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毛岸英還鄉(xiāng)替父還“債”

勤儉廉潔的毛澤東家風(fēng) 作者:孫寶義,劉春增,鄒桂蘭 著


毛岸英還鄉(xiāng)替父還“債”

毛岸英不管怎樣忙,他都要抽出時間去看望父親,他知道父親太忙太累了。幾天來他和父親見面,總是見父親皺著眉頭,父親是很少皺眉頭的人,莫非有什么事?一天,父親當著兒子的面終于敞開了心扉。他一邊吸煙,一邊重重地拍拍桌上的一摞子信說:“這是滾滾三股洪流,向我毛澤東沖來了。”毛岸英沒有言語,知道父親在思考對策。父親過了一會兒才說:“一股是文家,一股是楊家,一股是毛家,都認為咱們坐了天下,都伸出手來討官要官。因為都是窮家子弟,才沒來向我買官,可是也送來了土特產(chǎn)。這可怎么辦呢?我哪有那么多的時間寫回信!我們可不是蔣介石,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喲,如果我們也搞起許官、封官來,那樣咱們就不是共產(chǎn)黨嘍!”

毛岸英真是心疼父親,沉思一會兒后說:“爸爸,我按你的意思,在新中國成立前就回了幾封信。我想他們會思考一些問題的。爸爸,你太勞累了,我想有機會回韶山和板倉一次,把咱們的想法告訴親人,請他們諒解?!?/p>

毛澤東思考了一會兒說:“信,還是要回的喲,他們認為咱們現(xiàn)在是打天下坐天下咧!不理他們,人家會說我們把這么多鄉(xiāng)親給忘了,似乎說我毛澤東忘‘本’了;說毛氏父子沒有一點人情味。不過這倒不怕,常言說,人正不怕影子斜。如果有去湖南工作的機會,你回去一次也好。你先把上兩次寫給你外婆和舅父的信,拿給我看看,你還有草稿嗎?”

“有。”毛岸英很快把信拿給父親看。毛澤東用寬大的手掌拿著信,一頁頁翻看著。當他看完毛岸英寫給外婆、舅父的兩封信后,連連點頭說:“寫得好,寫得好,有情有義。岸英啊,有情有義才是好男兒?!弊詈笠环庑攀菍懡o楊開慧母親的親屬的,也可以說是楊開慧的嫡親。姓向的舅舅托人要求毛岸英幫助他安排一個好的工作,毛岸英在信中進行規(guī)勸和批評,信中寫道:

“……反動派常罵共產(chǎn)黨沒有人情,不講人情。如果他們所指的是這種幫助親戚朋友,同鄉(xiāng)同事做官發(fā)財?shù)娜饲榈脑?,那么我們共產(chǎn)黨正是沒有這種人情,不講這種人情。共產(chǎn)黨有的是另一種人情,那便是對人民的無限熱愛,對勞苦大眾的無限熱愛,其中也包括自己的父母子女親戚在內(nèi)。當然,對于自己的近親,對于自己的父、母、子、女、妻、舅、兄、弟、姨、叔,是有一層特殊感情的,一種與血統(tǒng)家族有關(guān)的人的深厚感情的。這種特殊的感情,共產(chǎn)黨不僅不否認,而且加以鞏固并努力于引導(dǎo)它走向正確的、與人民利益相符合的、有利于人民的途徑。但如果這種特別感情超出了私人范圍并與人民利益相抵觸時,共產(chǎn)黨員是堅決站在后者方面的,即‘大義滅親’亦在所不惜……

“我決不能也決不愿違背原則做事,我本人是一部偉大機器的一個極普通極平凡的螺絲釘,同時也沒有‘權(quán)利’、沒有‘本錢’,更沒有志向來做這些助親戚高升的事。至于父親,他是這種做法最堅決的反對者,因為這種做法是與共產(chǎn)主義思想、毛澤東思想水火不相容的,是與人民大眾的利益水火不相容的,是極不公平、極不合理……”

“岸英,你這封信很有理性,也很有原則性,這我就比較放心了。你真該盡快回趟湖南了。”

就在毛岸英與父親籌劃如何回老家時,李克農(nóng)命令毛岸英立刻陪他去湖北公出。機會來了,他可以半公半私回湖南了。

臨成行前,毛澤東把兒子叫到身邊,爺兒倆都有好多話要說,要傾訴。毛澤東已有20多年沒回故鄉(xiāng),毛岸英離開故鄉(xiāng)也有20年了。臨上車前,父親還在叮囑兒子:“見了鄉(xiāng)親們要有禮貌,不能沒大沒小,輩分大的男人,叫聲阿公,女的喊‘艾基’,長輩喊伯伯、叔叔、嬸嬸、阿姨,同輩以兄弟相稱。再一點,要入鄉(xiāng)隨俗,不要有任何特殊,老百姓最不喜歡擺架子的人。”說罷,毛澤東拿出一個不起眼的皮包,讓毛岸英帶上,還說,“這里的一些票子,是我多年的積蓄,看到真正有困難的親屬,你就見機行事吧,俗話說,‘空手進門,貓狗不理’??傊憧粗k吧。”

毛岸英笑笑說:“爸爸,我有錢?!彼喼备吲d得像個小孩子。

“你哪里來的錢?”父親問。

“我和思齊攢的唄。”

“花錢別大手大腳喲?!?/p>

韶山是父親誕生的地方,25年前爸爸和媽媽帶著三歲的他和媽媽懷里抱著的岸青回到故里,父親怕他影響媽媽抄稿,便在地上用樹枝教他寫字。先寫“人”字,那時他感到這個“人”字很難寫呀。那時他太小,現(xiàn)在想起來,已記不起韶山是個啥樣子。省政府先是派一輛吉普車把他送到七里鋪,再往前只有一條鄉(xiāng)村路,村里已派人給岸英準備了一匹馬。毛岸英很喜歡馬,真想過過癮騎馬跑一程路??伤荒茏尨謇锱阒耐臼芾?,于是,自己牽著馬走。他一路上講了些新鮮事,大家走得就有勁兒了。再說,他聽不少老鄉(xiāng)講“太子回鄉(xiāng)了”,他感到吃驚,更不能騎著大馬去見鄉(xiāng)親了。

第二天起來,他來不及敲掉鞋上的故鄉(xiāng)泥土,又踏上土路,繞到上屋場他祖父、祖母的舊屋,并在父親和叔叔們住的屋里轉(zhuǎn)了許久。整個舊居也差不多快坍塌了。這時,鄉(xiāng)里同來的干部說:“這些房子再不修就站不住了?!彼f:“我來時,父親說過,讓我看看就行了。我回去轉(zhuǎn)告父親,我想父親不會同意大修,先把漏雨水的地方苫苫草就行了?!?/p>

毛岸英工作效率很高,他按父親開出的名單順序,挨家去叩拜。他感到農(nóng)村被國民黨反動派破壞得太厲害了,人民生活太苦了,他每到一家都要講土改,講如何才能打碎千年封建枷鎖,過上好日子。他嘗了無糧人家吃的野蒿草和非常難吃的觀音土。他在筆記本上重重地寫下“要告訴省、縣領(lǐng)導(dǎo)干部,趕快搞好土改!不能餓死人”的話,用紅筆畫上許多杠杠。

毛岸英把父親省下來的津貼和一部分稿費收入,分給了窮親戚,有的一家給5元、10元,最多20元。

幾天工夫,岸英把父親帶給他的鈔票全用光了,還把他自己的鈔票和思齊給他帶的鈔票也用光了。

毛岸英回到長沙交際處時,趴在桌上給湖南省政府主席王首道寫信。原來,他回韶山時,住在毛震公祠對面沖里的毛貽泉找他討債,說毛澤東某年某月借了他的100塊大洋,云云。毛岸英已兩手空空,無法償還,只好求助于王首道,信的大意是:幾十年前,我的父親從毛貽泉手里拿過100元錢,這次回去,人家找我要錢。我原先不知,又沒有準備,現(xiàn)在我的錢已用完了,請求借給100元錢,以解燃眉之急!

毛澤東父子就是按照這樣的思路和做法,去報答鄉(xiāng)親們的恩情。

(參見楊大群:《毛岸英的故事》,沈陽出版社2001年版)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