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夏日南亭懷辛大

彩圖詳解唐詩三百首(全2冊) 作者:[清] 蘅塘退士 編;思履 注


夏日南亭懷辛大

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1】,池月漸東上。

散發(fā)乘夕涼,開軒臥閑敞【2】。

荷風(fēng)送香氣,竹露滴清響。

欲取鳴琴彈,恨無知音賞【3】。

感此懷故人【4】,終宵勞夢想【5】。

【注釋】

【1】山光:山中日光?!?】軒:窗戶。閑敞:幽靜寬暢的地方。【3】知音:《呂氏春秋》記載,俞伯牙善于鼓琴,鐘子期善聽之。伯牙方鼓琴,志在泰山,子期說:“善哉乎鼓琴,巍巍乎如泰山?!敝驹诹魉?,子期說:“善哉乎鼓琴,洋洋乎如流水?!薄?】感此:有感于此。故人:老朋友?!?】終宵:整夜。勞:苦于。

【譯文】

夕陽忽然間落下了西山,池角明月漸漸東上。披散頭發(fā)今夕恰好乘涼,開窗閑臥多么清靜舒暢。清風(fēng)徐徐送來荷花幽香,竹葉輕輕滴下露珠清響。想取鳴琴來輕彈一曲,只恨眼前沒有知音欣賞。感此良宵不免懷念故友,只能在夜里夢一場。

【賞析】

此詩寫詩人夏天夜晚在水亭乘涼時想念老朋友,在美景良宵下,本想取琴來彈奏,面前卻無知音人,想念卻不能見面,以致整夜情牽夢縈。

開頭遇景入詠,寫山光西落和池月東上,點出夏夜水亭乘涼的背景。三、四句寫散發(fā)乘涼和開軒閑臥,足見詩人悠然自適的閑情?!昂娠L(fēng)送香氣,竹露滴清響”兩句,風(fēng)送來荷花清淡細微的幽香,竹露滴在池面上,發(fā)出清脆的響聲。細香可嗅,滴水可聞,是詩人真切感受和細微體察的結(jié)果,讓人“一時嘆為清絕”(沈德潛《唐詩別裁集》),成為千古傳誦的名句。末尾四句轉(zhuǎn)為抒情,正面寫對友人的懷念。自然界悅耳清心的天籟使詩人心有所動,想要取琴來彈奏。琴是古雅平和的樂器,正宜在這種清幽絕俗的環(huán)境中彈奏。但彈琴卻沒有像鐘子期那樣的知音前來觀賞,不由生發(fā)出一絲淡淡的悵惘,懷念起故人了。

這首詩只是就閑情逸致作輕描淡寫,隨興下筆,文字如行云流水,層遞自然,細膩入微地寫出了各種感覺,引人漸入佳境,于自然中見真功,詩味盎然。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