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進入清華工作,成就斐然
中國有句話古話叫:是金子總會發(fā)光。是的,華羅庚就是一塊金子,只不過一開始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約而不能發(fā)光發(fā)亮。但是,總有一天人們會被他的光芒所刺到。華羅庚的論文在《科學》雜志上面發(fā)表之后,引起了一個人的注意,這個人就是清華大學的教授任熊慶。
他是哪國留學生
“恐怕我連大學考試都不能參加,我只有初中學歷呀!”
1930年的一天,熊慶來教授坐在辦公室里打開了《科學》雜志,無意中看到一篇文章,正是由華羅庚所寫的《蘇家駒之代數(shù)的五次方程式解法不能成立的理由》,他越看越覺得有勁,越看越被吸引??赐旰笏麊栔車耐拢骸斑@個華羅庚是哪個國家留學回來的學生?”可是同事們誰也不知道這個人,熊慶來又問:“那他在哪個大學教書?”還是沒有人能想起來。恰巧當時有一位江蘇籍的教員,忽然想起他的弟弟有個同鄉(xiāng)叫華羅庚,便說:“我想起來了,他是我弟弟的小同鄉(xiāng)。哪里念過什么大學!只是初中畢業(yè),聽說在金壇中學做事情。”
熊慶來聽了驚奇不已,一個初中學歷的人居然能寫出如此有深度的文章來,實在很不簡單,油然產生一種憐愛的感情,便用贊賞的語氣說道:“應該讓這個年輕人到清華來?!?/p>
熊慶來馬上就給華羅庚寫了一封信,請他到清華大學去,此時華羅庚的病剛好,家里為他看病借了很多錢,他連一張去北京的票都買不起。無奈之下,華羅庚只好寫信委婉地謝絕了熊教授的請求。熊慶來不忍心讓這個數(shù)學天才流落民間,又寫信給他:“你不來北京,我就去金壇拜訪你?!睕]有辦法,華羅庚只好借錢去北京。由于清華沒人認得華羅庚,便請他事先寄一張照片過去。第二年夏天時,那位江蘇籍的教員受熊慶來的委托來到火車站接人,當他從人群中認出華羅庚時,他有些吃驚了。這位教員怎么也想不到:華羅庚遭受了如此大的磨難,他的生活步履如此艱難!
來到清華大學后,由于資格的限制,華羅庚只能做數(shù)學系的助理員,每個月有40塊大元的工資。雖然和其他人相比是少了一些,但比起在金壇中學的薪水多了一倍,這讓華羅庚十分欣慰。當然,重要的不是收入多少,而是清華大學可以為華羅庚提供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有一次,他對熊慶來教授說:“讓我去聽您的高等數(shù)學分析吧!”可是熊教授卻搖了搖頭,說:“現(xiàn)在還不合適,這門課是跨年度的,恐怕你會跟不上。你先去聽初等微積分吧,爭取先讓自己通知大學考試。”華羅庚感到很為難,他滿腹惆悵地說:“恐怕我連大學考試都不能參加,我只有初中學歷呀!”熊慶來為了安慰他,只好說:“到時候再想辦法吧……”
不怕起點低,就怕不知底
“不怕起點低,就怕不知底。”
華羅庚不想給老師添太多麻煩,便想辦法自己解決問題,他先是十分認真地估計了一下自身的實力。因為他覺得如果不能正確認識自己,便不能很好地學習,正如他常掛在嘴邊的那句話一樣:“不怕起點低,就怕不知底?!币环u估后,他覺得自己曾經自學過初等微積分,沒必要再在上面花太多的時間。他為自己制定了一個切實可行的自學計劃,每天只睡五、六個小時,其余的時間全部用來學習,圖書里總會出現(xiàn)他的身影。一段時間后,他對高等數(shù)學已經有一番心得了。熊慶來教授見他的桌子上總是不斷地換新書,便故意提出問題考考他,他基本上都能迎刃而解。這種驚人的勤奮和敏捷,讓熊教授驚嘆不已。半年之后,熊慶來主動對華羅庚發(fā)出了邀請令,請他去聽自己的“解析數(shù)論”。要知道,這個可比高等數(shù)學分析更為復雜。
華羅庚很高興地去了,和那些本科生、研究生坐在一起。不過,對于華羅庚來說,學習這樣的課程還是有一定難度的,他感到有些吃力。不過,這并沒有使他灰心,相反更激起了他發(fā)奮學習的熱情。只用了一年半的時間,華羅庚便攻下了數(shù)學專業(yè)的全部課程。只要一有時間,華羅庚就會認真研究數(shù)學,他的座位就在熊慶來教授的辦公室隔壁,每當熊教授碰到難解的題時,也總是習慣性地喊道:“華先生,你來看一下,這個題究竟該如何解呀?”
在清華大學里,華羅庚的數(shù)學才華一點一點被挖掘出來。由于當時中國的數(shù)學研究很低,很少有人能夠在國外發(fā)表論文,而剛剛才到清華大學的華羅庚連寫了三篇數(shù)學論文,都被國外的雜志發(fā)表了,這在清華是創(chuàng)記錄的。這足以表明,華羅庚的才能是不可埋沒的,很多教授也都對他的數(shù)學研究表示肯定。
不過,關于是否讓華羅庚任教一事,眾人一直說法不一。有人認為他沒有學歷,不應當予以考慮,也有人主張面對現(xiàn)實,看清楚他的實力,破格錄取。最后,理學院的院長葉企蓀先生拍板定案,他說:“清華出了一個華羅庚是好事情,不要被資格所限定!”此后,華羅庚便被任命為清華大命數(shù)學系的助教。兩年之后,他又升任清華的正式教員,教授微積分。
華羅庚僅僅用了兩年的時間,便走完了一般人需要花費8年時間才能走完的道路,這完全是靠著他堅強的毅力和堅定的意志完成的?!笆朗聼o難事,只怕有心人。”任何困難在華羅庚的面前,似乎都會變得不堪一擊。這樣的人生,這樣的道路,可謂沒有遺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