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黃羊祭灶年關到

燕京鄉(xiāng)土記(全二冊) 作者:鄧云鄉(xiāng) 著


黃羊祭灶年關到

祭 灶

我國自《三百篇》之后,無代無詩,無處無詩,所以世界上公稱中國為詩國,這話是一點不假的。時時可作詩,每逢節(jié)日,觸動人們的歲時之感,就更易于詠詩了。臘月二十三是祭灶日,雖是個小節(jié),但也有不少詩,因其年事已近,易增感慨也。尤其在北京,客居的人多,臘盡歲殘,更易引人的羈旅之思?!对娇z堂日記》咸豐九年(一八五九年)臘月二十三日記云:“近日見街市多賣花燈紙鳶,及新年諸景物,鄉(xiāng)思坌集,今晚聽人家送灶爆竹聲,恍然故園風景。”又記云:“鄉(xiāng)愁羈旅,殆不自勝,與珊士、叔子各賦俳體詞數(shù)闋?!?/p>

李越縵是詞章家,其詩詞不必多引,只看其敘述作詩時的思想感情,即可知其祭灶時是借題發(fā)揮,寄托鄉(xiāng)愁旅況了。

魯迅先生在紹興時,有《庚子送灶即事》云:“只雞膠牙糖,典衣供瓣香。家中無長物,豈獨少黃羊?!碑敃r先生家境不好,所以寫了這樣的事。“黃羊”是古代用來祭灶的,但到后代則無人再用的。據(jù)《燕京歲時記》說“內(nèi)廷尚用之”,至于民間,則不知黃羊為何物,只是清水草料、關東糖瓜而已。沈太侔《春明采風志》記祭灶詩云:

芻豆才陳爆竹飛,家家庭院弄輝輝。
灶王一望攢眉去,又比去年糖更稀。

因為生計艱難,寒素之家不要說黃羊,連糖瓜也越來越少了。這不只是近代,稍古一些,也有這樣的送灶詩。嘉慶時彭蘊章《幽州土風吟焚灶馬》詩云:

焚灶馬,送紫官,辛甘臭辣君莫言,但言小人釜生塵,突無煙,上乞天公憐。天公憐,錫純嘏,蟠熊豢豹充庖廚,黑豆年年飼君馬。

這又是一格:以諷刺來發(fā)牢騷,想入非非,公然要賄賂灶王,使他一下子闊起來了。如果民間俗曲也算詩,不妨再抄兩段真正反映北京風土的東西?!赌奚牙m(xù)譜》祭灶云:

臘月二十三,呀呀喲,家家祭灶,送神上天,祭的是人間善惡言。一張方桌擱在灶前,千張元寶掛在兩邊,滾茶涼水,草料俱全,糖瓜子,糖餅子,正素兩盤。當家跪倒,手舉著香煙,一不求富貴,二不求吃穿,好事兒替我多說,惡事兒替我隱瞞。

另有歲暮兒歌起句云:“糖瓜祭灶,新年來到,媳婦要花,孩子要炮,老漢要個耍核桃,婆婆要塊手帕罩……”祭灶之后,新年來到,闔家大大小小,各提希望,各取所需,皆大歡喜了。難道這不是善良人們的一點生活希冀嗎?自不能膚淺地以迷信視之了。

注:關于黃羊,只知道它是祭灶的典故,其他很少注意到。讀梁章鉅《浪跡三談》,其中有一段記黃羊的,頗資參考,文云:

余在蘭州,飽食黃羊,所謂迤北八珍也。僉謂口外之黃羊,則更肥美。元楊允孚《灤京雜詩》云“北陲異品是黃羊”即此。其狀絕不類羊,而與獐相似。許圭塘詩“無魂亦似獐”,亦即此。惟獐角大而黃羊角小,又其尾短而根白色,為差異。戴侗《六書故》直以黃羊為獐,誤矣。按漢陰子方祀灶用黃羊,竊謂陰是貧家,祀灶安得此異品?考《爾雅·釋畜》:“羳羊黃腹。”陰所祀當是羳羊。而邵二云先生《爾雅正義》直以今之黃羊當之,恐誤。

看了這位福建太史公的隨筆,似乎多少知道點黃羊的味道了。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