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召南

詩經(jīng)譯注 作者:程俊英 譯


召南

鵲巢

【題解】

這是一首頌新娘的詩。詩人看見鳩居鵲巢,聯(lián)想到女子出嫁、住進(jìn)男家,就拿來作比。

維鵲有巢〔1〕,

維鳩居之〔2〕

之子于歸,

百兩御之〔3〕。

維鵲有巢,

維鳩方之〔4〕。

之子于歸,

百兩將之〔5〕。

維鵲有巢,

維鳩盈之〔6〕

之子于歸,

百兩成之〔7〕。

喜鵲樹上把窩搭,

八哥來住它的家。

這位姑娘要出嫁,

百輛車子來接她。

喜鵲樹上把窩搭,

八哥同住這個(gè)家。

這位姑娘要出嫁,

百輛車子保衛(wèi)她。

喜鵲樹上窩搭成,

住滿八哥喜盈門。

這位姑娘要出嫁,

車隊(duì)迎來好成婚。

【注釋】

〔1〕維:語首助詞。鵲:喜鵲。

〔2〕鳩:鸤鳩,今名八哥。有人說鳩即布谷,王先謙謂布谷不居鵲巢,只有八哥住鵲巢。李時(shí)珍《本草綱目》:“八哥居鵲巢?!笨勺C。

〔3〕百:虛數(shù),即“許多”的意思。兩:今作“輛”,一輛車。御:音義同“迓”,迎接。

〔4〕方:占有?!睹珎鳌罚骸胺剑兄??!?/p>

〔5〕將:保衛(wèi)。馬瑞辰《通釋》:“詩百兩皆指迎者而言,將者,奉也,衛(wèi)也。首章往迎,則曰御之。二章在途,則曰將之。三章既至,則曰成之。此詩之次也。”

〔6〕盈:滿,指陪嫁的人非常多。

〔7〕成:指結(jié)婚禮成。

采蘩

【題解】

這是一首描寫蠶婦為公侯養(yǎng)蠶的詩。

于以采蘩〔1〕

于沼于沚〔2〕。

于以用之?

公侯之事〔3〕。

于以采蘩?

于澗之中。

于以用之?

公侯之宮〔4〕

被之僮僮〔5〕,

夙夜在公〔6〕。

被之祁祁〔7〕

薄言還歸〔8〕。

要采白蒿到哪方?

在那池里在那塘。

什么地方要用它?

為替公侯養(yǎng)蠶忙。

要采白蒿到哪里?

山間潺潺溪流里。

什么地方要用它?

送到公侯蠶室里。

蠶婦發(fā)髻高高聳,

日夜養(yǎng)蠶無閑空。

蠶婦發(fā)髻像云霞,

蠶事完畢快回家。

【注釋】

〔1〕于以:在何、在什么地方。蘩:白蒿,用來制養(yǎng)蠶的工具“箔”。朱熹:“蘩所以生蠶?!?/p>

〔2〕沼:池。沚:水塘。

〔3〕事:指蠶事。

〔4〕宮:蠶室。朱熹《詩集傳》:“或曰:即《記》所謂公桑蠶室也?!?/p>

〔5〕被:當(dāng)時(shí)婦女的一種首飾,用頭發(fā)編成的假髻。僮僮(tóng):形容蠶婦假髻高聳的樣子。王先謙《詩三家義集疏》:“三家僮僮作童童,魯韓說曰,童童,盛也?!?/p>

〔6〕夙夜:早晚。公:指公桑。即為公侯采蒿養(yǎng)蠶。朱熹《詩集傳》:“或曰:公,即所謂公桑也。”

〔7〕祁祁(qí):本義是形容云多的樣子,這里用它形容蠶婦回去,簇?fù)砣缭频臉幼?。馬瑞辰《通釋》:“《大雅》‘祁祁如云’,祁祁,盛貌。僮僮、祁祁,皆狀首飾之盛?!?/p>

〔8〕薄言:有急迫之意。

草蟲

【題解】

這是一首思婦的詩。詩中的主人是一位采菜的勞動(dòng)?jì)D女。詩通過物候的變易和內(nèi)心變化的描寫,襯托出別離之苦。

喓喓草蟲〔1〕

趯趯阜螽〔2〕。

未見君子,

憂心忡忡〔3〕

亦既見止,

亦既覯止〔4〕

我心則降〔5〕。

陟彼南山,

言采其蕨〔6〕。

未見君子,

憂心惙惙〔7〕。

亦既見止,

亦既覯止,

我心則說〔8〕。

陟彼南山,

言采其薇〔9〕。

未見君子,

我心傷悲。

亦既見止,

亦既覯止,

我心則夷〔10〕。

秋來蟈蟈喓喓叫,

蚱蜢蹦蹦又跳跳。

長久不見夫君面,

憂思愁緒心頭攪。

我們已經(jīng)相見了,

我們已經(jīng)相聚了,

心兒放下再不焦。

登到那座南山上,

采集蕨菜春日長。

長久不見夫君面,

憂思愁緒心發(fā)慌。

我們已經(jīng)相見了,

我們已經(jīng)相聚了,

心兒歡欣又舒暢。

登到那座南山上,

采集薇菜春日長。

長久不見夫君面,

憂思愁緒心悲傷。

我們已經(jīng)相見了,

我們已經(jīng)相聚了,

心兒平靜又安詳。

【注釋】

〔1〕喓喓(yāo):蟲叫聲。草蟲:指蟈蟈。

〔2〕趯趯(tì):蟲跳的樣子。阜螽:蚱蜢。

〔3〕忡忡(chōng):心神不安的樣子。

〔4〕覯(gòu):與遘、媾通用,是夫婦相聚的意思。止:語尾助詞,作用與“矣”、“了”相同。

〔5〕降:放下。

〔6〕蕨:山菜,初生像蒜,可食。

〔7〕惙惙(chuò):心慌氣短的樣子?!侗娊?jīng)音義》:“惙,短氣貌也?!?/p>

〔8〕說:即悅,歡喜。

〔9〕薇:山菜,亦名野豌豆苗。

〔10〕夷:平,這里指心安。

【題解】

這是一首敘述女子祭祖的詩。詩里描寫了當(dāng)時(shí)的風(fēng)俗習(xí)尚。

于以采〔1〕?

南澗之濱。

于以采藻〔2〕?

于彼行潦〔3〕

于以盛之?

維筐及筥〔4〕。

于以湘之〔5〕?

維锜及釜〔6〕。

于以奠之〔7〕?

宗室牖下〔8〕

誰其尸之〔9〕?

有齊季女〔10〕。

哪兒采菜?

南山溪水邊。

哪兒采水藻?

溝水、積水間。

盛它用什么?

方筐和圓籮。

煮它用什么?

沒腳、三腳鍋。

祭品放哪兒?

宗廟天窗下。

是誰在主祭?

虔誠女嬌娃。

【注釋】

〔1〕:浮萍,生在水上,形似莼菜,可食。

〔2〕藻:聚藻,生水底,葉像蒿,可食。

〔3〕行:洐的假借字,溝水。潦(lǎo):雨后的積水。馬瑞辰《通釋》:“溝水之流曰洐,雨水之大曰潦。行與潦為二?!?/p>

〔4〕筐、筥:都是竹器,方的叫筐,圓的叫筥。

〔5〕湘:《韓詩》作“”,湘是的假借字,煮。

〔6〕锜(qí):三腳的鍋。釜(fǔ):沒腳的鍋。

〔7〕奠:置,放;指置放祭物。

〔8〕宗室:宗廟。牖(yǒu):天窗。

〔9〕尸:主持祭祀。

〔10〕齊:亦作?!队衿芬对姟纷?img alt="" src="https://img.dushu.com/2022/09/09/17025254659969.png" />,美而恭敬的樣子?!稄V雅》:“,好也?!薄睹珎鳌罚骸褒R,敬?!笔驱R含有美好與恭敬二義。季女:少女?!睹珎鳌罚骸凹?,少也。”

甘棠

【題解】

周宣王時(shí)的召虎,輔助宣王征伐南方的淮夷,頗有功勞。人民作《甘棠》一詩懷念他。

蔽芾甘棠〔1〕,

勿翦勿伐〔2〕

召伯所茇〔3〕。

蔽芾甘棠,

勿翦勿敗〔4〕,

召伯所憩〔5〕

蔽芾甘棠,

勿翦勿拜〔6〕

召伯所說〔7〕。

棠梨茂密又高大,

不要剪它別砍它,

召伯曾住這樹下。

棠梨茂密又高大,

不要剪它別毀它,

召伯曾息這樹下。

棠梨茂密又高大,

不要剪它別拔它,

召伯曾歇這樹下。

【注釋】

〔1〕蔽芾(fèi):形容樹高大茂密的樣子?!俄n詩》作“蔽茀”。王先謙《詩三家義集疏》:“其本字當(dāng)為蔽茀,借作蔽芾。茀之為言蔽也?!墩f文》:‘茀,道多草不可行。’《國語》韋注:‘茀,草穢塞路也。’是茀有蔽義。”

〔2〕翦:同剪。伐:砍。

〔3〕召伯:名虎,姬姓,周宣王時(shí)封在“召”的地方,伯爵。茇(bá):的借字,本義是草房,這里作動(dòng)詞用,住?!墩f文》:“,舍也?!币对姟纷鳌罢俨?img alt="" src="https://img.dushu.com/2022/09/09/17025279620602.png" />”?!多嵐{》:“茇,草舍也?!股嵝√闹隆!?/p>

〔4〕敗:毀壞?!墩f文》:“敗,毀也。”

〔5〕憩(qì):休息。

〔6〕拜:扒的假借字(《廣韻》引《詩》作“勿翦勿扒”),拔掉?!多嵐{》:“拜之言拔也?!?/p>

〔7〕說:音義同“稅”,歇下。王質(zhì)《詩總聞》:“說或?yàn)槎?,止?!对姟贰悺舛嗤ㄓ谩f’字。”

行露

【題解】

這是一首女子拒婚的詩。一個(gè)已有妻室、曾經(jīng)欺騙她的強(qiáng)暴男子,以打官司要挾她成婚。她嚴(yán)詞拒絕。

厭浥行露〔1〕,

豈不夙夜〔2〕?

謂行多露〔3〕!

誰謂雀無角〔4〕,

何以穿我屋?

誰謂女無家〔5〕

何以速我獄〔6〕?

雖速我獄,

室家不足〔7〕

誰謂鼠無牙,

何以穿我墉〔8〕?

誰謂女無家,

何以速我訟?

雖速我訟,

亦不女從〔9〕

道上露水濕漉漉,

難道不愿趕夜路?

實(shí)怕道上沾滿露!

誰說麻雀沒有嘴,

憑啥啄穿我的堂?

誰說你家沒婆娘,

憑啥逼我坐牢房?

即使真的坐牢房,

逼婚理由太荒唐!

誰說老鼠沒有牙,

憑啥打洞穿我墻?

誰說你家沒婆娘,

憑啥逼我上公堂?

即使真的上公堂,

也不嫁你黑心狼!

【注釋】

〔1〕厭:湆(qì)的假借字,《韓詩》作“湆”。厭浥(yì),形容露水潮濕的樣子。《廣雅》:“湆浥,濕也?!毙校旱缆贰?/p>

〔2〕夙夜:夙和“早”同義,在這里夙夜指早夜,即天未明時(shí)。含有早起的意思。

〔3〕謂:同畏,與下文的“誰謂”的“謂”意義不同。馬瑞辰《通釋》:“謂,疑‘畏’之假借。凡詩上言‘豈不’、‘豈敢’者,下句多言‘畏’。《大車》詩:‘豈不爾思?畏子不敢。’‘豈不爾思,畏子不奔?!缎∶鳌吩姡骸M不懷歸?畏此譴怒?!M不懷歸?畏此反覆?!叶辍蹲髠鳌芬嗽?,杜注:‘言豈不欲早暮而行,懼多露之濡己?!詰轴尅^’,似亦訓(xùn)謂為‘畏’。”

〔4〕角:鳥嘴。本作“噣”或“咮”,亦作“角”。

〔5〕女:《韓詩》作“爾”。女與爾古通,今作汝。家:成家;無家,沒有妻子。屈原《離騷》:“及少康之未家兮,留有虞之二姚?!蔽醇?,未娶妻。

〔6〕速:招致。速我獄,使我吃官司。

〔7〕室家不足:要求結(jié)婚的理由不夠充足。古代男子有妻叫作有室,女子有夫叫作有家?;煅允壹?,男女可以通用,故以室家代表結(jié)婚。

〔8〕墉(yōng):墻。

〔9〕女從:即從汝,嫁你。

羔羊

【題解】

統(tǒng)治階級的官吏們過著衣裘公食,吸吮人民血汗的奢侈生活,詩人寫了此詩予以諷刺。

羔羊之皮,

素絲五〔1〕。

退食自公〔2〕,

委蛇委蛇〔3〕。

羔羊之革〔4〕

素絲五。

委蛇委蛇,

自公退食。

羔羊之縫,

素絲五總。

委蛇委蛇,

退食自公。

穿了一身羔皮袍,

白絲交叉縫又繞。

吃飽喝足下朝來,

搖搖擺擺多逍遙。

穿了一身羔皮袍,

白絲交叉縫又繞。

大搖大擺下朝來,

吃飽喝足往家跑。

穿了一身羔皮袍,

白絲交叉縫又繞。

吃飽喝足搖又?jǐn)[,

下得朝來往家跑。

【注釋】

〔1〕素絲:白絲。五:古文作,象交叉之義,不是數(shù)名。(tuó):縫。下文的“”(yù)和“總”(zōng),都是縫的意思。

〔2〕公:公門。退食自公,從公家吃飽飯回家?!蹲髠鳌罚骸肮湃针p雞?!倍蓬A(yù)注:“卿大夫之膳食?!?/p>

〔3〕委蛇(wēiyí):亦作逶迤,形容悠閑得意、搖擺慢步的樣子?!多嵐{》:“委蛇,委曲自得之貌?!?/p>

〔4〕革:皮袍里。馬瑞辰《通釋》:“古者裘皆表其毛而為之里以附于革?!?/p>

殷其靁

【題解】

這是一位婦女思夫的詩。

殷其靁〔1〕,

在南山之陽〔2〕

何斯違斯〔3〕?

莫敢或遑〔4〕

振振君子〔5〕,

歸哉歸哉!

殷其靁,

在南山之側(cè)。

何斯違斯?

莫敢遑息〔6〕

振振君子,

歸哉歸哉!

殷其靁,

在南山之下。

何斯違斯?

莫或遑處〔7〕

振振君子,

歸哉歸哉!

雷聲雷聲響轟轟,

響在南山向陽峰。

為啥這時(shí)離開家?

忙得不敢有些空。

我的丈夫真勤奮,

快快回來樂相逢。

雷聲轟轟震四方,

響在南邊大山旁。

為啥這時(shí)離家走?

不敢稍停實(shí)在忙。

我的丈夫真勤奮,

快快回來聚一堂。

雷聲轟轟震耳響,

響在南山山下方。

為啥這時(shí)離家門?

不敢稍住那樣忙。

我的丈夫真勤奮,

快快回來樂而康。

【注釋】

〔1〕殷:雷聲。殷其,等于疊字殷殷。靁:古雷字。

〔2〕陽:山的南邊。

〔3〕斯:這;上斯字指時(shí)間,下斯字指地點(diǎn)。違:《說文》:“違,離也?!?/p>

〔4〕或:《廣雅·釋詁》:“或,有也?!卞兀骸俄n詩》作“皇”,閑暇。

〔5〕振振:勤奮的樣子?!睹珎鳌酚?xùn)振振為“信厚”,亦通。君子:這里指她的丈夫。

〔6〕息:喘息?!墩f文》:“息,喘也?!?/p>

〔7〕處:讀上聲,居住。

摽有梅

【題解】

這是一位待嫁女子的詩。她望見梅子落地,引起青春將逝的傷感,希望馬上有人來求婚。

摽有梅〔1〕,

其實(shí)七兮〔2〕

求我庶士〔3〕,

迨其吉兮〔4〕。

摽有梅,

其實(shí)三兮。

求我庶士,

迨其今兮〔5〕。

摽有梅,

頃筐塈之〔6〕。

求我庶士,

迨其謂之〔7〕。

梅子漸漸落了地,

樹上十成還有七。

追求我吧年青人,

趁著吉日快來娶。

梅子紛紛落了地,

樹上只有三成稀。

追求我吧年青人,

趁著今兒定婚期。

梅子完全落了地,

拿著淺筐來拾取。

追求我吧年青人,

趁著仲春好同居。

【注釋】

〔1〕摽(biào):《魯詩》、《韓詩》作“”,《齊詩》作“蔈”,《毛傳》:“摽,落也?!庇校涸~頭。

〔2〕實(shí):指梅的果實(shí)。七:七成?!蹲髠鳌范抛ⅲ骸懊肥O則落,詩人以興女色盛則有衰,眾士求之,宜及其時(shí)?!?/p>

〔3〕庶:眾。士:未結(jié)婚的男子?!盾髯印し窍嗥罚骸疤幣辉傅靡詾槭?。”楊注:“士者,未娶妻之稱。”

〔4〕迨(dài):《毛傳》:“迨,及。”即“趁”的意思。《韓詩》解作“愿”,亦通。吉:好日子。

〔5〕今:現(xiàn)在。朱熹《詩集傳》:“今,今日也。蓋不待吉矣。”《毛傳》:“今,急辭也?!?/p>

〔6〕頃筐:猶今之畚箕。塈(xì):摡的借字,取?!队衿芬@句詩作“頃筐摡之”。

〔7〕謂:會的借字(從馬瑞辰《通釋》說)。當(dāng)時(shí)有在仲春之月會男女的規(guī)定,凡男到三十歲未娶,女到二十歲未嫁的,都可借這機(jī)會選擇對象,不必舉行正式婚禮,就可同居。見《周禮·媒氏》。

小星

【題解】

這是一個(gè)小官吏出差趕路,怨恨自己不幸的詩。王先謙《詩三家義集疏》引《韓詩外傳》、洪邁《容齋隨筆》、程大昌《考古編》等均持此說。《毛序》從“衾裯”二字出發(fā),認(rèn)為這是賤妾進(jìn)御于君的詩,朱熹《詩集傳》亦沿其說。因此,后世竟將“小星”一詞,作為小老婆的代稱。

嘒彼小星〔1〕,

三五在東。

肅肅宵征〔2〕

夙夜在公〔3〕。

寔命不同〔4〕

嘒彼小星,

維參與昴〔5〕。

肅肅宵征,

抱衾與裯〔6〕。

寔命不猶〔7〕

小小星星閃微光,

三三五五在東方。

急急匆匆趕夜路,

早早晚晚為公忙。

命運(yùn)不同徒自傷!

小小星星閃微光,

參星昴星掛天上。

急急匆匆趕夜路,

抱著棉被和床帳。

人家命運(yùn)比我強(qiáng)!

【注釋】

〔1〕嘒(huì):亦作“暳”,小星微光的樣子。嘒彼,等于疊字嘒嘒。

〔2〕肅肅:走路很快的樣子。《爾雅·釋詁》:“肅,疾也?!毕阂埂U鳎盒?。

〔3〕夙夜:早晚。

〔4〕寔:《韓詩》作“實(shí)”,是,這。命:命運(yùn)。

〔5〕參(shēn)、昴(mǎo):都是星名,即指上章“三五在東”的星。王引之《經(jīng)義述聞》:“三五,舉其數(shù)也。參昴,著其名也?!?/p>

〔6〕衾:被。裯(chóu):床帳。《鄭箋》:“裯,床帳也?!?/p>

〔7〕不猶:不如。

江有汜

【題解】

這是一位棄婦哀怨自慰的詩。在一夫多妻的制度下,她用長江尚有支流原諒丈夫另有新歡,幻想將來他會回心轉(zhuǎn)意。

江有汜〔1〕,

之子歸〔2〕,

不我以〔3〕。

不我以,

其后也悔。

江有渚〔4〕,

之子歸,

不我與〔5〕

不我與,

其后也處〔6〕。

江有沱〔7〕

之子歸,

不我過〔8〕。

不我過,

其嘯也歌〔9〕。

江水長長有支流,

新人嫁來分兩頭,

你不要我使人愁。

今日雖然不要我,

將來后悔又來求。

江水寬寬有沙洲,

新人嫁來分兩頭,

你不愛我使人愁。

今日雖然不愛我,

將來想聚又來求。

江水長長有沱流,

新人嫁來分兩頭,

你不找我使人愁。

不找我呀心煩悶,

唱著哭著消我憂。

【注釋】

〔1〕汜(sì):長江的支流。方玉潤:“江決復(fù)入為汜。”

〔2〕之子:指丈夫的新歡。歸:嫁來。

〔3〕以:用?!安晃乙浴笔堑刮?,即不用我,不需要我了。

〔4〕渚:江水分而又合,江心中出現(xiàn)的小洲叫渚。《毛傳》:“水枝成渚?!?/p>

〔5〕與:同。不我與,不和我同居。

〔6〕處:居住。

〔7〕沱:長江的支流?!墩f文》:“沱,江別流也。出山,東別為沱?!?/p>

〔8〕過:到。不我過,不到我這里來。《漢書·陸賈傳》注:“過,至也?!?/p>

〔9〕嘯歌:號哭。聞一多《詩經(jīng)通義》:“嘯歌者,即號哭。謂哭而有言,其言又有節(jié)調(diào)也?!?/p>

野有死麇

【題解】

這是描寫一對青年男女戀愛的詩。男的是一位獵人,他在郊外叢林里遇見了一位似花如玉的少女,即以小鹿為贈(zèng),終于獲得愛情。

野有死麇〔1〕

白茅包之。

有女懷春,

吉士誘之〔2〕。

林有樸樕〔3〕

野有死鹿。

白茅純束〔4〕

有女如玉。

“舒而脫脫兮〔5〕

無感我?guī)溬?sup>〔6〕!

無使尨也吠〔7〕!”

打死小鹿撂荒郊,

潔白茅草把它包。

有位姑娘春心動(dòng),

小伙上前把話挑。

砍下小木當(dāng)燭燒,

拾起死鹿在荒郊。

白茅捆扎當(dāng)禮物,

如玉姑娘接受了。

“輕輕慢慢別著忙!

別動(dòng)圍裙別魯莽!

別惹狗兒叫汪汪!”

【注釋】

〔1〕麇(jūn):小獐,鹿一類的獸?!墩f文》:“麇,麞也。籀文作麇。”《文選》李善注:“今江東人呼鹿為麇?!卑垂糯嘁月蛊ぷ鳛樗团亩Y物。

〔2〕吉士:好青年,指打鹿的那位獵人。王先謙:“吉士,猶言善士,男子之美稱?!?/p>

〔3〕樸樕(sù):小木。古代人結(jié)婚時(shí)用為燭。

〔4〕純(tún)束:捆綁。馬瑞辰《通釋》:“純、屯古通用?!兪滞x。……純屯皆‘稇’之假借?!倍懲袄Α薄?/p>

〔5〕舒而:舒然,慢慢地。古“而”、“如”、“然”三字通用。脫脫(tuì):舒緩的樣子?!睹珎鳌罚骸懊撁?,舒遲也。”

〔6〕感(hàn):同“撼”,動(dòng)。帨(shuì):佩巾,女子系在腹前的一塊巾,又名蔽膝,猶如今之圍裙。

〔7〕尨(máng):多毛而兇猛的狗,現(xiàn)在叫做獅子狗。《說文》:“尨,犬之多毛者。”《穆天子傳》郭注:“尨,尨茸,謂猛狗?!?/p>

何彼秾矣

【題解】

齊侯的女兒出嫁,車輛服飾侈麗。這首詩隱約地諷刺了貴族王姬德色的不相稱。

何彼秾矣〔1〕?

唐棣之華〔2〕。

曷不肅雝〔3〕?

王姬之車〔4〕。

何彼秾矣?

華如桃李。

平王之孫〔5〕

齊侯之子〔6〕。

其釣維何〔7〕?

維絲伊緡〔8〕

齊侯之子,

平王之孫。

怎么那樣地秾艷漂亮?

像唐棣花兒一樣。

怎么氣氛欠肅穆安詳?

王姬出嫁的車輛。

怎么那樣地秾艷漂亮?

像桃李花開一樣。

天子平王的外孫,

齊侯的女兒做新娘。

釣魚是用什么繩?

是用絲線來做成。

她是齊侯的女兒,

天子平王的外孫。

【注釋】

〔1〕秾(nóng):艷盛的樣子。

〔2〕唐棣:植物名,結(jié)實(shí)形如李,可食。華:古花字。

〔3〕曷不:何不,怎么沒有。肅雝(yōng):嚴(yán)肅和睦的氣象?!睹珎鳌罚骸懊C,敬。雝,和?!?/p>

〔4〕王姬:周王姓姬,他的女兒或?qū)O女稱王姬。

〔5〕平王之孫:東周平王宜臼的外孫女。

〔6〕齊侯之子:齊侯的女兒。

〔7〕維:古與“惟”通?!队衿罚骸拔?,為也?!薄白觥钡囊馑?。

〔8〕維:語助詞,含有“是”意。伊:同“維”。緡(mín):釣魚的繩,亦稱為“綸”。

騶虞

【題解】

這是一首贊美獵人的詩。

彼茁者葭〔1〕

壹發(fā)五豝〔2〕。

于嗟乎騶虞〔3〕!

彼茁者蓬〔4〕

壹發(fā)五〔5〕。

于嗟乎騶虞!

密密一片蘆葦叢,

一群母豬被射中。

哎呀這位獵手真神勇!

密密一片蓬蒿草,

一群小豬被射倒。

哎呀這位獵手本領(lǐng)高!

【注釋】

〔1〕茁:草初生出地的樣子。葭(ji?。禾J葦。

〔2〕壹:發(fā)語詞,無義。馬瑞辰《通釋》:“壹發(fā)五豝,壹發(fā)五,二壹字,皆發(fā)語詞?!卑l(fā):發(fā)箭,指發(fā)箭射中。五:虛數(shù),這里指多。如三、九,都不是實(shí)數(shù)。豝(b?。耗肛i。小豬也叫豝。《說文》:“豝,牝豕也。一曰二歲。”

〔3〕于嗟乎:贊美的嘆詞。于,同“吁”。陳奐:“于嗟乎,美嘆也?!彬|(zōu)虞:當(dāng)時(shí)獸官名,指獵手(用《魯詩》《韓詩》之說)。

〔4〕蓬:草名,形狀很像白蒿。

〔5〕(zōng):小豬?!稄V雅》:“獸一歲為,二歲為豝,三歲為肩,四歲為特。”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