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我是天才,我玩音樂

知音相聚:西方音樂那些人和事 作者:連純慧


我是天才,我玩音樂

精靈般的莫扎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t,1756—1791)

導(dǎo)聆曲目:莫扎特《D小調(diào)第二十號鋼琴協(xié)奏曲》(Piano Concerto No.20 in D minor,K466

緣起

在西方音樂史的波濤中承載了無數(shù)天分橫溢、才華洋灑的作曲家,然而唯獨古典時期的莫扎特堪與“天才”二字匹配。他與海頓以及貝多芬并稱“維也納三杰”,并將維也納古典主義的風(fēng)格推至前所未見的高峰。自幼即被以“音樂神童”(child prodigy)盛贊的他在歐陸奔波巡演的行旅中接觸到豐富多元的音樂流派,且在去蕪存菁后樹立了后世作曲家難以望其項背、獨具優(yōu)雅線條、豐沛和聲以及飽滿織度的莫扎特風(fēng)格。有別于海頓、貝多芬專擅特定樂曲形式的作風(fēng),莫扎特的神筆馳騁于當時的各個曲種,可說是無樂不寫、無樂不歡,而其在歌劇、鋼琴協(xié)奏曲以及弦樂室內(nèi)樂的亮眼表現(xiàn)更可說是鶴立雞群、獨占鰲頭。這位天才音樂家在創(chuàng)作上的八面玲瓏、面面俱到,在漫長的時間巨流中尚無人能與之匹敵、出之其右。

神童的誕生

莫扎特于1756年出生于薩爾茨堡格特萊德街的一幢公寓中(Salzburg Getreidegasse,格特萊德街或稱糧食胡同,該房子1818年后開放參觀,即為今日之莫扎特博物館),他是薩爾茨堡宮廷樂師、著名小提琴教育家列奧波爾得·莫扎特(Leopold Mozart,1719—1787)與妻子安娜·瑪麗亞(Anna Maria Mozart,1720—1778)的幺子。由于與姐姐娜娜(Maria Anna Mozart,小名Nannerl,1751—1829)在極年幼時即展現(xiàn)驚人的音樂天分,所以父親便苦心孤詣、盡其所能地培植他往職業(yè)音樂家的道路發(fā)展。根據(jù)薩爾茨堡宮廷小號演奏家,亦是莫扎特家族世交夏赫特納(Johann Andreas Schachtner)的追憶:“莫扎特對聲響具有神準的記誦力,而且可以完美試奏,在四五歲時即創(chuàng)作出了生平第一首協(xié)奏曲?!绷袏W波爾得因為察覺小兒子這般得天獨厚的天賦,在1762年1月毅然帶著姐弟倆前往慕尼黑出道巡演,向世人展示莫扎特家族的音樂才華。他們的初試啼聲驚艷四座,琴聲所到之處無不令人嘖嘖稱奇。當時奧格斯堡(Augsburg)報紙描述:“小莫扎特的演奏絲毫無稚嫩之氣,其氣勢完全能夠媲美一位成熟的音樂家。他可以隨心所欲地在各種風(fēng)格上即興變化,也可以易如反掌地試奏、伴奏,或者為某段旋律添加數(shù)字低音。更神奇的是,即使琴鍵被布遮蓋,這位小男孩依舊能云淡風(fēng)輕、面不改色地從指尖上流瀉出華麗的旋律!”除了音樂長才外,小莫扎特也酷愛數(shù)學(xué),他經(jīng)常瘋狂地把算式寫滿墻上、桌上或者地板上,甚至現(xiàn)今存留的許多樂譜手稿都可尋得其涂鴉算術(shù)游戲和數(shù)學(xué)公式的痕跡。

英倫之旅

莫扎特從未正式拜師學(xué)藝,他的創(chuàng)作素材及舞臺經(jīng)驗皆來自馬不停蹄、披星戴月的旅行生涯。其中1764年4月的英倫之旅對莫扎特影響甚大,亦是他終生難忘的旅程之一。倫敦是作曲家亨德爾呼風(fēng)喚雨、叱咤風(fēng)云超過四十載的地方,雖然初抵英國的莫扎特已無緣面見這位作曲界的一代宗師,但處處可聽聞亨德爾所留下的不朽名作。原本就喜愛音樂的喬治三世(GeorgeⅢ,George William Frederick,1738—1820)在莫扎特抵達英倫的首日便給予這位音樂神童艱難的鍵盤試奏,莫扎特不但輕易通過考驗,還可如飛檐走壁般任意將考曲變奏延伸。他們一家被邀請至名聞遐邇、美不勝收的瑞尼拉花園(Ranelagh Pleasure Gardens)演出,列奧波爾得也大舉宴邀各方愛樂人士私下來聽小莫扎特在鍵盤上的神乎奇技。當時的倫敦音樂界對這位未滿10歲的天才既愛又妒、既驚又疑。在這種氛圍下,一位愛樂的巴林頓(Daines Barrington,1727—1800)律師受命親自檢視小莫扎特技術(shù)與年齡的真?zhèn)巍K诮碛^察以及動用人脈取得莫扎特家族的戶籍數(shù)據(jù)后,在1769年行文英國皇家學(xué)會(Royal Society)表示此兒童確有過人之稟賦,方稍稍平息了喧囂沸騰的對小莫扎特年齡的爭論。

不過這趟英倫之旅對年幼的莫扎特最大的收獲并非賺取名利,而是結(jié)識了音樂之父巴赫的小兒子,音樂史上稱為“小巴赫”或“倫敦巴赫”的J.C.Bach(1735—1782)?!靶“秃铡迸c莫扎特一見如故、情誼甚篤,莫扎特除了從這位優(yōu)秀的前輩身上習(xí)得意大利式的交響風(fēng)格外,他倆還經(jīng)常一起在喬治三世以及夏洛特王后(Queen Charlotte,1744—1818)御前即興演奏。據(jù)傳言小巴赫經(jīng)常讓個頭還很嬌小的莫扎特坐在他雙膝上,兩人即興四手聯(lián)彈超過兩個小時,可見其默契之深厚。莫扎特一生行旅無數(shù),然再無一處予他如英倫般的友善與熱情,即使他日后的短暫生命再與英國無緣,但這兒的一切美好儼然是他自身音樂歷程中最難舍的依歸。

南往意大利

1769年冬,當時已小有名氣卻尚未能在音樂之都維也納站穩(wěn)腳跟的莫扎特被父親速速安排前往意大利旅行。他一方面希望即將長大的莫扎特能最后把握住讓世人驚艷的“神童”風(fēng)采,一方面也想盡早讓莫扎特接觸原汁原味的意大利風(fēng)格。一如往昔,莫扎特在旅途中四處演奏,也獲得了廣泛的贊嘆與喝彩。在米蘭,他得到了為冬季嘉年華創(chuàng)作歌劇的機會;在波隆那(Bologna),他結(jié)識了18世紀重要的理論家兼作曲家帕德瑞·馬丁尼(Padre Martini,1706—1784);在羅馬(Rome),莫扎特有機會在西斯廷禮拜堂(Sistine Chapel)聽到作曲家阿雷格里(Gregorio Allegri,1582—1652)繁復(fù)且正統(tǒng)的合唱作品《求主垂憐經(jīng)》(Miserere),他又不可思議地僅憑著對聲音的驚人記憶在回到歇腳處后完整地將《求主垂憐經(jīng)》的總譜記錄下來。羅馬教會的樂曲有不可外泄的傳統(tǒng),然當時讓羅馬人嘩然的并非莫扎特此舉對教廷的褻瀆,而是他令人瞠目結(jié)舌的聽力與記憶力。緣于此,莫扎特于1770年6月26日從教皇克萊門特九世(Pope ClementⅨ)手中接下“金馬刺勛章”(Order of The GoldenSpur)。在莫扎特之前得過此榮耀的音樂家只有意大利歌劇改革者格魯克(Christoph Willibald Gluck,1714—1787)和迪特斯朵夫(Carl Ditters von Dittersdorf,1739—1799)兩人,而莫扎特獲此殊榮時不僅年紀較前輩們年輕許多,更被加封“騎士”(knight)而晉升至貴族階層。

關(guān)于西斯廷禮拜堂

西斯廷禮拜堂(Sistine Chapel),米開朗基羅(Michelangelo,1475—1564)設(shè)計,遴選教宗的地方,緊鄰圣伯多祿大殿,以穹頂?shù)摹秳?chuàng)世紀》畫作和壁畫《最后的審判》聞名。

無奈離鄉(xiāng)、樂都闖蕩

即使青年時期的莫扎特聞名歐陸,故鄉(xiāng)薩爾茨堡并未能全然接納他。1772年春天,支持莫扎特父子的史拉頓巴赫大主教(Sigismund von Schratenbach,1698—1771)過世,繼位的可羅瑞多(Hieronymus von Colloredo,1732—1812)主教厭惡風(fēng)頭過盛的莫扎特父子,也對個頭矮小的人有歧視,因而公開污蔑莫扎特的音樂長才。終于在一次可羅瑞多主教與列奧波爾得的爭執(zhí)之后,莫扎特憤然離開薩爾茨堡,對家鄉(xiāng)失望的他再度動身前往慕尼黑、曼海姆〔Mannheim,音樂史上重要的Mannheim School(曼海姆樂派)的所在地〕與巴黎。然而這段行旅注定將以艱難與悲傷收場,才華洋溢、天資聰穎的莫扎特非但無法在任何一地謀得長久穩(wěn)定的職務(wù),還在1778年7月3日落腳巴黎的途中失去了母親。而他與女歌手韋伯(Aloysia Weber,1760—1839)的戀情亦無疾而終,只得黯然落寞地回到他眼中愚蠢又無趣的家鄉(xiāng)薩爾茨堡。

莫扎特再次踏上維也納之途已是25歲以后的事,他此時事業(yè)小露曙光,樂譜出版、音樂會以及教學(xué)皆有所成。當他毅然與可羅瑞多主教決裂之際,女歌手韋伯的母親收留了莫扎特,而莫扎特后來也不顧父親列奧波爾得的極力反對,娶了她的另一個女兒康斯坦?jié)伞ろf伯(Constanze Weber,1762—1842)為妻。彼時莫扎特的德語歌劇《后宮誘逃》(The Abduction from the Seraglio;Die Entführung aus dem Serail)在其婚禮前首演并大獲成功(1782年7月16日),連詩人歌德(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1749—1832)都稱贊莫扎特此作讓“其他東西相形見絀”。因而此刻的莫扎特堅信自己前途光明、未來燦爛,并即將在維也納人的熱情掌聲中攀向音樂事業(yè)的高峰。未料即使格魯克1787年11月15日辭世后,莫扎特接替他的大位,成為具有穩(wěn)定收入的維也納宮廷作曲家,然不擅理財、揮霍無度、夜夜笙歌、燈紅酒綠的生活仍使他舉債度日。神童光環(huán)已經(jīng)遠離,而后維也納的風(fēng)光歲月亦近結(jié)束,三十多歲的莫扎特雖然依舊文思泉涌、才華橫溢,現(xiàn)實的殘忍與窘迫還是將他逼入絕境,讓他時時刻刻為金錢擔憂煩心。

天才之死

莫扎特之死在音樂史上一直是個神秘謎團,而他為當時的宮廷樂長薩列里所毒殺的說法更是許多古典樂迷百年來沸揚不止的話題。原來彼時的皇帝約瑟夫二世熱愛音樂文藝,大量錄用來自意大利的音樂家,也在宮廷里豢養(yǎng)專門演出意大利歌劇的歌者與樂團。是故自莫扎特旋風(fēng)后,維也納的音樂圈便自成兩派:一派是來自歌劇發(fā)源地、以宮廷樂長薩列里(Antonio Salieri,1750—1825)為首的意大利音樂家們;另一派則是欲鞏固發(fā)揚本土德文歌劇,如莫扎特之流的作曲家們。道不同原本就難以為謀,加上莫扎特當時寫給列奧波爾得的信中對薩列里多有抱怨,因此在莫扎特辭世后,關(guān)于這位音樂天才是被妒火中燒的薩列里所殺害的謠言滿城風(fēng)雨、甚囂塵上,連德國浪漫先鋒、亦是莫扎特姻親的韋伯(Carl Maria von Weber,1786—1826)都因此斷然拒絕與薩列里來往。

不過,若從史實的觀點來看,薩列里應(yīng)是被過多的想象及后世量產(chǎn)的小說與戲劇污名栽贓,因為即便瑜亮情結(jié)使得兩人的相處多有嫌隙,孤兒出身而后依靠孜矻努力當上樂長的薩列里其實與莫扎特在音樂上亦敵亦友,他們互相競爭也彼此支持,宮廷地位高出莫扎特許多的薩列里甚至多次演出莫扎特的作品,而《魔笛》(Te Magic Flute;Die Zauberf?te)首演時在觀眾席不時拍案叫絕的也是這位為皇帝所倚重的御用音樂家。此外,因為自己出身悲苦凄涼,習(xí)樂的路程亦艱辛克難,薩列里成名后提攜后進不遺余力,貝多芬、舒伯特、李斯特,甚至莫扎特的遺腹子弗朗茲·莫扎特(Franz Mozart,1791—1844)都出自其門,所以妄判他殺人實有失厚道公允。幸好1983年至1984年間研究莫扎特死因的權(quán)威醫(yī)師彼得·戴維斯(Peter Davis)提出報告說明莫扎特是受到一種鏈球菌感染,之后引發(fā)腎衰竭而亡;1994年科學(xué)記者喬西·格勞西亞斯(Josie Glausiusz)亦曾在《探索者》(Discovery)撰文闡述莫扎特應(yīng)是歿于慢性硬腦膜下血腫(chronic subdural hematoma),此類研究雖仍具爭議,卻為可能無辜受誣的薩列里洗脫了兩百余年的冤屈。

薩列里放大鏡

俄國作家亞歷山大·普希金(Alexander Pushkin,1799—1837)1831年所寫的《莫扎特與薩列里》(Mozart and Salieri)、俄國作曲家里姆斯基-科薩科夫(Nikolai Rimsky-Korsakov,1844—1908)1897年根據(jù)普希金小說而作的同名歌劇,以及捷克導(dǎo)演米洛斯·佛曼(Milos Forman,1932—)1984年執(zhí)導(dǎo)的電影《莫扎特傳》(Amadeus)皆把莫扎特的死因歸咎于薩列里,大肆渲染其邪惡與妒忌。

幽暗琴音

《D小調(diào)第二十號鋼琴協(xié)奏曲》完成于莫扎特定居維也納四載后的1785年,此時的作曲家雖然看似事業(yè)得意、名聲響亮,實則隱隱感知財務(wù)的吃緊與生存之危機。對營生的束手無策,對命運的惶恐不安,以及對創(chuàng)作的殫精竭慮使其在19首以大調(diào)(Major)譜寫的鋼琴協(xié)奏曲后驟然轉(zhuǎn)用恐怖陰沉的D小調(diào)當作譜曲的基底,展開如命運滾輪、冤魂索命,卻又摻雜滑稽諧謔、丑角愚人般的嘲諷樂音。這首鋼琴協(xié)奏曲于1785年2月11日在改建成音樂廳的維也納梅爾古波俱樂部(Mehlgrube Casino)首演后不僅在當時廣獲好評,在往后的音樂史上甚至有貝多芬、勃拉姆斯(Johannes Brahms,1833—1897)、胡梅爾(Johann Nepomuk Hummel,1778—1837)、布索尼(Ferruccio Busoni,1866—1924)、克拉拉·舒曼(Clara Schumann,1819—1896)等為其力撰裝飾奏(Cadenza)。貝多芬甚至還將此首協(xié)奏曲開頭的低音動機化運至其著名的《狄亞貝利變奏曲》(Diabelli Variations,Op.120)當中,以表對莫扎特的崇拜與敬意。然而,彩云易散、琉璃不堅,莫扎特在世時從未披戴過名實相符的榮耀勛章,他只是上帝讓世人奢華一瞥的璀璨——瞬閃,瞬息。

關(guān)于作品

1.莫扎特一生寫了27首鋼琴協(xié)奏曲,唯有第20號和第24號(Piano Concerto No.24 in C minor,K491)以小調(diào)寫作,其余25首皆以大調(diào)行筆。其中又以今日所聽之20號至為陰森悚然,仿若其感知命運逼迫最貼切的鋼琴曲目。

2.貝多芬對莫扎特《D小調(diào)第二十號鋼琴協(xié)奏曲》極為推崇,并自謙﹕“我的筆下流淌不出如此美麗的音樂!”而根據(jù)指揮家兼鋼琴家巴倫博伊姆(Daniel Barenboim,1942—)的說法,這首色彩特殊的鋼琴協(xié)奏曲是斯大林(Joseph Stalin,1878—1953)的最愛。

附錄

本曲目《D小調(diào)第二十號鋼琴協(xié)奏曲》推薦的錄音、錄像如下:

1.鋼琴家兼指揮家丹尼爾·巴倫博伊姆與英國室內(nèi)樂團(English Chamber Orchestra)合作,自身指揮兼彈奏莫扎特鋼琴協(xié)奏曲全集之版本。

2.鋼琴家瑪莉亞·皮耶絲(Maria Jo?o Pires,1944—)與指揮家皮耶·布列茲(Pierre Boulez,1925—),及柏林愛樂樂團(Berliner Philharmoniker)于2003年5月1日葡萄牙里斯本(歐洲音樂會)合作演出之現(xiàn)場錄像。錄制的地點為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列為世界遺產(chǎn)的里斯本貝倫區(qū)杰洛尼莫斯修道院(Mosteiro dos Jerónimos,Lisbon)。

  1. 莫扎特作品編號K或KV是德文K?chel Verzeichnis的縮寫,即英文之K?chel catalogue,中文之克歇爾目錄。克歇爾(Ludwig Riter von K?chel,1800—1877)系奧地利音樂學(xué)者、作家兼出版商,因替莫扎特編序作品而名留青史。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