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唐、五代詞

唐宋詞 作者:高建中


唐、五代詞

李白

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祖籍隴西成紀(jì)(今甘肅秦安),生于唐安西都護(hù)府碎葉城(今吉爾吉斯斯坦托克馬克附近),五歲隨父遷居綿州昌?。ń袼拇ń停?。天寶元年(742)應(yīng)召入京,供奉翰林。安史之亂期間,應(yīng)邀為永王李璘幕僚,后受牽累入獄,長流夜郎(今屬貴州),中途遇赦,不久病歿于當(dāng)涂(今屬安徽)。有《李太白集》。作詞不多,《尊前集》著錄12首,《全唐詩·附詞》收14首。

菩薩蠻

平林漠漠煙如織[1],寒山一帶傷心碧[2]。暝色入高樓[3],有人樓上愁。玉階空佇立[4],宿鳥歸飛急[5]。何處是歸程[6],長亭更短亭[7]。

說明

此詞不見于古本《太白集》及唐人載集。宋釋文瑩《湘山野錄》卷上云:“此詞不知何人寫在鼎州(今湖南常德)滄水驛樓,復(fù)不知何人所撰。魏道輔泰見而愛之。后至長沙,得古集于子宣(曾布字)內(nèi)翰家,乃知李白所作?!睏罾L《時賢本事曲子前集》亦云:“近傳一闋云李白制,即今《菩薩蠻》,其詞非白不能及?!背蓵甏?dāng)不晚于北宋。宋神宗朝之《尊前集》已予選錄。全篇主旨在望遠(yuǎn)懷人。上片由遠(yuǎn)而近,寫景、寫樓、寫人,逼出“愁”字綰結(jié)。下片緣“人”立象,情中有景,為“愁”字敷色。蒼茫高渾,意興悠遠(yuǎn)。

集評

黃昇曰:(《菩薩蠻》、《憶秦娥》)二詞為百代詞曲之祖。

——《唐宋諸賢絕妙詞選》卷一

沈際飛曰:古詞妙處,只是天然無雕飾。又曰:云如髻,方可煙如織。

——《草堂詩余正集》卷一

徐士俊曰:詞林以此為鼻祖,其古致遙情,自然壓卷。

——《古今詞統(tǒng)》卷五

李調(diào)元曰:詞用“織”字最妙。始于太白詞“平林漠漠煙如織”,孫光憲亦有句云“野棠如織”,晏殊亦有“心似織”句,此后遂千變?nèi)f化矣。

——《雨村詞話》卷一

周珽曰:“有人”,白自謂也。暝色入樓,歸程莫計,不無飛鳥之羨,正愁之不能自已處。

——《刪補唐詩選脈箋釋會通評林》卷六〇

許昂霄曰:玩末二句,乃是遠(yuǎn)客思?xì)w口氣?;蜃⒆鏖|情,恐誤。又按李益《鷓鴣詞》云:“處處湘云合,郎從何處歸?!贝嗽~末二句,似亦可作此解,故舊人以為閨思耳。樓上凝愁,階前佇立,皆屬遙想之詞。或以“玉階”句為指自己,于義亦通。

——《詞綜偶評》

黃蘇曰:按入首二句,意興蒼涼壯闊,第三第四句說到“樓”、到“人”,又自靜細(xì)孤寂,真化工之筆。第二闋“欄干”(按《蓼園詞選》本作“干空佇立”)字跟上“樓”字來,“佇立”字跟上“愁”字來,末聯(lián)始點出“歸”字來,是題目歸宿。所以“愁”者此也。所以“寒山”傷心者亦此也。更覺前闋凌空結(jié)撰,意興高遠(yuǎn)。至結(jié)句仍含蓄不說盡,雄渾無匹。

——《蓼園詞選》

劉熙載曰:太白《菩薩蠻》、《憶秦娥》兩闋,足抵少陵《秋興八首》,想其情境,殆作于明皇西幸后乎?

又曰:太白《菩薩蠻》、《憶秦娥》,張志和《漁歌子》,兩家一憂一樂,歸趣難名,或靈均《思美人》、《哀郢》,莊叟濠上近之耳。

——《藝概》卷四

陳廷焯曰:唐人之詞如六朝之詩,惟太白《菩薩蠻》、《憶秦娥》兩闋,實千古詞壇綱領(lǐng)。

——《云韶集》卷一

又曰:太白《菩薩蠻》、《憶秦娥》兩闋,神在個中,音流弦外,可以足為詞中鼻祖。

——《詞則·大雅集》卷一

又曰:尋詞之祖,斷自太白可也,不必高語六朝。

——《白雨齋詞話》卷五

俞陛云曰:太白仙才曠世,即小令亦高挹群言。以字句論,首二句寫登高晚眺,極目平林,林外更寒山一碧,乃高樓所見也。林靄濃織及山光入暮逾青,乃薄暝之時也。故三句以“暝色入高樓”承接之。四句言樓上愁人,敘入本意。下闋“玉階”、“宿鳥”二句承高樓及暝色而言,且有鳥歸而人未歸、空勞佇立之意。故接以何處歸程。結(jié)句“長亭連短亭”,則歸程愈盼愈遠(yuǎn),見離愁之無盡也。以詞格論,蒼茫高渾,一氣回旋。

——《唐詞選釋》

唐圭璋曰:一起寫平林寒山境界,蒼茫悲壯。梁元帝賦云:“登樓一望,惟見遠(yuǎn)樹含煙。平原如此,不知道路幾千?!贝嗽~境界似之。然其寫日暮景色,更覺凄黯。

——《唐宋詞簡釋》

又曰:“何處”兩句,自相呼應(yīng),仍以境界結(jié)束。但見歸程,不見歸人,語意含蓄不盡。

——《唐宋詞簡釋》

憶秦娥

簫聲咽[8],秦娥夢斷秦樓月[9]。秦樓月,年年柳色,灞陵傷別[10]。樂游原上清秋節(jié)[11],咸陽古道音塵絕[12]。音塵絕,西風(fēng)殘照[13],漢家陵闕[14]。

說明

古本《太白集》及唐人載集亦均未著錄。此詞最早見于邵博《邵氏聞見后錄》卷十九,曰:“李太白詞也。予嘗秋日餞客咸陽寶釵樓上,漢諸陵在晚照中。有歌此詞者,一坐凄然而罷?!蹦纤未镜v間黃昇編集《唐宋諸賢絕妙詞選》,收錄了這首詞,也題李白作。全詞以離情別思、秦娥閨怨之懷,寓繁華消歇、山河興廢之慨。聲情悲壯,氣象闊大。

集評

沈際飛曰:太白此詞,有林下風(fēng)氣?!稇浨囟稹吩~,故是閨房之秀。

——《草堂詩余正集》卷一

徐士俊曰:悲涼跌蕩,雖短詞,中具長篇古風(fēng)之意氣。

——《古今詞統(tǒng)》卷五

潘游龍曰:白詞妙處,只是天然無雕飾。

——《古今詩余醉》卷一〇

周珽曰:由傷別寄情吊古,風(fēng)神淡宕,更多慷慨沉雄。

——《刪補唐詩選脈箋釋會通評林》卷六〇

顧起綸曰:唐人作長短句,乃古樂府之濫觴也。李太白首倡《憶秦娥》,凄惋流麗,頗臻其妙。

——《花庵詞選跋》

孫麟趾曰:何謂渾?如“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秋千去”,“江上柳如煙,雁飛殘月天”,“西風(fēng)殘照,漢家陵闕”,皆以渾厚見長者也。詞至渾,功候十分矣。

——《詞逕》

黃蘇曰:此乃太白于君臣之際,難以顯言,因托興以抒幽思耳?!瓏@古道之不復(fù),或亦為天寶之亂而言乎?然思深而托興遠(yuǎn)矣。

——《蓼園詞選》

劉熙載曰:太白《憶秦娥》聲情悲壯,晚唐、五代,惟趨婉麗,至東坡始能復(fù)古。后世論詞者,或轉(zhuǎn)以東坡為變調(diào),不知晚唐、五代乃變調(diào)也。

——《藝概》卷四

陳廷焯曰:音調(diào)凄斷,對此茫茫,百端交集,如讀《黍離》之詩。后世名作雖多,無出此右者。

——《云韶集》卷一

王國維曰:太白純以氣象勝?!拔黠L(fēng)殘照,漢家陵闕。”寥寥八字,遂關(guān)千古登臨之口。后世惟范文正之《漁家傲》、夏英公之《喜遷鶯》,差足繼武,然氣象已不逮矣。

——《人間詞話》

俞陛云曰:此詞自抒積感,借閨怨以寫之,因身在秦地,即以秦女簫聲為喻。起筆有飄飄凌云之氣。以下接寫離情,灞橋折柳,為遷客征人傷懷之處,猶勞勞亭為自古送行之地,太白題亭上詩“春風(fēng)知別苦,不遣柳條青”,同此感也。下闋仍就秦地而言,樂游原上,當(dāng)清秋游賞之時,而古道咸陽,乃音塵斷絕,悲愉之不同如是。古道徘徊,即所思不見,而所見者,惟漢代之遺陵廢闕,留殘狀于西風(fēng)夕照中。一代帝王,結(jié)局不過如是,則一身之傷離感舊,洵命之衰耳。結(jié)二句俯仰今古,如聞變徵之音。

——《唐詞選釋》

吳梅曰:太白此詞,實冠古今,決非后人可以偽托。

——《詞學(xué)通論》

唐圭璋曰:此首傷今懷古,托興深遠(yuǎn)。首以月下簫聲凄咽引起,又見當(dāng)年繁華夢斷不堪回首。次三句,更自月色外,添出柳色,添出別情,將情景融為一片,想見慘淡迷離之概。下片揭響云漢,摹寫當(dāng)年極盛之時與地。而“咸陽古道”一句,驟落千丈,凄動心目。再續(xù)“音塵絕”一句,悲慨愈深。“西風(fēng)”八字,只寫境界,興衰之感都寓其中。其氣魄之雄偉,實冠今古。

——《唐宋詞簡釋》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