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隕星

夢溪筆談選譯(修訂版) 作者:李文澤 譯注


隕星

本節(jié)記載了發(fā)生于常州的一次隕星墜落現(xiàn)象。對于流星隕落這一自然現(xiàn)象,古人缺乏科學知識,因而往往把它看做是天降災禍,附上了神秘而又恐懼的色彩。與迷信態(tài)度相反,也有一些進步的思想家,通過實地觀察,用樸素的唯物主義思想對隕星現(xiàn)象作出了科學的解釋。沈括就是其中的一位佼佼者。他完全擯棄了那些迷信邪說,對隕星的出現(xiàn)、墜落以及被發(fā)掘出來的全過程作了如實的記載,詳細地描述了它的火光、溫度、形狀、比重。尤其有意義的是他發(fā)現(xiàn)隕星的組成成分是鐵。這是我國古代文獻資料中對隕星成分的首次文字記錄,與現(xiàn)代對隕星成分的認識是相吻合的。

治平元年[1],常州日禺時[2],天有大聲如雷,乃一大星,幾如月,見于東南。少時而又震一聲,移著西南。又一震而墜在宜興縣民許氏園中,遠近皆見,火光赫然照天,許氏藩籬皆為所焚。是時火息,視地中只有一竅如杯大,極深,下視之,星在其中熒熒然。良久漸暗,尚熱不可近。又久之,發(fā)其竅,深三尺余,乃得一圓石,猶熱,其大如拳,一頭微銳,色如鐵,重亦如之。州守鄭伸得之[3],送潤州金山寺[4],至今匣藏,游人到則發(fā)視。王無咎為之傳甚詳[5]。

【翻譯】

治平元年(1064),在常州,有一天近午時分,天上有巨響如雷鳴,原來是顆大星,幾乎像月亮一般大,出現(xiàn)在東南天際。一會兒又響一聲,移到了西南。又響一聲,就墜落在宜興縣百姓許氏的園子里。遠近的人都看見了,火光明亮映照天空,許家園子的籬笆都被燒毀了。這時,火光熄滅了,只見地上有一個洞,洞口像杯子大小,極深,向下探看,隕星在里面熠熠發(fā)光。過了很久,光逐漸暗下去,但還很熱,不可接近。又過了很久,挖開洞,掘下去三尺多深,就挖到了一塊圓形石頭,還是熱的,像拳頭一樣大,一端略微尖些,顏色像鐵,重量也和鐵相仿。知州鄭伸得到這塊隕石,送到潤州金山寺。至今用匣子珍藏著,游人來了才打開匣子展示。王無咎對這件事記載得十分詳細。

[1] 治平:宋英宗趙曙的年號。治平元年即1064年。

[2] 常州:治所在今江蘇常州。日禺(yú娛):即隅中,相當于上午九至十一時。

[3] 鄭伸:宋人,宋神宗時曾任駕部員外郎、知常州。

[4] 潤州:治所在今江蘇鎮(zhèn)江。金山寺:佛教禪宗著名寺院,東晉時創(chuàng)建,寺在今鎮(zhèn)江北金山上。

[5] 王無咎:字補之,宋代南城(今江西南城)人,嘉祐間進士及第,為天臺令,后棄官游學。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