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6. 所見

小學(xué)古詩詞字源詩境講析 作者:萬獻(xiàn)初,黃雪晴,劉會(huì)龍


6. suǒjiàn[10]

(清)袁枚

tónghuángniú[11],

shēngzhènlínyuè[12]。

míngchán[13],

ránkǒu[14]。

(緝韻 -ǐ?p)

注釋

[10]所見:看到的東西、事情。

[11]牧童:指放牛的孩子。

[12]振:振蕩,回蕩。形容牧童的歌聲嘹亮。林樾:指道旁成陰的樹。

[13]意欲:想要。捕:捉。鳴:叫。

[14]立:站立。

今譯

一個(gè)放牛娃騎在黃牛背上,嘹亮的歌聲在路邊樹林中回蕩。忽然停止唱歌,一聲不響地站住了,原來是想要捕捉鳴叫的知了啊。

字源圖像

牧:甲骨文作(乙1277)、(前5.27.1),金文作(西周早期·小臣簋)。《說文》:“牧,養(yǎng)牛人也。從攴,從牛。”“牧”是會(huì)意字,意思是手拿鞭子(攵)放牛(牛)。

童:《說文》:“童,男有罪曰奴,奴曰童,女曰妾。從?,重省聲?!薄百?,未冠也。從人,童聲?!笨梢姟巴痹局敢蛴凶锒H身為奴隸的男子,而表示兒童的本字應(yīng)作“僮”?!巴奔坠俏淖?img alt="" src="https://img.dushu.com/2022/09/11/19530762374762.jpg" />(庫1867),金文作(西周中期·史墻盤)、(西周晚期·毛公鼎),大多像一人頭戴刑具(?)而負(fù)重的樣子?,F(xiàn)在借用“童”表示小孩而不用“僮”了。

林:《說文》:“林,平土有叢木曰林。從二木?!蓖躞蕖夺尷罚骸傲謴亩?,非云止有二木也,取木與木連屬不絕之意也?!奔坠俏淖?img alt="" src="https://img.dushu.com/2022/09/11/19530777088716.jpg" />(前2.8.1)、(鄴3下.46.15),金文作(西周中期·尹姞鬲)。林用二木會(huì)意,表示一棵樹挨著一棵樹的地方。假如用三木會(huì)意,就是“森”了,表示樹木更多的地方。《說文》:“森,木多皃。從林,從木?!奔坠俏淖?img alt="" src="https://img.dushu.com/2022/09/11/1953089824266.jpg" />(金472)。

鳴:甲骨文作(前5.46.6)、(后2.6.13)、(甲2415),金文作(春秋晚期·王孫遺者鐘)。在一只雞或鳥旁邊加一口,原本是表示雞或鳥叫的。《說文》:“鳴,鳥聲也。從鳥,從口?!倍斡癫米ⅲ骸耙曛渤雎暯栽圾Q?!?/p>

立:《說文》:“立,住也。從大立一之上。”徐鉉等說:“大,人也。一,地也。會(huì)意。”甲骨文作(甲820),金文作(商代晚期·立父丁卣)、(西周早期·史獸鼎),正像一人立定在地面上的樣子。人站立的地方就是他的位置,加亻旁作“位”。

詩境

初夏的陽光穿過樹林茂密的枝葉灑落下來,星星點(diǎn)點(diǎn)地跳躍在林間的小路上。我愜意地踱著步,靜靜呼吸著這清新的空氣。忽然一陣歌聲傳來,我停下腳步,細(xì)細(xì)聆聽。越來越近的歌聲愈發(fā)清晰嘹亮,路旁的小樹都隨著歌聲歡快地舞動(dòng)著枝葉。原來是一個(gè)小小牧童騎著一頭大黃牛從對(duì)面緩緩走來。什么事讓這個(gè)小娃兒這么開心?看著憨態(tài)可掬的小牧童,我也不禁笑了。突然,牧童的歌聲戛然而止,他的牛兒也心有靈犀地放緩步子停了下來。發(fā)生什么事了?只見牧童躡手躡腳地從牛背上滑下來,悄悄靠近了路旁的小樹?!爸恕恕恕?,一陣蟬鳴傳了過來。哦,這小娃兒原來是被樹上的蟬兒吸引住了,他想捕蟬兒呢!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hào)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hà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