛的數(shù)字,在立春那天就變成五瓣了。雪花也叫‘霙’?!?/p>
柳絮因風(fēng)東晉太傅謝安在大雪時擺家宴,子女都在坐。謝安說:“白雪紛紛揚揚的像什么?”兄長的兒子謝朗說:“撒鹽空中差可擬?!彼硪粋€兄長的女兒謝道韞(yùn)則說:“不若柳絮因風(fēng)起。”謝安大為贊賞。
雪水烹茶宋代陶谷得到一個黨太尉家的姬妾。遇雪天,陶谷煮雪水烹茶,問那位姬妾說:“黨太尉也有此雅好嗎?”姬妾說:“他那樣的武夫哪里懂這個?就只知道在錦帳里喝羊羔酒罷了?!碧展葹橹恍?。
欲仙去越人王冕,在一個大雪天赤腳登上香爐峰,邊四望邊大聲呼喊:“天地都是白玉做成,讓人心膽澄澈,想要升仙而去!”
剡溪雪王徽之(字子猷)住在紹興,大雪之夜劃著小船去剡溪拜訪朋友戴安道,還沒到門口就突然決定返回。仆人不解,他回答說:“乘興而來,興盡而返,何必見戴?”
臥雪袁安遇到大雪,就會關(guān)起門來僵臥床上。洛陽長官巡查時,見每戶人家都出來鏟雪。到袁安門前,卻沒有任何動靜。懷疑袁安死了,忙讓人鏟雪進門,卻見袁安在床上僵臥。問他為什么不出門鏟雪,袁安說:“大雪的天,每戶人家都很饑餓,不適宜到別人家尋求幫助?!甭尻柫钣X得他很賢良,就薦舉他做了孝廉。
嚼梅咽雪鐵腳道人常常喜歡赤腳在雪地行走,興致大發(fā)就朗誦《莊子·秋水篇》,并且就著雪大口爵梅花,說:“我想讓雪的寒氣和梅花的香氣深入我的身心骨髓?!?/p>
神仙中人晉朝的王恭曾經(jīng)披著羽毛制成的裘衣踏雪而行,孟旭看見贊嘆:“這真是神仙一樣的人啊?!?/p>
大雪踐約環(huán)州有個胡人部落首領(lǐng)叫奴訛,素來脾氣倔強,從不拜見環(huán)州的太守。聽說種(chóng)世衡到環(huán)州,就出來迎接。種世衡約定第二天到他帳中回訪。當(dāng)晚大雪三尺之深。左右的人都說:“路上危險,不可去啊?!狈N世衡說:“我正要以信義來團結(jié)胡人,怎么能夠失信呢?”于是沿著險路而去。奴訛驚訝不已說:“大人竟然一點都不懷疑我!”于是當(dāng)即率領(lǐng)部落叩拜聽令。
雪夜入蔡州李愬(sù)乘著雪夜攻入蔡州,還故意驚擾鵝鴨池,等行軍的聲音傳到吳元濟床邊,吳元濟倉促驚起,就被圍住擒拿了。
踏雪尋梅孟浩然胸襟曠達,常冒雪騎驢探尋梅花,他常說:“我詩歌的靈感都在灞(bà)橋風(fēng)雪之中和驢背之上?!?/p>
雪《大戴禮記》中說:天地陰氣積累,天氣一寒冷就變成雪?!稓飫僦畷飞险f:雪是五谷精華。又說“冬雪兆豐年”。所以冬雪叫“瑞雪”,詩中也有“為瑞不宜多”的句子。
嚙雪咽氈漢代蘇武持漢使節(jié)出使匈奴。匈奴人把蘇武幽禁在窖里,蘇武就雪吃毛氈,過去很多天都沒有餓死,匈奴人覺得他很神異。
映雪讀書孫康家貧而好學(xué),曾在冬天的晚上映著雪光讀書。
雪夜幸普家宋太祖常微服私訪功臣之家。一晚天降大雪,趙普覺得宋太祖今天應(yīng)該不會出門了。過了很久,忽然聽到敲門聲,趙普急忙開門,宋太祖站在門外的風(fēng)雪中。
霜霜是露水凝結(jié)而成的?!洞蟠鞫Y記》記載說:霜和露都由陰陽之氣形成,陰氣盛則凝結(jié)成霜?!兑捉?jīng)》有“履霜堅冰至”,《詩經(jīng)》也有“岐節(jié)貫秋霜”的句子。
五月降霜《白帖》記載:鄒衍侍奉燕惠王,忠心耿耿。但燕惠王身邊的人都詆毀他,于是燕惠王把他抓到監(jiān)獄。鄒衍仰天大哭,炎夏五月為他降了霜。
露 霧 冰
露一名天乳,一名天酒。
花露楊貴妃每次宿醉剛退,??嘤诜螣?。凌晨到后苑,湊到花邊吸花露潤肺。
仙人掌露漢武帝建造柏梁臺,高五十丈,以仙人手掌安在銅柱上,舉著玉盤,承接云中露水,與玉屑一起服食,以求修煉成仙。
露夜晚之氣附在物體上就變成露水?!队衿分姓f:這是上天的津液,來到人間滋潤萬物。
霧地上的陰氣沒法上天就形成霧?!对飞险f:陰陽紊亂而成霧,成了覆蓋大地之物。
冰冬天的水結(jié)成冰。天寒地凍時,水就凝結(jié)而變得堅硬。
甘露梁紹是貴縣人,因孝聞名,他居住的地方有甘露結(jié)在松樹上。后來當(dāng)了廣東提刑官。蘇軾得知此事,為他的書齋題名“甘露”,為他的松林題名“瑞松”,為他讀書的地方題名“薰風(fēng)”。
作十里霧神農(nóng)氏后世衰弱,諸侯相侵,炎帝和榆罔都不能征伐。軒轅黃帝修德治兵,征伐不來朝見的諸侯。與蚩尤大戰(zhàn)于涿鹿,蚩尤作法起十里大霧,企圖讓軒轅迷路,軒轅靠指南車指明方向,擒殺了蚩尤。
伐冰之家卿大夫以上的大家族在喪事祭奠時才有資格用冰。
冰人冰泮(pàn)晉國的令狐策夢見自己站在冰上,與冰下的人說話。請人占卜說:“為陽而通陰,這是指說媒。你會為人作媒,在冰融化時成婚?!焙髞硖靥锉獮樗膬鹤忧笕埣呜懙呐畠?,讓令狐策作媒,果然在仲春成婚。所以現(xiàn)在稱媒人也叫“冰人”?!对娊?jīng)》中說“迨其冰泮”。
冰生于水《荀子》中說:冰生于水卻比水寒冷。比喻學(xué)生超過了他的老師。
冰山唐代楊國忠做了右丞相,有人勸陜郡的進士張彖(tuàn)拜見楊國忠,并說:“能拜見他,就能立刻富貴?!睆堝枵f:“你們依靠楊右丞相好像依靠泰山一樣,我卻覺得他是座冰山啊。若太陽一出,你們難道不就失去依靠了嗎?”于是就隱居嵩山去了。
冰柱明朝正德十年,文安縣有一天河水忽然立起來,那天天寒地凍,河水凍結(jié)成柱子,高度和長度都有五丈,中間是空的,旁邊有小洞。幾天后,流寇路過文安縣,百姓都到這個洞穴中躲藏,賴以保全性命的不知有多少人!
時令
律呂六律屬陽,十一月叫“黃鐘”,正月叫“太蔟”,三月叫“姑洗”,五月叫“蕤(ruí)賓”,七月叫“夷則”,九月叫“無射”。六呂屬陰,十二月叫“大呂”,二月叫“夾鐘”,四月叫“仲呂”,六月叫“林鐘”,八月叫“南呂”,十月叫“應(yīng)鐘”。
十干甲叫“閼(yān)逢”,乙叫“旃蒙”,丙叫“柔兆”,丁叫“強圉(yǔ)”,戌叫“著雍”,己叫“屠維”,庚叫“上章”,辛叫“重光”,壬叫“玄黓(yì)”,癸叫“昭陽”。
十二支子叫“困敦”,丑叫“赤奮”,寅叫“攝提”,卯叫“單閼”,辰叫“執(zhí)徐”,巳叫“大荒落”,午叫“敦牂(zāng)”,未叫“協(xié)洽”,申叫“涒(tūn)灘”,酉叫“作噩”,戌叫“閹茂”,亥叫“大淵獻”。
十二肖子鼠無膽,丑牛無上齒,寅虎無脖子,卯兔無嘴唇,辰龍無耳朵,巳蛇無腳,午馬無下齒,未羊無瞳仁,申猴無脾臟,酉雞無外腎,戌狗無胃,亥豬無筋。老鼠前四爪、后五爪,虎五爪,龍五爪,馬蹄是單瓣的,猴五爪,狗五爪,所以屬陽。牛兩爪,兔缺嘴唇,蛇雙舌,羊蹄是分瓣的,共四瓣,雞四爪,豬四爪,所以屬陰。
三春三春是指“陬(zōu)月”“如月”“宿月”。三夏是指“余月”“皋月”“旦月”。三秋是指“相月”“壯月”“玄月”。三冬分別叫“陽月”“辜月”“涂月”。
節(jié)水正月叫“解凍水”,二月叫“白水”,三月叫“桃花水”,四月叫“瓜蔓水”,五月叫“麥黃水”,六月叫“山礬水”,七月叫“豆花水”,八月叫“荻苗水”,九月叫“霜降水”,十月叫“復(fù)槽水”,十一月叫“走凌水”,十二月叫“戚凌水”。
伏羲開創(chuàng)的八個節(jié),周公定為二十四個節(jié),與二十四氣相對應(yīng)。
節(jié)氣立春正月節(jié),雨水是正月中;驚蟄二月節(jié),春分是二月中;清明三月節(jié),谷雨是三月中;立夏四月節(jié),小滿是四月中;芒種五月節(jié),夏至是五月中;小暑六月節(jié),大暑是六月中;立秋七月節(jié),處暑是七月中;白露八月節(jié),秋分是八月中;寒露九月節(jié),霜降是九月中;立冬十月節(jié),小雪是十月中;大雪十一月節(jié),冬至是十一月中;小寒十二月節(jié),大寒是十二月中。
改歲唐虞時紀(jì)年叫“載”,夏朝改“載”叫“歲”,商朝改“歲”叫“祀”,周朝改“祀”叫“年”,秦朝改“年”叫“遂”。
百六陽九《律歷志》中說:四千六百一十七歲為一元。一元里有上元、中元、下元。一元中有九次災(zāi)難,其中陽災(zāi)五次,陰災(zāi)四次。剛剛進入一元后,過一百零六年就會有陽災(zāi),所以叫“百六陽九”。
甲子堯帝元年至萬歷元年癸酉,共計三千九百六十二年,可以分為六十七個甲子。
上元洪武十七年甲子為中元,正統(tǒng)九年甲子為下元,弘治十七年甲子為上元,嘉靖四十三年甲子為中元,天啟四年甲子為下元。
浹旬浹辰天干十天循環(huán)一次,所以把十天叫作“浹旬”。地支十二天循環(huán)一次,所以把十二天叫作“浹辰”。
三余冬天是一年之余,晚上是白天之余,下雨是晴天之余。魏國的董遇利用這“三余”的時間讀書。
五夜五夜就是“五更”,分為甲、乙、丙、丁、戊五段。所以“三更”也叫“丙夜”。
月忌風(fēng)俗以每月初五、十四、二十三為“月忌”,因為這三個日子正是《河圖》里的“中宮五數(shù)”。五是君王的象征,所以普通百姓不敢用。
閏月冬至以后如果還余一天,來年就會閏正月;余兩天,就閏二月;余十二天,就閏十二月;若余十三天,就不閏月。
四離四絕春分、秋分、冬至、夏至四個節(jié)氣的前一天,叫“四離”。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四節(jié)氣的前一天,叫“四絕”。
大往亡立春后的第六天,驚蟄后的第十三天,清明后的第二十天,立夏后的第七天,芒種后的第十五天,小暑后的第二十三天,立秋后的第八天,白露后的第十七天,寒露后的第二十三天,立冬后的第九天,大雪后的第十九天,小寒后的第二十六天,都叫作“往亡”,不吉利的日子。
百忌日逢甲的日子不開倉,逢乙的日子不栽種,逢丙的日子不修灶,逢丁的日子不剃頭,逢戊的日子不買賣田地,逢己的日子不花錢,逢庚的日子不看病,逢辛的日子不做醬,逢壬的日子不澆水,逢癸的日子不訴訟。逢子的日子不算卦,逢丑的日子不任職,逢寅的日子不祭祀,逢卯的日子不打井,逢辰的日子不哭泣,逢巳的日子不遠行,逢午的日子不維修,逢未的日子不吃藥,逢申的日子不安床,逢酉的日子不會客,逢戌的日子不吃狗肉,逢亥的日子不嫁娶。
改火燧人氏掌管火。春天就取榆樹、柳樹燒火,夏天取棗樹、杏樹燒火,秋天取柞(zuò)樹、楢(yóu)樹燒火,冬天取槐樹、檀樹燒火。
五行分旺東方處于震位主掌春季,對應(yīng)的帝王是太皞(hào),主神叫句芒,日子屬于甲、乙。甲、乙屬木,而木旺盛于春天,所以它的顏色是青的,因此稱春天為“青帝”。南方處于離位所以主掌夏季,對應(yīng)的帝王就是炎帝,主神是祝融,那段時間屬于丙、丁。丙、丁屬火,火旺盛于夏天,對應(yīng)的顏色是赤色的,因此稱夏天為“赤帝”。西方處于兌位因而主掌秋季,對應(yīng)的帝王名叫少皞,主神叫蓐(rù)收,那段時間屬于庚、辛。庚、辛屬金,金旺盛于秋天,它的顏色是白的,因此稱秋天叫“白帝”。北方處于坎位因而主掌冬天,對應(yīng)的帝王名叫顓頊,主神叫玄冥,那段時間屬于壬、癸。壬、癸屬水,水旺盛于冬天,它的顏色是黑的,因而稱冬天為“黑帝”。中央屬土,黃帝處于權(quán)位,其時間為戊、己,戊、己屬土,土旺盛于四時,它的顏色是黃的。
天時長短每年小滿后,日子逐日積累,累積三十天到夏至,這時一陰生,白天開始變短。小寒后日子逐日積累,累積三十天是冬至,這時一陽生,白天開始變長?!吨芏Y》上說:冬至?xí)r太陽在牽牛宿,日影長一丈二;夏至?xí)r太陽在東井宿,日影長五寸。
玉燭《爾雅》說:“四時和諧叫作玉燭。”這是說好像有玉燭照耀一樣。
月分三浣上旬叫“上浣”,中旬叫“中浣”,下旬叫“下浣”?!颁健本褪窍丛?。古代的制度:朝中大臣十天放一次假,一月共三次,是讓臣子回去洗澡的假期。
朝三暮四《莊子》中說:狙公養(yǎng)猴,他對猴子們說:“給你們橡子和栗子,早上三顆晚上四顆吧?!焙镒觽兌挤浅嵟K终f:“那就早上四顆晚上三顆。”猴子們聽了都很高興。
寒歲燠(yù)年東周時天子懦弱,政事寬松,所以衰落的周朝天不冷。秦始皇性格兇殘,施政急迫,所以暴虐的秦朝沒有溫暖的年份。
當(dāng)惜分陰《晉書》中說,陶侃說:“大禹是圣人,尚且珍惜每寸光陰。至于凡人,就應(yīng)當(dāng)珍惜每分光陰,不要讓時間白白流逝?!?/p>
春
鄒律回春劉向《別錄》中說:燕地有寒谷,那里黍稷都不能生長,鄒衍吹管弦,暖氣才來,這時草木滋生。
端月《索隱》說:秦二世二年的正月,因為要避秦始皇名諱,所以改名“端月”,到漢代才又改回來。
楚地的風(fēng)俗在立春那天,門外貼“宜春”兩字。唐代人在立春那天作春餅、生菜,叫作“春盤”。
元日伏羲設(shè)立元日。漢武帝設(shè)立歲元、月元、時元。
賀正漢高祖十月份推翻秦朝,于是把十月定為一年的歲首。漢高祖七年,長樂宮建成,制定了群臣朝賀皇帝的儀式,改用夏朝的歷法以正月為一年的開始。改用夏正,在夏歷的正月初一賀歲,始自漢高祖。
東方朔占卜說:正月初一到初八,第一天代表雞,第二天狗,第三天豬,第四天羊,第五天馬,第六天牛,第七天人,第八天谷。哪天晴朗,預(yù)示那天所代表的東西會順利生長,如果是陰雨就表示會夭折。
人日宋代鄭國公富弼在正月初七那天朝見皇帝,宋真宗慰勞他說:“今天愛卿來了,可真是所謂‘人日’了。”
宋真宗把正月初三定為“天慶節(jié)”。
晉朝正月初七人日這天,女子互相贈送花形首飾“華勝”,并剪彩紙和金絲插在鬢角上。
懸羊磔雞元旦那天縣官要把羊頭懸掛在城門上,又剁些雞肉蓋住它。春天草木將要萌發(fā),但羊會食百草,雞會食五谷,所以要殺它們來助長草木的生機。
桃符黃帝在元旦那天立起桃木板,在門上畫神荼(shū)、郁壘(lǜ)二神的像。堯帝時遠方小國進獻重明鳥,看上去就像雞的樣子,因其能辟邪,國人都非常珍愛這只雞。門上懸掛葦草繩索,再插上桃符。但三代的習(xí)俗是不同的:夏代插茭葦,就是今天的芝麻稈;商代裝飾成田螺的樣子以嚴(yán)防內(nèi)外,又叫“椒圖”;周代則用桃木做的木偶。
屠蘇酒屠蘇是一個草庵的名字。漢代有人住在草庵釀酒,除夕夜把藥囊浸泡在酒中,可除百病,所以元旦喝它。喝這種酒的方法:先讓少年人喝,然后老人再喝:因為少年人又長大了一歲,所以先喝;而老年人卻又少了一歲,所以后喝。
椒觴元旦那天把花椒放在酒里一起喝,叫“椒觴”,因為把花椒當(dāng)作玉衡星精,服食可讓人延緩衰老。
周朝制定了立春迎春儀式。唐中宗制定了迎春儀式上用的彩花。
五辛盤元旦時用五木燒水洗浴,會讓人的頭發(fā)到老都是黑的。道家稱青木香為五香,也叫五木。庾信有詩說:“聊傾柏葉酒,試奠五辛盤?!?/p>
火城元旦天亮前,州府官吏及衛(wèi)隊以樺木皮卷成數(shù)百個火炬,車馬前呼后擁,被叫作“火城”。
元夕放燈過去,在正月十五天官生日放天燈,七月十五水官生日放河燈。十月十五地官生日放街燈。宋太宗淳化元年六月丙午下詔,停止中元、下元兩夜放燈的習(xí)俗。
買燈上元節(jié)張燈只有三晚,正月十七、十八兩天繼續(xù)張燈始于吳越王錢镠(liú),他曾向朝廷進貢疏通,買得繼續(xù)張燈兩晚的許可。乾德五年正月朝廷下詔:“上元節(jié)張燈,原本只有三晚?,F(xiàn)朝廷無事,天下安定,正值五谷豐登,理應(yīng)讓士人百姓行樂。所以令開封府在十七、十八兩夜接著放燈?!?/p>
廣陵燈唐玄宗元宵夜與天師葉靜能登上虹橋,前往廣陵看燈。民間男女都看見了,還以為是神仙。玄宗令伶人演奏《霓裳羽衣曲》。幾天后,廣陵果然上奏此事。
踏歌入云唐睿宗在安福門外特制了一棵燈樹,高二十丈,讓上千個宮女和長安城里的千余少婦,穿上錦繡衣服,在燈輪下歌舞三天,還令朝廷的文士寫文章來歌頌這一勝事。歌中有“踏歌聲調(diào)入云中”的句子。
金吾不禁《西京雜記》中說:西京長安城的大街上,有皇帝的警衛(wèi)執(zhí)金吾日夜宣告宵禁,只有正月十五及前后各一天讓執(zhí)金吾解禁,叫作“放夜”。
卯剛正月的卯日,佩戴“卯剛”印可以辟邪。唐代規(guī)定:正月下旬要“送窮”,最后一天洗衣服。
卜紫姑紫姑是一戶人家的侍妾,被正妻謀殺后,扔在廁所中。后來人們就制作了她的形象放在廁所,元宵夜里把她迎出來,用來預(yù)測莊稼的收成及桑葉的貴賤。
青藜照讀元宵之夜人們都出門游玩欣賞,只有劉向留在天祿閣??苯?jīng)書。太乙真人以青藜杖為火把為他照明。
耗磨日正月十六叫“耗磨日”,這天大家都喝酒,官府嚴(yán)禁這天開庫房。
天穿日正月二十日叫“天穿”,用紅彩繩拴餅餌投在屋頂上,被稱為“補天”。
水湄度厄初一到三十,男女都洗衣服,并在水邊酌酒,認(rèn)為可以度過災(zāi)禍。
雨水這個節(jié)氣之前降霜雪,都是水氣凝結(jié)而成。立春后,天上的水氣下落,就形成雨水。
中和節(jié)唐代的李泌把二月初一命名為中和節(jié),用青布袋裝上百谷和瓜果互相饋贈問候,還釀造“宜春酒”來祭祀句芒神,百官這一天也向朝廷進獻農(nóng)事之書。
磔雞魏文帝定下制度:春分這天殺雞,祭祀?yún)栄辍?/p>
花朝二月十二日叫花朝。民間相傳這天是百花的生日。徐渭考證后說是在十五日,說的確實不錯。東京汴梁這天是撲蝶會。
勾龍《左傳》中說:共工氏有個兒子叫勾龍,能平水土。所以把他當(dāng)作社神,在仲春日祭祀他。
清明節(jié)這天萬物都齊于“巽”,“巽”就是清潔整齊的意思?!扒迕鳌比〉木褪恰皾嶟R”之意。谷雨,就是滋潤五谷的雨。
唐代的制度,清明要取火種賜給近臣。韓翃的詩說:“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p>
探春《天寶遺事》中說:都城男女,在春天到來時,都在野外舉行探春的酒席。
飛英會蜀郡公范鎮(zhèn)住在許州時,曾建長嘯堂,堂前有荼蘼花。花開時宴請客人,如果有花落到酒杯中,就喝一大杯,座上客人無一例外,人稱“飛英會”。
斗花長安城到春天時,盛行游賞。男女都喜歡斗花,以栽種珍奇品種為佳。所以大家都用重金買名花,以備春天斗花之用。
花裀(yīn)開元年間,學(xué)士許慎春天在花園里宴請賓客,不搭帳篷也不設(shè)座席,讓仆人把落花聚在一起鋪在座位下,說:“我自有花裀。”裀,墊子。
移春檻開元年間,富貴人家到了春天,把各種花移植到木檻里,下邊裝上輪子,再用彩帶裝飾,四處牽引,供人觀賞,號稱“移春檻”。
護花鈴唐睿宗長子寧王李憲在春天時把紅線擰成繩,拴上金鈴,綁在花枝上。如果有鳥雀飛來落下,就令守園仆人拉動金鈴的繩索驚嚇?biāo)鼈?,號稱“護花鈴”。
治聾酒《石林詩話》中說:民間傳說在社日這天喝酒能治耳聾。五代時李濤的《春社從李昉(fǎng)求酒》詩說:“社公今日沒心情,為乞治聾酒一瓶?!?/p>
罷社漢代王修七歲時,母親在社日這天去世了。第二年社日,王修就哭得極其傷心,鄰居的父老都為他停止了社日節(jié)慶活動。
禁火《十六國春秋》中說:石勒下令寒食節(jié)不許禁火,后來就出現(xiàn)下冰雹的怪事。徐元說:“介子推是陛下家鄉(xiāng)的神靈,歷代尊奉,不應(yīng)廢除?!笔章爮牧怂脑挘畈⒅菹褚郧耙粯踊謴?fù)寒食節(jié)禮俗。
寒食冬至后一百零六天是寒食節(jié),因為介子推這天被燒死,晉文公下令禁止生火以銘記這一痛心事。
雕卵周代規(guī)定:春末時,比賽在雞蛋上雕刻花紋,開始了寒食的游戲。唐玄宗規(guī)定:寒食要有秋千舞。后唐莊宗規(guī)定:寒食要外出祭掃。
拜墓唐代規(guī)定:清明節(jié)要舉行拔河游戲,還要出門踏青,做官的要拜祭祖墓。
上巳洛陽上巳之日,女子用薺菜花蘸油,念著咒語把它灑在水上,如果水面上出現(xiàn)龍鳳花卉的圖形就會吉利,這叫“油花卜”。
祓禊(fúxì)起于漢成帝時。三月上巳日,官員和百姓都在東流的水上舉行“祓禊”?!办钡囊馑季褪恰皾崱保谒邪炎约合锤蓛??!八取本褪恰爸埂钡囊馑迹?qū)走邪惡的疾病,祈求福氣到來。
踏青三月上巳那天,朝廷在曲江賜宴,市民在江邊祭祀、喝酒,踐踏青草,叫作踏青,侍臣也在這一天向皇上呈上踏青的鞋子。王通叟詞中說:“結(jié)伴踏青去好,平頭鞋子小雙鸞?!?/p>
柳圈唐代規(guī)定,上巳日舉行祓禊,賜給侍從之臣細柳圈,并說:“戴上它驅(qū)除一切蟲毒和瘟疫?!爆F(xiàn)在小孩清明節(jié)戴柳圈,就是從那時開始的。
周公規(guī)定,上巳這天女巫要在水上修禊。鄭國規(guī)定,上巳這天在溱(zhēn)、洧(wěi)二河祭祀,拿著蘭花為死去的人招魂續(xù)魄。
流觴蘭亭的曲水流觴并不始于蘭亭。周公在洛邑時,就利用流水送酒,所以《詩經(jīng)》中有“羽觴隨波”的句子。
觀燈賜鈔永樂十年元宵節(jié)日,皇帝大宴文武群臣,任憑官員與百姓到午門外看三天花燈做的鰲山,以后每年成為慣例。當(dāng)時尚書夏元吉侍奉母親觀賞鰲山,皇帝命宦官帶著二百錠錢鈔到夏元吉家去賜給他,說:“這是討賢母歡喜的?!?/p>
社無定期一說春分之后的戊日是春社,秋分后的戊日就是秋社。春社時燕子從南方飛來,秋社時燕子再飛回南方。另一說法是立春、立秋后的第五個戊日才是社日。
梅花點額南北朝時劉宋的壽陽公主在人日那天躺在含章殿房檐下,梅花落在她的額上,愈發(fā)嫵媚。人們因此仿效她,于是開始貼起了“梅花鈿”。
桑葉貴賤三月十六那天如果天晴,桑葉就會很貴,若是陰雨就會很便宜。諺語說:“三月十六暗叇(dài)叇,桑葉載去又載來?!?/p>
夏
天祺節(jié)宋真宗將四月一日定為天祺節(jié)。
麥秋《禮記·月令》有“麥秋至”的句子。蔡邕在《章句》中注釋說:百谷都把出生當(dāng)做春天,麥子夏天成熟。所以麥子以夏為秋。
浴佛北宋宰相王欽若在四月八日舉行放生會?!肚G楚歲時記》中說:四月八日要齋戒,辦龍華會,浴佛。
小滿四月中旬小滿后,陰氣每天生一分,累積三十分,就是一天,就到了夏至。四月是“乾”的終結(jié),叫“滿”,是說陰氣從這時開始的。又有一種說法是,初夏萬物生長都稍稍充盈豐滿,所以叫“小滿”。
黴黰(méizhěn)也寫作“霉黰”。俗話說:早間芒種晚間黴。又說:夏至落雨主重黴,小暑落雨主三黴。
躤柳五月五日,士大夫們在郊野或演武場騎馬賽箭,叫作“躤(讀音札)柳”。
制百藥端午的午時,北斗星的斗柄正好遮住鬼宿的第五顆星,這個時候配制各種藥材,無不靈驗。
采艾師曠始創(chuàng),五月五日采集艾草治病。齊景公規(guī)定,五月五日在胳臂上懸掛繩索和釵頭符。
續(xù)命縷端午日把五彩絲線綁在胳臂上,叫作“續(xù)命縷”,可以避開兵禍和鬼怪,讓人不會得病。
角黍屈原在端午那天投汨羅江,楚地的人用竹筒裝上米,扔到水里祭祀他。有個叫歐回的人,夢見屈原,屈原說:“大家的祭品,多數(shù)被蛟龍奪走了,一定要用楝(liàn)樹葉裹住飯團,再用五彩線綁住,可以避免被蛟龍搶去?!彼院笕司椭瞥山鞘蚣呆兆?。又一種說法是:唐代天寶年間,宮中端午日做粉團角食,然后用小角弓射它,射中的人才可以吃,所以叫“角黍”。
競渡屈原在端午那天投河,楚地的人乘船救他,叫“競渡”。又有一種說法:端午那天投粽子祭祀屈原,怕被蛟龍搶走,所以制造龍舟來驅(qū)趕蛟龍。
五瑞端午這天把石榴、葵花、菖蒲、艾葉、黃梔花插在瓶中,叫“五瑞”,以辟除不祥。
五毒蛇、虎、蜈蚣、蝎子、蟾蜍,叫作五毒?;始一虬阉鼈儺嬙趯m扇上,或織在錦緞上,端午這天服食五毒,以辟瘟氣。
賜梟羹《漢書·郊祀志》中說:漢代朝廷讓各郡國進貢貓頭鷹,端午這天做湯,賜給百官,因為貓頭鷹是惡鳥,所以吃它來驅(qū)除各種邪事。
浴蘭湯五月五日積攢蘭花燒水洗浴?!冻o·離騷》中說“浴蘭湯兮沐芳華”。
天貺(kuàng)節(jié)宋代大中祥符四年,下詔規(guī)定:六月六日是天書再次降臨日,定為天貺節(jié)。
夏至數(shù)九一九和二九,扇子不離手。三九二十七,飲水甜如蜜。四九三十六,拭汗如出浴。五九四十五,頭帶黃葉舞。六九五十四,乘涼入佛寺。七九六十三,床頭尋被單。八九七十二,想著蓋夾被。九九八十一,家家打炭墼(讀音吉)。
賜肉《漢書》中說:伏天里皇帝下詔賜肉給大臣們。東方朔拔劍割下一塊,對同僚說:“大伏天理應(yīng)早點回去,請讓我先接受皇上的賜肉吧。”說完就懷揣著肉走了。
三伏立春、立夏、立冬都是以五行中相生的一方代替另一方。但立秋是以金代火。而金怕火,所以到庚日一定要“伏”,因為“庚”就是“金”。夏至后的第三個庚日是初伏,第四個庚日是中伏,立秋后的第一個庚日是末伏。秦穆公在這一天要進食辟惡餅。
天中節(jié)《提要錄》中說:端午節(jié)是天中節(jié),又叫蒲節(jié),因為這一天要用菖蒲來行酒,所以這樣稱呼。
竹醉日五月十日是竹醉日。這一天移栽竹子容易成活。另外,三伏天砍伐的竹子不會被蟲蛀。
秋
一葉知秋《淮南子》中說:一片葉子落下就知道天下都進入秋天了。古詩中也說“梧桐一葉落,天下盡知秋”。
鵲橋《淮南子》中說:七夕夜晚,烏鵲在銀河上搭橋,讓織女可以渡過,與牛郎相會。
得金梭蔡州姓丁的女子擅長女紅,每到七夕就用酒和瓜果來祈求神靈。有一次看見有流星落到桌上。第二天,在瓜果上得到了一枚金梭。從此以后,女紅手藝越發(fā)巧妙了。
曬衣七月七日,阮氏家人都在自家院子里晾曬衣服,全是錦繡綢緞。阮咸用長竿把粗布袍挑在上面,說:“我也不能免俗,就和大家一起曬曬吧。”
曬書郝隆七月七日看到富家都晾曬錦衣華服,他也到大太陽中仰面躺下。別人問他干什么,他回答說:“我曬腹中之書啊?!?/p>
乞巧唐玄宗因為七夕牛郎織女相會,在皇宮中建起高臺,陳列瓜果。讓宮女暗中用七孔針引著彩線穿起來,以此來向天乞求心靈手巧,能穿過去的人就視為得到了“巧”。還把蜘蛛放在小金盒里,到天亮打開看蛛絲的疏密,來確定求到多少“巧”。
化生七夕之夜,用蠟做成嬰兒,放在水中嬉戲,以求生育順利,叫作“化生”。
吉慶花薛瑤英在七月七日剪顏色淡雅的彩綢,制成上千朵連理花,用陽起石染好,當(dāng)天中午散放在院子,隨風(fēng)送上空中,像是五色云霞,良久才散,叫作“渡河吉慶花”,借此來乞巧。
摩睺(hóu)羅就是泥塑的娃娃。有的塑得巧妙而且用金珠來裝飾,七夕節(jié)用來贈送,代表“天仙送子”的祥瑞。
盂蘭會目連尊者看見自己的母親落入餓鬼道,就用缽盛飯喂母親,但飯一進嘴就變成了灰炭。目連尊者向佛祖求救。佛祖在七月十五日開設(shè)盂蘭盆大會,給餓鬼念經(jīng)施舍食物,目連尊者的母親才得以脫離餓鬼道之苦。
處暑處,讀音為第三聲,是停息的意思。說的是暑熱之氣將從此停息。白露,秋天在五行中屬金;而白對應(yīng)五行中金色。
天炙八月十四日用紅色的墨水在小孩額上點個點,叫“天炙”,以此來驅(qū)趕瘟疫。
八月十五日,在廣陵的曲江可以觀賞海濤。
游月宮開元二年八月十五夜,唐明皇與天師申元之到月宮游玩。到了月宮,看見一座很大的府第,寫著“廣寒清虛之府”,翠色清光互相交映,非常寒冷,無法逗留。前邊看見有十幾個仙女,都穿著白色的衣服,乘著白色的鸞鳥,在廣寒宮大桂樹下歡歌起舞,音樂清麗。唐明皇把它記錄下來,這就是《霓裳羽衣曲》。不過也有人認(rèn)為與唐明皇一同去月宮的是葉靜能,還有人說是羅公遠,同樣的故事有三種不同的說法。
登峰玩月趙知微有仙術(shù)。中秋那晚,陰云不散,眾人都很惋惜。趙知微說:“我們可以拿著酒菜,登天柱峰去賞月?!背鲩T后,果然陰云散去。等登上山峰,看到月色明亮如同白日,于是一起喝酒直到月亮落山才回。下山時就發(fā)現(xiàn)依然凄風(fēng)苦雨,天氣還像之前一樣陰沉。
中秋無月俗話說:“云掩中秋月,雨打上元燈?!边@兩件事都很煞風(fēng)景,所以把它們舉出來,并不是其中有因果關(guān)系,用中秋的月來預(yù)測上元節(jié)的天氣。是現(xiàn)在多數(shù)人的誤解。
重陽九是陽數(shù),月份和日子同樣是九的話,就叫作“重陽”。漢代宮女賈佩蘭在初九這天吃藥餌,喝菊花酒,得以長壽。
登高費長房對桓景說:“九月九日,你家有大難,請快編織絳紅色的袋子,裝上茱萸綁在胳膊上,登上高山,喝菊花酒,這樣就能消災(zāi)?!被妇鞍凑账脑捜プ隽耍业巧?。至晚上回來,家里的雞和狗都已經(jīng)暴斃。費長房說:“它們代替你們受難了。”現(xiàn)在人們也在重陽節(jié)登高,都源于此。
落帽孟嘉任桓溫的參軍,重九那天在姑孰龍山參加宴席,被風(fēng)吹落了帽子?;笢刈屪笥业娜瞬灰嬖V他,過了很久取回來給他,還讓孫盛寫了篇文章嘲笑他。
白衣送酒陶淵明在九月九日無酒可飲,自己房子邊有菊花,采了滿滿一把,坐在旁邊。過了很久望見有一個白衣人來到身邊,原來是王弘送酒來了。于是立刻倒酒,喝得大醉才回家。
游戲馬臺宋武帝劉裕還是宋公時,住在彭城,九月九日重陽節(jié)游覽項羽戲馬臺?,F(xiàn)在人們沿襲了這一習(xí)俗。
茱萸酒漢武帝的宮女在九月九日都喝茱萸菊花酒,讓人長壽。
觀濤民間風(fēng)俗:八月十五日,在廣陵曲江觀潮;浙江則在十八日觀看戲潮。
九日開杜鵑唐代周寶鎮(zhèn)守潤州時,知道鶴林寺的杜鵑花之奇絕,對殷七七說:“能讓它們立刻開花,以應(yīng)重陽節(jié)嗎?”殷七七說:“可以。”到了初九,果然開得爛漫如春,周寶游玩觀賞后,花又忽然消失了。
九日飛升漢代張陵在富川山修道,晉朝永和九年九月九日,登上白霞山飛升上天,只在山下留下煉丹的灶和搗藥的杵。
冬
十月朝宋代的制度,十月初一要拜祖墓,官吏進獻木炭,民間要開暖爐會。
亞歲魏、晉在冬至那天接受外邦和百官的朝賀,儀式比元旦的歲朝略簡單一些,所以叫“亞歲”。
日長一線魏、晉皇宮的女工刺繡,都用線來測時日的長短,冬至以后每天比往常要加一線的工夫,所以叫“日長一線”。
冬至數(shù)九一九和二九,相喚不出手。三九二十七,笆頭吹觱篥(bì lì)。四九三十六,夜眠如露宿。五九四十五,太陽開門戶。六九五十四,笆頭抽嫩刺。七九六十三,破絮擔(dān)頭擔(dān)。八九七十二,黃狗相陽地。九九八十一,犁耙一齊出。
嘉平節(jié)秦人把十二月稱為嘉平節(jié),民間互相饋贈酒和果子,叫作“節(jié)禮”。
臘八粥宋代規(guī)定,十二月初八浴佛,要送七寶五味粥,稱為臘八粥。
儺神逐疫顓頊?zhǔn)嫌腥齻€兒子死后化為疫鬼,一個住在江中成為瘧鬼,一個住在山谷里成為魍魎(wǎng liǎng),一個藏在人家房子的角落嚇唬小孩。于是要在除夕夜制作儺神,穿上紅色帽子、黑色的上衣、紅色的褲子,再蒙上熊皮,拿著戈、盾之類的兵器四處驅(qū)逐,鬼就不見了。
土牛周公制土牛,按納音理論涂上顏色,到城外的丑地送走寒冷?,F(xiàn)在都在立春之前迎春,設(shè)置太歲和土牛的畫像,以送寒氣。
神荼郁壘黃帝時,有兄弟兩人,名叫神荼和郁壘,能抓鬼除病,后世把他們奉為神祭祀。
爆竹上古時,西方深山中有惡鬼,長一丈多,名字叫山魈,若有人冒犯它就會得寒熱病。它害怕爆竹的聲音。所以除夕夜,人們把竹子放在火里燒,發(fā)出噼里啪啦的聲音,它就會被驚嚇逃跑?,F(xiàn)在人代用鞭炮了。
籸盆除夕夜,各家都在街心燒火,夾雜著放爆竹,叫作“籸(讀音松)盆”。并通過火光的明暗來卜來年的吉兇。
商陸火裴度除夕夜圍著火爐守歲,嘆息年老,到天明都睡不著,爐中的商陸火添加了好多次。
祭詩文賈島經(jīng)常在除夕時,取出一年所寫的詩文,用酒肉來祭祀,說:“我的精神消耗,要用酒肉來補充補充?!?/p>
火炬照田吳地的村落,除夕夜燃起火炬,綁在長竿上照著田野,光明遍地,以此來祈禱來年的豐收。
賣癡呆吳地風(fēng)俗在守歲后,小孩子繞著街大聲叫賣:“把傻賣給你,把笨賣給你,誰來買?”
火山隋煬帝在除夕夜設(shè)立了數(shù)十座用沉香木制成的火山,每一座山要燒幾車沉香,如果火光暗就用香料甲煎澆灌,火焰會騰起數(shù)丈,香飄十幾里。曾經(jīng)一夜燒掉沉香二百多車,甲煎二百余石。
歷律
定氣運黃帝得了《河圖》,開始設(shè)置靈臺。羲和用太陽占卜,常儀用月亮占卜,車區(qū)用星氣占卜,伶?zhèn)悇?chuàng)制律呂占卜,大撓創(chuàng)制了甲子占卜,隸首創(chuàng)制了算數(shù)占卜。容成總結(jié)上面的六種方法,用來判定氣運。
歷紀(jì)少昊帝讓玄鳥氏主管春分和秋分,伯趙氏主管夏至和冬至,青鳥氏主管立春、立夏,丹鳥氏主管立秋、立冬,顓頊帝沿用了這個方法,以初春的第一個月為一年的第一個月,成為歷法的開創(chuàng)者。堯帝讓羲仲叔主管春、夏,和仲叔主管秋、冬,再用閏月來調(diào)整四時,開始有了歷紀(jì)。
歷元黃帝開始有了歷法之元,始于辛卯,高陽氏始于乙卯,舜帝始于戊午,夏代始于丙寅,殷商始于甲寅,周帝始于丁巳,秦朝始于乙卯。漢代作《太初歷》把歷元設(shè)在丁丑。夏、商、周各以自己的歷法改變前朝的正朔。三代以后,制造歷法的人各有增創(chuàng),比如《太初歷》以音律而起,并用黃鐘之法分節(jié)氣;《大衍歷》符合于《易經(jīng)》,并細致到了分秒;《授時歷》以日晷為準(zhǔn),并用儀象來測驗。
造歷黃帝以蓍(shī)草推算節(jié)氣,堯帝設(shè)置閏月。舜帝用璇璣玉衡確定七星的運行。三代沒有形成歷法,周秦的閏、余錯亂無序。劉歆編制《三統(tǒng)歷》,是非初定。東漢的李梵編制出《四分歷》,歷法才完備。劉洪編制《乾象歷》,才知道月亮運行的快慢。魏國黃初年間才用日食檢查歷法疏漏和精密。楊偉編制《景初歷》,才開始認(rèn)識日食、月食的規(guī)律。又何承天編制《元嘉歷》,才知道朔、望和弦月都可決定大余和小余,以及用日晷的影子檢驗節(jié)氣。祖沖之編制《大明歷》,才知道太陽運行每年有細微的誤差,北極星離它不動點有一度的距離。又因為張子信才知道日月運行軌道有表里,五大行星運行有快慢和順行、逆行。又張胄玄編制《大業(yè)歷》,才開始建立五星計入節(jié)氣的加減法,以及“日應(yīng)食不食術(shù)”。劉焯(zhuō)編制《七曜歷》,才知道太陽運行進退,以及建立推測太陽和月亮的軌跡。又傅仁均編制《戊寅元歷》,大量采用舊歷,才用定朔的制度。又李淳風(fēng)編制《麟德歷》,才使用總法,用進朔的算法避免月末那天早晨看到月亮。又唐僧一行編制《大衍歷》,才會因朔而設(shè)四個大月加三個小月,確定所有運行軌道交食的差異,并創(chuàng)立歲星差合術(shù)。又徐昂編制《宣明歷》,才知道日食有氣差、刻差、時差。又邊岡崇編制《玄歷》,才建立了相減相乘法,用以推求太陽和月亮的運行軌跡。又王樸的《欽天歷》,才改變五星法,遲留、逆行、舒緩、急迫就有了法則。又周琮編制《明天歷》,才知道以天數(shù)來積得年數(shù)。又姚舜輔編制《紀(jì)元歷》,才明白食甚泛余的誤差數(shù)。以上共計一千一百八十二年,制作歷法有十三家:漢代的洛下閎開始按照黃鐘律數(shù)的法則創(chuàng)立歷律;唐代僧人一行(張璲)才開始改從《易》中的蓍策來修歷;晉朝虞喜才開始立歲次,五十年退一度。何承天認(rèn)為退得太過又進一些。而劉焯則折合這兩家的中間數(shù)值。到元代的郭守敬才知道測景長、驗節(jié)氣,積六十年單數(shù)可退一度,才定好“差法”。
改歷從黃帝到秦末總共六次改歷法,漢高祖到漢末改歷共有五次,隋文帝到隋末改歷共有十三次,唐高祖到后周末改歷共有十六次,宋太祖到宋末改歷共有十八次,金熙宗到元末改歷共有三次。但以歷法來說,西漢最好的歷法莫過于《太初歷》;東漢最好的莫過于《四分歷》;由魏至隋最好的莫過于《皇極歷》。在唐代最好的是《大衍歷》,在五代最好的是《欽天歷》。到元代是《授時歷》,郭守敬用儀器測驗,比古代更為精密。
儀象黃帝命令成容作蓋天儀,舜開始觀察天象(以用玉石做璣,用作轉(zhuǎn)動的軸,再用玉石作管,橫著放在中間作為衡)。顓頊帝開始制作渾天儀,堯帝又制作一次,后來渾天儀被秦國燒毀。洛下閎開始再次制作運行儀,鮮于妄人又制作了測量的儀器。
耿壽昌開始鑄造為有物象的儀器。張衡的渾天儀開始制作內(nèi)規(guī)和外規(guī)。李淳風(fēng)的渾天儀表里有三層。洛下閎制作了圓形的渾天儀,梁令瓚制作游儀,郭守敬制作簡儀和仰儀。后漢有銅儀,后魏有鐵儀,李淳風(fēng)有木渾儀,唐明皇有水渾儀。張衡制作出候風(fēng)地動儀(外形像酒樽,外有八龍銜丸,若有地震地動儀里的機關(guān)就會發(fā)動,龍就把彈丸吐出,下邊的蟾蜍接著)。伏羲最早開始制作土圭來觀測日影,伊尹制作了水準(zhǔn),用日晷來辨別方向。黃帝最早制作刻漏的計時器,夏、商兩代進一步制作了漏箭。宋代的燕肅制作了水秤。周公最早區(qū)分晚上的更點。宋太祖因聽到陳摶怕五更頭的預(yù)言,開始把前后兩個更點取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