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我和攝影
兒時,兄妹四人,家境中下。父母常有不和。父親脾氣不好,常欺負母親。長大一些的我為了保護母親與父親打了一架,從此父親不再打母親。
雖然父母關系一般,但是他們都深愛著自己的子女,也有著自己的生活情趣。搭假山,種花,做衣服,畫畫,織毛衣,都是我從父母那里學來的。父母也愛打扮我們,雖然生活艱難,但仍然讓家里的兩個姑娘穿得體面。
我生來皮膚黑,長得也不像父母,經(jīng)常被人叫“馬來西亞華僑”“越南人”“非洲人”。
天生倔強,傲氣,有悲情主義。
初中時候和老師打架,從窗戶跳下。高中時候認為老師不好,于是為其招惹事端。學生時代,因為穿著與眾不同時常被指手畫腳,工作以后也是如此。但我內(nèi)心是得意、開心的。認為因為美才會被別人這樣談論。
情感豐富,若有美好便急于展示,但不善言辭。組裝過電視機,做過放大鏡。喜歡跳舞,因為怕別人說丑,就躲在門后跳。喜歡悲悲苦苦的白毛女。
想學畫畫,但沒有人教。想當作家,寫小品、寫劇本,最后卻不了了之。
學生時代愛看電影,特別是悲情電影,常?;孟胱约菏潜榈呐鹘恰?/p>
婚后,我一心撲在家庭上。愛布置家里,經(jīng)常搬動家具。愛打扮女兒。
由于與丈夫彼此都個性太強,興趣不同,離婚。
2009年買了單反,從此投入其中。一方面內(nèi)心自卑,覺得自己不好看,另一方面又認為自己特別,一直在這兩種觀念里掙扎。自拍讓內(nèi)心的自己找到了出路,也認識了很多朋友。覺得惶惶然又理所應當。
2011年至2016年,經(jīng)歷過三次手術。非常害怕,但堅強地熬過來了。
2015年末突然成了“網(wǎng)紅”。一時不知道如何應對,謝絕了很多邀約及媒體采訪。但是偷偷地在家里刷留言,好奇大家是如何看待我的。欣賞的話語讓我很開心,反反復復地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