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軍行
楊炯
烽火照西京[1],心中自不平。
牙璋辭鳳闕[2],鐵騎繞龍城[3]。
雪暗凋旗畫[4],風多雜鼓聲。
寧為百夫長[5],勝作一書生。
【注釋】
[1]烽火:古代邊境用以報警的信號。西京:長安。[2]牙璋:古代發(fā)兵所用的兵符,分為兩塊,相合處呈牙狀,朝廷和主帥各執(zhí)其半。指代奉命出征的將帥。鳳闕:漢武帝時所建建章宮前望樓上有金鳳,故稱鳳闕。此處指皇宮。[3]龍城:漢代匈奴聚會祭天之處,舊址在今蒙古國境內(nèi)。此處指匈奴匯聚處。[4]凋:原意指草木枯敗凋零,此指失去了鮮艷的色彩。旗畫:軍旗上的彩畫。[5]百夫長:一百個士兵的頭目,泛指下級軍官。古代軍制,五人為一伍,長官為伍長,二十人為什長,百人為百夫長。
【譯文】
報警的烽火照亮了西京長安,壯士的內(nèi)心自然難以平靜。持著調(diào)兵的符信辭別皇宮,率領(lǐng)精壯的騎兵部隊包圍匈奴龍城。大雪使軍旗上的彩畫變得暗淡,呼嘯的寒風中交雜著戰(zhàn)鼓聲。寧愿做捍衛(wèi)邊疆的下級軍官,也勝過做書齋中的一介書生。
【賞析】
“從軍行”為樂府《相和歌·平調(diào)曲》舊題,內(nèi)容多為從軍征戰(zhàn)之事。在唐高宗時期,邊境不時有突厥和吐蕃前來侵擾,一些士子渴望從軍邊塞去建功立業(yè)、報效國家,本篇就是寫一個懷有報國熱情的讀書人棄筆從戎、投軍邊塞、參加戰(zhàn)爭的全過程,生動地描述了人物的氣概和豪情。
全詩極為洗練,抓住幾個有代表性的片段,作了形象概括的描寫,并采取了跳躍式的結(jié)構(gòu),用短短的四十個字就將人物的心理活動及聞警、從軍、征戰(zhàn)的全過程一一鋪于紙上,大有一氣呵成之勢,筆力十分雄健。
整首詩語言極其凝練形象,富有力感,結(jié)構(gòu)緊湊,畫面感強,從一個典型場景轉(zhuǎn)到另一個典型場景,畫面跳躍卻銜接得當,又能給人留下豐富的想象余地。
此詩風格雄渾剛健,慷慨激昂,而其中傳遞出來的傳統(tǒng)士子的愛國豪情及大無畏的精神,同樣值得今人學習。
作者簡介
楊炯(650-692),弘農(nóng)華陰(今屬陜西)人。“初唐四杰”之一,但對時人所稱“王、楊、盧、駱”,自謂“愧在盧前,恥居王后”。上元三年(676)應制舉及第,授校書郎。后又任崇文館學士,遷詹事、司直。武后如意元年(692)秋改任盈川縣令,因此后人稱其為“楊盈川”。吏治以嚴酷著稱,最后死于任所。事跡見《舊唐書》本傳。以邊塞征戰(zhàn)詩著名,氣勢軒昂,風格豪放。今存詩三十三首,五律居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