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胡士明 李祚唐
中國古代的散文,如同中國古代詩歌一樣,源遠(yuǎn)流長,作品繁富,一般人要遍讀所有作品,幾乎無此精力,而且也沒有必要,于是就有了選本的產(chǎn)生。由于讀者的需要,這類選本也日見其多。但真正稱得上名家名選,分門別類溯源探流、申明義法的,當(dāng)以清代乾隆年間姚鼐的《古文辭類纂》為首選。
姚鼐(1731—1815),字姬傳,又字夢谷,書齋名惜抱軒,世稱惜抱先生,安徽桐城人。乾隆進士,歷任山東、湖南鄉(xiāng)試副考官、刑部郎中、四庫館纂修官。曾主講于揚州梅花、安慶敬敷、歙縣紫陽、南京鐘山等書院。通經(jīng)學(xué),善古文辭,為桐城派最主要的作家和理論家。著述有《惜抱軒詩文集》、《九經(jīng)說》、《老子章義》、《莊子章義》等;除《古文辭類纂》外,另選有《五七言今體詩鈔》、《唐人絕句詩鈔》等書。
《古文辭類纂》初纂于乾隆四十四年(1779),以后三十多年中,姚氏本人又隨時修訂,至晚年才定稿。全書七十五卷,分論辨、序跋、奏議、書說、贈序、詔令、傳狀、碑志、雜記、箴銘、贊頌、辭賦、哀祭十三類。選文七百十五篇,上自先秦、兩漢,下迄明、清,而以唐、宋八家為主,八家之后,明取歸有光,清取方苞、劉大櫆,以繼八家之緒,表明了姚鼐所推崇的古文傳統(tǒng)。
《古文辭類纂》卷首有姚氏《序目》一篇,論述文體分類、各類文體的特點、功用以及各文體的選錄標(biāo)準(zhǔn)。最后總結(jié)學(xué)習(xí)為文的方法,提出神、理、氣、味、格、律、聲、色的八字之說,神、理、氣、味即文章的精神、脈理、氣勢、韻味,屬于“文之精”;格、律、聲、色即文章的篇章結(jié)構(gòu)、句法、音節(jié)、辭采,屬于“文之粗”,并指出了兩者之間的辯證關(guān)系,強調(diào)為文應(yīng)由粗到精、由表及里、遺貌取神,達到“御其精者而遺其粗者”的境界,不能停留于形式的模擬。所以他特別肯定韓愈學(xué)古而善于變化,無跡可尋,對揚雄、柳宗元效法古人而形跡過似略有微辭。這篇《序目》,可以看作是姚鼐重要的文體論和文論,其中神、理、氣、味、格、律、聲、色的八字之訣,與義理、考證、文章三者相兼及陽剛、陰柔之美的論說一樣,構(gòu)成了桐城派散文理論的重要部分。
作為一部巨型選本,《古文辭類纂》有兩個顯著的特點。一是文體分類。自《昭明文選》以來,文體分類大多流于繁瑣,有的分到數(shù)十類之多,往往既無理論意義,又無實用價值。即以《文選》而言,選錄先秦至梁各體詩文,分為三十八類,辭賦類中又分賦、騷、七、對問、設(shè)論、辭、符命、連珠等名目,其中賦再分十五小類,故姚鼐譏評說:“昭明太子《文選》,分體碎雜,其立名多可笑者,后之編集者或不知其陋而仍之?!保ā豆盼霓o類纂序目》)因此他編《古文辭類纂》時,有意要糾歷來文體分類之弊,根據(jù)文章的功用,將各體古文約之為十三類,顯然比較合理簡明,因而為后采的編集者廣泛接受,曾國藩的《經(jīng)史百家雜鈔》、黎庶昌的《續(xù)古文辭類纂》、蔣瑞藻的《新古文辭類纂》、吳曾祺的《涵芬樓古今文鈔》等,其分類或與之相近,或徑依姚氏之例。這是姚鼐對文體分類學(xué)的一個貢獻。
二是選材。姚鼐編選《古文辭類纂》,目的是為學(xué)習(xí)古文的人提供一種作文門徑,選材上除了有意要標(biāo)榜自己的文統(tǒng)外,同時還表現(xiàn)了一個選家的卓識。唐、宋散文是中國散文發(fā)展的黃金時代,群星璀璨,佳作如林,極一時之盛,歷代有眼光的選家,無不從中披沙揀金?!豆盼霓o類纂》選文主于唐、宋,從兩朝代表作家八家之中,選取四百馀篇,占了整個選本篇幅的半數(shù)以上。八家之中,又特重韓愈,選其文一百三十篇,為八家之首。這表明姚鼐對唐、宋散文特別是八家之文成就的高度推崇,也表明其對韓愈學(xué)古而能遺貌取神及其為文氣勢雄健的陽剛之美的特殊欣賞?!豆盼霓o類纂》還特立辭賦類,選錄屈原、宋玉、司馬相如、揚雄、班固等一大批作家的相當(dāng)數(shù)量的辭賦,并指出“《漁父》及《楚人以弋說襄王》、《宋玉對楚王問遺行》皆設(shè)辭,無事實,皆辭賦類耳”,從中可見姚鼐對散文創(chuàng)作中音韻、辭采等藝術(shù)手段的重視和對藝術(shù)虛構(gòu)的肯定。對于明代歸有光的文章,方苞曾批評為內(nèi)容貧乏,文辭近俚而傷于繁,姚鼐卻認(rèn)為歸文能于不要緊之題,說不要緊之語,卻自風(fēng)韻疏淡,深得《史記》筆法,錄其文三十篇,超過了八家中的曾鞏、蘇洵、蘇轍,幾與柳宗元相等,其識力顯然為方苞所不及。在《古文辭類纂》所選錄的七百馀篇文章中,名篇佳作占了相當(dāng)大的部分。所謂文因書傳,是指某文因某書而得以保存,或某文因某書而得到廣泛傳播,不過這些名篇佳作,倒并不是沾了《古文辭類纂》的光,它們能夠歷久常新,為讀者百讀不厭,自有本身的思想和藝術(shù)價值,但同時也可以從中看出姚鼐卓越的文學(xué)眼光。
作為舊時代的一部總集,《古文辭類纂》自然也免不了存在這樣或那樣的缺憾,如“古文辭”名義的確定問題,入選作品是否得當(dāng)?shù)膯栴},取材的寬窄問題,圈點評注是否正確的問題等等,前人多有論及,這里不作復(fù)述。而且,這些問題,也僅是各家見仁見智之說,不能據(jù)以為準(zhǔn)。要之,這是一部瑕不掩瑜的大型古文選本,它對于今人學(xué)習(xí)中國古代文學(xué)遺產(chǎn)、考察文章源流演變,有著重要的參考價值。
《古文辭類纂》最初以抄本形式流傳,至嘉慶末年,始有姚鼐弟子康紹庸據(jù)李兆洛所藏抄本刊刻,世稱“康本”。康氏所刊,為姚氏乾隆年間訂本,七十四卷,有姚氏本人的評注和圈點??当締柺篮?,曾被多次翻刻,故流傳較廣。道光五年(1825),又有姚鼐門人吳啟昌取所錄姚氏晚年主講鐘山書院時訂本,與管同、梅曾亮、劉欽讎校后開刻,世稱“吳本”。此本原無方苞、劉大櫆之作,按姚氏意見刻入,又悉去原有圈點。康本第二十二卷,吳本析為兩卷,故全書為七十五卷,篇目與康本也稍異???、吳兩種本子,雖均據(jù)姚氏訂本,但仍各有脫訛,均未精善。光緒年間,滁州李承淵得姚鼐晚年傳其幼子姚雉之圈點本,又取康、吳二本詳勘一過,于光緒二十七年(1901)開刻,歷時五載,于光緒三十二年(1906)秋刻成,因李氏寓所名“求要堂”,世稱“求要堂本”。
我們這次校點整理,即以李氏求要堂本為底本,參以康本、吳本,遇有疑誤處,據(jù)通行各篇所出原書訂正。為撙節(jié)篇幅,不出校記,同時刪除姚氏的評注。凡古體、異體字,一律改為今體、正體字,通假字一般不改。為便于閱讀,各篇據(jù)文意酌予分段。書后原有李氏《??庇洝啡舾?,今刪去。書中題下及正文中的圈點,因排印不便,也一律刪去。校點整理或有不當(dāng)之處,歡迎讀者批評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