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的生活
大約是二十四五歲的時候有過一個結(jié)論:理想的生活就是天天談戀愛。
這個想法有個背景,就是之前的十年過得太辛苦,全部的氣力被兩件事占據(jù)了:考大學(xué)和生存。最糟糕的是,好容易身上有了點錢之后才發(fā)現(xiàn),錢也沒預(yù)想的那么有用。
于是沉湎了兩年,過程就不說了,兩年后幡然悔悟:談戀愛是最不值得做的事情。理由是事業(yè)上再不順利,大體上還是有付出有回報;談戀愛的付出和回報往往是相反,而且過程當中的痛苦比快樂多。
經(jīng)歷過這兩次醒悟,很多人就厭世了,我一度也是。有兩樣?xùn)|西起過治療作用:麻將和喝酒。但是不能停,輸光身上所有的錢和宿醉醒來后是最空虛的,不僅厭世,對自己也是嫌惡之極,躺在舊沙發(fā)上,覺得自己像沙發(fā)上長著的一塊霉斑。
還好,身體很快會提醒你,喝酒和打麻將都不能過量。尤其是一些泌尿系統(tǒng)出現(xiàn)的隱患,對人的約束力相當大。弗洛伊德的話還是有道理的,人用下半身思考的時候往往容易奏效。
2003年“非典”的時候回不了北京,在老家休息了半年,無所事事,過得很舒服。第一次覺得自己活得像個生物:每天起來吃東西、游玩、然后睡覺;第二天重來一遍。
走了很多周邊的山山水水,看到人跡罕至的地方,樹木是何等茂盛,動物是何等悠閑。這才明白,人類辛辛苦苦把自己從動物里文明出來是一件多么沒有意義的事情。地球上唯一要工作才有飯吃的物種就是人,而且要拼命工作,有錢無錢都要終生為錢操心擔(dān)憂。不像動物,吃的東西到處都是,和它們自身一樣,天生就長在那里,好多山肴野蔌吃不完都隨風(fēng)化掉。越高級的動物得到食物越困難,奔波和追殺是食肉哺乳動物的事,魚類和昆蟲基本只需張張嘴巴就可以了,猴子和野牛只要找到一片草地或樹林,就可以盡情地玩耍散步,不用愁吃的。
我也知道,這些想法徒然攪亂心性,毫無用處,不過,它教會了我折中:生活中不光要有事業(yè)和愛情,還要有很多別的東西。比如要有家人和一大堆親戚,吵吵鬧鬧的才好,鬧得你騰不出腦子來厭世。
還要有一些閑人在身邊,就是所謂的酒肉朋友。說起來不好聽,“酒肉”二字概括的是人的本能,人再文明,本能沒有了,能開心到哪里去?而且他們比工作上的朋友貼心,吃什么喝什么玩什么,他們都各有所長,且各盡其責(zé),無須管理和獎懲。他們喜歡組織一些無聊的活動,比如爬一座爬過幾百次的山,去鄉(xiāng)下吃狗肉。狗肉城里就能吃到,也都是從鄉(xiāng)下來的,快樂的是大家在一起,不在于吃什么。喝了酒之后他們很喜歡“義氣”這個話題,講得讓你相信。
就算什么活動都沒有,在街上走一走,說說鬧鬧,捉一個人出來當靶子開玩笑也是很好的。
如果打完牌去消夜,那簡直就是完美的一天。
有幾個喜歡唱歌的朋友也不錯。歌廳開間房,最好找個河邊的大排檔喝酒干唱,唱老歌,越唱心事越多,心事越多唱得越過癮……
還要有一些完全空虛的時間,可以攤在床上犯懶,在陽臺上乘涼,在躺椅里小睡,在天臺上出神,在屋門口磕瓜子看過往的行人……
這樣一來,就會覺得時間過得慢,一點都不用擔(dān)心變老。無聊了一個下午也才三點,去河邊新開的酒樓吃飯,人到齊至少還要三個小時。就這三個小時都長得令人討厭,老這個問題聽起來像是下輩子的事,哪里用得著去考慮。
半年沒有睡到自然醒;天天按日程表過日子;在飛機上還要辦公;遇上堵車,就要加班到九點;緊趕慢趕,工作量沒完成就到了月底。這樣的人生是迅速而痛苦的。
因為不注意休息,所以害怕得??;因為害怕得病,所以更加要犧牲休息時間去掙錢。
因為熬夜加班需要喝酒發(fā)泄;因為喝酒發(fā)泄起晚了,又要加倍的熬夜加班。
為了出路去大城市;因為城市太大,一切都很昂貴,于是需要更大的出路……
人類文明的慣例就是拿最寶貴的東西,包括自由和健康,去換取一些可有可無的東西。當這些派不上用場的東西到了自己都搞不清數(shù)目的時候,你就被認為是一個成功的人:比如一個天天飛機酒店的人和好多別墅;一個老婦和幾百雙鞋及數(shù)不清的披肩;一個脾胃虛弱的人和整桌的山珍海味……
有人說我太消極了,問題是世界上積極的人太多了。人類的弱點不是消極,而是太積極,往往過了頭,變小益為大害。消極的人有消極的好,就算閑下來,也不會加入黑社會或參軍,更不會成為原子彈制造者和有掠奪癖的所謂成功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