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我和《大公報》

季羨林讀書與做人 作者:季羨林 著


我和《大公報》

我和《大公報》真可以算得上老朋友了。將近七十年前,我以一個二十歲剛出頭的毛頭小伙子在清華大學(xué)念書。我的老師吳雨僧(宓)先生正為天津《大公報》編一個“文學(xué)副刊”,我經(jīng)常在上面寫點(diǎn)文章,以書評為多。因此,我不但是《大公報》的讀者,也還是它的作者?,F(xiàn)在跟《大公報》套點(diǎn)近乎,不能說是毫無根據(jù)吧。

但是,時移世遷,滄海桑田,在過去六七十年中,我們的祖國經(jīng)歷了天翻地覆的變化,我自己也經(jīng)歷了云譎波詭的變化。《大公報》的情況不甚了了,恐怕也差不多。我是泥菩薩過江,自顧不暇。說句老實話,老朋友《大公報》早已被我忘到九霄云外去了。但是,王蕓生、張季鸞等先生的名字,我卻決不會忘記,他們對中國新聞界的貢獻(xiàn)實在是太大了。

我沒有研究過中國報業(yè)史,我不清楚《大公報》的前因后果,兼又在二戰(zhàn)期間去國多年,重慶、昆明等大城市在日軍侵華時期的情況,我完全不了解。《大公報》在這期間活動的情況,他們的指導(dǎo)方針,我也完全不清楚。在那時的歐洲是讀不到《大公報》的。但是,我卻清楚地記得,在解放后某一次或某幾次批判中,卻涉及了《大公報》。當(dāng)時是年年批,月月批,天天批,批判多如牛毛,多得已經(jīng)超過了我腦海的容量,實在記不清是哪一次了。專業(yè)的和非專業(yè)的批判家們說,《大公報》對國民黨是“小罵大幫忙”,可惡之至云云。我的政治覺悟既低且遲。我認(rèn)為,對國民黨敢于“小罵”,已極不易?!洞蠊珗蟆冯m不是像《新華日報》那樣的黨報,能做到這一步,就表明它傾向進(jìn)步。吹毛求疵,苛求于人,是當(dāng)時“左爺”的通病。他們敢于說出清官不如贓官這樣的謬論,還有什么話不敢說呢?

我是怎樣和這位老朋友重逢的,現(xiàn)在我已經(jīng)完全記不清了。我也記不清,從什么時候起香港大公報社又向我贈閱《大公報》,每天厚厚的一大摞,同當(dāng)年的天津《大公報》簡直是判若兩報。不但印刷精美,而且內(nèi)容豐富。我最喜歡讀的是“大公園”和“小公園”?!按蠊珗@”中頗多名人的作品,比如蕭乾,我就常在“大公園”中讀到他的作品。有的文章,雖然出于一些比較陌生的作家之手,可是內(nèi)容充實,文采斐然,讀了受益良多?!靶」珗@”中,除了一些短小的文章以外,我最喜愛的是那每天的“一文一畫”,意境生動,逸趣橫生,看了以后,得到了極大的美感享受。有時候,我竟像小孩那樣對自己提出了極為幼稚可笑的問題,蕞爾香港,哪里會有那么多東西可畫呢?然而,事實上卻是每天一幅,毫不重復(fù),令我驚嘆不已。

除了兩個“公園”以外,同我關(guān)系最密切的是“文學(xué)副刊”。我每期必仔細(xì)閱讀,大陸名家的文章頗多。馬文通先生做主編時,我曾在上面發(fā)表過幾篇散文。最近一兩年,我沒有再寫稿。主要原因是,對我來說,寫散文并不輕松。我對散文有個人的看法。我雖然常講,我的散文不是擠出來的,而是流出來的。流嘛,聽起來非常輕松自在。然而,沒有震撼我的靈魂的真實的感情,我決不會流出什么東西來的,而這種感情如今卻越來越少了。從宇宙大事,世界大事,國家大事,一直到身邊瑣事,我總是感慨多于真情,衰年老朽,已經(jīng)到了“悲歡離合總無情”的地步了。因而很難再流得出什么散文來,同《大公報》“文學(xué)副刊”也就久違久違了。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