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友人云母障子①
君家云母障,持向野庭開②。
自有山泉入,非因彩畫來。
①云母障子:用云母石鑲嵌而成的屏風。云母,大理石的一種,石面的自然花紋形成圖案。唐時呼屏風為障子。此詩原注:“時年十五?!?/p>
②野庭:空野外的庭園。
這是王維傳世作品中創(chuàng)作年代最早的一首詩,王維寫作時,只有十五歲,當時他剛剛離開家鄉(xiāng),在長安、洛陽一帶游歷。
云母屏風是比較貴重的室內陳設,唐詩中寫到云母屏風,經常是用以表現(xiàn)貴族的生活。王維這首詩大概就是他初入長安時,在社交生活中寫下的。小詩題詠的是友人家中的云母屏風,詩中寫道,云母屏風向野外的庭園展開,仿佛有山泉流入,詩句以一種不經意的錯覺來寫云母屏風上山水花紋的逼真效果,構思十分巧妙。但是,這首詩的好處并不只是巧,古人說,詠物詩重要的是得其神似,只寫屏風上的畫如何逼真,還不足以傳達其神韻,因為“神”是事物在人心中所喚起的一種感受。我們不妨把這首詩和唐人胡令能的一首《題繡障子》比較一下。胡詩是描寫一座繡花的屏風,詩中寫道:“日暮堂前花蕊嬌,爭拈小筆上床描。繡成按向春園里,引得黃鶯下柳條?!逼溜L上彩繡的花,逼真得把樹上的黃鶯都引逗下來,構思不可謂不巧,中晚唐不少作品都在追求這種精巧,但除了寫彩繡的花如何逼真,胡詩并不能給讀者提供更豐富的感受,讀者在被巧妙的構思驚喜之后,就會有言盡意中的遺憾,這就是詠物而不能得其神似的局限。與胡詩形成對照的是,王維這首詩不僅寫出了屏風山水紋理的逼真,更寫出了其間的生意。第三句結尾的一個“入”字,刻畫出屏風上的山水,與野庭風物已經融為一體,難分彼我。結尾的“非因彩畫來”并非浮泛之筆,它表面上是說屏風上的花紋為自然形成,不是畫工之妙,言外之意則是說屏風紋理之美乃是天工之妙,自然渾成,與前句交相呼應,使讀者真切領略山水紋理天然生動的神韻。此詩雖短小,在傳神寫照上卻深有所得。詩的好壞不在長短,天才的妙悟不在年輩的高低,從這首短小的五絕,我們可以理解,王維初入詩壇即得詩名,絕非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