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何謂“張王樂府”?
繼大歷詩風之后,唐憲宗元和年間,詩壇上又出現(xiàn)了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以張籍、王建為代表的元和詩人,不但遠承漢魏樂府和《詩經(jīng)》的風雅傳統(tǒng),而且就近又從杜甫那里吸收了關(guān)心現(xiàn)實、反映民生疾苦的寫實主義風格,用樂府詩的形式反映普通民眾的磨難與悲苦,揭露了當時社會的深刻矛盾,表達了詩人對下層民眾的深切同情。張籍和王建的樂府詩,為即將登上詩壇的白居易、元稹提倡的“新樂府運動”拉開了序幕,此即“張王樂府”。張王樂府既有古題,又有新題,所作樂府詩語言明白曉暢、如話家常,反映的都是一些日常事件和生活畫面。比起之后的元白樂府詩,又顯示出篇幅短小、語言精練的特點。
張籍(766?—830?),字文昌,蘇州人,生于和州烏江(今安徽和縣烏江鎮(zhèn))。貞元十五年(799)進士及第,因晚年曾任水部員外郎、國子司業(yè)等職,故世稱“張水部”或“張司業(yè)”。張籍樂府詩主要有《野老歌》、《牧童詞》、《節(jié)婦吟》、《烏夜啼引》等,取材廣泛,內(nèi)容豐富,用淺顯易懂的語言通過對世俗人事的描繪,諷刺了社會的種種丑惡和黑暗現(xiàn)象,如其中《野老歌》云:
張籍《岸花》詩圖
老農(nóng)家貧在山住,耕種山田三四畝。苗疏稅多不得食,輸入官倉化為土。歲暮鋤犁傍空室,呼兒登山收橡實。西江賈客珠百斛,船中養(yǎng)犬長食肉。
詩歌用近乎白話的語言,訴說了一位老農(nóng)在貧瘠的田地里辛苦勞作了一年,但到了年關(guān)不但收成不好,而且還要上交繁重的賦稅,只能靠上山拾來的苦得難以下咽的櫟樹果實來充饑。而那些腰纏萬貫的江上商人,連船上所養(yǎng)的狗吃的都是肉。本詩在反映老農(nóng)苦難生活的同時,也深刻地揭露了官府賦稅的繁重、商賈的暴利發(fā)家以及由此造成的社會不公。除了樂府詩之外,張籍的七絕游子詩《秋思》也被廣為傳誦,千百年來引起了無數(shù)的共鳴,其詩云:
洛陽城里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復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fā)又開封。
王建(766?—?),字仲初,潁川(今河南許昌)人。出身寒門,考進士不中,在五十歲的時候才當上縣丞一類的小官,最后卻否極泰來做到了陜州司馬,世稱“王司馬”。王建樂府詩以新題居多,具有濃郁的鄉(xiāng)土田園氣息,主要作品有《田家行》、《水夫謠》、《織錦曲》等,其中《水夫謠》中“辛苦日多樂日少,水宿沙行如海鳥”道出了纖夫生活的苦痛;他們想到了逃離,可是“一間茅屋何所值,父母之鄉(xiāng)去不得”的沉重現(xiàn)實,使得他們只有忍痛苦苦支撐;最后發(fā)出了“我愿此水作平田,長使水夫不怨天”這般近乎幻想的悲慘祈愿,但是就算水地變成了旱田,他們身上的枷鎖真的就能卸下來嗎?
王建《江南》詩圖
張、王樂府詩的區(qū)別在于,張籍的樂府詩直白簡易,往往在鮮明的對比中將諷喻之意毫無保留地訴諸筆端;而王建的樂府詩相對要含蓄、隱晦一些,字里行間不見諷喻,但諷喻之情不言而喻。張、王樂府在詩歌史上有過渡之功,他們扭轉(zhuǎn)了大歷詩歌孤寂幽冷的傾向,使得唐代詩歌重新回到了漢魏樂府和杜甫詩歌崇尚寫實的道路上,為即將到來的重寫實、尚通俗的元白“新樂府”運動做了很好的鋪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