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志和
張志和,生卒年難以確考,初名龜齡,字子同,自號(hào)玄真子,東陽金華(今屬浙江)人。年十六舉明經(jīng),肅宗時(shí)嘗待詔翰林,授左金吾錄事參軍,賜名志和。貶南浦(今四川萬縣)尉。后隱居江湖間,自稱煙波釣徒。有《玄真子》十二卷,今存三卷。詞存《漁歌子》五首。
漁歌子
西塞山前白鷲飛[15],桃花流水鱖魚肥[16]。青箬笠[17],綠蓑衣[18],斜風(fēng)細(xì)雨不須歸。
說明
唐代宗大歷八年(773)春,張志和駕舟往謁湖州刺史顏真卿,名士會(huì)飲,即興唱和,志和首唱《漁歌子》五首,此闋最為膾炙人口。全詞清麗洗練,吐屬自然,儼然一幅悠游閑適的春江垂釣圖。“不須歸”三字乃詞旨之點(diǎn)睛,實(shí)為詞人隱遁心跡之寫真。此詞很早就蜚聲域外,日本嵯峨天皇有和詞五闋,作于日本弘仁十四年(823),即唐穆宗長慶三年。
集評(píng)
黃蘇曰:數(shù)句只寫漁家之自樂其樂,無風(fēng)波之患。對(duì)面已有不能自由者已。隱躍言外,蘊(yùn)含不露,筆墨入化,超然塵埃之外。
——《蓼園詞選》
劉熙載曰:張志和《漁歌子》“西塞山前”一闋,風(fēng)流千古。東坡嘗以其成句用入《鷓鴣天》,又用于《浣溪沙》,然其所足成之句,猶未若原詞之妙通造化也。
——《藝概》卷四
吳瑞榮曰:作者浮家泛宅,品格最高,宜其吐屬瀟灑乃爾。黃山谷增“朝廷尚覓玄真子,何處如今更有詩”于“青篛”句上,語氣不倫,徒為蛇足。
——《唐詩箋要》后集卷八附詞
俞陛云曰:然觀其每首結(jié)句,君子固窮,達(dá)人知命,襟懷之超逸可知。“桃花流水”句,尤世所傳誦。
——《唐詞選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