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元人小令格律 作者:唐圭璋 著


元曲體制,有雜劇、散曲之別。而散曲有套數(shù)、小令二種。雜劇有科白扮演,情節(jié)穿插。散曲之套數(shù),亦須配綴同調。獨小令為曲體之本,其用至簡,與詩之絕句、詞之小令等觀。往與東人青木正兒論治曲,宜先小令。即偶然習作,摹寫情景,莫此為便。故元劇曲家于撰雜劇之外,輒喜染指?;蛴衅缴粸殡s劇,而專尚此體者。若疏齋、酸齋、甜齋、挺齋、澹齋之徒,皆負盛名。而慶元張小山,尤卓然大家。小山所作共七百馀首,一時作手,無出其右者。挺齋撰《中原音韻》,附四十定格。澹齋選《陽春白雪》、《太平樂府》二書,明示作法,采輯美制,亦莫不有功于曲苑。至無名氏所選《樂府群玉》,全載小令,《樂府新聲》亦多載小令,并足窺元令之盛,蓋不讓于雜劇套數(shù)也。清初,朱竹垞、厲樊榭以詩詞名家,復擅小令,豈以其言簡體殊,活潑流利,別有情趣耶?十馀年前,余有廣小令定格之輯,顧未詳言格律。而清代《欽定曲譜》,北詞全襲明寧獻王《太和正音譜》,毫無考訂。其間正襯不明,聲韻不詳,學者憾焉!今吾友唐君圭璋,暇時因據(jù)挺齋、澹齋之書,并參諸《新聲》、《群玉》,及喬、張、云莊之小令專集,逐調參比,厘正襯,校字句,訂聲韻。凡一字確乎不可移易,及可以通融者,并一一注明。以元證元,至為可信。世有悅竹垞、樊榭之風,而欲于絕句小詞外,自由抒寫曲中小令者,儻有取于是歟!至入套之曲,不可單作小令;或明人所作,不可據(jù)為典則者,俱不取。他若明清曲選曲譜中所載,有不辨作家為元為明者,有不辨作品為小令為套數(shù)中之摘調者,亦并不錄,懼變本失真,泛而無當。蓋圭璋此書,義明法嚴,可謂善以金針度人者矣。甲申六月金陵盧前序于中央大學。

余初于一九四四年在重慶中央大學授課之馀,嘗取陳乃乾先生所輯《元人小令集》撰為《元人小令格律》一書,盧前先生曾為之序。顧由于當時出處不明,久置未理。頃讀隋樹森先生《全元散曲》,深感來歷分明,校訂完善,因取其小令部分,反復比勘,重加校訂。此次校訂,承隋先生及陳振鵬先生大力協(xié)助,至為紉感。一九七八年九月唐圭璋志。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