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花勝遺風(fēng)

燕京鄉(xiāng)土記(全二冊) 作者:鄧云鄉(xiāng) 著


花勝遺風(fēng)

新正簪花

記憶中的,縈繞著我童年夢的北京,農(nóng)歷正月里招展著三種花:一是那絢麗的煙火中的太平花,在晚上黑黝黝的春寒料峭的庭院中,把一只太平花放在引路中間,用線香一點(diǎn),立時哧哧的冒出火星,接著那閃耀著銀光的火花就噴灑出來了……圍著觀看的小伙伴們拍手叫好,雖然轉(zhuǎn)瞬之間火花消失了,院子中充滿了硫磺味,但這“花”的影子、“花”的“芬芳”,會永遠(yuǎn)留在你的記憶中。煙火、爆竹都是總稱,太平花是其中的一種。劉同人《帝京景物略》記放煙火云:“煙火則以架以盒,架高且丈,盒層到五,其所藏械:壽帶、葡萄架、珍珠簾、長明燈塔等。于斯時也……光影五色,照人無妍媸,煙冒塵籠,月不得明,露不得下?!?/p>

人們愛花,更希望太平,把閃灼著光星的爆竹之一種稱作“太平花”,這名稱本身就代表了老百姓一種善良的愿望。

北京老話放煙火叫“放盒子”,各種盒子,都是用各種不同的爆竹扎起來,用得最多的是太平花。孩子們買不起“盒子”,買一兩枚太平花放放,那歡樂自是無法形容的。所以說到正月里的花,我首先想到的是太平花了。

二是那花洞子里培育出來的報春的“唐花”(方言叫“熏出來的”),紅梅、碧桃、迎春、水仙,甚至如《北京歲華記》所記,還有牡丹、芍藥、薔薇、茉莉等?!堆嗑q時記》記云:“凡賣花者,謂熏治之花為唐花。每至新年,互相饋贈。”

這是非常應(yīng)時的,惹人喜愛的禮物,“高雅”等等那還是次要的,主要看生意,顯示春的氣息。北京大小四合院的陽光充足,屋子中又生著火,大北屋、小北屋也好,一窗戶太陽,爐子上開水壺噗噗冒著熱氣,當(dāng)?shù)匕讼勺阑蚩看按笥苣緦懽峙_上再擺上一盆盛開的紅梅花,或者一盆碧綠挺立撲鼻香的水仙,拜年的人一進(jìn)屋,就更是暖香撲面,春意盎然了。

不過話又說回來了,以上兩種花雖說情韻難忘,但卻不是正月里北京所獨(dú)有的,煙火中的太平花,全國各地都有,也不是北京的最好。唐花雖是北京豐臺花農(nóng)培育的,但梅花、水仙、山茶等等,江南的、嶺南的比北京的更多、更好,也不能算是北京的特產(chǎn),真正說到北京正月里所特有的花朵,那還有另外的一種,是什么呢?是婦女簪在鬢邊的、衣襟上的絨花、絹花,那才是北京正月里所特有的花朵。

我國古代男女都作興在新春時簪花。宋人筆記中記載,蘇東坡老年有一次立春簪花,他侄子還笑他:“伯伯老人,猶簪花勝耶?”明人《北京歲華記》記當(dāng)時都人元旦簪花云:“小兒女剪烏金紙作蝴蝶戴之,名曰‘鬧嚷嚷’。”

劉若愚《明宮史》云:

自歲暮正旦,咸頭戴鬧蛾,乃烏金紙裁成,畫顏色裝就者;亦有用草蟲蝴蝶者。咸簪于首,以應(yīng)節(jié)景。仍有真正小葫蘆如豌豆大者,名曰“草里金”,二枚可值二三十兩不等,皆貴尚焉。

從明人的記載中,可以知道北京人新正簪花,是源遠(yuǎn)流長的古老風(fēng)俗了。不過在幾十年前,大多是戴小小的紅絨花了。

幾十年前,北京人不論男女,都喜歡穿藍(lán)布大褂,男人過年棉袍子、皮袍子外面罩藍(lán)布袍罩叫大褂,婦女織錦緞襯絨旗袍,外面也罩藍(lán)布大褂。大褂這一名稱,還是清代流傳下來的。清代官服,一年四季于袍之外,要穿一對襟長褂,是罩在袍子外面穿的。因之北京把一切袍罩,即江南人所說之罩衫叫作大褂。一般都是藍(lán)士林布或毛藍(lán)布作的。大褂加“大”字,是針對區(qū)別于短的馬褂而言的。過年的時候,家庭婦女,簇新的藍(lán)布大褂罩著漂亮的旗袍,新洗新燙的烏亮的頭發(fā),在鬢邊要簪一朵大紅的、上面點(diǎn)金的絨花,即使年紀(jì)大的老太太,也喜歡戴一朵,說是“花”,也不全是花,有紅絨“?!弊帧ⅰ皦邸弊?、小紅絨葫蘆、小雞、小兔、“十二生肖”等,當(dāng)然也有戴通草花、絹花的,但那是年輕少婦戴的;而這種小紅絨花,卻是不限年齡,由小姑娘到老太太都可以戴的。這種戴紅絨花的綽約倩影,是我記憶中正月里北京的第三種花,也是北京正月里特有的花朵,這正是古老的“花勝”的遺制了!

賣絨花

“簪花”是中國古老的美容裝飾遺風(fēng)。北京是文化古都,繁華錦繡之邦,對此更是極為講究,因而在北京制花手藝舉世聞名。北京崇文門外面有條熱鬧大街名花市,北面一些小胡同叫花市頭條、花市二條……這些胡同中不是賣鮮花的,而全是做假花、賣假花的作坊。正月里婦女頭上戴的那種紅艷艷的各種各樣的絨花,都是花市作坊里的名產(chǎn)。這是歷史很悠久的北京特種工藝品了。乾、嘉時郝懿行《曬書堂外集》記云:“聞長老言,京師通草花甲天下,花市之花又甲京師。每天欲曙,赴者熙攘,博致街頭,日間聆深巷賣花聲,清揚(yáng)而遠(yuǎn)聞,胥是物也?!狈颉堆喽茧s詠》注云:“花兒市街,在東城,象生花用通草染作,精巧絕倫,海內(nèi)所無,亦有刮絨片為之者?!?/p>

郝懿行是經(jīng)學(xué)家,也注意到花的情趣,文字十分可喜。樊彬是稍后的人,說得更清楚,蓋當(dāng)時全國包括蘇杭一帶,象生花朵總做不過北京的?!豆饩w都門紀(jì)略》也引當(dāng)時的竹枝詞道:“梅白桃紅借草濡,四時插鬢艷堪娛。人工只欠回香手,除卻京師到處無?!边@些記載均可看出,當(dāng)年北京的象生花兒是甲天下的了。

北京舊時代制造的“象生花朵”,可分三大類,即絨花、通草花、絹花。因為用的原料不同,制出來的逼真效果也就不同。有的是形似,有的是神似;有的取其顯眼,取其精神,有的取其輕盈,取其漂亮。如絨花、大紅絨石榴花、紅絨龍戲珠、黃絨小雞、紅絨“壽”字等等,在耀眼的毛茸茸的猩猩紅顏色上,再粘上泥金的點(diǎn)子,那是格外“豁亮”,是取其喜氣洋洋的精神。過年時,娶新娘子時,這種顯眼得像火一樣的花朵,點(diǎn)綴于大年夜團(tuán)圓飯的席上,點(diǎn)綴于新娘、新郎和漂亮的男女儐相行禮如儀的禮廳之上,就使歡樂氣氛更增加了色彩感。再如絹花、通草花,那同絨花的藝術(shù)效果又兩樣了,絹和通草都適宜于做大瓣的花,如月季、芍藥、山茶、杜鵑等等。用通草做出來的玫瑰紅月季,真是嬌艷逼真,那花瓣上的花粉似乎一碰要落了下來,如簪在黑色、白色、藍(lán)色等絲絨旗袍的衣襟邊,其儀態(tài)華麗,是不必多用筆墨形容的了。至于絹?zhàn)龅纳讲?、杜鵑等花,簪在鬢邊,其輕盈之態(tài),真有走一步就會飛動的感覺。這就不由地使人想起唐人的《簪花仕女圖》,想起“釵頭鳳”、“金步搖”等等美麗的形象。其制作方法、行業(yè)組織,在沈太侔《春明采風(fēng)志》和五十多年前編的《舊都文物略》中均有記載。大抵花市做花,分粗細(xì)兩行,材料有綾、絹、緞、綢、絨、通草、紙等,紙又分洋毛太、粉連。染花全用中國顏色,紅、藍(lán)水色,甚不易制。《春明采風(fēng)志》特地記染色工藝云:

紅則紅花,店制膏汁零售,其招牌云:“水作花紅?!彼{(lán)則靛之二藍(lán),一廟中制而零售。做花活人家用時,以盞往售,至今呼為“藍(lán)湯老爺”廟。今用洋色,恐失傳,故志之。

沈太侔的記載是清末的,當(dāng)時已有失傳之勢,現(xiàn)在這種工藝大概是沒有了。在三十年代初,據(jù)《舊都文物略》記載,花市以花為業(yè)的鋪?zhàn)?、作坊、人家,尚有一千余家,這已是凋零的情況,但于此亦可想見清代最盛時期的情況了。

閑園菊農(nóng)《一歲貨聲》中也有“賣綾絹花image”的記載,其注云:

舊用二尺如折扇面樣之紙匣,中貫扁杖,肩扛,又有挑兩落綠紙方匣者,有背一落方匣者,各種綾絹、燈草、紙蠟、細(xì)花帶、銅鐵針,又有蝴蝶絨球,大小各式。光緒十年后,興出隨時折枝,照真花做,色色逼真。

這種賣花的,在三十年代中還??匆?。在北方農(nóng)村中,各處廟會集市上都有賣絨花的、絹花的,那些都是販自北京花市的。塑料花興起之后,絨花等或稍受影響,由于塑料花與絹花等給人的美感不盡相同,因此,絹花、絨花、通草花還是在姹紫嫣紅地開放不衰。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