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王績

唐文選 作者:李浩 著


王績

王績(590—644),字無功,號東皋子,絳州龍門(今山西河津)人。隋大業(yè)末,曾任揚(yáng)州六合縣丞,以嗜酒見劾,去官歸里,隱河渚間。唐武德中,以前官待詔門下省。貞觀四年(630),托疾罷歸。后復(fù)以家貧赴選,任太樂丞。未二年,又棄官回鄉(xiāng)。貞觀十八年卒??冑x性高簡,嗜酒放任,不諧世俗。其文學(xué)創(chuàng)作,上承六朝阮籍、陶淵明傳統(tǒng),多藉飲酒及田園題材抒寫懷才不遇的苦悶。詩文俱清新質(zhì)樸,以不染梁陳浮靡之習(xí)而在初唐文壇獨(dú)樹一幟。兩《唐書》有傳。著有《會心高士傳》、《酒經(jīng)》、《酒譜》等,又曾注《老子》,俱佚。有《王無功文集》傳世,今人整理本有《王無功文集五卷本會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出版。

答刺史杜之松書[1]

月日,博士陳龕至[2],奉處分借《家禮》[3],并帙封送至[4],請領(lǐng)也。又承欲相招講禮,聞命驚笑,不能已已[5]。豈明公前眷或徒與下走相知不熟也[6]。下走意疏體放,性有由然,兼棄俗遺名,為日已久。淵明對酒,非復(fù)禮義能拘[7];叔夜攜琴,唯以煙霞自適[8]。登山臨水,邈矣忘歸[9];談虛語玄,忽焉終夜。僻居南渚,時來北山[10],兄弟以俗外相期[11],鄉(xiāng)閭以狂生見待[12]。歌《去來》之作[13],不覺情親;詠《招隱》之詩[14],唯憂句盡。帷天席地,友月交風(fēng),新年則柏葉為樽[15],仲秋則菊花盈把[16]。羅含宅內(nèi),自有幽蘭數(shù)叢[17];孫綽庭前,空對長松一樹[18]。高吟朗嘯,挈榼攜壺[19],直與同志者為群,不知老之將至[20]。欲令復(fù)整理簪屨,修束精神[21],揖讓邦君之門,低昂刺史之坐[22],遠(yuǎn)談糟粕,近棄醇醪[23],必不能矣!亦將恐芻狗貽夢,櫟社見嘲[24],去矣君侯,無落吾事[25]

《全唐文》卷一三一

五斗先生傳[26]

有五斗先生者,以酒德游于人間[27]。有以酒請者,無貴賤皆往,往必醉,醉則不擇地斯寢矣。醒則復(fù)起飲也。常一飲五斗,因以為號焉。先生絕思慮,寡言語,不知天下之有仁義厚薄也[28]。忽焉而去,倏然而來[29]。其動也天,其靜也地[30]。故萬物不能縈心焉。嘗言曰:“天下大抵可見矣。生何足養(yǎng)?而嵇康著論[31];途何為窮?而阮籍慟哭[32]。故昏昏默默,圣人之所居也[33]。”遂行其志,不知所如[34]。

《全唐文》卷一三二


[1] 呂才《東皋子集序》云:“貞觀中,京兆杜之松、清河崔善繼為本州刺史,皆請與相見。君曰:奈何悉欲坐召嚴(yán)君平?竟不見。崔、杜高君調(diào)趣,卒不敢屈,但歲時贈以美酒鹿脯,詩書往來不絕?!笨纪蹩?yōu)榻{州龍門人,則此文當(dāng)是杜之松任絳州刺史時,王績對杜邀見并請講禮的答書。文中作者聲言自己賦性疏放、棄俗遺名,不愿受世俗禮儀的約束,因謝絕杜的邀請,可見其邁世獨(dú)立、自然率真的個性。

[2] 博士:唐時博士甚多,如太常博士、經(jīng)學(xué)博士、醫(yī)學(xué)博士、國子博士、太學(xué)博士、四門博士、律學(xué)博士、書學(xué)博士、算學(xué)博士等。其中太常博士為禮官,屬太常寺;經(jīng)學(xué)博士與醫(yī)學(xué)博士為都督府及州府縣之學(xué)官與醫(yī)官(縣無醫(yī)學(xué)博士);其馀國子、太學(xué)、四門、律學(xué)、書學(xué)、算學(xué)諸博士,俱屬國子監(jiān),為學(xué)官。本文乃王績給刺史的復(fù)函,文中之博士陳龕或為州之經(jīng)學(xué)或醫(yī)學(xué)博士,其人事跡未詳。

[3] “奉處分”句:處分,吩咐?!都叶Y》,王績《重答杜使君書》有云:“垂問《家禮·喪服新義》五道,度情振理,探幽洞微,誠非野人所敢酬析。但先人遺旨,頗曾恭習(xí)?!庇衷疲骸白郧貪h以來,家國道廢。雖有其禮,將安所行?逮乎晉宋,中原大亂,國內(nèi)至親,尚不相保。祖禰之序,知何以明?故仆先君獻(xiàn)公,因事起義,欲使無逆于古,且令可行于今?!眲t《家禮》為王績之祖所著。杜淹《文中子世家》:“同州刺史彥,生濟(jì)州刺史,一曰安康獻(xiàn)公,安康獻(xiàn)公生銅川府君,諱隆,字伯高,文中子之父也?!蔽闹凶蛹赐蹩冎滞跬?。據(jù)此,安康獻(xiàn)公也即王績之祖父。

[4] 并帙封送至:連同書的函套一同緘封送上。帙,用來保護(hù)書的外面的函套。

[5] 已已:休止,停息。

[6] “豈明公”句:意謂是否因為您以前所親信的人或衙中所役使的人與我不太熟悉的緣故?明公,古時對有名位者的尊稱。此指杜之松。徒,指官府供驅(qū)使的吏役。下走,本指供奔走役使的人,此為自稱之謙辭?!稘h書·蕭望之傳》:“若管晏而休,則下走將歸延陵之皋?!鳖亷煿抛ⅲ骸跋伦哒?,自謙言趨走之役也?!?/p>

[7] “淵明”句:謂陶淵明嗜酒好飲,不拘于禮儀?!端螘る[逸傳》載,陶潛字淵明,性嗜酒,“貴賤造之者,有酒輒設(shè),潛若先醉,便語客:‘我醉欲眠,卿可去。’其真率如此。郡將候潛,值其酒熟,取頭上葛巾漉酒,畢,還復(fù)著之。”

[8] “叔夜”句:謂嵇康彈琴賦詩,只以怡情山水自適?!稌x書·嵇康傳》:“嵇康字叔夜,譙國铚人。……常修養(yǎng)性服食之事,彈琴詠詩,自足為懷?!庇?,“嘗采藥游山澤,會其得意,忽焉忘返?!?/p>

[9] 邈矣忘歸:長久流連而忘記歸去。邈,時間長久。

[10] “僻居”二句:南渚、北山,俱為王績隱居處地名。王績《游北山賦》:“獨(dú)居南渚,時游北山。”

[11] “兄弟”句:兄弟,據(jù)現(xiàn)有文獻(xiàn),知王績有兄度、通、凝及弟靜。俗外,指世俗之外。相期,猶相待。

[12] “鄉(xiāng)閭”句:鄉(xiāng)閭,鄉(xiāng)親、同鄉(xiāng)。狂生,狂放之人?!逗鬂h書·仲長統(tǒng)傳》:“統(tǒng)性俶儻,敢直言,不矜小節(jié),默語無常,時人或謂之狂生。”

[13] 《去來》之作:指陶淵明《歸去來兮辭》。《宋書·陶淵明傳》:“郡遣督郵至,縣吏白應(yīng)束帶見之,潛嘆曰:‘我不能為五斗米折腰向鄉(xiāng)里小人。’即日解印綬去職,賦《歸去來》?!?/p>

[14] 《招隱》之詩:西晉時左思、陸機(jī)俱有同題之作,其中以左思所作名最著。

[15] 柏葉為樽:即飲椒柏酒。舊時新年以之祭祀祖先,或獻(xiàn)于家中長輩以為祝賀。宗懔《荊楚歲時記》:“正月一日,長幼悉正衣冠,以次拜賀,進(jìn)椒柏酒,飲桃湯?!?/p>

[16] “仲秋”句:檀道鸞《續(xù)晉陽秋》云:“陶潛無酒,坐宅邊菊叢中,采摘盈把?!币姟端囄念惥邸贰安莶俊币?/p>

[17] “羅含”句:《晉書·文苑傳》:“羅含字君章,桂陽耒陽人也。……初,含在官舍,有一白雀棲集堂宇,及致仕還家,階庭忽蘭菊叢生,以為德行之感焉?!?/p>

[18] “孫綽”句:《晉書·孫楚傳》附《孫綽傳》:“綽字興公。博學(xué)善屬文,少與高陽許詢俱有高尚之志?!育S前種一株松,恒自守護(hù),鄰人謂之曰:‘樹子非不楚楚可憐,但恐永無棟梁日耳。’綽答曰:‘楓柳雖復(fù)合抱,亦何所施邪?’”按,自“《去來》”至“孫綽”數(shù)典,皆所謂以棲隱為尚者,作者連用之,意在高尚其事。

[19] 挈榼(qiè kē愜科)攜壺:攜帶酒具。榼,盛酒的器具。

[20] “不知”句:《論語·述而》:“葉公問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對。子曰:‘女奚不曰,其為人也,發(fā)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語本之。

[21] “欲令”句:謂使自己放棄疏散的狀態(tài),穿戴整齊,并在精神上接受世俗禮儀規(guī)范的束縛。簪,古人將頭發(fā)束于頭頂,加以固定,簪即為固定束發(fā)的長針。屨(jù具),麻、葛等制成的草底鞋。

[22] 低昂:周旋。

[23] “遠(yuǎn)談”二句:糟粕,《莊子·天道》:“桓公讀書于堂上,輪扁斫輪于堂下,釋鑿而上,問桓公曰:‘敢問,公之所讀者何言邪?’公曰:‘圣人之言也?!唬骸ト嗽诤??’公曰:‘已死矣。’曰:‘然則君之所讀者,古人之糟魄已夫!’”《釋文》:魄,本又作粕。醇醪,味厚的美酒?!稘h書·袁盎傳》:“乃悉以其赍置二石醇醪?!鳖亷煿抛ⅲ骸按颊卟浑s,言其醲也,醪汁滓合之酒也,音牢?!边@里作者巧用莊子典故,將入刺史府講禮比做談?wù)撛闫?,又與自己隱居嗜酒、喜飲醇醪巧成妙對,充滿諧趣。

[24] “亦將恐”句:芻狗貽夢,《三國志·魏書·方伎傳》載,周宣善占夢,多靈驗。云:“……嘗有問宣曰:‘吾昨夜夢見芻狗,其何占也?’宣答曰:‘君欲得美食耳!’有頃,出行,果遇豐膳。后又問宣曰:‘昨夜復(fù)夢見芻狗,何也?’宣曰:‘君欲墮車折腳?!曋?,果如宣言。后又問宣,‘昨夜復(fù)夢見芻狗,何也?’宣曰:‘君家欲失火,當(dāng)善護(hù)之?!硭旎鹌穑謫栃唬骸龎羝c狗而其占不同,何也?’宣曰:‘芻狗者,祭神之物,故君始夢,當(dāng)?shù)免攀骋?。祭祀既訖,則芻狗為車所轢,故中夢當(dāng)墮車折腳也。芻狗既車轢之后,必載以為樵,故后夢憂失火也。”櫟社見嘲,《莊子·人間世》有云,匠石到齊地,至曲轅,見櫟社樹,其大可以蔭蔽數(shù)千牛,其徑約百圍,其高臨山十仞而后尚有枝,若制舟可多至十?dāng)?shù)個。觀者如市,而匠石不顧。弟子問其因,答云:散木也,以之為舟則沉,以之為棺槨則速腐,以之為器則速毀,以之為門戶則液樠,以之為柱則蠹,因是不材之木也,無所可用,故才能這樣長壽。匠石歸去后,櫟社托夢稱,果木之屬,因其有能而中道夭折,不能終其天年,我求無所可用已很久了。在我看來,無所可用,才得濟(jì)生之大用。如果使我有那些果木之用,就不會有此大用了。你和我都是造化之一物,你豈能了解我?在你看來,我無用為散木;而在我看來,有才能乃無用,這樣的話,你就是散人。你這個近死的散人,又怎能懂得我這個散木呢?作者這里用此事,意在說明自己樂于做一個閑散的人。

[25] 無落吾事:猶言不要耽擱了我的事?!肚f子·天地》載,堯治天下,伯成子高立為諸侯。至禹,伯成子高辭諸侯之位而耕。禹問其故,子高說,“昔堯治天下,不賞而民勤,不罰而民畏。今子賞罰而民且不仁,德自此衰,刑自此立,后世之亂自此始矣。夫子闔行邪?無落吾事!”落,廢、耽誤。

[26] 王績的個性,深受晉劉伶及陶淵明等名士影響。劉伶嗜酒,曾著《酒德頌》以示蔑棄世俗禮法;陶淵明真率脫俗,嘗撰《五柳先生傳》以見其性情志趣。王績嗜酒似劉伶,真率與淵明類。此文精神與《酒德頌》相通,命意卻與《五柳先生傳》為近。呂才《王無功集序》云:“(績)大業(yè)末,應(yīng)孝悌廉潔舉,射策高第,除秘書正字。性簡傲,飲酒及數(shù)斗不醉。嘗云:‘恨不逢劉伶,與閉戶轟飲?!蛑蹲磬l(xiāng)記》及《五斗先生傳》,以類《酒德頌》……”則此文當(dāng)作于大業(yè)末;而《新唐書·王績傳》載績棄太樂丞歸里隱居后,“其飲至五斗不亂,人有以酒邀者,無貴賤輒往,著《五斗先生傳》”,則似為貞觀中退隱后所作。其確切作年尚未能定。

[27] 酒德:飲酒的旨趣與品德。顏延之《陶徵士誄》:“心好異書,性樂酒德。”

[28] 厚?。河H疏。

[29] 倏然:迅疾貌。

[30] “其動”二句,謂其舉止自然,皆法天地之動靜。

[31] “生何足養(yǎng)”二句:“養(yǎng)生”為魏晉玄學(xué)所討論的命題之一,時嵇康曾著《養(yǎng)生論》、《答向子期難養(yǎng)生論》等,以為神仙出之自然,養(yǎng)生可以學(xué)得,影響很大,故作者有此句。

[32] “途何為”二句:《晉書·阮籍傳》載:“(籍)時率意獨(dú)駕,不由徑路,車跡所窮,輒慟哭而反。”阮籍,字嗣宗,陳留尉氏(今河南尉氏)人。魏晉名士,以任誕著稱。

[33] “故昏昏”句:《莊子·在宥》云:黃帝問廣成子治身之道,廣成子曰:“善哉問乎!來!吾語女至道。至道之精,窈窈冥冥;至道之極,昏昏默默。”昏昏默默,無視無聽的狀態(tài)。又,《老子》二十章:“俗人昭昭,我獨(dú)昏昏。俗人察察,我獨(dú)悶悶?!彼?,所安。

[34] 所如:所往。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