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沒影點
概括地說,至少有兩種欣賞風景的方法。西方的方式是:沒影點在畫作的深處。我們感覺被帶入了一個世界,它那么愜意舒適,使人有種水平眩暈的感覺。一旦置身于畫作前面,便無法再后退:仿佛被抓住。我們很想一直前進,直至畫布的深處。自身聚集所有吸引力的小點就隱藏在那里。西方思想是基于好奇感的,其中大部分可以概括為對于探索新風景的邀約。德·基里科的作品就是完美的例子,呈現(xiàn)的是對于流浪的邀請。我們充滿焦慮,在這些稍顯冰冷的建筑間漫步,不知道這些僵直的柱子后面隱藏了什么。這讓我想起一個年輕的男孩,在機場玩著任天堂掌上游戲機。這款游戲提供的無窮無盡的景物場景讓我癡迷,孩子本身也讓我很有興趣,在我看來,他好像被蜘蛛網(wǎng)困住的蒼蠅。每一扇門打開,新的景色呈現(xiàn)眼前,然后又帶領(lǐng)人們走向下一個場景。難以滿足的好奇心仿佛牽引著歸屬于這種文化的人們。原始派畫作是完全不同的。這類型畫作中,生物和物體好像都急急忙忙,推推搡搡,沖向畫作的最前面。然而,他們看起來并不需要逃脫危險。這和西方觀點不同,西方畫作中的人物期待人們來看他們。原始畫派作品中的人物對他們面前的世界更感興趣。可以想象畫中的人物是話劇的觀眾,而我們是話劇的演員。當我們在談?wù)撍麄兊臅r候,看起來他們也在觀察我們。吸引力的中心不再是他們,而是我們。這種奇跡是如何產(chǎn)生的?第一個原始派畫家把沒影點設(shè)置在看畫者的身體中心,而不是畫作的深處。而這些將改變我們感知事物的方式。我們觀察事物,同樣也被觀察。這當然是雙向的。當我們欣賞一幅原始派畫作的場景時,我們傾向于倒退。而對于一幅把投影點設(shè)置在畫作深處的西方畫的場景,我們做出相反的動作。在博物館中我感興趣的是人們和作品之間的關(guān)系。他們的觀察方式,還有欣賞同一幅畫作的不同人之間表現(xiàn)出的關(guān)聯(lián)。在南邊或北邊,人們身體的移動是不同的(我認為在東邊也會不同)。這表明了人們不同的視角??傊?,這些作品并沒有任何稚拙,值得我們用創(chuàng)作它們的藝術(shù)家的角度去欣賞它們,而不能用審視它們的西方批評家的角度,好像看世界的方式只能有一種似的。從我的第一本書開始,我就深知,我是一個原始派作家。我的目的是,用滋味、氣味和顏色使讀者中毒,消除讀者的批評精神,直到他感覺,在他深入我的作品的時候,我同樣也深入了他的內(nèi)心。
瞄準讀者的內(nèi)心,即使我們都知道,他們是用大腦閱讀的。
- 喬治·德·基里科(Giorgio de Chirico,1888—1978),意大利超現(xiàn)實畫派大師。
- 20世紀產(chǎn)生于法國的畫派,又稱稚拙派,主張返回原始藝術(shù)的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