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二:詩人的想象和靈感
復(fù)旦大學(xué)中文系教授 蔣孔陽
年輕時,我喜歡讀“五四”時期的白話詩。年紀大了,生活與心中都缺乏詩意,因此,也就不大讀詩了。要讀,我讀舊詩。大李小李、大杜小杜,是我最喜歡的詩人。
可是,我的老朋友唐金海同志,送來他女兒唐瀾寫的詩,出版社要給她出一本詩集,要我寫篇序。開始,我真感到躊躇為難。這不僅因為會議多,抽不出時間;更主要的,是我這個不讀新詩的人,對新詩一竅不通。怎敢唐突呢?但是,當我拿起唐瀾的詩稿,一首一首地讀下去,那構(gòu)思的新穎和像珠璣一樣閃光的一串一串詩的意象,不能不把我吸引住了。于是,不管唐突不唐突,我拿起筆來,寫下一點我的讀后感。
我們常說,生活是藝術(shù)的源泉。這話完全不錯,應(yīng)當說是真理。但是,天下之人,無不有生活,為什么很少人能成為詩人和藝術(shù)家呢?而像唐瀾這樣的小姑娘,人生剛剛起步,談不上有多少生活閱歷,然而她卻靈感煥發(fā),詩思奔涌,這又是為什么呢?這說明了我們看問題,不能絕對化簡單化。生活是藝術(shù)的土壤,是創(chuàng)作的胚胎,但也只是土壤和胚胎而已。要創(chuàng)作出好的詩和好的藝術(shù)作品,還得有詩人的耕耘,有詩人的激情和追求,有詩人的想象和靈感。唐瀾說:她的詩是“幻想和生活碰撞的火花”。我覺得,她的說法,既具有辯證的精神,也符合創(chuàng)作和藝術(shù)的實踐。
小鳥棲于一枝,卻翱翔于千里。唐瀾生活不豐富,但詩神的翅膀,卻使她上窮碧落下黃泉。她的詩,人情世故可能遠不夠豐富,但作為詩人,這卻正是她的長處。她有赤子之心,她有自由自在的思想,她有奔泉一樣噴射的感情,她有紛至沓來不暇應(yīng)接的詩的想象,正是這些,使她來自于生活的土壤,而又超越了生活的土壤,使她成為一個年輕的詩人。
《北斗星》一詩,寫詩人躺在草地上,編成了一個枯草圈。這沒有什么新奇。但哪知作者筆鋒一轉(zhuǎn),意想不到地唱出了下面的句子:
奮力地
將草圈拋向夜空
想套住
那顆北斗星
等下落時
撞擊我的心
用那火花
點燃荒野里的一切
我就在烈火中
升上天
重造一顆滿意的
星辰
唐瀾的詩,就這樣以出奇的大膽和激情,描寫了自己的意象和追求。羅馬時代的賀拉斯,一再反對詩歌的“平庸”。我看像《北斗星》這樣的詩,因為突破了“平庸”,所以能夠在讀者平靜的心中,沖擊起一股感情的漣漪,投下一顆意想不到的原子彈。
另外,唐瀾是一個小姑娘,感情特別敏銳和細膩,時時有所表現(xiàn)。例如《黎明》:
你把頭
枕在我的肩上
為了更好地 阻止
一絲絲微弱的光明
從你我之間
滑過
愛惜光陰、愛惜黎明的這樣一種平凡的感情,都以如此新奇而又獨特的方式表現(xiàn)出來,就不能不叫人感到新鮮和嫵媚了。
西諺說:“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蔽易T柑茷懩軌蛘湎ё约旱牟湃A,珍惜老詩人黎煥頤所說的這?!霸姷牧挤N”,在今后人生風雨的吹打中,在中西文化廣闊的哺育下,能夠茁壯而又健康地成長,不僅成為“詩的巾幗”,而且成為弘揚中國詩文化的參天大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