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從大學(xué)與快樂說起

醫(yī)心帖 作者:劉彥希


從大學(xué)與快樂說起

常聽到這樣一句話:大學(xué)的時候是最快樂的。那時候又要上課,又沒有錢,這兩件最討厭的事都占全了,又能快樂到哪里去?誠然,人生的問題大都是經(jīng)不起這樣刨根問底的;若是不刨根問底,又覺得惶惶若失。哲學(xué)家自有他們的一套解釋,話是堂皇嚴(yán)肅,普天下的人聽起來又有幾個能覺得關(guān)系到自己的疼癢?再說,聽別人的,越聽越糊涂的時候居多,還不如自己弄個明白。

我的解釋興許不適合其他人,至少是我個人的心得:上大學(xué)的時候之所以快樂,最重要的是沒有具體的欲望。也會想今后的工作啊事業(yè)啊,因?yàn)槭悄:南?,沒有身臨其境,所以是詩意的,類似旅途中聽到客車?yán)确乓皇资煜さ睦细钑r所喚起的那種憂傷,更多的成分是溫暖。曾經(jīng)看過這樣一幅畫:一對貧寒的夫妻,雙雙擁被坐在火爐前,女的用鐵鉗子撥尋著灰里的火星子,天不早了,再添炭怕浪費(fèi),可能還在半說笑半怨尤的憧憬著今后的富貴。大約也是類似的心情。

有個這樣的故事:一個富人,家里的人你爭我奪,吵吵鬧鬧,讓他很不舒服,倒是隔壁一家賣豆腐的夫妻,說說笑笑,融洽得不得了。他就問妻子,為什么隔壁那家吃了上頓沒下頓還這么開心呢?他的妻子說,想要他們不開心太容易了。說完,他妻子拿出一大錠銀子隔墻扔了過去……

后面的故事我忘記了,不過也很好想象:是買首飾還是買吃的?是花了還是存著還是用來做買賣?總之,那對夫妻開始為這些隨之而來的問題謀劃爭吵,越來越不快樂起來。

契訶夫的戲劇《三姊妹》里的三個姐妹,生在一個小城市,卻天天夢想著要去莫斯科。樺樹林、長椅上,念念叨叨的,不停地說著。聽到最后,觀眾分不清楚她們是真的想去,還是迷醉于這份心情。假設(shè)莫斯科某個公爵伯爵給她們寄來一份邀請函,她們眼下的這份快樂只怕就很難保全了。

戀愛也是這樣,遠(yuǎn)遠(yuǎn)觀望著的時候是最美好的;若是付之于行動,就變得愛恨交纏,痛苦起來了;若不可得,甚至?xí)偪?;得到了,到了二人袒身相對的時候,便覺得也不過如此;久了更索然無味。不管是什么欲望,滿足的過程大抵就是這么個模式。

痛苦也是這個模式:最恐懼的事情,疾病也好,災(zāi)難也好,真到了自己頭上,也就那么回事了,不見得就承受不了。

中國古代士大夫推崇的退居山林之樂,是這個模式的反方向:與其深陷名利場去痛苦,去擔(dān)風(fēng)險,不如遠(yuǎn)遠(yuǎn)地看著,引而不發(fā)、看而不拿來得愉悅。

活得通透,又真正眷戀生命,眷戀自然,眷戀花花草草人情瑣碎的人才能明白這一層。明白了這一層,大聲地說出來,或?qū)懺谖恼吕?,又顯得自我標(biāo)榜、心有不甘。甘與不甘之間,最是搔人癢處,如同金圣嘆說的,存幾個癩瘡于私處,冬夜獨(dú)自燒一盆熱水燙著玩一樣,是微妙而又爽極的自娛法。

古人的文章里有不少是描寫這類心情的,如陶淵明的《歸去來辭》:

歸去來兮,

田園將蕪,胡不歸!

既自以心為形役,奚惆悵而獨(dú)悲!

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

實(shí)迷途其未遠(yuǎn),覺今是而昨非……

我爸爸是個小生意人,生意做得很不好,他的性格和學(xué)問更適合當(dāng)一個老師,可惜只有高中文憑。記得小時候,他經(jīng)常在臟黑的燈光下讀這篇文章。我們那邊用電高峰的時候經(jīng)常停電,每次看他吃力地湊近臺燈或者蠟燭,極虔誠,比看賬目認(rèn)真多了。他小時候受過點(diǎn)私塾教育,讀起來搖頭擊腿地特別享受,聲音輕而清晰,帶著些尾音和嗟嘆聲,仿佛每個字都要放在嘴里咂嗅一番才舍得吞進(jìn)去或吐出來,遇到喜歡的句子要反復(fù)吞吐幾個來回。讀完“胡不歸”,他會嗟嘆半聲,低回領(lǐng)會一會兒;讀到后面的“園日涉以成趣,門雖設(shè)而常關(guān)”,“悅親戚之情話,樂琴書以消憂”,他會重復(fù)個一兩次。其實(shí)讓他心領(lǐng)神會的東西都是他生活里沒有的。別說親戚,就是我媽媽三句話不好就要和他吵起來。像他這種讀過些老書的生意人,行事最惹人和他爭吵。他通常也不介意,吵著吵著會把眼睛慢慢轉(zhuǎn)向別處,手指在膝蓋上偷偷地敲擊著,可能是又想起某個句子來了。這個舉動若被媽媽發(fā)現(xiàn),通常會引起更大的爭吵。

廢名先生說過:“中國文章,以六朝人文章為最不可及?!绷恼伦钪匾目峙乱獢?shù)這篇《歸去來辭》。它好就好在道出了古往今來失意文人的心聲。文學(xué)的傳承在某種程度上也是商業(yè)性為第一位的,個人的話若不能和大眾的想法達(dá)成最大的默契,即便好,也注定要沉沒到故紙堆里變成資料和檔案。人的欲望又豈是那么容易說得清道得明的?所以好文章還是少數(shù)。

有了欲望,人的身體就變成了煲湯的砂鍋,慢火攻于內(nèi),最是熬人老人。“今年要掙一百萬!”別說去實(shí)施,就是把這個念頭存心里頭都是傷身體的。欲望盛的時候,將睡未睡時會不自覺地皺著眉頭,全身緊繃繃的憋著勁,偶爾嘆口氣,松了一下,轉(zhuǎn)個念頭,馬上又繃了起來;面相會越來越像不高興,牙關(guān)不自覺地咬著,嘴會往前噘,忍受胃疼的表情,鼻子旁邊那兩撇也越來越明顯;眉眼處總有一股擠著的勁,把眼窩擠成三角形往上走,眼神陰晦疲倦,像厭煩誰一樣;心里更是雜念叢生,身邊的朋友沒有一個看得上的:貧的厭、富的妒、和自己一般的又要比個高低。這樣一來,面相自然會越長越難看。

家里洗好了被單,用竹竿架在門前曬。竹竿倒了,被單把大人和小孩都蓋在了下面。小孩出來是高興的,坐在地上傻笑,像去了趟迪斯尼樂園;大人出來很生氣,還罵人。小時候常常背著大人鉆到曬著的被單里去,那里面的陽光粉茸茸的很有意思。

有一天出門,因?yàn)闀r間充裕,從一條陌生的路去城鐵,走著走著就走到一條死胡同。路的盡頭是修城鐵的時候封的,末尾的幾家人便在這塊沒人走的空地里圍上磚,種上花。都是些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花:胭脂花、雞冠子、兩三株暗紅的美人蕉。疏疏落落地種著,一律黯淡的顏色,遠(yuǎn)看像裁縫鋪里扔出來的幾堆碎布。沙土地上靜靜地躺著只狗,見了人來也不叫。幾個竹編的團(tuán)箱,曬著些豆莢玉米之類,一多半是空著的。此情此景太過恬靜圓滿,讓我頓生一種異鄉(xiāng)人的感覺,心里酸酸的,就像在陌生的車站等票,黃昏時候,寒風(fēng)里面,還飄著些毛風(fēng)碎雨,聞見車站旁邊有人家在炒菜,辣醬被油煎著的香味……

這種異鄉(xiāng)人的感覺真的是久違了?,F(xiàn)在交通太發(fā)達(dá)了,回家太容易,越來越?jīng)]了做異鄉(xiāng)人的苦楚和詩意,那是一種用快樂或憂傷都不能全部形容的體驗(yàn)。

人生就是這樣,條件好了,什么都有了,快樂卻沒了,又能怎么樣呢?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