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相見時難別亦難——李商隱《無題》

萬丈紅塵一寸心:蕩漾在唐詩里的世態(tài)人情 作者:徐昌才


相見時難別亦難——李商隱《無題》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fēng)無力百花殘。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曉鏡但愁云鬢改,夜吟應(yīng)覺月光寒。

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喜歡一句詩,總是因為它觸動了自己柔軟的心,感發(fā)自己的生命聯(lián)想。讀晚唐詩人李商隱的這首《無題》詩,幾乎被詩歌的每一個句子,每一個細(xì)節(jié),每一個文字深深打動。人生百態(tài),世相紛紜,心??駷?,跌宕起伏,幽微玄妙,只可意會,難以言傳。就拿這首《無題》詩來說吧,就連標(biāo)題似乎也隱隱透露出詩人的一種微妙曲折的心態(tài)。無題也許就是沒有標(biāo)題,追問一下,為何沒有標(biāo)題呢,是無心去想一個標(biāo)題,還是想了很久,苦思冥想,殫精竭慮,想不出一個合適的標(biāo)題,還是原本就不想要標(biāo)題,隨意以“無題”二字了事。若是不要標(biāo)題,為何不要,都說標(biāo)題是詩歌的眼睛,眼睛是心靈的窗戶,標(biāo)題就是文章的靈魂聚焦,我們讀詩,借助標(biāo)題可以窺見詩意內(nèi)核啊。現(xiàn)在竟然不要標(biāo)題了,我大膽推想,肯定是有心事,不便告知讀者,不便直接寫出來。那么,心事是什么呢?留下謎一樣的詩句,等待我們?nèi)ンw會,去猜讀,去感發(fā)。

詩歌不是說理的藝術(shù),不以議論分析取勝,但是,詩歌卻是可以借助議論融會情感,張揚個性,凸顯氣勢,增進讀者對于形象和情感的體驗與認(rèn)知。李商隱說人生在世,草木一秋,萍聚萍散,悲歡離合,無可預(yù)知,不可把控。但是,他的人生沉浮,他的感情經(jīng)歷使他認(rèn)識到,兩個相戀相愛的人,迫于世俗的種種壓力,迫于時空的諸多阻隔,相見不易,離別艱難,相聚倉促,相守蒼涼。我在詩歌里面等你,你在紅塵世俗突圍;我在花前月下徘徊,你為柴米油鹽操心;我用生命心血逐夢,你讓青春容顏憔悴。我在天之涯流浪,你在海之角踟躕;我在高墻大院深宅苦悶,你在群芳爭艷花園低泣。不管出于怎樣的原因,天命注定還是人為阻攔,門第等級還是才貌般配,出生貴賤還是修養(yǎng)深淺,總之,你我相見相聚萬分艱難。也許上天垂青苦命人兒,也許我們費盡百般周折,終于相見一時,不敢相信,真耶夢耶,迷離恍惚。眼前是你嗎?眼前又是我嗎?怎么你的眼角噙滿淚花?怎么你的臉上布滿皺紋?一時半會兒,說不完萬語千言;三杯兩盞,飲不盡悲歡離恨。是的,相隔太遠,分別太久,積蘊太深,人事太煩,不見的時候想著要說這兒說那兒,事無巨細(xì),點滴不漏,娓娓道來,無窮無盡??墒?,一旦相見,悲喜交加,破涕為笑,頓時幸福到了極點,興奮,狂喜,陶醉,歡悅,說不出一句話,也不知從哪兒開口,就這樣面面相覷,手足顫抖。讓時光凝固,讓呼吸激烈,讓心跳突奔,讓耳根清靜,讓心魂歡暢,讓神思千里,讓一切感染幸福,涂抹快樂。祝福你我,祝福人生。世事難料,還能相聚,殊為不易啊。可是,歡樂總是短暫,幸??偸莻}促,相聚不久,衷腸還未敘完,叮囑尚沒說盡,又要啟程,又要分離,萬箭穿心,萬刀割面,萬分難受啊。不知何時再見,不知可否能見,不知身向何方,不知流離幾許,一切未知,一切難料,人之于命運,何等無助,何等無奈。

離別很難,又是暮春時節(jié),又是百花凋謝的時候,春風(fēng)啊,似乎理解人意,輕輕地吹,柔柔地吹,有氣無力,生怕傷害了多愁善感、弱不禁風(fēng)的離人;似乎又有心事,頹靡不振,哀怨綿綿,好比一個閨中女子,經(jīng)受了無數(shù)孤獨等待還是沒有盼來心上人,哀嘆、惆悵、虛脫、乏力,形容憔悴,面色蒼白。不比秋風(fēng),橫掃萬物,生猛強悍,毫不留情。掙扎于春風(fēng)之中的百花,早已凋謝,殘枝敗葉,紅斷香消,生命枯萎,楚楚可憐??椿ɑㄖ垟。狅L(fēng)東風(fēng)無力,賞景全無心情,何故?一切皆是離別惹的禍。一對相戀相愛的人,千方百計,千回百折,好不容易相聚,不到半刻,又要離別,迫于各種有形與無形的壓力,流離遠方,分隔天涯,不想走卻不得不走,一旦走又千難萬難,就這樣猶猶豫豫,延宕時光,一分一秒都在受罪,一言一語無不傷懷。春風(fēng)無力烘托出離人飽受相思煎熬,身心疲憊,苦不堪言;百花凋殘烘托出離人心懷傷痛,意趣寥然,形容憔悴,癡心不改。春天本是歡樂景,嬌弱殘敗顯悲情。

離別之后,自然相思,不隨時間久延而減淡,不因空間阻隔而斷絕,不因兩不相見而淡漠,相反,越是分離,越見情深,越是久長,越顯心切。詩人想到春蠶,一生吐絲,毫不倦怠,恪盡職守,直到生命的終點。詩人又想到蠟燭,燃燒自己,照亮他人,無怨無悔,盡心盡力,直到流干淚水,燃盡生命。兩種生活現(xiàn)象,用來比喻相思情長,至真至切,形象生動,意味無窮?!敖z”諧音“思”,一語雙關(guān),言此意彼。說春蠶吐絲,實乃比喻人生相思。蠶不死,絲不盡?!皽I”字?jǐn)M人,說蠟燭流淚,其實比喻相思煎熬,泣淚成血,燭不盡,淚不止。對于相愛的兩個人而言,思念何等強烈,何等執(zhí)著,又是何等悲壯。愛就意味著傾盡心血,無私奉獻。愛就意味著生命不息,思念不止。愛就意味著赤誠一心,無怨無悔。

其實,這兩句詩,人們也常常引用過來描述一種職業(yè)精神,生命不息,戰(zhàn)斗不止,燃燒自己,照亮他人,犧牲自己,成就大家。最典型的莫過于教師,教書育人,恪盡職守,嘔心瀝血,無私奉獻,關(guān)愛學(xué)生,比男女之愛戀更強烈,比父母之疼愛更真摯,比菩薩之憐愛更慈悲。教師對學(xué)生的愛,不計報酬,毫無所求,熱烈真摯,動人肺腑。每每讀到這個句子,想得更多的不是愛情,而是教師的愛心。愛在人間,愛在學(xué)生,愛在天下,正是因為有無數(shù)的教師像春蠶一樣奉獻,像蠟燭一樣燃燒,學(xué)生的心靈才能健康發(fā)展,學(xué)生的人格才能日漸健全。

詩人還想到,離別之后,彼此相思,各在天涯,各自煎熬。說自己曉妝對鏡,撫鬢自傷,女為誰容,膏沐不廢,癡心不改,一往情深。一幅畫面浮現(xiàn)出來,一位女子臨鏡梳洗,描眉畫黛,涂脂抹粉,想打扮出青春風(fēng)采,想展示出最美形象,可是突然發(fā)現(xiàn),如云秀發(fā)增添幾根白發(fā),如霜兩鬢顯見歲月無情,心思一時陷入苦惱沉思,與云鬢俱變的還有自己的青春容顏,如水東流,如花凋謝,如樹蒼老。人生能有幾度春秋,青春能耐多少消磨,想起一句詞,“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是的,誰不想挽留時光,誰不想永葆青春,誰又不想守候愛情,可是誰也不能阻擋時光的流逝,一切都會隨著時光而蒼老??鬃訃@惋,“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古詩亦云“百川東到海,何時復(fù)西歸”,面對此情,詩人悵然若失,無可奈何。一個“但”字表明詩人的憂慮僅此而已,別無其他,此為關(guān)鍵,傷心傷神。一個“改”字暗含歲月無情,人生有恨,青春憔悴,愛情杳渺之苦憂。詩人還想到浪跡天涯、游走江湖的自己,在一個月朗星稀的夜晚,獨自對月傷懷,對蠟垂淚,對風(fēng)訴苦,時而吟詠清詞麗句,時而露出愁眉苦臉,時而仰天一聲長嘆,時而神思縹緲不定,整個狀態(tài)就像一個失魂落魄、窮愁潦倒之人,飽受風(fēng)霜冷寒的侵襲,飽受相思愁苦的折磨,無人訴說,無法排遣。“夜”已經(jīng)很深,還不能入睡,心事重重,憂心烈烈。只能“吟”詩敲韻,消愁解悶,消磨時光?!霸隆币呀?jīng)很冷,比月更冷的是男子的心境。因為漂泊無依,因為相隔遙遠,因為相聚無緣,因為相思如月。注意一個“應(yīng)”字,是推測,是女子從自己的角度推想對方。她想,我是如此思念對方,梳妝打扮,容顏憔悴,備感傷心,想來對方也應(yīng)如此思念我吧,他肯定會步月吟詩,臨風(fēng)傷懷,以至夜深人靜,月落西天,還在庭院徘徊,還沒有安然入睡。對面落筆,情思曲折,更見凄苦。兩句詩結(jié)合起來,完整地表達一對情侶晝夜相思,肝腸寸斷的痛楚,讀來令人悄然動容,令人生死恍惚。

既然不能相見,無由聚合,可又相思入骨,痛斷肝腸,只能托之于夢,或是請之于神,希望冥冥之中有一種神奇的力量能夠幫助自己聯(lián)系對方,寬慰彼此,了卻心愿。詩人說,對方(應(yīng)該是女子)居住在海上仙山——蓬萊仙境,距此不遠,可以托付青鳥殷勤來往,傳書送信,溝通雙方。顯然,這是一種夢幻,或者說是一種囈語,近乎天方夜譚,荒誕至極,但是,無理而妙,癡語深情,恰切表現(xiàn)男主人公對女子的急切思念。給人感覺,似乎靈魂出竅,情飛千里,神馳海外,直抵女子身邊。千山萬嶺阻隔不了綿綿思念,萬水茫茫阻隔不了刻骨相思。隔天隔地,隔山隔海,永遠隔斷不了你我的思念。詩句用典,神話虛誕,固然浪漫,同時也傳達一份隱憂,不能相見,無以釋懷。說女子居所,宛如海外仙山,暗示女子既貌若天仙,又虛無縹緲,說路程不多是假,遙不可及是真,女子不可遇亦不可求,何談相聚?何談親近?表面上可托青鳥傳情達意,實際上海天茫茫,人仙懸隔,不可交接,無由往來。詩句透露出寒心徹骨的絕望與悲涼。表面上的自我安慰,反襯出骨子里的失意與無奈。

一段相思苦痛,一段纏綿時光,一段分離哀曲,定格在文字間,定格成凄涼美。不知道詩人是在說自己,還是在隱藏一段心曲;不知道詩人是在表達希望,還是在宣泄痛苦。我們讀詩,也許不一定知道詩人的人生際遇,愛恨情愁,但是,我們沉浸其中,不能自拔,只為一段美麗的相思,只為一份真摯的愛情。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