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湘女多情盼郎歸——李益《鷓鴣詞》

萬丈紅塵一寸心:蕩漾在唐詩里的世態(tài)人情 作者:徐昌才


湘女多情盼郎歸——李益《鷓鴣詞》

湘江斑竹枝,錦翅鷓鴣飛。

處處湘云合,郎從何處歸?

湘女多情,自古皆然,情有直率,亦有婉曲,直率給人熾熱火爆、熱烈張揚之感,婉曲給人深沉內(nèi)斂、含而不露之感。唐代詩人李益的《鷓鴣詞》抒發(fā)湘女的相思情懷,應(yīng)屬婉曲情長風格。情由景生,景中含情,情景交融,創(chuàng)設(shè)了一個深思渺遠、情味悠長的藝術(shù)世界。

湘江緩緩流淌,流不盡千古如斯,流不盡千古冤情。屈原光明磊落,遭讒受貶,行吟江畔,抱石沉江,留下兩袖清風,留下忠心義膽,也留下千古思念;賈誼胸懷韜略,后生可畏,終遭嫉忌,貶逐長沙,謫居三年,灑下辛酸淚水,留下千古遺恨,也留下萬眾嘆惋。湘江揚波,閃射文采風流,也奔騰憤憤不平。歷史讓這條河流淌千年,流過詩人的心頭,回響在詩人的耳畔。

斑竹,節(jié)節(jié)生長,佇立君山,相守洞庭,浸透了混濁淚水,定格了千年相思。歷史的深處走來兩位貌如天仙的女子,她們不但有美麗的容顏,尊貴的地位,她們還有一顆善良多情的心,她們就是傳說中舜帝的妃子——娥皇和女英,隨舜南巡,尋舜而死,淚灑斑竹,魂留君山,鑄就了一段感天動地的愛情神話。如今,二妃不再,翠竹依然,青青翠翠,勃勃生長,是歡天喜地迎接春天,還是熱烈相思播灑天涯?詩人書寫了千年不滅的相思,我們緬懷刻骨銘心的真情。

鷓鴣,身著羽衣,頭戴花冠,振翅叢林,飛翔江畔,且飛且鳴,其聲凄清哀怨,其影孤獨寂寞,它在尋找失落的另一半,它在呼喚心中的愛情,“行不得也哥哥,愁死我了妹妹”,聲聲啼鳴,劃破江天,回響耳畔,敲擊詩人的心坎,刺痛游子的情懷。思婦聞聲驚悸,夢越千山萬水,神飛天涯海角,哪兒是情郎的所在,哪兒就有夢在飛翔。游子聞聲癡想,江流萬里,流不盡我對女子的思念;路轉(zhuǎn)千山,轉(zhuǎn)不完我對女子的深情。鷓鴣在呼喚春天愛情的到來,鷓鴣也在哀怨秋天愛情的失落,不管怎樣,山高水長,地闊路遠,鷓鴣聲聲,永遠回響在中國人的心里,永遠響徹在湘女的心中。

陰云彌漫,籠罩江天,春天失色,秋天昏暗,倚樓而望的女子或是歷數(shù)斜暉脈脈,綠水悠悠,就是不見情郎的身影,或是佇立碼頭,熱切打聽,盼望從來往的船只中得知情郎的音信,可是等來一船又一船的失望;或是徘徊江畔,憂心忡忡,盼望情人給她一份驚喜,讓她陰云彌漫的心空陽光燦爛,可惜就是不見陽光從哪里射來。多情而可憐的姑娘啊,面對悠悠江水,面對幽幽青山,面對濃濃陰云,大聲呼喊,心愛的人兒啊,你在哪里?你還會回到我身邊嗎?你從哪里回來?……青山無語,江流嗚咽,天地間久久回蕩著孤獨的聲音。湘女,駐立江畔,凝眸遠處,形成一道凄美的風景。

多少年過去了,我們還記得,李益筆下的多情湘女,就一直那么站著,化成一尊石頭,任江流拍打,沖不走悠悠思念;憑斑竹滴淚,滴不完脈脈深情; 任鷓鴣鳴叫,訴不完纏綿情思;任陰云籠罩,罩不住滿天相思。一個聲音,永久回響,回來吧,遠在他鄉(xiāng)的人兒??!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