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莊(約836—910)
字端己,謚文靖,乃著名詩人韋應(yīng)物的玄孫。早年屢試不第,直到乾寧元年,始中進(jìn)士,其年已近六十。天復(fù)元年,韋莊入蜀,為王建掌書記,自此終身仕蜀。天復(fù)七年,王建稱帝,建立前蜀,次年封韋莊為宰相。韋莊與溫庭筠同為花間派詞人,詞風(fēng)清麗,情思深婉,善用白描手法抒發(fā)離情別緒與自身的游樂生活。其《浣花集》因曾居于成都草堂故址而得名。另有五十五首詞作傳世,散見于《花間集》《尊前集》《金奩集》中,后輯成《浣花詞》一卷。
菩薩蠻
人人盡說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畫船聽雨眠。
壚邊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還鄉(xiāng),還鄉(xiāng)須斷腸。
【詞譯】
落葉思?xì)w根,我何曾不想重返中原,怎奈身居要職,欲離離不得,故鄉(xiāng)動亂,欲歸歸不成。于是這里的人便勸慰我說,江南是如此之美好,即便是天涯旅人也應(yīng)該在這里待到垂垂老矣。你看那春天的江水,竟比遼闊的蒼穹更加青碧,而你便可趁此良景,泛舟江面,靜靜地躺在畫船上伴著淅淅瀝瀝的雨聲入眠。等到風(fēng)停雨住,且去江岸買一壺酒,那站在壚邊賣酒的江南女子,堪比姿色絕美的卓文君,在為你盛酒時,紗袖輕挽,露出白若霜雪的肌膚。所以啊,江南好來江南美,未到老時莫還鄉(xiāng),如若不然,一回家鄉(xiāng)便會悔斷肚腸。
【評析】
俞陛云在《唐五代兩宋詞選釋》中言,“端己奉使入蜀,蜀王羈留之,重其才,舉以為相,欲歸不得,不勝戀闕之思。此《菩薩菩》詞,乃隱寓留蜀之感?!虾谩甘裰卸浴p┩笙嗾?,喻蜀主縻以好爵;還鄉(xiāng)斷腸,言中原板蕩,阻其歸路?!蠢夏€鄉(xiāng)’句猶冀老年歸去”。即是說,這首《菩薩蠻》實際上是韋莊入蜀后,無法重歸中原有感而作。不論此斷是虛是實,這首詞確實表現(xiàn)出了詞人對詞中所說的“江南”一地的贊美,同時也暗藏著漂泊羈旅的思鄉(xiāng)之愁,畢竟“月是故鄉(xiāng)明”。
“人人盡說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開篇兩句直白地贊美江南,首句寫江南之好是眾所周知且有目共睹的,但這里卻又只說了“人人”,詞人自己是否也這樣認(rèn)為,特別是是否認(rèn)同第二句中遠(yuǎn)游的行人也該在江南終老的觀點,就很不一定了。二句暗示詞人自己便是他人口中的“游人”,身在江南,也是漂泊無依。另外這里的“游人”也與下文中的“還鄉(xiāng)”相互照應(yīng)。其中“只合”二字所表達(dá)的感情非常強(qiáng)烈,顯出勸留人的口吻之篤定激切,同時也暗示著詞人本身其實是有家不能回的狀態(tài),說是“只合”,恐實為“只能”。如韋莊《秦婦吟》所寫,“內(nèi)庫燒為錦繡灰,天街踏盡公卿骨”,中原戰(zhàn)事紛亂動蕩異常,想回去,談何容易?
“春水碧于天,畫船聽雨眠”,這兩句承接上文,詳細(xì)描寫江南景色的秀美,生活的安適。江南的水比天更青,而美景不可辜負(fù),江南人的生活方式也一并怡然自得起來,在水天一色間,躺在輕輕搖曳的精美畫船內(nèi),聽雨而眠。于夢中,再見一場江南煙雨。好一幅詩情畫意,人間仙境?!皦肋吶怂圃?,皓腕凝霜雪”,都說地靈人杰,這兩句便在描繪江南美人?!皦肋吶恕苯栌米课木?dāng)壚賣酒的典故,《史記·司馬相如列傳》載,“買一酒舍沽就,而令文君當(dāng)壚”。這一用典便令人不禁聯(lián)想起卓文君的才貌雙全,風(fēng)姿綽約。后一句特寫美人賣酒時,攘袖而露腕的情態(tài),以手腕的潔白無瑕,暗示其人之如月如雪。
“未老莫還鄉(xiāng),還鄉(xiāng)須斷腸”,最末兩句與開篇一樣,皆是直抒胸臆,又是留人之勸?!拔蠢稀北磉_(dá)出人尚年輕,尚且可以堅持在外漂泊幾年,還沒到落葉歸根的時候,另一方面也寫出江南的生活正適合青年俊杰在此風(fēng)流瀟灑。而“莫”字顯然是勸解之辭,暗示出詞人實際是想還鄉(xiāng)的,若此處改用“不”字,意思就會全然不同?!斑€鄉(xiāng)須斷腸”,這里斷腸的原因可以推想有二, 一是勸留人口中的江南好,如此好的地方,若離開了才知珍惜才覺后悔,恐悔青肚腸。但說到底,這種感情只是“悔”,要達(dá)到“斷腸”的地步,必須得有后一個緣故的影響。那便是故鄉(xiāng)的戰(zhàn)火烽煙,回去后滿目瘡痍,物是人非,叫人怎堪忍受?正是“怕腸斷,腸亦斷矣”!
思帝鄉(xiāng)
春日游,杏花吹滿頭。陌上誰家年少足風(fēng)流?妾擬將身嫁與一生休??v被無情棄,不能羞。
【詞譯】
春,是不耐寂寞的季節(jié)。百花爭妍、鶯飛燕舞,我獨自出外踏青。東風(fēng)強(qiáng)勁,吹來春泥的清新,吹落滿樹的杏花。一瓣兩瓣三四瓣,越來越多的花瓣綴滿我的云髻,白的白,粉的粉,不忍拂去。
狹窄的阡陌上,迎面走來一位風(fēng)度翩翩的少年,我一眼相中,心中滿是情意。那東風(fēng)牽動著他的衣角,也牽動了我的心。盡管我甚至不清楚他姓甚名誰,到底是哪一家公子,但我若能嫁他為妻,與他偕老,縱被他始亂終棄,我也無怨無悔。
【評析】
文人雅士作的小令以含蓄典雅為佳,而漢族民間的小令一般用語俚俗,表意直白。韋莊的這首《思帝鄉(xiāng)》便非常接近民歌,詞意樸實無華,詞語明快通俗,是非常獨特的作品。全詞描寫了一位懷春的少女,對愛情執(zhí)著且熱切地追求,甚至敢于沖破封建禮教,想要婚姻自主。全詞讀來十足爽快,情感真摯豐美。
起筆“春日游”三字,看似只是平淡地點明時間與事件,但若能加上一點合理的想象,便不難知道少女正以最美的年華,身處最美的風(fēng)景之中。萬物復(fù)蘇,大地回暖,少女心中的熱情也開始萌芽。一個“游”字,明快地寫出少女踏青的心情乃是輕松愉快的,是因不忍辜負(fù)大好春光,而踏上郊游之行。既然連一年一度的春光都不愿錯過,這位情感強(qiáng)烈的少女,又怎會忍心放任一生一次的青春就這樣白白溜走呢?
“杏花吹滿頭”,這句用“杏花”照應(yīng)前文的“春日”,用“吹滿頭”照應(yīng)“游”,將少女放入這姹紫嫣紅的春景之中,仿佛能受到春光的浸染,就像落滿頭的杏花一般?!按怠边@個動詞,寫出群花飄落的盛美,并沒有春愁詩詞中常用的“飄”“打”之類的動詞,所帶來的蕭索哀傷。這里之所以知道乃是群花飛舞的景象是源于“滿”字,表明了這時百花開得正茂,仿如少女滿懷的感情,即將溢出一般。
“陌上誰家少年足風(fēng)流”,一個“足”字顯出少女已然對這位倜儻的公子哥一見傾心,畢竟年少的愛情就是如此,來得毫無征兆,如被閃電擊中心房一般迅疾。“妾擬將身嫁與一生休”,在一見鐘情的基礎(chǔ)上,少女竟大膽希望能嫁他為妻,并且立下終身的誓言,足見情感的強(qiáng)烈與飽滿?!翱v被無情棄,不能羞”,末尾兩句非常的遒勁有力,少女即便被休棄,也仍要奮不顧身地去愛去追求,其一是可見她為愛犧牲、為愛奉獻(xiàn)的覺悟。因為愛情本身就是有風(fēng)險的,甚至有時是不計后果的,“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生死相許”,愛情就是這么謝絕邏輯的存在,少女的這種意志便是體現(xiàn)。其二是可見她追求的婚姻是兩情相悅的感情,不是湊湊合合,不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在當(dāng)時的背景下看來,尤為大膽濃厚。畢竟古代的封建禮教對女子自由戀愛的迫害是非常嚴(yán)重的,如白居易《井底引銀瓶》中所述種種,“到君家舍五六年,君家大人頻有言。聘則為妻奔是妾,不堪主祀奉蘋蘩”。直至最終頗有怨恨的“寄言癡小人家女,慎勿將身輕許人”!如此反襯之下,更見韋莊詞中少女之熾烈,令人感動。
最后,不得不說像這類近乎民歌的抒情詞作,在五代的文人詞中委實少見。栩莊就曾經(jīng)說過:“爽雋如讀北朝樂府?!彼^北朝樂府是指南北朝時期北方文人的民歌作品,他們的民歌不似中原的束手束腳,也不似南方的百轉(zhuǎn)千回,沒有那么多禮數(shù),而是心直口快。類似韋莊此作中的“妾擬將身嫁與一生休??v被無情棄,不能羞”,即便是談婚論嫁,也沒什么好羞答答的,如“天生男女共一處,愿得兩個成翁嫗”“門前一株棗,歲歲不知老。阿婆不嫁女,那得孫兒抱”等,雖不夠唯美,卻都具有強(qiáng)烈的生命力,而這種無法抗拒的生命力,才是韋莊這闋《思帝鄉(xiāng)》為人稱道至今的根本原因。
女冠子
四月十七,正是去年今日,別君時。忍淚佯低面,含羞半斂眉。
不知魂已斷,空有夢相隨。除卻天邊月,沒人知。
【詞譯】
四月十七日,這個原本平凡的日期,卻因你的離開而變得與眾不同,變得沉重千萬,最終成為了刻在我心上的一道刺青。你一去,已經(jīng)年。道別那日,你依依不舍的樣子,我已記不真切,因為我光是為了忍住眼淚就已竭盡了全力。我不敢抬頭直視你的眼睛,只能假裝低下頭來,好讓你看不見我滿眶的淚水。我雙眉微蹙,緊咬著下唇,你以為我只是含羞嬌媚,可實際上我卻是在忍耐對你的挽留。
自從離別后,度日如年又渾渾噩噩,日子一天天過去,好像沒有改變,又若有所失。不知魂斷,只能在夢中與你相伴。而這樣的生活,卻無人知曉,唯有見證我們分別的明月,空懸九霄。
【評析】
這首《女冠子》在《草堂詩余別集》中題為“閨情”,普遍認(rèn)為是通過描寫少女與情郎分別時的樣子以及別后的相思之苦,體現(xiàn)出少女的癡心一片。但也有另一種解法,劉永濟(jì)《唐五代兩宋詞簡析》中,認(rèn)為這首乃追念其寵姬之詞。因為韋莊還有一首《女冠子》與本作乃聯(lián)章詞,所謂聯(lián)章詞,即是有兩首或兩首以上的一組詞寫同一件相關(guān)的事,表達(dá)同一個主題。另一首《女冠子》詞云:“昨夜夜半,枕上分明夢見。語多時,依舊桃花面。頻低柳葉眉。半羞還半喜,欲去又依依,覺來知是夢,不勝悲?!彪m然兩首詞中的主人公可能不盡相同,一說“別君時”,一說“依舊桃花面”,可見是從女方與男方的不同口吻敘述的。但二者確實都有追念舊情的意思。而劉永濟(jì)以其二首為同一主人公,言:“前首是回憶臨別時情事,后首則夢中相見之情事也。明言‘四月十七’者,姬人被奪之日,不能忘也?!?/p>
上闋起筆“四月十七,正是去年今日”,如此淺顯直白的表述,在詞史上是極為少見的。但“正是”二字,將這一看似毫無內(nèi)涵的客觀記錄變得另有深意,說明少女將這個離別之期記得如此牢固,可以想見她一整年的相思之苦。由此,這個開頭便帶有了濃厚的主觀情感,仿佛這一年過得既快又慢,還沒等到情郎歸來,怎就過了一年了呢,猛然間,正是離別之期再現(xiàn),叫人唏噓。無怪乎陳廷焯贊韋莊詞“似直而紆,似達(dá)而郁,最為詞中勝境”。
“別君時”是過渡句,承上啟下,承接上文的日期,點明四月十七是他們分別一年的日子,同時為下文展開回憶做鋪墊?!叭虦I佯低面,含羞半斂眉”是用白描的手法寫少女離別時的情態(tài),一舉一動,一低眉一頷首間,都暗示著少女痛苦糾葛的心理活動,足見詞人之筆下生花。為忍淚而頻頻低頭,含羞斂眉又似有千言萬語無從說起,正是“無語凝噎”之態(tài)。陳廷焯在《云韶集》中評說:“起得灑落?!虦I’十字,真寫得出?!?/p>
下闋轉(zhuǎn)入抒情,寫別后的相思眷念之苦?!安恢暌褦唷?,這里的“不知”最為精妙,比起直言斷腸之痛來說,更突顯少女的如癡如狂、魂夢顛倒之態(tài)。從而才至于日有所思夜有所夢,“空有夢相隨”。正是“不知得妙,夢隨乃知耳。若先知那得有夢”?“空有”二字甚為凄苦,寫出少女想隨君去而不能的痛苦心情。末句采用對月抒懷的寄托方式,“除卻天邊月,無人知”。可見,雖然寄月相思,仍舊不能解得相思之苦,“無人知”仍是煎熬,仍是折磨,特別是這個“人”還包括少女心心念念的離人。直書離苦,讓人欲哭無淚,唯有黯然銷魂。
菩薩蠻
洛陽城里春光好,洛陽才子他鄉(xiāng)老。柳暗魏王堤,此時心轉(zhuǎn)迷。
桃花春水淥,水上鴛鴦浴。凝恨對殘暉,憶君君不知。
【詞譯】
洛陽城里春光明媚,如此良辰美景,卻召不回生在這里、長在這里的游子。正若我欲歸長安而不得一般,到底天涯孤旅,不知是否只能終老他鄉(xiāng)。眼前的魏王堤上,楊柳依依,遮天蔽日,灑下一地陰影。而我此刻的心情頓時凄迷,惆悵不已。
桃紅柳綠,春水碧波,鴛鴦成雙,游水嬉戲。但這一切如今都只讓我愁恨郁結(jié),遠(yuǎn)望著夕陽的殘暉,心中有說不出的苦悶。我遠(yuǎn)方的故土啊,我故鄉(xiāng)的親人啊,我是如此深刻地思念著你們,怎奈就連這份思念也無法傳達(dá)。
【評析】
唐僖宗廣明元年,年約四十五歲的韋莊在長安應(yīng)舉,恰逢唐末農(nóng)民起義的黃巢軍攻入長安,僖宗逃亡四川避難。韋莊于此陷身戰(zhàn)亂,羈留長安,一度與弟妹失散。中和二年,韋莊才始離長安前往洛陽。在這期間,韋莊便成了這場動亂的目擊者之一,親眼見證了百姓在斗爭中所蒙受的巨大苦難與折磨,由此才誕生了《秦婦吟》這篇名著。而這首《菩薩蠻》則是韋莊當(dāng)時避亂洛陽時所填下的詞作,將個人的失意漂泊與思國憂國的感嘆合二為一。
“洛陽城里春光好,洛陽才子他鄉(xiāng)老”,起首便用兩個互相襯托的排比對偶句,將作者內(nèi)心的矛盾凸顯出來。上句“春光好”是淡筆,下句“他鄉(xiāng)老”才是真情,兩相對比,便難免會生出湯顯祖讀此的感慨,“可憐可憐,使我心惻”??v然春光“好”,可惜人卻“老”,至此還不算,因為人仍身處他鄉(xiāng),有家不能回。其中隱痛便是晚唐天涯才子們共同的塊壘,時移世易、國破家亡。這里的“洛陽才子”原意是指西漢賈誼,其生于洛陽,且少有才名,善文,后世常將其與屈原并稱。可惜賈誼英年早逝,生前謫居長沙,最終身死長安。當(dāng)然韋莊在此是以賈誼自況,其本人的成名作《秦婦吟》是于中和三年在洛陽寫就的,因而也曾有“秦婦吟秀才”的美譽(yù)。
“柳暗魏王堤,此時心轉(zhuǎn)迷”,前一句是承接上文的“春光好”,以茂盛的柳樹,上遮天日、下蔭游人的景象,具體描繪洛陽的春景。但一個“暗”字,不僅是實寫眼前風(fēng)景,更是寄托作者心情的低迷,與“心轉(zhuǎn)迷”照應(yīng)。這個“魏王堤”是東都洛陽的風(fēng)景名勝所在,唐太宗貞觀年間賜給魏王李泰,因此而得名。但當(dāng)時的唐朝國富民強(qiáng),如今卻已是搖搖欲墜,此時再游魏王堤,怎能不心生感慨。歷史的波濤洶涌澎湃,真讓人無能為力、迷蒙頓起。韋莊在《中渡晚眺》中也曾寫道:“魏王堤畔柳如煙,有客傷時獨扣舷?!贝颂幍囊弧鞍怠币弧懊浴币舱莻麜r之感。
“桃花春水淥,水上鴛鴦浴”,這兩句所描繪的一派勝景,更能反襯出詞人的憂苦內(nèi)心。以春光之明媚,反襯內(nèi)心之陰翳,以鴛鴦之成雙,反襯個人之孤寂。如詞末兩句所揭示的那樣,“凝恨對殘暉,憶君君不知”。曾有人評,“結(jié)尾二語,怨而不怒,無限低徊,可謂語重心長矣”。又正如俞陛云在《唐五代兩宋詞選釋》中說的那樣,“結(jié)句言‘憶君君不知’者,言君門萬里,不知羈臣戀主之憂也”。一句呢喃,無限低回。
浣溪沙
夜夜相思更漏殘,傷心明月憑闌干,想君思我錦衾寒。
咫尺畫堂深似海,憶來唯把舊書看,幾時攜手入長安?
【詞譯】
每一夜都因相思而不能成眠,待到更漏滴盡,仍舊睡意全無。既然如此傷心,倒不如起身憑欄,望一望那輪曾讓古往今來無數(shù)人斷腸的明月。想必你也與我一樣,深陷相思之苦,就連錦被也抵擋不住深夜的涼寒。
你所在的華屋美宇,分明就近在咫尺,卻又遠(yuǎn)在天涯。若欲尋你,更像是大海撈針。如此深廣的海洋,我要如何泅渡?無奈之下,只得把曾經(jīng)你我的舊書信翻來覆去地看。不知今生今世,可否還有緣攜手共進(jìn)長安?
【評析】
在沈雄的《古今詞話》與俞陛云的《唐五代兩宋詞選釋》中都記載了同一則逸聞,前者言“韋莊為蜀王所羈。莊有愛姬,姿色艷美,兼工詞翰。蜀王聞之,托言教授宮人,強(qiáng)奪之去。莊追念悒怏,作《荷葉杯》《浣溪沙》諸詞,情意凄怨”。后者云“端己相蜀后,愛妾生離,故鄉(xiāng)難返,所作詞本此兩意為多。此詞冀其‘?dāng)y手入長安’,則兩意兼有。端己哀感諸作,傳播蜀宮,姬見之益慟,不食而卒。惜未見端己悼逝之篇也”。這兩處都記載著王建假借讓韋莊的愛姬教宮人作詞的理由,強(qiáng)行奪其愛姬的軼事。更傳言其愛姬在宮中見到韋莊這等傷心詞作后,絕食而死。但在學(xué)者看來,這些到底是小說家言,無憑無據(jù),所以這首《浣溪沙》確是懷人思鄉(xiāng)之作,但是否是懷念被奪走的姬人,就不得而知了。
首句“夜夜相思”寫出詞人相思之頻,“更漏殘”則顯出相思之久?!案笔枪糯归g的計時器,因為日晷的使用必須有陽光照耀,所以夜間便采用漏壺以報更知時。而所謂更漏,實際上是一個漏壺,壺中注水,且有箭浮于水面,箭上有刻度。隨著壺中水的減少,箭也在壺中緩慢下沉,由此便可利用浮箭上的刻度與水量殘留的多少來判斷時間。詞中一個“殘”字,意為漏壺中水已將近滴完,可見天將黎明,詞人因相思而徹夜未眠。既然睡不著,便只能是“傷心明月憑闌干”,正是傷心人望傷心月,融情于景。畢竟月缺月圓,從來循環(huán)有數(shù),多情的一直都只是那望月人。憑欄望月,勾勒出的乃是古今傷心人共同的寂寥剪影。
“想君思我錦衾寒”,這句歷來最為人所稱道,張燕瑾在《唐宋詞選釋》中評之,“一句疊用兩個動詞,代對方想到自己,透過一層,曲而能達(dá)。句法亦新”。不是進(jìn)一步說自己如何想念對方,而是從對方的角度,言其勢必與自己心心相印,即使沒有望月懷人,也是雖有錦被覆身,仍覺孤寂寒冷。與杜甫《月夜》,“今夜鄜州月,閨中只獨看。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 香霧云鬟濕,清輝玉臂寒。何時倚虛幌,雙照淚痕干”的寫作手法,一徑有幾分相似。
過片“咫尺畫堂深似?!保赡苁腔么藿肌顿涙尽分械囊痪洹昂铋T一入深似海,從此蕭郎是路人”。而“畫堂”是與沒有雕飾沒有顏色的“白屋”相對的,白屋乃是平民所居,由此可見詞人所思念的人,必身處富貴奢華之中,與上文的“錦被”相照應(yīng)。“咫尺”與“深似?!倍硷@出伊人一去難回,相見不易的意思來??此棋氤唛g的距離,但實際上卻已經(jīng)隔著漫漫滄海了。如此下文就很自然了,“憶來唯把舊書看”,見不到人,若是相思起來,便只能讀一讀舊日的書信,聊以自慰。誠如湯顯祖評《花間集》中所說,“‘想君’‘憶來’二句,皆意中意,言外言也。水中著鹽,甘苦自知”。末句“幾時攜手入長安”,既顯出萬一的希望來,卻又一次道出了相見之難,仿佛唯有上天的可憐同情,才能讓這對璧人有機(jī)會再次攜手。而“長安”一地,也暗含著詞人思?xì)w的心情,可惜終成奢望,叫人唏噓。
- 只合:應(yīng)當(dāng)、只應(yīng)。
- 壚:安置酒甕的土墩,代指酒家。
- 須:必定,肯定。
- 陌:東西走向的土埂。
- 妾:古代女子的謙稱。
- 一生休:直到生命的盡頭,至死方休。
- 羞:羞愧后悔。
- 佯:假裝,有意遮掩。
- 斂:收斂、皺起,這里指蹙眉。
- 洛陽才子:原指西漢洛陽人賈誼,此處乃詞人自況。
- 魏王堤:即魏王池的堤壩。唐代洛水在洛陽溢成一池,有堤與洛水相隔。
- 淥:指水清澈的樣子。
- 凝恨:愁恨聚結(jié)在一起。
- 更漏:又稱漏刻、漏壺,古代夜間的計時器。
- 錦:精美的絲綢制品。
- 把:持、握。
- 書: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