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嶠
字巨山,趙州贊皇(今河北贊皇)人,生于貞觀十八年(六四四),卒于開元元年(七一三)。弱冠登進士第,官監(jiān)察御史。神龍中,以特進同中書門下三品,封趙國公。開元初,累貶盧州別駕,卒。嶠與王勃、楊炯接踵,復(fù)與崔融、蘇味道齊名,故學(xué)者多取法焉。七古《汾陰行》,頗為當時傳誦。有《李嶠集》,《全唐詩》編存其詩五卷。
中秋月①(二首)
盈缺青冥外,東風萬古吹。
何人種丹桂②,不長出輪枝③?
① 一作張喬詩。
② 丹桂:《淮南子》:“月中有桂樹。”
③ 出輪枝:謂枝干長出月輪之外。
【評解】
設(shè)想奇妙,乃屈原《天問》之遺。(劉)
圓魄①上寒空,皆言四海同②。
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風?
① 圓魄:猶云圓月或滿月。魄,西漢揚雄《法言·五百》:“月未望則載魄于西,既望則終魄于東?!崩钴壸ⅲ骸捌?,光也?!?/p>
② 皆言句:古時謂中秋日陰晴萬里皆同。宋蘇軾《中秋月寄子由》:“嘗聞此宵月,萬里同陰晴?!?/p>
【評解】
吳中棹歌云:“月子彎彎照九州,幾家歡樂幾家愁?”妙在說盡。此詩設(shè)為疑詞,聽人自解,興寄彌深。(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