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輯 四時有茶香
普陀山·禪茶·千江有水千江月
蘇白
一
到法雨寺時,天漸漸暗下來了。不一會兒下起雨來,相機(jī)也打濕了,第二天鏡頭滿是水汽。
山門前的放生池,開著幾朵蓮花。鯉魚和烏龜悠閑地游著,橋上雕刻著石獅子,和別處的比較起來,這里的石獅子樣子更奇怪一些。
山門高大,門前是一溜的松柏,正對著一道曲折的回廊走道,襯得此處別樣的幽靜。
因近黃昏,又有雨,陰晦天氣下,游人香客不多。幾個禪師在前殿清修,看了彌勒佛,就是四大金剛。這里的金剛雕刻得很有氣勢,其中一尊栩栩如生,怒目圓睜,你無論站在哪個角度,他的眼睛都盯著你。
雨仍在下,但中間有了間隔,把青山洗得碧透,空氣也涼爽起來。
看了觀世音,她有無數(shù)的法相和化身。這里供奉的觀音神態(tài)慈祥,全身鍍金,高大雄奇。下面是五彩琉璃燈盞,一派佛國景象。望之,即生清涼心。
法雨寺,還有一尊觀音群像,其上下左右皆有千佛拱立,為彩塑。手法拙樸,令人流連贊嘆。還有玉佛一尊,雙目微閉,法相莊嚴(yán)。
法雨寺幽深靜謐,古木參天,屋舍平整宏偉,佛像莊嚴(yán)精致。
是日,漫步其間,雨水淋漓,天氣薄涼,燈火次第亮起,古佛青燈,飄搖恍惚間,在眾殿禮佛參圣,心略有得。
背靠山門,風(fēng)清陣陣,婆娑過樹頂。雨水已住,天邊一輪新月,照射黃墻金瓦,但見山門“法雨禪寺”四字,飄逸灑脫,風(fēng)骨畢現(xiàn)。佛法如海,有三藏。而上上根器者,聞得一句真言即開悟成佛。有虔誠者,每日只念佛號一句,終成正果。法雨其名甚好。法海三藏,博大精深。然法雨潤物無聲,確是自然本真。
二
無端地,總是想起“千江有水千江月”這句詩來。在普陀山法雨寺,遇見了一場雨,斷斷續(xù)續(xù)的,兀自不停。仿佛一切都打濕了。而那場雨,又終于不是雨。因為在屋檐下的我,和雨無關(guān)。那場雨,又終于是雨,因為我曾在雨中。那場雨,停停走走,你能說它是雨嗎?
雨過了,是黃昏。月亮在樹梢上,遠(yuǎn)處是海浪的潮音。我想著這一場雨,想著“千江有水千江月”這樣的句子。
月亮是時刻照耀著江湖的,因此只要有水的地方就有月亮,在水里的月亮,在天上的月亮。想想那安靜的沉醉在水里的月亮,是不是天上的月亮?想一想奔騰流動的江水里的許多個月亮,是不是破碎的月亮?終于,只有一個月亮。而萬千江河里卻都有著它的影子,有著它的照耀。這句詩還有下句,標(biāo)準(zhǔn)的是“萬里無云萬里云”。
我卻以為萬里無云空曠了,萬里無云又何來萬里有云空曠了。大概是說一萬里終于有云,而一萬里變幻莫測,到處都可能有云。而且云是飄忽的來去無蹤的,好像是世界上的事情,這樣和月亮是靜態(tài)的、不變的、永恒的形成了對比,因為萬里有云和無云都是相對的,沒有絕對的,而我們要做的是內(nèi)心的安靜。
當(dāng)時,我沒想起下句來。下句是后來查到的。當(dāng)時,我沉吟著“千江有水千江月”,在心里寫就了這樣一副對聯(lián):法雨有晴,千江有水千江月;大道無心,萬人無心萬人心。橫批是:無所謂有。
三
茶生深山湖汊,云霧滋養(yǎng),精華匯聚。含天地之靈氣,而后有甘香撲鼻,又有炒、制、焙、烤多道工序。擇嫩芽毛尖而粗枝大葉,方為上品。
喝茶,常法當(dāng)以滾水澆之,密封浸泡。由此蒸煮,方見茶性。得有水乳交融、文武和諧之感。
頭道茶為洗茶,其味道苦澀,且有雜質(zhì)。到二道時,茶味、茶性方擴(kuò)散開來。
茶由植物到成品到浸泡,飲用有一個漫長的過程。
譬如作文,也必須得了生活滋養(yǎng),擇其動肺腑為之,或知識涵養(yǎng)使然。一稿往往多旁枝雜蔓,須二稿修剪、詳略、擴(kuò)展,方為最佳。
人如茶,生活里煎熬,日子里打磨。唯有磨礪,嘗盡人間悲苦喜悅諸事。獨(dú)處高處,雪藏深山,歷練世故,方見風(fēng)骨。滄桑后知成熟,方能淡定、沉靜而有味。
放下執(zhí)著,卻也入世有道,一品芳香入懷,含之滋味綿長。浮生若夢,淡然間苦盡甘來,余味間懷念期待。如是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