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章 況 鐘

人物中國·明清(前期) 作者:《人物中國》編委會 編


第9章 況 鐘

剛正廉潔

況 鐘

Kuang Zhong(1383~1442)

非財不可取,勤儉用無竭?!獩r 鐘 

況鐘,明代著名清官。字伯律,號龍岡,又號如愚。江西靖安人。永樂四年(1406)出任靖安縣禮曹。后薦為禮部主事。永樂二十一年升本司郎中。宣德五年(1430)被推薦特授為蘇州府知府。況鐘為人剛正廉潔,知蘇期間,大力整頓吏治,嚴懲貪官污吏;執(zhí)法如山,斷獄嚴明,為民申冤昭雪。他還與江西巡撫周忱悉心計劃,奏減蘇州府稅糧七十余萬石,并建義倉,均徭役,疏免軍戶,招復流民,興修水利,發(fā)展生產(chǎn)。以政績顯著,為官清廉,深受百姓愛戴,吏民譽之為“況青天”。況鐘三次任職蘇州十三年之久,正統(tǒng)七年(1442)卒于蘇州任上。歸葬時,十里長堤站滿哭祭人群。古代傳奇小說中載有不少況鐘辦案故事。1956年,昆曲《十五貫》上演,經(jīng)毛澤東主席、周恩來總理推薦觀看,況鐘清官之名享譽全國。嚴懲污吏

明代宣德五年(1430),蘇州等九個府缺知府,這九個府都是重要的地區(qū),延臣會議,談及“天下九大郡,繁難治,蘇州尤甚,稅糧甲于他省,民困吏奸。每差京官督催,累歲不能如額數(shù),而流亡倍多?!庇谑?,明宣宗命大臣推舉“廉能有為,才堪牧民”的屬員去任職。不久任命況鐘任蘇州知府,賜給敕書,敕書中告誡并授權(quán)況鐘到蘇州后,要“興利除弊,毋為權(quán)勢所脅,毋為奸吏所欺,凡公差之人,有違法害民者,即據(jù)實奏聞,所屬官吏人等,作奸害民,即捉解赴京?!?/p>

蘇州是一個繁華富庶的地方,是江南巡撫的治所。這里主辦織造的太監(jiān),往來于沿江沿海的衛(wèi)所軍官,地方的鄉(xiāng)宦豪富,都是權(quán)勢顯赫、違法害民的豪強。況鐘到任蘇州后,剛正不阿,不向宦官、豪強低頭,對欺壓人民、橫行不法的宦官、豪強,均予以堅決的打擊。他忠實地執(zhí)行了明宣宗的旨意,經(jīng)過一個多月的調(diào)查,當眾處死了6個貪污不法的胥吏。又對蘇州府管轄下的官吏進行考核,“出貪墨者五人,庸懦者十余人??ぶ胁缓酢?。

關(guān)注民生

蘇州因元末為張士誠之地,為張氏據(jù)守,明太祖朱元璋建國后,為泄其憤,而將蘇州租賦加重,致使百姓難以承受。至仁、宣時逋賦數(shù)額巨大,賦稅舊制難行。宣德五年春,明宣宗曾下寬恤詔,減免租稅。盡管如此,至況鐘到任,蘇州一府拖欠賦稅已達4年。況鐘上奏請減官租,被戶部駁回不準,他一再上疏,指出如果不減,“仍照舊額征糧,有違恩命,抑且失信于民”。經(jīng)過多次上奏力爭,宣德七年得到宣宗批準,減去官田租七十二萬石,荒田租十五萬石,使被重租壓得透不過氣來的蘇州人民松了一口氣。接著,他率領(lǐng)蘇州民眾疏浚河道,興修水利,促進了蘇州地區(qū)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的發(fā)展。他還建立濟農(nóng)倉粟每年多達數(shù)十萬石,除賑濟災荒外,還代民間支付雜辦徭役及拖欠的租糧?!睹魇贰酚涊d說他:“興利除害,不遺余力。鋤豪強,植良善,民奉之若神?!?/p>

明朝軍人立有軍籍,是世襲的。在衛(wèi)所當兵的死了或逃亡了,要在原籍勾取他子弟或?qū)O子補充。宣德三年,御史李立、同知張徽奉命到蘇州清理軍籍,人民慘遭殘害。縣民被冤被殺者不可勝計。況鐘上任后,問明原由,上奏皇帝,指責“今用事之人舞文法外,不擇當否,悉驅(qū)羅網(wǎng)而駢駑之。其意以能為國家益數(shù)千百輩軍,殊不知事體非宜,為國生怨,其失尤大也?!痹跊r鐘的奏請下,160人免除了軍役,1240人只本身服役,免除世役。

兩袖清風

況鐘為官清廉。他在《示諸子詩》中說他自己“雖無經(jīng)濟才,沿守清白節(jié)?!备嬲]他的兒子“非財不可取,勤儉用無竭?!睕r鐘在蘇州任內(nèi),勤于政事,忠于職守,除奸革弊,為民辦事,深得蘇州人民的愛戴。宣德六年,況鐘的繼母去世,按照禮制,他必須回靖安原籍守喪“丁憂”,這一去,要三年孝滿才能出來做官。百姓挽留,不得遂愿。時過不久,因“秋糧應減者,倍加收斂,奸吏舞法,故弊叢生”。百姓更加思念況鐘,作歌唱道:“況太守,民父母。眾懷思,因去后。愿復來,養(yǎng)田叟?!庇谑牵?、府同知等,據(jù)縣民37580名告詞,奏請奪情起復。明政府接受了人民要求,皇帝下旨況鐘縮短“守孝”期,重回蘇州做官。

宣德十年(1440),況鐘進京述職,蘇州人民怕他因政績優(yōu)異,升官離去。士紳百姓來到路旁,舍不得他走。第二年(正統(tǒng)元年),況鐘在蘇州人民的一致要求下,終于再次回到蘇州。正統(tǒng)五年,況鐘任蘇州知府已9年。同年十月循例備由赴部候升,朝見皇帝。在明朝,地方官進京朝見,一般都要帶搜刮來的金銀珍寶,名產(chǎn)土儀,遍送京城里的勢宦權(quán)貴,明代流行的一首歌謠說:“知縣是掃帚,太守是畚斗,布政是布袋口,都將去京里抖?!倍鴽r鐘進京朝見,卻兩袖清風,不帶一錙一銖。他赴京臨行時,作詩和前來餞行的蘇州人民告別,其中二首說:

清風兩袖去朝天,不帶江南一寸綿。

慚愧士民相餞送,馬前灑酒注如泉。

檢點行囊一擔輕,長安望去幾多程。

停鞭靜憶為官日,事事堪持天日盟。

況鐘赴京后,因任期滿要升官。蘇州人民八萬人又上書挽留,要求況鐘再次回蘇州,明英宗接受人民的請求,升了況鐘的官,賜正三品,但仍回蘇州做知府。這是自明朝建國以來七十余年所沒有的規(guī)格和禮遇。由此可見況鐘政績的卓著和品德的高尚。正統(tǒng)七年年末,況鐘病死蘇州任所,終年60歲。

況鐘靈柩運回江西時,“民多垂泣送其柩歸”。運載況鐘靈柩的船中,“惟書籍,服用器物而已,別無所有。”蘇州府所屬七縣都為他立了祠堂,作為紀念。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