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駱賓王

千首唐人絕句(套裝共2冊) 作者:富壽蓀 選注;劉拜山 富壽蓀 評解


駱賓王

婺州義烏(今浙江義烏)人,初唐四杰之一,約生于貞觀十四年(六四〇),卒于光宅元年(六八四)。初為道王府屬,歷武功、長安主簿,遷侍御史。武后時,謫臨海丞,怏怏不得志,旋棄去。徐敬業(yè)起兵揚(yáng)州討武后,賓王為記室,預(yù)其謀。所作《討武曌檄》,天下傳誦。敬業(yè)敗,被殺。工七言歌行與五律,五絕亦饒聲氣。有《駱丞集》,《全唐詩》編存其詩三卷。

于易水送人

此地別燕丹,壯士發(fā)沖冠。

昔時人已沒,今日水猶寒

① 易水:在今河北西部,源出易縣。戰(zhàn)國時,燕太子丹遣荊軻刺秦王,餞別于水次。

② 此地二句:《史記·刺客列傳》:“(荊軻)遂發(fā),太子及賓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之上,既祖,取道,高漸離擊筑,荊軻和而歌,為變徵之聲,士皆垂淚涕泣。又前而為歌曰:‘風(fēng)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fù)還!’復(fù)為羽聲忼慨,士皆瞋目,發(fā)盡上指冠。于是荊軻就車而去。”

③ 水猶寒:用荊軻歌意。

【集評】

吳逸一《唐詩正聲》評:“只就地摹寫,不添一意,而氣概橫絕?!?/p>

毛先舒《詩辯坻》:“臨?!兑姿蛣e》,借軻、丹事,用一‘別’字映出題面,余作憑吊,而神理已足。二十字中游刃如此,何等高筆!”

宋顧樂《唐人萬首絕句選》評:“‘此地’二字有無限憑吊意,因地生意,并不說到自身,如此已足?!?/p>

俞陛云《詩境淺說續(xù)編》:“此詩一氣揮灑,懷古蒼涼,勁氣直達(dá),高格也?!?/p>

【評解】

“昔時”二句,即陶潛《詠荊軻》“其人雖已沒,千載有余情”意,用“水猶寒”三字一點(diǎn)染,當(dāng)時英風(fēng)俠氣,便凜然在目。(劉)

在軍登城樓

城上風(fēng)威冷,江中水氣寒

戎衣何日定,歌舞入長安。

① 徐敬業(yè)于光宅元年(六八四)九月在揚(yáng)州起兵,至十一月失敗。此作于揚(yáng)州。

② 城上二句:寫初冬景色及軍中一派肅殺之氣。

③ 戎衣句:《尚書·武成》:“一戎衣,天下大定?!?/p>

④ 歌舞句:《三國志·蜀書·龐統(tǒng)傳》:“武王伐紂,前歌后舞?!北饼R祖挺《從北征》:“方系單于頸,歌舞入長安。”

【集評】

黃叔燦《唐詩箋注》:“只著‘歌舞’句,而在軍之苦俱從反面托出矣。五字是何等氣魄!”

【評解】

詩意慷慨激越,自期必勝,不辭今日在軍之苦,正為他時“歌舞入長安”耳。(劉)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