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桃源行

唐詩宋詞元曲(彩圖精裝) 作者:琢言 編


桃源行

——王維

漁舟逐水愛山春[1],兩岸桃花夾古津[2]。

坐看紅樹不知遠(yuǎn),行盡青溪忽值人。

山口潛行始隈隩[3],山開曠望旋平陸。

遙看一處攢云樹[4],近入千家散花竹。

樵客初傳漢姓名,居人未改秦衣服。

居人共住武陵源,還從物外起田園[5]。

月明松下房櫳靜[6],日出云中雞犬喧。

驚聞俗客爭來集[7],競引還家問都邑[8]。

平明閭巷掃花開[9],薄暮漁樵乘水入。

初因避地去人間,及至成仙遂不還[10]。

峽里誰知有人事,世中遙望空云山[11]。

不疑靈境難聞見[12],塵心未盡思鄉(xiāng)縣。

出洞無論隔山水,辭家終擬長游衍[13]。

自謂經(jīng)過舊不迷,安知峰壑今來變。

當(dāng)時只記入山深[14],青溪幾度到云林。

春來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處尋。

注釋

[1]逐水:沿著溪水。[2]古津:古渡口。[3]隈(wēi)隩(yù):曲窄幽深。[4]攢:聚集。[5]物外:世外。[6]房櫳(lóng):房舍。櫳:窗戶。[7]俗客:指誤入桃花源的漁人。[8]競:競相。引:引領(lǐng)。[9]閭巷:里巷。[10]初因兩句:意謂桃源之人最初是為了逃避戰(zhàn)亂而來此地的,后來過慣了神仙般的生活就不再想回故鄉(xiāng)了。[11]峽里兩句:意謂桃花源中的人已不知俗世之事,而俗世中人也只能空自遙望云山而已。[12]靈境:仙境。[13]出洞兩句:意謂漁人出洞后又覺得桃源值得逗留,不管山高水遠(yuǎn),還是想辭家來此長住。游衍:留連不去。[14]自謂:自以為。

【賞析】

當(dāng)《桃花源記》中的情節(jié)被王維以詩的方式重新寫來,更是別具一番風(fēng)情——武陵漁人因為喜愛春天的山水,所以任小舟沿著兩岸開滿桃花的清溪一路漂流,在不知不覺中到達(dá)了清溪盡頭的桃源洞口。他小心謹(jǐn)慎地穿過山洞,一片平曠的原野豁然眼前,他好奇于原野中一處云樹朦朧的地方,走到近前才發(fā)現(xiàn)那里坐落著千家萬戶,掩映著茂盛的花竹。

樵夫報來的還是漢朝的姓名,居民們穿的依舊是秦時的衣裳,與之交談,方才明了他們于世外建起美麗田園的因由。在這里居住,漁人真正感受到了月夜的恬靜,日出的蓬勃,他喜歡看人們于清晨掃開滿地的落花,看黃昏時分漁夫樵父乘舟歸來,當(dāng)然,他也十分繁忙,因為人們競相將他請到家中問起俗世的短長。村人因避世亂而至此成仙,從此隔絕塵世,漁人雖然知道仙境難得,但卻因為思念家鄉(xiāng)而離去,然而他終于不能忘記桃源,于是又在一個春天殷勤尋來。這一次,自認(rèn)為過路不忘的他迷茫在了山水之間,因為“春來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處尋”。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