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川尋夢:湯顯祖故鄉(xiāng)尋訪記
來湯顯祖的故鄉(xiāng)撫州,是我多年來的愿望。那次到達撫州時已是晚上,與江西文友吃完晚飯后,得知湯顯祖墓所在的人民公園就在附近。我在心里說,有什么好猶豫的,既然到了撫州就應該去湯墓祭拜一下。
可能是急于去祭拜湯顯祖,我們途中看到一個有牌坊的地方就走了進去,原來是一個休閑廣場。后來問一個帶著孩子的年輕媽媽,她指著旁邊的方向說,穿過這個小橋就可以到人民公園。
撫州市人民公園
有山野之氣的公園
下過雨的晚上,人民公園里漆黑一片,我們沿著兩邊是樹的小路行走,不時臉上會碰到蜘蛛網。在我看來,這里更像一個荒蕪的園子,有山野之氣。過了一個水泥橋后,豁然開朗,路也變寬,兩邊都是松柏——我想湯墓就要到了。
到了湯顯祖的墓,才發(fā)現(xiàn)我們是從公園后門反方向走過來的。借著夜色,可以看見湯墓有完整的牌坊、墓道、墓碑和亭子。旁邊的水塘里有蛙聲,不知為什么撫州的蛙聲和南京的很不一樣,這里的蛙聲更像小孩子啼哭,聲音響亮——也許是我的心情使然吧!我們就在鳴叫的蛙聲中,站在墓前向湯先生祭拜、鞠躬。
我從黃芝岡先生的《湯顯祖編年評傳》中,了解到湯顯祖原墓位于他的故鄉(xiāng)文昌里,具體是文昌橋東的靈芝園湯家山上,那是一座湯顯祖和原配夫人吳氏及繼室夫人趙氏、傅氏的合葬墓。
有關湯墓的歷史信息是這樣的: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臨川知縣江召棠曾進行一次大修,并在墓碑上撰一聯(lián):“文章超海內,品節(jié)冠臨川?!毙轮袊闪⒅埃沟貛自庖钠?。1957年曾進行培修,“文革”中又遭破壞。1982年10月湯墓遷址人民公園,據說是為了方便游人憑吊瞻仰。
次日上午,我們打車直奔湯顯祖的故鄉(xiāng)文昌里。在車上我安慰文友,哪怕一點痕跡找不到,也沒有關系,我就想站在那塊土地上,感受一下湯顯祖的氣息。
文昌里距離人民公園并不遠,打車沒有多久,我們就見到氣勢雄偉的文昌橋,橫跨在撫河兩岸。據史料記載,該橋始建于南宋乾道初元(公元1165年),后來該橋被洪水沖毀,改為浮橋。后在嘉泰年間修成石橋,又在明嘉靖年間,采石大修,前后一共花了六年,耗費白銀十七萬兩,才建成一座全部石砌的堅固橋梁。
在文昌里的街上,沿途我們問了好幾位路人,問了湯墓所在的靈芝園,問了湯家山,都回答不知道。
湯墓的牌坊
撫州人民公園里的湯顯祖墓
《湯顯祖編年評傳》的作者黃芝岡先生在1955年6月曾來這里尋訪湯顯祖墓。當時他在一位傅老先生的引導下,在太平街17號煙店后面的空地找到了湯墓。這個地方原來的名字叫靈芝園,后來叫湯家山,不僅是湯家祖墓所在地,也是湯顯祖出生的地方。
黃先生在書中記載,抗戰(zhàn)時,日本兵挖戰(zhàn)壕,把這里的墳墓全都鏟平了。湯墓得以保存,是因為煙店老板出于私心,把它用竹籬笆圈入自己家中,用于曬煙葉,而江召棠所立的墓碑正好可以磨切煙葉的刀。所以黃先生等人去看的時候,墓碑的右上角還有磨煙刀的缺痕。
黃芝岡先生1971年6月12日病故于原籍長沙,有關湯墓之后的信息,我們只能依靠《湯顯祖大傳》的作者龔重謨先生的記敘了。
龔重謨在《滄桑興毀湯公墓》中,講到1957年江西舉辦紀念湯顯祖逝世340周年的活動。撫州市政府重修了湯顯祖墓,并在墓地建造了六角“牡丹亭”。沒想到1966?年夏,在“破四舊”的劫難中,湯顯祖墓被紅衛(wèi)兵挖平(但尚未深挖搗毀墓穴),墓碑被砸爛,六角形的牡丹亭被搗毀。
龔先生在文章中又寫道:“到了1968年,經撫州市革委會批準,在文昌橋東湯顯祖墓的墓基上建冰廠。1982年遷墓時特叫當年建冰廠的施工員胡雪輝來到現(xiàn)場。胡帶負責遷墓的傅林輝等同志到了冰廠的一間房子里,畫了大概位置,并說當年就在此將一塊刻了字的青石板挖成了兩截,上面刻字依稀可辨,出現(xiàn)有‘湯公’和‘顯祖’字樣。其時‘文革’還在繼續(xù),人們思想還在極‘左’陰影中,本屬寶貴的文物,文化部門無人收藏,任其丟棄在地上,只有橋下黃煙店老太婆拾去了半截當磨刀石,還有半截被橋下另一位老太婆撿去墊床腳。出土的一些瓷碗和陶缽,大多被挖爛,沒有人要。還有挖到爛的棺材板一說。此說如是事實,那么1968?年建廠挖地基時湯墓才慘遭毀滅性的破壞?!?/p>
根據上述文字,我們尋訪湯顯祖的原墓,關鍵就是要找到撫州冰廠原址。我們站在大街上一片茫然,突然發(fā)現(xiàn)街邊有一家賣雪糕的小店,就向中年老板打聽,他說老冰廠就在橋東的街左邊。聽到這個確切的消息,我們感覺幾乎如沐春風。
我們沿著大街,向西沒走多遠就遠遠看見文昌橋。這時候我們正站在一家“東風商店”門口,這是一家賣煤油的老店,一位修車的男人正在和旁邊一位婦女說話。我們剛說出“湯顯祖”三個字,這位長得很清爽的男人就對我說:“從旁邊地下通道走下去,就是湯顯祖墓!”
為我們指路的中年男人
70歲的劉建華老人
制冰廠的機房冷庫
我一連對他說了好幾聲謝謝——沒想到驚喜來得如此容易!
從商店右邊的過道順著破舊不堪的臺階走下去,是一片殘破荒蕪的園子,有高大的樹木,也有破舊的房子。在一座房子門口有位老年婦女望著我們,我們問她,老冰廠是哪座房子?她說,問我家老頭子吧,他就是冰廠的。話音未落,對面廚房里走出一個老年男人,長著古人的山羊胡子。這位叫劉建華的老人精神很好,根本不像70歲。他聽我說是從南京專程來的,馬上就說,我?guī)銈內タ础?/p>
劉先生告訴我們,這一帶以前就是湯家的祖墳山——“湯家山”。“文革”后這里一度變成菜市場,1968年又建了撫州市制冰廠,劉先生說他一直在廠里工作。
我們跟著劉先生繞過一座大房子(當年冰廠的機房),來到后面的一座工棚,其中山墻上掛著電閘刀和電線。劉先生對我們說:“1982年,我還是一個小青工,當時遷移湯墓時,我出于好奇就在現(xiàn)場。當時湯墓在機房冷庫下面,因為是水泥澆筑的不好挖,如果真的要挖耗費成本也高,后來他們就從配電房里的一口井旁邊挖了一個墓移走了。”
說實話,當時我聽了這段描述,幾乎不相信我的耳朵——居然還有這樣“馬虎了事”的事,如果劉先生敘述是真實的情況,那么,躺在人民公園的湯墓里面的就不是湯顯祖。
后來我又追問,何以證明湯墓就一定在機房冷庫下面?劉先生說,我曾幾次親眼看見湯家的后裔來這里祭拜,他們在這里(指著機房冷庫位置)掛起紅布,擺過香,燒過紙錢。這個情況廠里許多人都知道的。
如果按劉先生這個當年現(xiàn)場見證人所說,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人民公園的湯墓是個假墓,而湯顯祖和原配夫人吳氏及繼室夫人趙氏、傅氏的合葬墓,依舊在眼前的機房冷庫下面。
這對熱愛湯顯祖、熱愛昆曲的人來說,又何嘗不是一件特別幸運的事!
劉先生還說,湯家后人住在撫州北站一帶,你如果去打聽可以找到的。劉先生說他一直住在這里,幾十年來就沒有離開過。
在機房冷庫面前,我提議請劉先生留個影,我們從心里很是感激這位老人,某種程度上,他才是真正的守墓人。記得那天,我們面對真正的湯墓,深情地鞠躬,向偉大的戲劇家湯顯祖表達我們的敬意。
暴雨停歇之后,我們來到江邊,文昌橋上一片車水馬龍,橋下有船笛長鳴。我們站在橋上,回望湯墓那片房子,雖然被其他建筑物遮擋,但墓旁那棵高大的榆樹,亭亭如蓋矣。
湯顯祖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