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jié) 展開《稗家粹編》研究的邏輯和路徑
中國古代小說研究欣欣向榮,已經取得了豐碩的成果。但也存在扎堆名著而造成的高密度重復和研究格局嚴重失衡、發(fā)現(xiàn)新材料的“瓶頸”、“大文化”研究的過度泛化與考據(jù)的困境等許多問題46。本書拋開名家名著研究,針對研究對象是新資料的特點,以求是出新為原則,強調“寬度”與“深度”的辯證關系,著力于版本研究、本事研究、成書研究等基礎性研究,從《稗家粹編》自身研究和相關研究兩個方面展開。
本書強調問題意識,加強文本細讀,加強對原始文獻的考辨與梳理,注重論題的探討性和論點的創(chuàng)新性。本書在對《稗家粹編》所收篇目進行本事來源考訂的基礎上,從文言小說集、話本小說、詩文小說集、文言小說選集、通俗類書、小說書目等不同類型切入,設立十章七個專題:一是《稗家粹編》與《玄怪錄》《剪燈新話》《鴛渚志余雪窗談異》等文言小說集研究,因為《稗家粹編》大量選載《玄怪錄》《剪燈新話》《鴛渚志余雪窗談異》,特設三章;二是《稗家粹編》與《湖海奇聞》《古今清談萬選》《幽怪詩譚》等詩文小說研究;三是《稗家粹編》與《清平山堂話本》《熊龍峰四種小說》等話本集研究;四是《稗家粹編》與《百家公案》等匯編型小說研究;五是《稗家粹編》與《太平廣記》《艷異編》《續(xù)艷異編》《廣艷異編》《情史》《逸史搜奇》等文言小說選集研究;六是《稗家粹編》與《國色天香》《繡谷春容》《萬錦情林》等通俗類書研究;七是《稗家粹編》與《寶文堂書目》等著錄的小說類書目研究等。這就對《稗家粹編》所涉的古代小說世界展開了全面系統(tǒng)的研究。
本書小處著筆,大處著眼,以點帶面,注重實證研究,著重探討《稗家粹編》的文獻價值和小說研究價值,主要包含《稗家粹編》的版本研究、選編研究、輯佚和??眱r值研究、小說價值研究,以期確立《稗家粹編》的資料價值、研究價值以及在中國古代小說研究史上的地位。
1 《北京圖書館古籍善本書目》,書目文獻出版社1987年版,第1765頁。
2 《中國古籍善本書目》,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246頁。
3 王寶平:《胡文煥叢書考辨》,《中華文史論叢》2001年第1期(總第65輯)。
4 《趙定宇書目》,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193頁。
5 《趙定宇書目》,第193頁。
6 光緒《興寧縣志》卷十一“秩官·知縣”,《中國地方志集成·湖南府縣志輯》第26冊,江蘇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250頁。
7 徐學林:《試論古代徽州地區(qū)的刻書業(yè)》,《出版史料》1993年第1期。
8 陳邦俊輯:《廣諧史》,《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子部第252冊影印,齊魯書社1995年版。
9 胡文煥:《胡氏詩識》,明萬歷癸巳(1593)刻本,藏北京大學圖書館。
10 胡文煥:《〈稗家粹編〉序》,《北京圖書館古籍珍本叢刊》第80冊,書目文獻出版社1988年版,第2頁。本書所引,俱從影印本,必要時校以原刻本,以后不再一一標注。
11 《寸札粹編》卷下,《北京圖書館古籍珍本叢刊》第80冊,第454頁。
12 胡文煥:【催拍】《落第》,載謝伯陽編:《全明散曲》第3冊,齊魯書社1994年版,第2928頁。
13 胡文煥:《救荒本草序》。
14 胡文煥:《皇輿要覽序》。
15 《明史》卷六十九《選舉志一》:“同處太學,而舉、貢得為府佐貳及州縣正官,官、恩生得選部、院、府、衛(wèi)、司、寺小京職,尚為正途。而援例監(jiān)生,僅得選州縣佐貳及府首領官;其授京職者,乃光祿寺、上林苑之屬;其愿就遠方者,則以云、貴、廣西及各邊省軍衛(wèi)有司首領,及衛(wèi)學、王府教授之缺用,而終身為異途矣?!?/p>
16 康熙五十五年《耒陽縣志》卷四記載, 光緒十一年《耒陽縣志》卷四注明“沿舊志”。
17 光緒《興寧縣志》卷十一“秩官·知縣”,《中國地方志集成·湖南府縣志輯》第26冊,江蘇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250頁。
18 光緒《興寧縣志》卷十一“秩官·政績”:“存心清潔,運政平明,不兩月民頌大興?!币姟吨袊胤街炯伞ず细h志輯》第26冊,江蘇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269頁。
19 胡文煥任職從政兩條資料有抵牾之處:第一,康熙《耒陽縣志》載,胡文煥萬歷四十一年任,下任王之龍萬歷四十五年任縣丞。胡文煥在任時間應為四十一年至四十五年,與《興寧縣志》載四十三年(1615)任興寧知縣相抵牾。第二,從興寧知縣的職位來看,侯之宣萬歷四十年任,傅其德四十三年任,且傅其德于同年修縣志。顯然胡文煥沒有任職時間。第三,光緒《興寧縣志》編寫人員根據(jù)《郴州總志》補進官正榮和胡文煥,造成短短的三年時間里有四位知縣,即侯之宣萬歷四十年任,官正榮署,胡文煥四十二年署,傅其德四十三年任。胡文煥知縣之說有待詳考。
20 《游覽粹編》卷一,《北京圖書館古籍珍本叢刊》第80冊,第221頁。
21 同上書,第234頁。
22 《寸札粹編》卷下,《北京圖書館古籍珍本叢刊》第80冊,第454頁。
23 同上。
24 同上。
25 《游覽粹編》卷六,《北京圖書館古籍珍本叢刊》第80冊,第352頁。
26 《游覽粹編》卷五,《北京圖書館古籍珍本叢刊》第80冊,第310頁。
27 《游覽粹編》卷二,《北京圖書館古籍珍本叢刊》第80冊,第235頁。
28 《寸札粹編》卷下,《北京圖書館古籍珍本叢刊》第80冊,第235頁。
29 《諧史粹編》卷上,《北京圖書館古籍珍本叢刊》第80冊,第376頁。
30 《游覽粹編》卷三,《北京圖書館古籍珍本叢刊》第80冊,第250頁。
31 《寸札粹編》卷下,《北京圖書館古籍珍本叢刊》第80冊,第455頁。
32 王寶平《胡文煥叢書考辨》統(tǒng)計,胡文煥所刻書載有年月的序跋49條,俱在1592—1597年六年間,無一例外。其中1592年12種,1593年23種,1594年3種,1595年1種,1596年8種,1597年2種。最后是萬歷己酉(1609)年撰《格致叢書》序。
33 《格致叢書》久不見總目,收書多少,眾說紛紜?!端膸烊珪偰俊氛J為“世間所行之本,部部各殊,究不知全書凡幾種”;《澹生堂藏書目》列46種;《匯刻書目初編》舉346種;徐學林認為“不同子目近350種、900余卷”(《試論徽州地區(qū)的古代刻書業(yè)》,《出版史料》1993年第1期)。山東圖書館所藏《格致叢書》卷首有胡文煥萬歷己酉(1609)序:“合古今凡有一百四十種,皆宛委、石渠、羽陵、大酉之秘,隨得隨刻,不加銓次,不復品騭,總名之曰《格致叢書》?!毙蚝筝d有《格致叢書總目》,起《爾雅》,終《為政九要》,正好140種。(參見王寶平《中國胡文煥叢書經眼錄》,第15—16頁。)
34 張秀民:《中國印刷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367頁。
35 徐學林:《試論徽州地區(qū)的古代刻書業(yè)》,《出版史料》1993年第1期。
36 《四庫全書總目》卷一一六子部譜牒類存目,中華書局1965年版,第997頁上。
37 《四庫全書總目》卷一三四子部雜家類存目, 第1137頁下。
38 葉德輝:《書林清話》卷五“明人刻書之精品”,中華書局1957年版,第127頁。
39 張秀民《中國印刷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魏隱儒編著《中國古籍印刷史》(印刷工業(yè)出版社1988年版)、羅寶樹編著《中國古代印刷史》(印刷工業(yè)出版社1993年版)、曹之《中國古籍編撰史》(武漢大學出版社1999年版)、肖東發(fā)《中國圖書出版印刷史論》(《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年版)等。
40 《寸札粹編》卷下,《北京圖書館古籍珍本叢刊》第80冊,第454頁。
41 程毅中先生認為實際上似還不止此數(shù)。參見程毅中《古體小說論要》,華齡出版社2009年版,第73頁。
42 李劍國先生在修訂完善《唐五代傳奇集》(中華書局2015年版)時,把《稗家粹編》納入引用與參考書目,并得出了許多重要結論。
43 鄭振鐸:《記一九三三年間的古籍發(fā)現(xiàn)》,載《中國文學研究》(下),人民文學出版社2000年版,第454—455頁。
44 主要有:《新資料〈稗家粹編〉的研究價值》,《文學遺產》2007年第6期;《論〈孔淑芳雙魚扇墜傳〉的來源、成書及其著錄》,《明清小說研究》2006年第3期;《〈玄怪錄〉新校本與〈稗家粹編〉本異文》,《書品》2007年第1輯;《〈牡丹亭〉藍本問題考辨》,《文藝研究》2007年第3期;《〈百家公案〉本事考補》,《社會科學輯刊》2007年第2期;《兩種〈秋香亭記〉 不同自傳心態(tài)》,《社會科學研究》2007年第3期;等等。
45 程毅中:《古體小說論要》,華齡出版社2009年版,第72頁;亦見北京出版社2017年版,第109—110頁。
46 胡海義:《〈胡氏粹編〉與中國古代小說》,《中華讀書報》2009年4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