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從倫巴到莎莎
21世紀的一個冬日,我應邀到古巴參加一個數(shù)學學術會議,這使我有機會造訪那個名聞遐邇的加勒比海島國家。
早就聽說,古巴人口中逾半數(shù)是非歐混血兒,這樣的比例在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區(qū)極為少見(其他國家以印歐混血兒居多),且余下的人口多為西班牙人和非洲裔(主要少數(shù)裔的華人僅占1%)。我認為西班牙人的一個顯著特點是對生活懷有悲觀情緒,而非洲人則根據(jù)祈禱神靈的習俗,形成了一種如泣如訴的音樂,這種音樂能使悲觀情緒得到升華。四季溫暖的氣候讓大多數(shù)古巴人形成了一種歡樂、樸實、外向且天真無邪的個性。
用以演奏莎莎音樂的康佳鼓
古巴人生性活躍,只要政府宣布取得一點兒勝利,便會舉國歡騰,一千萬人口的國家動輒有上百萬人游行集會。這樣大規(guī)模的集會在其他國家除了盛大的宗教活動以外是很少見到的。在日常生活中,古巴民眾所表現(xiàn)出來的是:每個人都能歌善舞,這一點與哥倫比亞人如出一轍。世界上沒有一個民族,能夠像古巴人那樣創(chuàng)造并發(fā)展出如此眾多風靡世界的舞蹈:倫巴舞(Rumba)、曼波舞(Mambo)、恰恰舞(Cha-Cha)、莎莎舞(Salsa)。
倫巴源自古巴非洲裔民間舞蹈頌舞(Son),是一種力度較小但音樂比較喧鬧的舞蹈,常在小酒店里表演。倫巴原是舞廳舞,于20世紀初流行全球,舞者上身挺直,臀部左右搖擺,先是向旁兩個快步,再向前一個慢步。80年以后,倫巴舞的風潮席卷了中國,那時我在大學里念書,在周末舞會里倫巴舞是不可或缺的,印象里它比較能展現(xiàn)東方女性的婀娜嫵媚,比起探戈來更受同學們歡迎。
在倫巴舞流行將近半個世紀以后,曼波舞在古巴誕生了,它實際上是一種不按傳統(tǒng)的倫巴音樂節(jié)奏表演的舞蹈,舞者的姿態(tài)更為隨意,舞伴時常是只握著一只手,甚或根本不接觸。沒過多久,據(jù)說古巴的一位小提琴家又將曼波舞加以改造,使得小節(jié)的后兩拍迅速換步,它變成了一種更容易跳的快步舞,這就是恰恰,至今恰恰仍是不可或缺的國際標準交誼舞之一。相比之下,莎莎的流行要晚一些,它融合了倫巴、曼波和恰恰的特色,更適合在舞會或酒吧等場所而不是在舞臺上表演,目前莎莎已成為全球最受歡迎的交誼舞。
莎莎女王塞利娜·克魯茲
數(shù)學會議行程過半時,主辦方和古巴科學院物理所共同組織了一場聯(lián)歡晚會,地點設在物理所的大禮堂,雖說有領導講話和歌手表演,晚會的主要內容卻是跳舞。不出所料,在中國最出名的倫巴早已過時,相反莎莎成了主角,還有來自多米尼加的瑪蘭戈和墨西哥的瓦杰那多。我邀請一位膚色黝黑的物理學博士跳舞,她像晚會上的其他古巴姑娘一樣穿著露臍裝。禮堂里沒開空調,沒跳幾曲,她的腰間便滲出了汗水。
在我看來,跳莎莎舞時女人試圖依附著男人,而男人裝模作樣地要擺脫女人。與來自歐洲各國的那些同行相比,我畢竟在麥德林受過熏陶,哥倫比亞人特有的氣質、儀表和修養(yǎng)創(chuàng)造出了世界公認的“哥倫比亞莎莎”,我的舞感明顯要純正一些。當我們歇息下來,一直在旁觀看的巴黎大學教授米歇爾湊近我,對我說:“我從未見過一個中國人跳舞跳得這樣好?!比暌院?,我在黎巴嫩的貝魯特大學再次遇上了米歇爾,他對哈瓦那的那個夜晚仍記憶猶新。
Salsa在西班牙語里的意思是調味汁,salsa de soya便是醬油的意思,soya是指黃豆,而de相當于英文的of。傳說在1933年的一天,古巴作曲家伊格納西奧·皮涅羅因為吃了淡而無味的食物獲得靈感,創(chuàng)作了一首歌《加點醬吧!》,這首曲子既不像傳統(tǒng)的拉丁舞曲那樣有許多約束和規(guī)范,又比迪斯科舞曲多了幾分高貴和典雅。從那以后,一種新的音樂和舞蹈形式便出現(xiàn)了,莎莎首先在加勒比海地區(qū)得以普及,繼而流傳到世界各地。
“莎莎皇后”這項桂冠如今還戴在塞利娜·克魯茲的頭上,她的代表作《糖》(azúcar)是全球音樂電視臺(MTV)的保留曲目。在我的記憶里,塞利娜·克魯茲的形象并不算美但她的聲音很有特點。正是在1960年那個戲劇性的年份,克魯茲離開故鄉(xiāng)哈瓦那到美國闖蕩,她贏得的榮譽包括7項格萊美獎,耶魯大學和邁阿密大學授予的名譽博士學位,在好萊塢星光大道留名,以及國家藝術獎(比爾·克林頓親自把獎章別在她胸前)。當克魯茲于2003年夏天在紐約患癌癥去世時,她的經紀人猜測她的年齡大約是78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