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傷春意緒與文體互通

讀者之心:詞的解讀 作者:張宏生 著


傷春意緒與文體互通

傷春意緒與文體互通本篇與程千帆師合撰。以下凡此類情形,皆以*號標出,不再專門說明。又,這些作品發(fā)表時,多沒有標題,此次為統(tǒng)一體例,分別加上了標題。

中國古典詩詞往往高度濃縮概括,“片言居要”,以少少許勝多多許,在短短的篇幅中,蘊涵著豐富的社會內容和人生體驗,而這些內容或體驗,又因作家而不同,各有獨勝之處,可以提供多方面的信息。在這方面,李清照的《如夢令》是非常有代表性的一篇: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爸瘢恐??應是綠肥紅瘦”。

這首詞寫女主人早上起身后的一個生活片斷。起二句是對昨夜情事的追憶。顯然,這一夜,詞人傾聽著不斷入耳的風聲、雨聲,感受著大自然的變化,睡得并不安穩(wěn)。何況,她還未“消殘酒”呢。所謂“濃睡”云云,不過是為了烘托經(jīng)過一夜后的鮮明對比,以點出變化的突然。實際上,這也是對主人公傷春意緒的側面描寫。

正因為詞人整夜都在為這場風雨所引起的節(jié)物變化而擔憂,所以,她一早起床,不顧殘酒未消,便迫不及待地向侍女發(fā)問。這里,問的內容純用虛筆,僅從侍女的回答才能得知。這種寫法,與其說是為了句調安排的需要,不如說是為了反映主人公特定的心情。因為,在一夜的輾轉中,她有著太多的懸想,如果直說,不僅詞中包容不下,而且也會沖淡心靈活動的濃度。因此,作者雖未寫出問的內容,實際上卻是似虛而實,更加逼真地反映出她的迫切和焦慮。然而,對于女主人的這種心情,侍女的反應卻是很平淡的。她認為,“海棠依舊”,即一切都沒有什么變化。這一對比,表現(xiàn)了兩個人物對外界事物的不同感受和感情傾向。

因為侍女的漫不經(jīng)心,女主人便告訴她:“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這雖是揣測之詞,但卻凝聚著詞人對生活的細致觀察和體驗。經(jīng)過雨水滋潤,綠葉當然顯得更加茂盛,而狂風吹過,勢必是花容憔悴,一片凋零,怎能說“海棠依舊”呢?詞人明知故問,當然有僥幸之心,但得到的不符事實的回答,卻又使她不得不自己端出真相。所以,這一對話既顯示了女主人無可奈何中的無限惋惜,同時又揭示了主婢不同的感受力。

前人已經(jīng)指出這首詞短而曲折的藝術特征。黃蘇《蓼園詞選》云:“一問極有情,答以‘依舊’,答得極澹,跌出‘知否’二句來,而‘綠肥紅瘦’,無限凄惋,卻又妙在含蓄。短幅中藏無數(shù)曲折,自是圣于詞者?!?/p>

歷來批評家評李清照此詞,多拈出“綠肥紅瘦”一句,加以贊揚。如胡仔云:“近時婦人能文詞,如李易安頗多佳句。小詞云‘綠肥紅瘦’,此語甚新。”(《苕溪漁隱叢話》前集卷六十)又如王士禛云:“前輩謂史梅溪之句法,吳夢窗之字面,固是確論。尤須雕組而不失天然,如‘綠肥紅瘦’,‘寵柳嬌花’,人工天巧,可稱絕唱。”(《花草蒙拾》)這些,都是非常細致的觀察。

肥與瘦,本是對人物形體的形容,但先民們很早便意識到可以跨越部類地去運用這兩個形容詞?!抖Y記·樂記》:“寬裕、肉好、順成、和動之音作,而民慈愛。”鄭玄注:“肉,肥也?!庇郑骸扒狈瘪ぃ夤?jié)奏?!笨追f達疏:“瘠,謂省約?!边@種聽聲類形的方法顯然經(jīng)過了人們心靈中的再創(chuàng)造(參錢鍾書《七綴集·通感》)。李清照將肥與瘦移過來去形容植物,很可能受到了這種影響。但是,“綠肥紅瘦”仍反映著作者獨特的審美感受。

在另外一篇文章中,我們發(fā)現(xiàn),李清照“綠肥紅瘦”句與唐無名氏《后庭宴》中“萬樹綠低迷,一庭紅撲簌”句以及韓琮《暮春浐水送別》中“綠暗紅稀出鳳城”句有著直接的淵源(參本書《人代冥滅而清音獨遠》),因此,雖然將紅花與綠葉的對比提煉為一種暮春景物的典型形象并非李清照所首創(chuàng),但通過從枝頭與地下相比來表現(xiàn)結果到枝頭互比以表現(xiàn)趨勢,仍可看出李清照對這種手法的發(fā)展。本詞這一句以小見大,以具體喻抽象,在時間的突然凝聚中推出直觀的形象,對比強烈而又鮮明。同時,由于身體的肥與瘦往往是人的精神狀態(tài)的外在表現(xiàn),因此,用于花與葉便使之帶上了強烈的感情色彩,顯得更加生動、具體、形象。在這個意義上,我們看到,李清照深化了前人所開創(chuàng)的這一意境。

李清照詞中喜歡用“瘦”字形容植物。如《醉花陰》:“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薄饵c絳唇》:“露濃花瘦,薄汗輕衣透?!薄稓徣藡伞?《后亭梅花開有感》):“玉瘦香濃,檀深雪散;今年恨、探梅又晚?!薄队駹T新》:“壽陽謾斗,終不似照水一枝清瘦?!边@可能是受到前人如晁補之《水龍吟》(《次韻林圣予惜春》)“那知自是,桃花結子,不因春瘦”一類句子的影響。但是,將肥與瘦對舉,如前胡仔所云,卻是“甚新”的。當然,她運用這種寫法也曾有過不那么成功的嘗試,如《臨江仙》(歐陽公作《蝶戀花》,有“庭院深深深幾許”之句,予酷愛之。用其語作“庭院深深”數(shù)闋,其聲即舊《臨江仙》也)之二:“玉瘦檀輕無限恨,南樓羌管休吹。濃香吹盡有誰知?暖風遲日也,別到杏花肥?!币悦肥菪臃蕦εe,以表現(xiàn)事物的消長和詞人的悵惋,雖也很別致,但由于意象較為支離,顯得不夠生動。而這首《如夢令》中“綠肥紅瘦”的描寫,卻是融情于景,不僅刻畫出了生動的意象,而且創(chuàng)造出一個完整的意境。

這首詞的另一點特色,是作者通過對話,揭示出人物審美感受和審美感受的層次區(qū)別,從而塑造出兩個生動的形象:女主人和她的侍女。

在藝術作品中反映女主人和侍女的關系,這在李清照以前的詩歌中就已出現(xiàn)。不過,這種作品中表現(xiàn)的形象,往往停留在生活的表層上。如白居易《長恨歌》:“金闕西廂叩玉扃,轉教小玉報雙成。”侍女小玉的出現(xiàn)不過是表示女主人地位尊貴,需要通報,以此過渡到楊貴妃的出場。又如王安石《明妃曲》:“漢宮侍女暗垂淚,沙上行人卻回首?!币膊贿^表現(xiàn)出與王昭君同去匈奴的宮女在分擔她的女主人的悲傷,仍然是單純的陪襯。到了詞里,這種藝術表現(xiàn)有所深化。如韓偓《生查子》上片:“侍女動妝奩,故故驚人睡。那知本未眠,背面偷垂淚?!鼻鞍雽懯膛e動,后半寫女主人心理。侍女對女主人體貼卻又不理解,這使得兩個形象都有了各自的內涵。唐末的牛嶠也進行了這方面的嘗試,其《玉樓春》有云:“春入橫塘搖淺浪,花落小園空惆悵。此恨誰信為狂夫?恨翠愁紅流枕上。小玉窗前嗔燕語,紅淚滴穿金線縷。雁歸不見報郎歸,織成錦字封過與?!泵鎸Υ壕埃膛畫舌?,女主人之哀怨,對比強烈,反映了處境不同造成的心態(tài)和感受的不同。李清照的這首詞,接過了她前輩的這種表現(xiàn)手法,并大大地進行了發(fā)展。

這表現(xiàn)在,它有意避免了對一般的生活場景的描寫,通過詞中兩個形象對大自然的不同態(tài)度,恰如其分地表現(xiàn)出這對主婢的身份、處境和修養(yǎng)的差別,以及由此而帶來的美學感受的不同?!熬砗熑恕钡纳矸菔鞘膛?,她的主要生活內容是侍候女主人,以求溫飽,她不可能、生活也不允許她對大自然去進行細膩的感受和體會。因此,海棠開落,與她無關。當女主人問起時,她由于并不關心,隨口答以“依舊”,原是非常自然的。而她的女主人便不同了。由于缺乏資料,我們不能確知這首詞作于何時,但從作品的情調來看,其作于宋室南渡之前女詞人生活比較富裕安定的時候則是不成問題的。不過,雖然夫妻和睦,家庭幸福,傷別傷春卻仍然在她生活中占有一定的比重。她深諳離別滋味,珍惜青春年華,對花開花落當然很敏感。因此,她聽著一夜間的“雨疏風驟”,頓時為海棠的“綠肥紅瘦”涌上無限的惆悵之情,其美感層次是細膩而委婉的。而這卻又是通過主婢之間簡單到不能再簡單、平常到不能再平常的對話表現(xiàn)出來,高度概括而有余不盡。不能不認為,這種表現(xiàn)手段是十分巧妙的。

以侍女和女主人的對比來刻畫兩種形象,揭示兩種生活感受和審美情趣,在以后的各體文學作品尤其是小說和戲曲中得到了發(fā)展。《西廂記》中的崔鶯鶯與紅娘,《牡丹亭》中的杜麗娘與春香,都堪稱這方面的代表。下面我們將杜麗娘與春香對春天的感受略作比較。春香游園后,對花園中的景致是這樣描繪的:

有亭臺六七座,秋千一兩架。繞的流觴曲水,面著太湖山石。名花異草,委實華麗。(《閨塾》)

她感到新奇,感到好玩,表現(xiàn)出一片未加雕琢的童心。而在杜麗娘眼中,這春景卻變了樣了:

原來姹紫嫣紅開遍,似這般都付與斷井頹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樂事誰家院!

不僅如此,她又進一步為“春色惱人”而感到“虛度青春、光陰如過隙”:

沒亂里春情難遣,驀地里懷人幽怨。則為俺生小嬋娟,揀名門一例、一例里神仙眷。甚良緣,把青春拋的遠!俺的睡情誰見?則索因循靦腆。想幽夢誰邊?和春光暗流轉。遷延,這衷懷那處言!(《驚夢》)

杜麗娘見春景而傷懷,備感流年易逝,深閨寂寞。而對此,春香卻覺得小姐是“平白地為春傷”(《肅苑》),于是,在她因傷春而懷人、因懷人而生病后,勸說道:

小姐,你熱性兒怎不冰著?冷淚兒幾曾干燥?這兩度春游忒分曉,是禁不得燕吵鶯鬧。(《寫真》)

小姐之癡情,侍女之純樸,刻畫得淋漓盡致,而這兩個形象的對比所顯示的美學意義,也表現(xiàn)得非常鮮明。在這個意義上,我們更加感到李清照的這首《如夢令》對后世的深遠影響是不應當忽視的。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