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山月,低頭思故鄉(xiāng)。
李白雖然出生于碎葉(唐時屬安西都護府,今屬吉爾吉斯共和國),但他從五歲開始,就長期住在蜀郡綿州彰明(今四川江油),因此該地當為詩人心目中的故鄉(xiāng)。作者年輕時離開故鄉(xiāng)以后,就一直沒有回去過,所以在夜深人靜時難免產(chǎn)生對故鄉(xiāng)的思念之情,而且此詩所表達的這種感情是深沉的,也是具有普遍意義的。
前兩句的意思是說詩人站在井欄邊,見到月光照在地上,看上去白花花的,好像是結(jié)了一層霜。首句中“床”字怎樣理解?通常會把“床”理解為臥具。如此理解,詩人的立腳點應(yīng)當在臥室里。立在臥室里又能看到月亮,則詩人必須站在窗前。將“床前”改為“窗前”似乎更恰當一些。不過“床”字還可解釋為井上圍欄,如《宋書·樂志》四《淮南王篇》中的兩句詩“后園鑿井銀為床,金瓶素綆汲寒漿”。李白在《長干行》中也提到過床字:“妾發(fā)初覆額,折花門前劇。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笨磥磉@首詩中的床字只能理解為井欄,因為兩個小孩不大可能在臥室里跑來跑去,一般來說床都貼墻而放,也不可能繞著床兜圈子。故《靜夜思》中的床字當指井欄。李白《答王十二寒夜獨酌有懷》有兩句詩“懷余對酒夜霜白,玉床盡井冰崢嶸”,也寫了類似的情景,顯然玉床也指井欄。
起句中的“明月光”,王琦注本《李太白全集》作“看月光”,還保留了舊本的原貌,《全唐詩》本也作“看月光”,明萬歷年間曹學(xué)佺編《石倉歷代詩選》收錄此詩,將“看月光”改為“明月光”,此后便為一些通行本所采用,如《唐詩別裁集》《唐詩三百首》《千家詩》均作“明月光”。顯然后者將形容詞“明”字,活用成動詞,寫井欄附近照耀著明亮的月光,比“看月光”的含義要豐富得多。再說“看月光”與三句的“望山月”,略嫌重復(fù)。所以人們還是選擇了“明月光”。正因為詩人站在井欄邊,見到月光照在地上,白花花的好像是結(jié)了一層霜。月光既然如此明亮,這就引起了詩人看月亮的興趣,于是自然而然地引出了后兩句。
后兩句寫了由“望明月”到“思故鄉(xiāng)”的變化過程。第三句,《李太白全集》本與《全唐詩》本作“望山月”,還保留了舊本的原貌。兩相比較,“明月”與周圍的事物缺乏聯(lián)系,而“山月”寫山與月亮之間的聯(lián)系,月亮有山映襯,當然更富有詩情畫意。俞陛云《詩境淺說》分析道:“后兩句在舉頭低頭俄頃之間,頓生鄉(xiāng)思。良以故鄉(xiāng)之念,久蓄懷中,偶見床前明月,一觸即發(fā),正見其鄉(xiāng)心之切。且舉頭低頭,聯(lián)屬用之,更見俯仰有致?!钡拇_,舉頭、低頭寫出了詩人由“看明月”過渡到“思故鄉(xiāng)”的神態(tài)。
這首詩讀起來非常流暢,與使用了三個動詞有關(guān)。因“疑”而“望”,因“望”而“思”,意思非常連貫。因為意思連貫,也導(dǎo)致讀起來非常連貫。次句用“霜”作比,創(chuàng)造了一個靜謐而凄清的境界,全詩都寫所見所思,沒有一點聲音,所以題目叫《靜夜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