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經(jīng)歷篇
◎母親和父親雖然年齡相差很大,但母親是愛父親的,她用青春來譜寫自己的愛,用生命來證明自己的愛,她用一生的貞潔來詮釋,她用愛我來延續(xù)對父親的愛。
◎十四年了!前后十四年??!風風雨雨中經(jīng)歷了多少回生死困苦;十四年??!家鄉(xiāng)的一草一木都充滿了親情;十四年啊!沒有哪一個地方能比自己的家鄉(xiāng)更令人快樂……我的腳可以離它而去,可我的心卻不曾離開過半步。
◎我發(fā)現(xiàn)自己的手已經(jīng)不聽使喚了,怎么彈都彈不流暢,心中一陣悲傷。往事歷歷在目,我所有經(jīng)歷的苦難和我化卻苦難的意志,一起涌入心頭,悲愴之情頓時涌入心頭,我索性隨手撥弦,隨撥隨唱:“泰山就這樣崩塌了嗎?梁木就這樣摧折了嗎?哲人就這樣凋謝了嗎?”
1.有志于學
“孔丘哥哥,你在做什么呢?”
“嗯,是鐘離妹妹,快來快來,幫幫我,我們一起學褅(dì)祭(古代對天神、祖先的大祭)吧!”
“不嘛,我喜歡玩過家家的游戲?!?/p>
“家家的游戲也要禘祭的神靈來保佑嘛!”
“哦,那我不會玩哦!”
“沒事的,我來教你呀!”
“好吧,孔丘哥哥——這是什么?”
“這是盛放牛羊用的方形俎(zǔ)器,我們今天就用牛來祭祀吧,里面我已經(jīng)放上了牛頭?!?/p>
“那是盛放食物的圓形豆器吧,里面怎么還沒有放東西呢?”
“是的,你找點樹葉放在里面,當芝麻餅吧。我媽媽烙的芝麻餅最好吃了,我想神靈也一定喜歡的!”
“好吧,孔丘哥哥,禘祭要很多人呢,要有獻官、要有獻帛者、要有捧爵者、樂生等人,還要有參拜的人、觀禮的人,我們兩個行嗎?”
“怎么不行,我們能表演多少就表演多少吧!”
“哦,芝麻餅放好了。你在干什么?孔丘哥哥?!?/p>
“我在做笙呢,一會兒開始還要奏樂呢。”
“太好了!咦,那不是皇甫果和公羊田嗎?我去把他們倆叫來玩吧?!?/p>
“鐘離妹妹,他們——”
“哦,他們來了?!?/p>
“鐘離青,你是不是和孔丘在玩祭祀的游戲?那多沒意思啊,我們還是玩過家家吧?!?/p>
“不嘛,我已經(jīng)答應孔丘哥哥玩祭祀了?!?/p>
“哦,那讓他也玩過家家吧?!?/p>
“——孔丘哥哥?”
“只要你和我們玩過家家,我們就讓你當我們的媽媽,我倆都聽你的?!?/p>
“真的——孔丘哥哥?”
“你們?nèi)ネ孢^家家吧,我一個人玩祭祀就是了?!?/p>
“孔丘哥哥,剩下你一個人怎么玩,我們還是一起玩吧,我讓你當良人(古代女子對丈夫的一種稱謂),讓他們倆春天給我們駕車,夏天給我們扇扇,秋天給我們儲糧,冬天為我們燒火——好嗎?”
“鐘離青,別求他了,他就會玩什么祭祀,那都是老爺大人們的事兒,弄不好觸犯了神靈,就會有災禍降臨在那個孤苦伶仃的女人身上的?!?/p>
“你們不能詛咒我的媽媽,她是天下最好的媽媽,誰詛咒了她,神靈都會給他們降災降禍的——我現(xiàn)在就祈求神靈,讓他報應那些詛咒我媽媽的人!”
“你敢!你要是敢祈禱,我們就毀了你的祭壇?!?/p>
“你們敢!神靈不會饒恕那些冒犯他的人的!”
皇甫果和公羊田走過來,三下五去二就踢毀了剛剛擺好的祭壇,還想上來揍人。
“你們怎么能這樣對孔丘呢?”
有人在我身后呵斥皇甫果和公羊田,我急忙轉(zhuǎn)身,看到了原壤。他是闕里的鄰居,也是我的好朋友,他一說話,這兩個家伙不敢吭聲了,因為原壤比我們都大兩三歲,他手里拿著農(nóng)具正路過這里。我年幼的時候,原壤給過我許多幫助,別的孩子欺負我時,原壤都會站出來幫助我,所以在我的心里,他就像貼心的大哥,見到他總有一種親切感。雖然他家里貧窮,但我對他真的很感激。隨著年齡的增長,原壤漸漸變得很叛逆,他經(jīng)常和父母吵嘴,也可能是他父母對他過于苛刻的緣故吧。他開始目無尊長,但他對我還是很好的,我的話他多少也能聽一二,純真的少年時代,我們一起度過,這就有了我和他一輩子的情結(jié)。
我感謝原壤的幫助,我強忍著憤怒,在心里祈禱神靈顯靈,一定要給這兩個家伙報應,因為媽媽告訴我,神靈是無所不能的,只要我們心好不做壞事兒,神靈一定不會虧待我們的??粗?,他們兩個一定會有災禍上身的,想到這兒我平靜了許多。
“鐘離春,我們走吧,去玩過家家?!?/p>
“你們欺負孔丘哥哥,我不能跟你們玩了!”
“不玩就不玩,我們倆去東邊的斗雞臺看大人們斗雞去了。今天最后一場斗雞要結(jié)束了?!?/p>
他倆走了。原壤也匆匆走了,顯然他還要去干活。
“孔丘哥哥,你不要難過!時間不早了,咱們回家吧?!?/p>
“鐘離妹妹,你先走吧,我還沒有練祭禮呢!”
“那我還是來幫你吧?!?/p>
太陽已經(jīng)偏西了,光線漸漸暗淡。剛剛又設好了祭壇,鐘離妹妹便被她的媽媽叫回了家,現(xiàn)在剩下了我一個人。城闕里升起了炊煙,有的人家出來趕鴨子,嘎嘎的叫聲響在耳畔,偶爾有路過的人向我注視一下也都見怪不怪。我知道,這個時候媽媽一定不會回來的,因為她在太叔大夫家浣紗,要到很晚才回來。這個時間我雖然有點餓,但我也要忍著,找一些事情來打發(fā)時光,我要讓媽媽放心,要讓她看到我高興的樣子。
剛才那幾個孩子,皇甫果、公羊田和鐘離春,他們都住在城闕里。鐘離妹妹對我很好,可是皇甫果和公羊田總是對我很兇,他們欺負我沒有阿爹,還經(jīng)常當著我的面侮辱我的媽媽。我真想和他們決斗,把他們打個鼻青臉腫,可是媽媽不讓,媽媽說壞人總會得到報應,只要他們不知好歹,作惡多端,總會有一天遭遇災禍。我深信著媽媽的話,我忍著,只要和媽媽在一起,我什么不快樂的事情都會忘掉。
設好了祭壇(也就是胡同里一家墻角突起的石基,我在那里擺上供品,盡可能讓它豐盛,盡可能像大人們在郊外祭祀一樣),我對著它坐下來靜心,這也算是祭祀前的齋戒吧。等到心里沒有了雜念,我敲起了手里的樂器,音樂響起來了,這是禘祭開始的演奏,和媽媽帶著我看祭祀時一樣,那次演奏的是《采葛》樂曲。快結(jié)束時,初獻官就要虔誠地捧起手中的獻品獻上,我放下手里的樂器,將用泥捏好的羊頭端起來,小心翼翼地放在祭壇的俎器上。然后又將沙子當作了黍(shǔ)米,真誠地奉在豆器之中,接下來又獻帛獻酒,反正地上有的是土和樹枝,要什么就把它們當作什么用就可以了。等到獻禮完了,我當作參拜者,對神靈祭拜,祭拜也很有講究,我采用先作揖后叩拜的形式……從開始到結(jié)束,我覺得自己做得非常的虔誠,盡管我用的都是代替品,不過我相信,神靈也一定會原諒一個天真無邪、真心實意祭拜他們的六七歲的孩子。他們欣享的不光是有形的供品,更應當是人們對他們的虔誠。我突然想給自己點鼓勵,要知道在祭祀時還有觀禮的人,他們才能對這個過程進行稱贊或指責,于是我起身向東邊的觀禮臺跑去。
“媽媽,你怎么在這里?”
是的,是媽媽,不知道什么時候媽媽已站在了觀禮臺上,她正微笑地看著我,見我跑過來,彎腰放下手里的絹帛,向我展開了雙臂。我沒有猶豫,一下子撲進了她的懷里,并且口里叫著“媽媽,媽媽”,她伸出那溫柔的雙臂,抱起了我,把臉貼在我的小臉上,邊親邊說:“孔丘,你剛才做得真好,你將來一定是位出色的禮儀官!”我的心里像吃了蜜一樣甜甜的,因為媽媽的話,也正是我想對自己說的。
我突然想到還少了一個重要的環(huán)節(jié),便從媽媽的懷里掙脫出來。
“媽媽,我忘了給神靈焚紙了。”
“沒事兒的,神靈最愛護真誠的孩子,他們很多時候不在乎形式,在乎的是心意。”
“不嘛,媽媽,我想到了就一定要做的!”
“好好,媽媽等著你!”
我拿起一根小棍,當作點燃的火炬,向一小撮枯葉、枯草上一伸,然后就感覺,這些雛狗、雛羊們?nèi)紵似饋怼N冶銓W著“尸”(祭祀時,充當假尸的人)喊:“天乾地坤,四時祥運,人誠祭豐,神靈庇佑……”
媽媽不知道什么時候已經(jīng)把地上的絹帛攬在了懷里,我知道她今天晚上又要熬夜為太叔家做衣服。等我完成了祭禮,她便拉著我的手向家走去。
直到這時,我才發(fā)現(xiàn),天色真的已經(jīng)很晚了。濃濃的炊煙在暮色下包圍了各家各戶,遠處的樹木朦朧,近處的墻壁也看不清楚,巷子里灰蒙蒙的。偶爾有收工晚的人走過,匆匆地消失在巷口。
“媽媽,你今天怎么回來早了?”
“哦,今天太叔大夫家?guī)凸さ娜硕?,就收工早了點,我是想晚上可以做些活兒,彌補一下今天勞作的不足,于是就要了點絹帛,晚上加加班。”
“那今天晚上又要熬到什么時候呢?”
“沒事兒的,你十一奶奶奶會幫我的。”
“哦——”
媽媽說的十一奶奶是父親的遠房親戚。早年父親曾居住在曲阜城闕里。只是后來被封為了鄹(zōu,同陬)邑(今山東曲阜城東南鄹城)宰(長官),所以他便帶上全家去了鄹地,闕里的房產(chǎn)就由十一奶奶照看著。十一奶奶很不幸:她的三個兒子,兩個死在了戰(zhàn)場上,一個未成年就生了怪病死了;四個女兒,兩個嫁到了衛(wèi)國,一個嫁到了晉國,一個被國君選走送到了楚國,而她的丈夫也在三年前積勞成疾病故了。沒有了父親后,十一奶奶聽說媽媽帶著我在鄹地日子不好過(父親死后,他的財產(chǎn)由妻和妾霸占著,媽媽只好帶著我另謀生計),便主動請我們回到城闕,現(xiàn)在她和我們成了相依為命的一家人。雖然這里離外公外婆家并不太遠,隔著幾個胡同,但那時的風俗是丈夫沒有休妻,妻子是不能回娘家住的。更何況,媽媽是一個自尊又堅強的女人,自從有了我,媽媽非常地開心,她想盡了辦法去掙錢來撫養(yǎng)我,她把一切希望都寄托在我身上,當然能讓媽媽高興,這也是我最大的快樂。
我們到家了,那熟悉的門樓翹起的四角張望著夜幕,那朱紅斑駁的木漆大門虛掩著等得急切,炊煙早已和暮色融在了一起,漸漸地變成了昏暗。推開門,十一奶奶便在灶房高聲道:“是小仲尼回來啦?”
“我們都回來了!十一嬸?!?/p>
“哦,夫人,今晚的飯做晚了,過一會兒才能吃。”
十一奶奶叫我小仲尼卻叫媽媽夫人,我后來才想明白,可能她是特別喜歡我的緣故吧,或者對小孩兒還沒有更多的等級概念。這天晚上,十一奶奶和媽媽一起在昏暗的油燈下邊嘮嗑邊繡錦,兩個苦命的女人相對而坐,相互指導,相依相幫。我也不瞌睡,就坐在她們旁邊,聽她們談話是我童年的一種樂趣。
十一奶奶常常談到父親,說他仁慈。她自然要說父親(孔紇,字叔梁,大家都叫他叔梁紇)對她一家人的好。這么大的宅院,讓給了他們居住不說,還給了他們家?guī)资€土地,只是公孫(她丈夫的姓)家沒有這個福氣。她說:“現(xiàn)在你們回來了,這算是物歸原主吧,我也心安理得了。雖然老爺(指父親)走了,但我相信,孔家以后還會興旺的,因為孔丘少爺(這是我記事以來她第一次這樣稱呼我)將來一定了不起。像他這么大的孩子,有這么好的秉性和好學精神的真的不多,他也是我見過,最懂事、最好學的孩子。我相信我的判斷,也相信他會有出人頭地的一天,當然這些也離不開夫人的功勞?!?/p>
母親沒有謙讓寒暄,卻“嗯”了一聲。是的,十一奶奶的話正說到了她的心窩里。后來我才漸漸明白了,母親那顆對父親滾燙而又火熱的心,以及她對于我的期望。
母親就是懷著少女那顆崇拜的初心嫁給父親的,而父親則更多的是為了讓她傳宗接代。年齡的懸殊,并沒有阻礙他們生下我。但我相信父親也是愛她的,他們跨越了年齡的籬障生下了我,這是后人無法理解的,司馬遷在《史記》中用的“野合”,我覺得他又怎能理解媽媽對爸爸那顆熾熱的心呢?一個十六七歲的女孩,嫁給一個六七十歲的老頭,這需要多大的勇氣和自我犧牲的精神。他們老夫少妻,但恩恩愛愛。他們年齡懸殊,卻親密如初。他們手挽著手去尼丘山祈福的情景,是我想象中最美的場景。他們生下我,就是對我最大的恩澤。
后來十一奶奶又講起了父親生前最讓人稱贊的事兒。那是20年前(公元前563年),晉國為了聯(lián)合吳國,削弱楚國,就必須攻占在晉吳之間的逼陽國,而逼陽國親近楚國。當時晉悼公派三位大夫荀罃(yīng)、荀偃(yǎn)、土匄(gài)帶著諸侯聯(lián)軍進攻逼陽國。逼陽國的國君妘(yún)豹很會打仗,他先在城中的草垛上堆積谷物,讓聯(lián)軍以為糧草多得數(shù)不勝數(shù),吃不盡,想迷惑聯(lián)軍,不幸被主帥荀罃識破。后來,妘豹竟主動派兵偷襲聯(lián)軍糧草,當時押運糧草的是我們魯國的猛將秦堇(jǐn)父,當然父親也在其中,敵兵偷襲,搞得魯軍大亂,亂過一陣后安定下來。秦堇父非常生氣,便組織隊伍進行反擊,反擊取得了成功,敵人潰逃到城中。魯軍趁勢想進攻逼陽城,哪里知道妘豹早有準備,竟然敞開大門讓魯軍長驅(qū)直入。魯軍不知深淺,先頭部隊殺入城中,妘豹命令守城士兵關閉城門,準備來個甕中捉鱉,將這些沖進城中的魯國士兵,殲滅在城門下??汕傻氖?,當時父親正好沖到逼陽城門下,看著即將下落的千斤城門,他知道了敵人的詭計,只見他立馬橫腰,雙手一托,便托住了城門,那氣勢,力拔千鈞,閘門被拖住了,然后他大喊撤退。逼陽守城的士兵被他單人舉城門的舉動嚇愣住了,忘記了放箭,大家都傻子一般看著他,等敵人明白過來已經(jīng)晚了,沖進城里的士兵就這樣得救了。父親真的是人高馬大,神勇威武,單憑一人之力,就救出了兩三百人,戰(zhàn)爭勝利后父親被封到鄹邑。
聽十一奶奶講父親的故事,媽媽的眼里充滿了自豪,充滿了光亮。十一奶奶接下來說,顏姑娘(她總是在眾人的面前稱媽媽為夫人,在私下里有時叫夫人,有時叫姑娘),老爺舉城門那會兒你還小,老爺夜襲齊軍的事你是知道的,媽媽點點頭。
“可是我不知道啊,十一奶奶講講吧。”
十一奶奶見我要聽又打開了話匣子。那是你娘和你爹結(jié)婚前三年(公元前556年),當時齊國已經(jīng)漸漸強大起來,魯國和晉國、齊國比起來是小國,以前依附晉國,齊景公便攻打魯國的邊境重地。齊國的大將高原把臧武仲圍在了防(魯國的城邑),一直圍困了很長時間,沒有人敢去營救,最后是老爺帶領300名敢死的士兵,在一天夜里對齊軍發(fā)起了突襲,沖亂了齊軍的陣營,把臧武仲救出后護送到了旅松(魯國的地名),又連夜返回防地駐守。這使得齊軍銳氣大傷,不久齊人就撤兵了。這都是你們孔家的榮耀,孔少爺?shù)拈L相十分像老爺,做事又十分穩(wěn)重,應該多讀點書,顏姑娘娘家是這曲阜城里的大戶,為什么不找點兒書簡讓仲尼來讀呢?我相信他能勝過老爺?shù)?。然后十一奶奶又語重心長地對我說:“現(xiàn)在孔老爺走得早,你的哥哥(孟皮,父親的妾生的兒子。父親的妻子生了九個女兒,娶妾后生了個跛子孟皮,那時殘疾的孩子不能成為接班人。他不甘心,又娶了母親,生下了我)又有殘疾,所以興旺孔家的責任都落到了你的肩上,能讓自己的祖先顯赫,就是最大的孝道,這也是你媽媽對你的希望?!?/p>
我知道十一奶奶說的這些話,是忖度(cǔn duó)了媽媽的意圖才說的,我當然知道媽媽對我的希望,在她一腔熱血嫁給父親時;在她無怨無悔地拼命做活中;在她平素期許的眼神里,我都能讀懂。
第二天,母親真的找來了許多書簡,有事兒沒事兒開始教我讀書。媽媽是大戶人家的女兒,自然識得許多字,雖然十一奶奶不怎么識字,但她有著豐富的閱歷,她把自己聽到的、看到的事全都講給我聽。我的記憶力很好,讀過的書幾乎過目不忘。過了一段時間,媽媽找來的書已經(jīng)不能滿足我了,于是我就自己出去找。城闕里顏姓的家族很多,有許多人都很尊重媽媽,因為她是一個能自己撐起家庭的人,作為一個年齡不大的女人,她不愿再嫁,貞潔有操守,她依靠自己的勞動養(yǎng)活孩子,她把自己的青春無怨無悔地奉獻給了一個家,當然可以更貼切地說是一個人——父親。這樣執(zhí)著、純潔又善良的女子,當然也是顏氏家族的榮耀。盡管說寡婦門前是非多,但也只是個別別有用心的人,私下里說媽媽的壞話,并不敢明目張膽地說,再加上母親早已把一顆相愛的心為父親封存,所以即使有些搬弄是非的言語,也都在她的任性中漸漸地消失了。因為對媽媽特別的尊重,所以對我也特別有好感,只要我去借書,他們總是爽快地答應。
就這樣,習禮讀書成了我成長中最主要的事情。學禮才知道禮的意義,讀書才知道書中的道理,通過學禮我知道了,禮是一種社會規(guī)范,用禮來做事一切都會很順暢,如果沒有禮節(jié),那么許多事都會亂掉的;通過學習,我也知道了祖先的事跡,了解了古人的智慧,讀懂了先賢志士的思想和做法,明白了社會輿論的重要性。當然也是學習,使年少的我想入非非,做一個有理想、有抱負的人;做一個像父親一樣受人尊重的人;做一個可以影響別人、改變社會的人;做一個能讓媽媽高興快樂的人……夢想和希望就這樣時不時地產(chǎn)生在腦海,夢想的力量就是感召的力量,讓我發(fā)奮向上。闕里幾乎有書牘的人家我都去過了,借書讀書真的是一件快樂的事,我會用自己虔誠的心打動有書的人家。小孔丘愛讀書已經(jīng)成為曲阜城里人們的共識,當然習禮也是我喜愛的,媽媽還特意為我買來了玩具,一些木質(zhì)的俎豆禮器,它們小巧玲瓏,有了這些禮器,我就可以像一個真正的禮儀官那樣演習祭禮了。隨著年齡的增長,我把自己的興趣推廣到了學習六藝(六藝指六種技能:禮、樂、射、御、書、數(shù))上去。
十五歲是我成長的里程碑,感謝媽媽和十一奶奶的關懷和養(yǎng)育,我已經(jīng)成長為一個大孩子了,我的身高已經(jīng)達到了八尺開外,比母親整整高出一頭,只是形體消瘦,于是左鄰右舍都叫我“長人”。我長大了,可是母親卻一天天憔悴了。
這一年春天,也就是魯昭公六年(公元前536年),春祭太過于簡單,國君都沒有參加祭祀,所以天降災禍。夏季時,太陽好像失去了熱勁,五黃六月天,也不用搖蒲扇,當熱不熱,五谷不結(jié),結(jié)果莊稼收了六七成,魯國百姓怨聲載道,所以秋祭搞得十分的隆重。國君發(fā)詔,讓季氏(當時魯國的執(zhí)政上卿)承辦秋祭大禮。魯國當時有三家執(zhí)政大夫,他們分別是季孫氏、孟孫氏、叔孫氏,也被稱為“三桓”,因為三家都是魯國以前國君魯桓公的后人。季孫氏是司馬,掌握了軍權(quán),孟孫氏是司空,掌管水利、建筑等職,叔孫氏主要掌管土地,人民的生活,是司寇。他們是當時魯國的“三駕馬車”。
三桓之中以季孫氏的勢力最大,把持了整個魯國的朝堂,就連國君頒布的詔令,都要經(jīng)過他的同意才能執(zhí)行,季孫氏的繼承人叫季平子(即季孫意如。春秋時魯國正卿,姬姓,季氏,謚號“平”,史稱“季平子”),他為人專橫跋扈,執(zhí)政專權(quán)。承辦秋祭國君撥給了他大量的錢財,可是他還嫌少,本來國君已經(jīng)下達了減稅的詔令,可是他還是更改了,按照平常的年份收稅,使許多百姓為此欠下了債務。
秋祭之前先舉行了大射,大射在曲阜城南郊舉行。
學禮是我從小的愛好,可是學射是我十幾歲才愛上的,魯國許多地方都舉行過鄉(xiāng)射,我常常和闕里的孩子們一起跑到城外去參觀,大射也好,鄉(xiāng)射也好,都是射箭比賽,只是比賽的規(guī)模有大有小。鄉(xiāng)射是鄉(xiāng)里舉行的,規(guī)模自然小,大射是諸侯國家舉行的,規(guī)模自然就大,在比賽時不光要有很高的射技,還要有高超的射藝。每次參觀回來,我都會有新的收獲,當然這些都是因為我也在學射,媽媽對我的學習一向很支持,她把后院的一片空地收拾出來,給我布置成了簡單的射場,用草繩盤成了一個圓盤,讓我當作箭靶。開始時我力氣小,她為我制作了一把柳木弓,后來我的個子漸漸地長高了,而且力氣也非常大,射技有了很大的進步。
十四歲那年,媽媽專程去了鄹邑,在那里把父親的遺物拿了回來。哥哥孟皮跛腳,在當時俗禮中,有殘疾的人是不能當家族接班人的,而我通過學習,在這時的名聲已經(jīng)很大了,作為父親的繼承人,拿到父親的遺物是理所應當?shù)?。父親的遺物中就有一把檀木弓。有了父親的弓,我練習更加刻苦了,想象著父親威武神勇的樣子,我心潮澎湃,能像父親一樣揚名于世,受人尊重,也是我人生的追求。因為射禮我很早就會,所以我在自家的后院里一遍一遍地演習,沒有人奏樂,我就想象著音樂的節(jié)拍,從抽箭到扣箭再到舉射、發(fā)箭我都認真地揣摩,一絲不茍的練習。有時媽媽和十一奶奶為我敲打節(jié)拍,她們認真專注,還給了我許多寶貴的意見。大射前夕是秋收,雖然收成不好,可是也要把田里的成果收回來,媽媽和十一奶奶從早忙到晚,可是她們卻不讓我干一點兒,怕誤了我的練習。聽媽媽的話,我從小就這樣,我把媽媽的愛用在了練習上。
大射那天,隨著樂臺上《周南?關鳩》的響起,我和樂預射,把身心都凝注在音樂的節(jié)奏之中,每一個動作都踏著節(jié)拍,當司射(主管射禮的官)報出我正中靶心時,我才稍稍地舒了口氣。預射過后是三幡正式的比賽,選手們一字排開,手握勁弓,一個個都全神貫注。第一幡射,樂師們奏的是《葛覃》,第二幡射奏的是《采蘋》,第三幡射奏的是《卷耳》,一次預射,三次比射,我四次與音樂和韻,抽箭、扣弦、拉弓、放箭,神形兼?zhèn)洌陨渲信Fさ陌行?。比較射藝時,比的不是力氣的大小,不是看能不能射穿靶子,而是看能否射中靶心,這是因各人體力不同,射藝比準不比力,這是古代人都知道的道理(3?16)。當季氏主持人陽虎(季氏的管家,又叫陽貨)宣布大射比賽我獲得第一名時,我看到觀射臺上的媽媽高興得幾乎要跳起來。是啊,兒子獲得的榮譽,其實是母親最大的快樂,不過讓媽媽更加高興的還在后面呢!
秋祭在秋分之日舉行,國君親自參加拜祭,記憶中這是魯國最為隆重的一次,地點在魯國曲阜城的西郊。城郭內(nèi)外的黍麥都已經(jīng)收割完了,季氏就開始從各家各戶征用勞力筑臺搭棚,包括音樂的排練、祭器祭品的選用,以及獻官、拜祭者、尸(祭祀活動中充當神靈的人)的選派、演習等,足足耗費了半個月。因為我大射第一,再加上少年好禮的口碑,我被選中參與秋祭的拜祭。祭祀前幾日,領隊為我們發(fā)了祭禮的服裝,還要求我們齋戒三日,媽媽特別高興,祭祀前的那天晚上,她很晚才睡,小心翼翼地為我熨平禮服上的每一個皺褶,然后又擺上供品,為我祈禱到深夜。
第二天巳時剛到祭祀便開始了。祭臺上按方位插著五彩旗子,旗子高高飄揚,巨大的帷幕南北橫著數(shù)道,東西縱著數(shù)道,隨風呼呼啦啦作響。清涼的秋風和田野的霧氣,更增添了莊嚴的氣氛。按照秋祭的程序,樂工們合奏起了《絲衣》,悠揚的樂曲聲飄蕩在郊外,傳出很遠。我想這是在通知天上的神靈,趕緊下凡人間,欣享人間的祭品吧。然后獻禮開始,初獻官和著樂曲,恭恭敬敬地獻上牲畜和黍稷等祭品,獻帛官獻帛,獻玉官、獻爵官也分別獻出了祭物,供品都已經(jīng)獻上。接下來國君開始宣讀祭文,祭文的大意首先是懺悔自己對神靈的懈怠,指出自己供奉神靈的過錯,然后祈求庇護百姓和社稷的平安昌盛。再接著國君帶領拜祭者進行第一次拜祭,要知道這個參加祭拜的隊伍中,我就在魯昭公的身邊。行祭禮是我最擅長的,當拜祭的樂器響起時,參加拜祭的方陣有序地開始行拜禮,我懷著一顆虔誠的心,把拜禮的每一個動作都完成得非常圓滿,我感受到了來自身邊同齡人的羨慕。
秋祭一直持續(xù)到晚上,祭壇上點起了火把,郊外于城內(nèi)也燈火通明,國君要與百姓共同賞月,以表達與民同樂,所以活動一直進行到皓月當空,《般》的樂曲奏完,秋祭結(jié)束。這一天自我感覺非常興奮,因為祭禮都是我從小喜歡的,對于學習,對于愛好,喜歡就是硬道理,這次機會正好得到了實踐。晚上回家,媽媽說在觀禮臺上,許多人都為我的表現(xiàn)伸出了大拇指,說我氣宇不凡,將來一定會成為一個了不起的司儀官。媽媽說那一刻她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榮耀,因為她已經(jīng)看到了希望。
秋祭結(jié)束后,曲阜城闕里,家家戶戶都知道了孔丘的名字,大射第一,秋祭參拜最懂禮數(shù),為此我成了闕里孩子們學習的對象,經(jīng)常聽到有大人對孩子說,你將來要是能像孔丘一樣就有出息了。當然以前欺負我的孩子,也對我另眼相看了。闕里許多孩子自然也都主動和我玩,而且他們把我當成了老師,有事兒沒事兒總是來找我問這問那,我和他們開誠布公,有什么說什么,不懂的地方就記下來,留作以后努力的方向。品嘗到了學習的好處,我更加努力學習了,我覺得可學的東西太多了,許多道理,經(jīng)過反復地思考后,感覺理解更深了。我喜歡禮樂,我已經(jīng)精通了射藝,我愛好讀書(當然那時讀的主要是《尚書》),對于算術也非常感興趣,但我還想學習駕車技術,只是我還小,家庭條件也不具備,只能看別人駕駛,從觀看中得到一些心得體會。讀《尚書》我知道了“堯天舜日”“禹傳夏啟”“商湯桀紂”“周公吐哺”“宣王中興”,對賢達的人我思慕向往,對不賢達的人我厭惡厭棄,我開始思考,為什么有的人那么賢達,而有的人那么丑惡?為什么丑惡的人不能學著善良呢?當然這一年,我品嘗到了學習帶給自己的聲譽,我開始自覺主動地學習了,并且把學習當作自己一生的志向。這就是我所說的十五志于學。
冬至那天,魯國又舉行了冬祭,我理所當然又參加了。這一年,母親是最開心的一年,因為我給她爭氣了,而她卻更加操勞了,她用多年的積蓄購置了織布機和紡車,白天除了去太叔大夫家做活,還自己養(yǎng)起了蠶,煮繭、漂洗、抽絲、紡絲、織帛,每天辛勞不止。這個冬天十一奶奶病倒了,到了年關她便撒手走了,媽媽失去了最好的助手,她的頭發(fā)很快花白了,剛過三十歲的她顯出了蒼老,但她還是不肯讓我?guī)退龌?。許多時候,我都想著丟掉手里的書牘去幫她,可是她很生氣,她說大丈夫應當精通六藝,不然長大了會一事無成。我知道她講不出什么大道理,但她卻寧愿自己累著,也不愿耽誤孩子一點兒學習的時間。深夜每當我醒來聽到媽媽踏著機杼,左右傳遞梭子的聲音,除了對她心疼外,也不止一次地堅定自己的志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