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詩經》之“風”“雅”“頌”

詩經(2):情到深處是中庸 作者:曲黎敏 著


《詩經》之“風”“雅”“頌”

風,諷也。

雅,正也,

頌,誦也。

據說當時采上來的詩有3000多首,孔子按照“思無邪”的原則,從中挑選出305首,并按風、雅、頌分門別類。所謂“風”就是各國民間里巷的歌謠。各國生活狀態(tài)不同,語言風格甚至情緒力量也各有不同。比如,鄭國、衛(wèi)國地處中原,物產豐富,很少有邊境之亂,所以其詩歌以唱和居多,因此古人說:鄭、衛(wèi)風淫。而秦國等地為邊境,氣候不穩(wěn)定,所以其詩風多有肅殺之氣。“雅”指周人之正聲雅樂,大多是貴族所作,語氣雅正、平和。“頌”則指宗廟祭祀樂歌。

《風》含15個方域的民歌,包括今天陜西、山西、河南、河北、山東等地,大部分是黃河流域的民間樂歌。這些經過潤色的民間歌謠叫“十五國風”,有160篇,是《詩經》中的核心內容。

這160篇:《周南》11篇、《召南》14篇、《邶(bèi)風》19篇、《鄘(yōng)風》10篇、《衛(wèi)風》10篇、《王風》10篇、《鄭風》21篇、《齊風》11篇、《魏風》7篇、《唐風》12篇、《秦風》10篇、《陳風》10篇、《檜(kuài)風》4篇、《曹風》4篇、《豳(bīn)風》7篇。

《詩經》中的“雅”是“王畿”之樂,指朝廷正樂,因此周代人把正聲叫作“雅”?!对娊洝分杏小洞笱拧泛汀缎⊙拧??!洞笱拧?1篇,大部分作于西周初期,部分作于西周末期。《小雅》74篇。《大雅》的作者主要是上層貴族,《小雅》的作者既有上層貴族,也有下層貴族和地位低微者?!岸拧惫?05篇。

頌,是祭祀時用的舞曲歌辭,包括《周頌》31篇、《魯頌》4篇、《商頌》5篇,共40篇?!睹娦颉氛f:“頌者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于神明者也?!?/p>

若把《周易》放在群經之首,世界便是讓人憂慮的;把《詩經》置于群經之首,世界便是美的。《詩經》中有田園之美,有山水之美;有桃之夭夭,有蒹葭蒼蒼;有柏舟泛流,有鶴飛于天……造化存乎一心,詩情潤于筆下,智慧而又寧靜致遠,渾厚而又不離不棄。這,才是傳統(tǒng)文化的精髓。經典眾多,唯有以《詩經》為生命筑底,才能從苦和憂患中超脫,才能得到高翔于天際的歡樂。

  1. 本書《詩經》的講解順序,是按《毛詩》順序,從305首擷取100首。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