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中國和西方
如果說當時的人們對發(fā)生在慈禧出生前的“律勞卑事件”的重大意義還缺乏認識,那么幾年后發(fā)生的另一件事則是所有人都無法忽視的。此時的慈禧已經(jīng)是個小姑娘。對于自己未來的命運,她仍然一無所知。就在此時,這個未來即將由慈禧主宰的國家與西方列強爆發(fā)了第1場戰(zhàn)爭[1],并因此簽訂條約,將香港割讓給戰(zhàn)爭勝利者,除廣州外進一步開放廈門、福州、上海和寧波作為通商口岸,同時還要在外交場合賦予英國官員與大清官員同等地位。不僅如此,大清帝國還被迫拿出2100萬銀元,作為支付給被自己惹惱了的西方列強的補償。
1839年年底,這場戰(zhàn)爭肇始于廣州,最終在1842年8月終結(jié)于南京,后來被世人稱為“鴉片戰(zhàn)爭”。從大清帝國的角度來說,鴉片是導致這場戰(zhàn)爭的最直接原因,盡管為此簽訂的《南京條約》根本就沒提鴉片的事兒;從英國的角度來說,這場戰(zhàn)爭的爆發(fā)則完全是由于大清帝國的自負。對于沒能及時終止東印度公司壟斷地位的英國政府而言,針對中國的鴉片貿(mào)易的確是個錯誤。從1773年起,東印度公司開始向中國出口鴉片。這之后,出口中國的鴉片數(shù)量逐年遞增,最終達到近期的每年200萬磅的規(guī)模[2]。雖然鴉片戰(zhàn)爭爆發(fā)以前和以后的大清朝廷從沒放棄過針對這樁買賣的巨額稅收,卻拒絕為允許大量進口鴉片的事實承擔責任。類似這樣“當婊子,立牌坊”的事,對大清朝廷來說也不新鮮。事實上,就在清廷乃至大清各省地方官員口袋里裝滿了通過鴉片走私獲得的黑錢同時,他們又在高聲譴責外國人從事的骯臟勾當,聲稱鴉片已經(jīng)毒害了大清帝國上至王公大臣下至普通百姓的無數(shù)子民。有鑒于此,清廷針對鴉片發(fā)動的這場“圣戰(zhàn)”的真誠性非常值得懷疑。
從英國的角度來說, 1839至1842年的這場戰(zhàn)爭以鴉片為導火索是非常偶然的,即便沒有鴉片問題存在,戰(zhàn)爭同樣不可避免。中英雙方?jīng)_突的的真正根源在于英國希望謀求對華貿(mào)易的合法性,糾正大清朝廷當年對于西方國家的不公正態(tài)度。只不過異常突出的鴉片貿(mào)易非常不幸地在戰(zhàn)爭爆發(fā)前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后來的中英《南京條約》還專門開列了針對廣州禁煙活動的賠償款項?!赌暇l約》簽訂后,英國政府從未放棄過對華鴉片出口貿(mào)易,大清朝廷也始終沒有承認鴉片貿(mào)易的合法性,這種曖昧的狀態(tài)維持了將近20年。這個過程中,鴉片走私活動持續(xù)增長,不但給廣州當?shù)卦斐闪司薮舐闊曳磸统洚斨袊伺c西方人矛盾沖突的由頭。
吸食鴉片的男人
吸食鴉片的漢族貴婦
自從跟西方國家發(fā)生交往以來,古老的中國始終保持著某種敵意和戒備的態(tài)度。這樣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來華的法國傳教士,那位著名的旅行者馬可·波羅,以及真正讓中國深入了解了西方世界的葡萄牙探險家。歷史上的葡萄牙人貪婪、陰險,四處燒殺淫掠,足以讓西方世界蒙羞。作為葡萄牙人的鄰居,西班牙人的表現(xiàn)也好不到哪兒去。西班牙人跟中國人發(fā)生沖突最早是在1603年,也就是前者占領馬尼拉大概30年后。這年,西班牙人屠殺了菲律賓當?shù)氐?0000中國移民[3]。當時統(tǒng)治中國的皇帝被國家內(nèi)亂搞得焦頭爛額,無暇對西班牙人的行為采取抗議或報復行動。不過從那以后,中國人對西班牙人的敵意維持了很長時間,因此還引發(fā)了不少小規(guī)模沖突。相比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荷蘭人的行為多少還算文明。17世紀早期,他們占領了澎湖列島,對當?shù)氐耐林用駚砹藗€斬草除根。那之后,他們又主動放棄了澎湖列島,轉(zhuǎn)而盤踞中國臺灣。要不是后來遭到“國姓爺[4]”的驅(qū)逐,他們至今恐怕還會賴在那里不走。
英國與中國最初的接觸同樣伴隨著暴力。想當年,威爾德船長奉命率領英國東印度公司的船隊首次造訪廣州。他的船隊沿著廣州河上溯,占領了虎門炮臺[5],從那里以后,這座炮臺就經(jīng)常淪為英國海軍的囊中物。當然,這已經(jīng)是后話了。盡管沖突不斷,來自西方國家的商人最終還是在廣州站住了腳。在隨后的整個18世紀以及19世紀早期,為了利益,英國人、法國人、葡萄牙人等西方商人在這塊土地上不斷跟當?shù)厝斯葱亩方?,更有甚者,那些喝得醉醺醺的歐美水手們還會對他們拔刀相向。面對這一切問題,大清帝國的衙門幾乎無能為力。本書前面曾經(jīng)說過,大清朝廷對待外國人的基本原則就是不能讓他們享受到與本國百姓相同的待遇。事實證明,他們的確做到了這點,只不過外國人受到的優(yōu)待要比本國百姓多得多。比較而言,法國、俄國、德國和美國在中國人當中的聲譽算是比較好的。歸功于對待國內(nèi)華人相對友善的態(tài)度,美國在這方面尤其突出。
總的來看,中國與西方的交往歷史就是個悲劇。大清帝國在這個過程中充分展示了它的淺薄、無知和盲目自信,話說回來,西方國家表現(xiàn)得其實也不怎么樣,以至于無法贏得對方的信任。大清帝國視西方人為“蠻夷”,西方人反唇相譏稱他們?yōu)椤耙靶U人”,卻不愿意做出任何努力來消除誤解。不僅如此,正如很多持中立立場的西方人所看到的那樣,在這樣的心態(tài)驅(qū)使下,西方還對中國做出了許多非常不講理的事情,讓早已惡化的形勢雪上加霜。
早期來華西方人犯下的種種惡行導致了中國與西方之間的隔閡。與此前的很多朝代不同,大清王朝自建立以來,對外國人奉行更加保守的政策,將中外貿(mào)易的口岸僅僅局限于廣州。隨著時間流逝,大清皇帝的排外心理也變得越來越強??滴趸实凵羞€可以允許自己家族的某些成員在位于北京的教堂接受西方傳教士的洗禮。他的兒子雍正皇帝卻搗毀了中國各地300多座基督教堂,驅(qū)逐了大批西方傳教士,只留下少數(shù)幾個聽他話的人。乾隆皇帝統(tǒng)治時期,情況沒有好轉(zhuǎn),反而進一步惡化。至于隨后即位的嘉慶皇帝,他比自己的父親和祖父做得更加極端,以至于將北京城里所有信奉基督教的人[6]都趕了出去。道光皇帝時代,被驅(qū)逐的對象從西方教士擴展到所有在華外國人,西方商人也被“一視同仁”。受制于越來越偏激、狹隘的排外政策,大清帝國了解外部世界的渠道幾乎都被切斷了。如果說曾經(jīng)的大清朝廷就像縮在殼里的蝸牛,偶爾還能向外伸伸觸角,那么到了道光皇帝執(zhí)政的時代,它就徹底縮回殼兒里不再動了。為了改變這樣的狀況,把這個古老帝國重新從“殼兒”里拉出來,西方人無所不用其極,最終卻適得其反。
【注釋】
[1] 指1840年第一次鴉片戰(zhàn)爭。
[2] 1磅約等于0. 453592千克。
[3] 1603年,西班牙人誤以為大明帝國要攻占菲律賓,為了避免出現(xiàn)里應外合的情況,他們在幾天時間里屠殺了當?shù)爻^25000名華人。事后,西班牙曾派使者向明朝皇帝謝罪。大明帝國當時已然風雨飄搖,無暇顧及海外,所以這件事就被輕易放過去了。
[4] Koshinga,鄭成功曾被南明皇帝賜姓為“朱”,因此又稱“國姓爺”。鄭成功從荷蘭殖民者手中收復臺灣1年后病逝,他的兒子和孫子先后承襲封號,統(tǒng)稱為“國姓爺”。本書作者這里指的是鄭成功。
[5] 明朝末年,也就是崇禎帝統(tǒng)治時期,英國試圖參與被葡萄牙壟斷的對華貿(mào)易,葡萄牙也打算借助英國的力量制衡競爭對手荷蘭,雙方于是在1635年達成協(xié)議,葡萄牙允許英國利用澳門為基地,與中國進行接觸。同年12月12日,英王查理一世任命威爾德為指揮官,率領6艘艦船前往中國。1637年6月27日,英國船隊抵達澳門,葡萄牙人卻突然變卦,不愿意英國人在對華貿(mào)易方面分一杯羹。威爾德只得獨自采取行動。8月8日,英國船隊來到廣州虎門海面尋釁,與駐守當?shù)氐拿鬈姳l(fā)沖突,這場沖突一直持續(xù)到同年11月12日,雙方各有勝負。此時的英國人實力有限,感覺再打下去也不會有什么結(jié)果,便請出盤踞澳門的葡萄牙人從中調(diào)停。11月22日,廣州當?shù)赜倘送鉃榇速r償中國白銀2800兩。11月30日,威爾德向廣州當?shù)孛鞒賳T提交了一份致歉書。中英兩國的首次沖突至此結(jié)束。
[6] 作者的意思是說被驅(qū)逐的不僅有西方傳教士,還包括中國教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