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18世紀下半期俄羅斯文學
第一節(jié) 概述
從18世紀60年代開始,受方興未艾的啟蒙主義思潮影響,俄羅斯文學的大眾化進程加快。同時,社會上也出現了對理性主義作為主導美學和道德范疇的失望情緒。文學領域隨之出現了早期浪漫主義“氣息”,或曰感傷主義萌芽。就古典主義作品而言,文學與生活的不斷接近首先表現在“低級體裁”中。這些低級體裁再現的不是古典主義清晰理性的世界,而是鮮活而又逼真的日常生活。
“滑稽諷刺”長詩體裁應運而生。蘇馬羅科夫說的“可笑的英雄長詩”體裁符合古典主義詩學規(guī)范,其滑稽效果來源于內容與形式的故意不對稱,即要求用高級語體講述低級事物或者反過來。在滑稽諷刺長詩《葉利賽,或憤怒的巴克斯》中,瓦西里·邁科夫將這兩種截然對立的語體并用,但他最習慣的還是用“低級”語匯描述“低級”事物,只是提出用情境的滑稽性來取代古典主義假定的滑稽性。
18世紀后期,“第三等級”和“小人物作家”開始參與到俄羅斯文學進程中來。值得注意的是,丘爾科夫本人非但不避諱,還有意強調自己出身的貧寒(“我沒有房子,從出生就不曾是主人,而且很可能到死也不會擁有這樣的名分”)。這些作家的美學主張在很多地方是反對古典主義藝術原則的。藝術反映對象的大眾化,如對日常生活場景、農奴制下的農民和商人生活的真實描繪,開始蔓延至戲劇領域,首先是滑稽歌劇體裁,但最深刻地反映農奴制下農民處境的還是尼古拉·諾維科夫的雜志《雄蜂》(1769—1799)和《畫家》(1772—1773)。農民與地主階層地位的懸殊,從《雄蜂》刊首的題詞中可以看出:“他們在辛苦勞作,你們卻不勞而獲?!笨窃凇懂嫾摇飞系摹陡澳车芈眯杏浧巍访枥L了一幅更廣闊和更概括的農民悲慘圖畫。
18世紀下半期的詩歌和戲劇一樣,發(fā)生了很大變化。古典主義的詩歌原則是靠體裁規(guī)范維系的。因此,不突破體裁方面的教條,詩歌就不可能得到進一步的發(fā)展。有意思的是,最先開始嘗試突破規(guī)范的不是別人,而是古典主義作家自己,如羅蒙諾索夫、蘇馬羅科夫、邁科夫,還有赫拉斯科夫及其追隨者,但體裁領域真正的叛逆者還要推杰爾查文。
18世紀60年代,抒情詩中出現了新的形象思維形式,即重在反映內心體驗的心理描寫。赫拉斯科夫及其追隨者的抒情詩在思想內容上為感傷主義和浪漫主義準備了土壤,其語言表達手段后來主要被感傷主義詩歌所接受。
第二節(jié) 古典主義與感傷主義
18世紀下半期俄國文學的創(chuàng)新成就最早出現在戲劇領域,這與馮維辛(1745—1792)的創(chuàng)作分不開。喜劇《紈绔子弟》是馮維辛的主要作品,在當時曾引起強烈的社會反響。
當時的俄羅斯劇院上演的劇目,除了蘇馬羅科夫的古典主義作品,基本上都是外國戲劇,如翻譯或改編的莫里哀的戲劇,本民族題材的俄羅斯作品鳳毛麟角。馮維辛是以本民族題材進行戲劇創(chuàng)作的第一人。喜劇《旅長》(1769)嘲笑領地貴族的愚昧落后,同時批判京城貴族的崇洋媚外。旅長、他愚蠢而吝嗇的鄉(xiāng)下妻子和他們舉止輕佻的兒子伊萬努什卡是劇中的主要人物。就實質而言,劇本沒有脫離18世紀題材的窠臼:子女的婚姻。
旅長和參贊想讓伊萬努什卡娶索菲婭,而索菲婭愛上了杜勃羅留波夫。該劇帶有輕喜劇的性質:參贊愛上了旅長的妻子,他的妻子則愛上了伊萬努什卡,而旅長又對參贊的妻子懷有好感。他們互相偷聽各自的求愛,最后一切真相大白,結果導致旅長和參贊家庭破裂。索菲婭沒有嫁給伊萬努什卡,而是嫁給了自己的心上人,后者贏了官司,成為擁有兩千個農奴的富翁。馮維辛的這個劇本此時還完全遵守古典主義傳統(tǒng)。正面人物形象索菲婭和杜勃羅留波夫是抽象的,缺乏具體特征,不像其他形象那樣能代表一些社會典型。伊萬努什卡是個法國迷,參贊是位批評家,旅長是名粗野的軍人。這些形象個性不夠鮮明,缺少變化,缺少對心理活動的刻畫。
在喜劇《紈绔子弟》(1781)中,馮維辛偏離了古典主義原則,盡管還遵守著三一律。該劇的情節(jié)同樣圍繞子女的婚姻展開。獨斷專行的女地主普羅斯塔科娃本想把心地善良的養(yǎng)女索菲婭嫁給自己的兄弟斯科季寧,可就在這時,一個名叫斯塔羅東的人突然出現了,他選定自己的侄女索菲婭做他的財產繼承人。聞此消息,普羅斯塔科娃馬上改變主意,企圖讓自己愚昧無知的兒子米特羅凡把索菲婭娶到手。于是為了爭奪索菲婭、討好斯塔羅東,普羅斯塔科娃和斯科季寧無所不用其極,丑態(tài)百出。普羅斯塔科娃甚至策劃暴力劫持索菲婭,強迫她嫁給米特羅凡。普羅斯塔科娃的計劃沒有得逞。一個叫米朗的小伙子暗地里保護了索菲婭。斯塔羅東同意米朗與索菲婭結婚。很快傳來女皇的旨令,托管普羅斯塔科夫一家的財產,以保護農民免受主人的殘酷壓迫。這樣的結局當然難以令人信服,因為在當時,地主對農民的統(tǒng)治權幾乎是不受限制的。
《紈绔子弟》的劇情發(fā)生在普羅斯塔科夫家的莊園,在打牌、下棋、喝茶、吃飯、量衣服尺寸、米特羅凡做家庭作業(yè)等日常生活場景中展開。馮維辛的巨大貢獻在于,首次在俄羅斯戲劇舞臺上推出了有血有肉、活靈活現的人物形象?!堵瞄L》中主要人物的妻子是個反面人物,愚蠢自私,貪得無厭,但同時又是個不幸的女人,對狠心的丈夫忠貞不貳。還有《紈绔子弟》中的普羅斯塔科娃,盡管是以反面人物形象出現,但她畢竟還是一個全心愛著兒子的母親。顯然,馮維辛在此要探究的是“誰之罪”的問題,也就是形成這些畸形性格的教育、環(huán)境乃至社會制度等深層原因。
18世紀60年代,俄羅斯文學中出現了感傷主義萌芽。
感傷主義產生于西方,適逢大革命前資產階級要求個性解放,擺脫封建農奴制國家束縛的時候。個性解放是啟蒙哲學的基本要求,也是在啟蒙主義基礎上成長起來的早期資產階級現實主義和感傷主義的主要激情。
感傷主義的一些美學原則就是以此為歷史前提的。如果說對古典主義者而言,藝術的主要任務是歌頌國家和王權,那么感傷主義關注的中心則是人,但不是籠統(tǒng)的人,而是具體的“這一個”,作為個體的人。人的價值不是取決于他所從屬階層的尊貴,而是取決于個人的尊嚴。因此,大多數感傷主義作品的正面主人公都是中下階層的代表,這是感傷主義作品能在平民階層的讀者中間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
感傷主義作品用情感崇拜來對抗古典主義的理性崇拜。人的內心世界,人的心理,各種可能存在的細微情緒和體驗,是大多數作品的主導題材。新的內容要求新的形式,家庭心理小說、日記、旅行記等因而成為感傷主義的主要體裁。文學變得“感性”、抒情、富有情緒感染力。西方感傷主義的典范理查遜的《克拉麗莎》和《帕美勒》,斯泰恩的《感傷的旅行》,盧梭的《新愛洛綺絲》和歌德的《少年維特之煩惱》等在俄羅斯也擁有讀者。
研究者一般將感傷主義的歷史追溯到米哈伊爾·赫拉斯科夫(1733—1807)的創(chuàng)作,然而他同時也是羅蒙諾索夫和蘇馬羅科夫的追隨者。遵循古典主義詩歌的既定規(guī)范是赫拉斯科夫全部創(chuàng)作的一個特點。不過,在區(qū)分不同體裁以及相應的語體風格時,赫拉斯科夫對體裁的等級有自己的新看法。從前被當作低級體裁的蘇馬羅科夫的歌謠,在他眼中具有頭等重要的價值。高級與低級體裁他非但一視同仁,還更加看好低級體裁。不難理解,赫拉斯科夫是不接受低級體裁這一術語的:他用“寧靜”“舒緩”“愉悅”之詩與“激昂”“高亢”之詩分庭抗禮。
18世紀60年代的小說同樣顯露出一些新傾向,它們最鮮明地表現在艾明的長篇小說中。他的《艾爾涅斯特與道拉芙拉兩地書》(1766)無疑受到盧梭的《新愛洛綺絲》的影響,同時它又與18世紀俄羅斯書信文化的發(fā)展有關。
感傷主義的兩個大家卡拉姆津和德米特里耶夫的文學創(chuàng)作活躍于18世紀90年代,同時發(fā)表作品的還有為數眾多的二三流作家??ɡ方蚝偷旅滋乩镆蚴嵌砹_斯感傷主義的立法人。德米特里耶夫的影響范圍要比卡拉姆津窄一些。
啟蒙主義作家拉季舍夫也可歸入感傷主義之列。如果說卡拉姆津代表的是浪漫主義的感傷主義,那么拉季舍夫則代表了現實主義的感傷主義。
拉季舍夫(1749—1802)第一個洞察到“社會矛盾的本質”,參透了“歷史本身,首先是民眾運動的氣息”,他放棄習慣的理性主義模式,轉向“創(chuàng)造”革命—發(fā)展著的現實這一概念。為了實現宏偉的革新任務,反對專制和農奴制的斗爭,他調動了俄羅斯文學的所有成就。針對如何擺脫專制制度這個問題,頌詩《自由頌》(1788—1789)給出了答案。這是一篇謳歌人民革命、在內容和形式上都有創(chuàng)新的作品。在這首詩里,拉季舍夫完成了由羅蒙諾索夫開始、杰爾查文延續(xù)的體裁革新。拉季舍夫運用頌詩固有的激昂和雄辯音調、政論色彩以及高度的表現力,將頌詩變成一種革命號召。
作為作家兼思想家和革命家,拉季舍夫走的就是一條反抗暴政的道路。這條道路的頂峰是《從彼得堡到莫斯科旅行記》(1790)。
這是一本關于拉季舍夫時代的俄羅斯,關于俄羅斯人民的地位和狀況,關于民族未來的書。“真理就是我們的最高神祇”是拉季舍夫的基本美學原則。深刻的社會分析使他能夠向讀者展示俄羅斯現實生活中的一切弊病,真實可信的敘述與義憤填膺的揭露有機結合,自白與宣講相互交織,從而加強了該書的感染力。《從彼得堡到莫斯科旅行記》觸及的18世紀后期俄羅斯社會生活的廣度,在拉季舍夫前輩作家和同輩作家中,無出其右者。
在描述一路上的所見所聞時,作者一般不掩飾自己的態(tài)度。他會根據人、機關、法律給社會帶來的危害程度,對事件或現象做出恰如其分和富有感情的評價。作者大量使用諷刺手法,嘲笑商人的欺詐(缺斤短兩,空頭支票)和他們妻子的不道德行為。
當拉季舍夫向讀者展示農奴制下農民的慘狀,貴族地主對他們的為所欲為時,他的語體變成了慷慨激昂的憤怒聲討:
貪婪的禽獸,不饜足的吸血鬼,我們?yōu)檗r民留下了什么?就剩我們奪不走的空氣了。是的,只有空氣。我們還在不斷地掠奪,不止是他土地上的收成、面包和水,還有光明本身。法律禁止剝奪他的生命。但禁止的是一下子奪去。有多少辦法可以慢慢地奪取啊。
拉季舍夫在提煉文學語言方面進行了一些有益的新探索,對此必須給予應有的重視和評價。作家對語言問題持高度負責的態(tài)度,因為他清醒地意識到語言的社會功能(“人應該用自己的所有發(fā)現和自我完善回報語言”)和語言的影響力(“言語……幾乎沒有什么是它不能表達的”)。與卡拉姆津派的作家不同,拉季舍夫在選擇詞匯手段時遵循的是詞語的表現功能和自然原則,而不是詞語的“舒服”和“優(yōu)雅”。在詩歌領域,拉季舍夫也是一個革新家,他借鑒民間風格的“無韻詩”,推出了新的詩體。他寫過極為抒情的《仙鶴》,還有幾部長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